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南北文风的融合【一】.北朝文学一、北朝文学概说1、北朝文学背景太武帝统一北方后,政局趋于安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中原文化得以沿续。2、太和之后文坛的复兴北方文学在十六国与北魏前期极度衰微,北朝文坛的复兴,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之后。《隋书·文学传序》云:“暨永明、天监之际,太和、天保之间,洛阳、江左,文雅尤盛。”二、北地三才1、北魏作家温子升。温子升的生平。骈文的成就。《韩陵山寺碑》。梁武帝誉之为“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魏书》本传)。《捣衣诗》。2、由魏入齐的邢邵。长于诏诰之文,文采不富,而明白晓畅。诗歌取法沈约而有新创。北齐文人于模仿中求新变之共同趋向的代表。《思公子》言短情长,风格近于齐梁:“绮罗日减带,桃李无颜色。思君君未归,归来岂相识。”《冬日伤志篇》刚健朴茂,有魏晋风调。南朝人曾称其为“北间第一才士”(《北史》本传)。3、魏收魏收诗模仿南朝诗风,缺乏个人的特色,略逊于温、邢。主要创作成就在文、赋一端,风格宗尚任昉。《魏书》。三、北朝三书。1、颜之推和《颜氏家训》。颜之推的身世生平。颜之推因西魏攻陷江陵而被掳至关中,后历砥柱之险东奔北齐,其直接动机是寄希望于北齐处理南北关系的政策而能返梁,而从他一生对待北齐的态度中又可看出他依恋此地的矛盾心态。《颜氏家训》的内容及其在北朝散文中的地位。《颜氏家训·文章篇》,从中可见其文学观念和批评标准,大体而言,在南北审美旨趣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持折衷的态度。2、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约成书于北魏延昌、正光间(512~525)。书中关于江南水道风景的描摹,文学意味颇为浓郁,如《江水注》中的一段: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俊茂,良多趣味。语言以散驭骈,自然流畅。《水经注》清朗疏朴的文风,对于唐以后古文家的游记文影响极大。3、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北魏佞佛的风气,佛寺的兴建。此书虽记伽蓝而兼述史实,并夹含人物传记、文学史料等。富于创意和个人才情,是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洛阳伽蓝记》的结构特点。采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书合本子注之体,即正文与子注相配的方式,内容博洽,有条不紊。子注,作者自己作的注释,在行中连写,如子从母,称为“子注”。典丽而清拔的风格。语言表达上善于使用整齐的句法,主要为四言,有时也适度利用四六骈句,同时又能发挥散句的长处,节奏感与自由韵律得以有机结合。【二】 庾信与南北文风的交融一、南北文风的融合北朝时期,就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而言,是南方优越,北方滞后,二者并不平衡。权的对峙并未造成文化的隔绝,这一时期南北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仍然是广泛而深刻的。《北史·文苑传》概括地指出:“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这是南北文风差异的基本情况。北之间,通过使臣往来等途径,导致人才交流与书籍交流,并逐渐促进了南北文风的交融。北朝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入北文士的推进与影响。二、庾信1、庾信的生平身世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侯景乱后,梁元帝在江陵称帝,不久为西魏所灭。庾信以使臣身份出使长安,因江陵陷落而不得南归,历仕西魏及北周,先后官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他的一生可分前后两期,以42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为标志。2、庾信前期的作品。前期作品多作于东宫任职期间,以奉和、应制之作为主。追求新变,讲求声律,与徐陵齐名。“徐庾体”,指徐、庾父子置身东宫时所作的风格绮艳流丽的诗文,就其文学渊源而言,是沿着永明体讲究声律、词藻的方向,进一步“转拘声韵,弥尚丽靡”(《梁书·庾肩吾传》)。3、庾信后期的作品。“乡关之思”的情感基调。庾信遭适亡国之变,感伤时变、魂牵故国;叹恨羁旅、忧嗟身世,内心感受十分强烈。他以乡关之思发为哀怨之辞,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充满深切的情感,笔调劲健苍凉,艺术上也更为成熟。庾信初步融合了南北诗风,对唐诗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存诗约320首,多作于后期。代表作《拟咏怀》二十七首,风格苍劲。其七: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五言小诗风格清新,已有唐人气象。《寄王琳》: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咏怀古迹》评之曰:“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庾信后期作品的特色。辞赋、骈文的成就。《哀江南赋并序》、《小园赋》、《枯树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