为什么权贵精英大都喜欢大左情怀 特有理 2020-6-24
一直以来,希望用一种大众化的语言阐述一下资本的收割方式,以及为什么权贵精英大都喜欢大左情怀。但是现在终于放弃了。因为只有科学的解释才是最准确,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以前对资本的批判常用“剥削”一词,现在中文里时兴“收割”。大概意思有点儿脑子的民众都能体会;但没触及自然的本质。科学的解读应该是:权贵阶层通过资本模式在社会上建立了一个以不同阶层为变量的非线性杠杆体系。用数学模型描述,就是一种指数型的阶层杠杆体系。这种杠杆的合法存在,就在于从底层开始精心打造的一个隐匿在政治正确包装之内的指数型获利模式。为什么用“隐匿”二字?因为有数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指数函数在低阶区域的变化很小,接近线性。因此对观察和判断能力弱的人是根本意识不到其中的非线性本质。 为什么要左?左表面上强调的是大众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并且在表面上把大众的利益理直气壮地置于个体利益之上。然而,名义上的大众利益实际上反而是极端的个人利益。因为群体的本质就是不同利益的集合,越是个人的核心利益,越具有排他性,越与他人的利益缺乏共同之处。所谓的“大众利益”无一例外地是大多数人非核心化的利益。而且,“大众利益”的确认,是无法靠多数个体的自觉让步达成的;因此必然涉及到终极的裁判体系。而现实中极少数人的终极裁判阶层(权贵),才是“大众利益”最大的受益者。这是选票政治已经充分证明的结论。 左派思想之所以对底层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皆因“大众利益”的表述是一种不易被察觉的悖论式概念,对分析能力差的民众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同时,这种欺诈手段又会受到依附于上层权贵的利益代理阶层的主动传销和推波助澜,因此对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不管社会权力如何分立,只要“大众利益”的裁判权在少数人手里,这些人就拥有了攫取社会利益的最大杠杆。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中,无论古今中外,越是渴望权力的人越喜欢高调宣扬大众利益,强调关怀弱势群体;而那些所谓大众和弱势群体利益的代表者们,反倒往往是社会上层中最有权势,最富有的人。面对亿万倍的利益差距,这难道不是对“大众利益”的一个深刻讽刺? 从数理逻辑上看,所谓的“社会大爱”其实是从最多数人的底层社会开始建立一个初始动态范围不大的非线性获利体系;因此在这个体系在底层结构中很难看出系统性的不公。这就是指数函数的特性。 从指数的图形就应该很容易理解现有的社会利益体系特征。假设横坐标代表人口比例,纵坐标代表获利杠杆率,可见在这个图形中,只有不到20%的人才能真正富裕。虽然绝大多数人的获利杠杆率差距不大,但只有进入到极少数人的层次,获利杠杆率才会表现出巨大的差距。正是暗藏在底层的,对所谓弱势群体额外照顾的非线性获利因子,决定了这种非线性形式从底层开始被广泛接受并得到了法律的保护。因此,指数性质所制造的巨大的社会分配差距就有了润物细无声的社会思想基础和法律保护基础。最重要的,就是有了选票的基础。这种巨大差距的“合理性”来源,就是大众被洗脑几个世纪的“多劳多得”。而其实,是一个被少数权贵精心设置的,无影无形的神秘体系,在决定着每个人的命运。 可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有多少人能够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