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哀的讽刺喜剧Les Précieuses Ridicules-“荒诞精致女”,算是他的早期作品。在我看来,莫里哀首先是个演员,他很早加入剧团演出,也办自己的剧团,最后在演出中因肺结核病导致肺出血死在戏台上。为了挣钱,一生劳作,办剧团惨淡经营,因为欠债而数次入狱。托克维尔在他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就控诉政府让平民太容易入狱。平民是法国的第三阶级,莫里哀这样的资产阶级也是平民。前面两个阶级是教士与贵族。高乃依也进过监狱。所以法国大革命,人们攻占巴士底监狱,顺理成章。 “荒诞精致女”,中文介绍是这样的: 1658年10月,“光耀剧团”获准在卢浮宫的禁卫大厅为国王进行专场演出,大获成功,喜剧得到国王路易十四和众大臣的认可,从此,莫里哀开始了向着灿烂却布满荆棘的成功顶峰的道路艰难跋涉。回到阔别十几年的巴黎,莫里哀感到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但最令他惊异的是,原先在贵族沙龙中流行的那种咬文嚼字,故作风雅的习气,已经蔓延到社会上,进入市民阶层中。一些原本极其普通的日常用语,在他们那里却偏要用一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的方式表达,教人无从琢磨。例如:镜子在他们那里成了“丰韵的顾问”;椅子成了“谈话的舒适”;他们还把牙齿说成“口腔的摆设”;把跳舞说成是“赋予我们脚步的灵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莫里哀对此现象感到厌恶,决心对其进行讽刺,于是他写下了回到巴黎后的第一部作品——《可笑的女才子》。 这个介绍让人感觉,现实生活中咬文嚼字故弄玄虚很普遍,但是这未必是实际情况,在剧中所占成份也不算多。 我看了一下这个戏剧,没有看完,因为演出的剧团不是很有名,音响效果不好,任何8个人说自己的台词,都可以演这出剧。对白很俗很难听懂。听了几分钟之后,我就找剧本台词自己看。确实更适合自己读台词,因为俗语太多,对于外国人来说就变成了生词太多。为了嘲讽精致女,就要故意把句子说得很复杂,复句很多。 我来简要介绍一下剧情。 主要人物 拉格朗日、杜克华西——被拒绝的求爱者 高日布——忠厚的资产阶级市民 马德隆——高日布的女儿,荒诞精致女 卡图丝——高日布的侄女,荒诞精致女 马斯加里尔——拉格朗日的男仆,在剧中冒充侯爵 若特莱——杜克华西的男仆,在剧中冒充子爵 贵族青年拉格朗日、杜克华西来到马德隆家求爱被拒绝。他们感到这堂姐妹表现太糟糕,认为这两个外省女侮辱他们:装作精神高贵,会面时不时问几点了。拉格朗日决定报复。让仆人马斯加里尔冒充侯爵,若特莱冒充子爵到马德隆家欺骗姐妹俩。无非是以高雅的沙龙才子形象赢得芳心,着重体现一种精神一种气氛,吹嘘自己的才华与参战的勇敢。最后,拉格朗日、杜克华西出现,戳穿骗局,把他们穿的贵族衣服也扒下让姐妹出丑。 法国人认为马德隆这个名字,Magdelon,是莫里哀讽刺真的精致女Madeleine de Scudéry的贬低名字。既然如此,我可以推测卡图丝-Cathos,应该是讽刺另一个精致女,侯爵夫人Catherine de Rambouillet,那么,马斯加里尔,Mascarille,是影射高乃依, Corneille。 因为“荒诞精致女”剧情比较简单,很自然,人们研究精致女,反倒会研究Madeleine de Scudéry和Catherine de Rambouillet。 而莫里哀的这部喜剧,用的对话几乎是普通市民对话,同以前的诗歌形式对话完全不一样。但是,对比发现,诗歌形式喜剧反倒容易听懂,一句中十几个音节不算复杂。但是对话长句一句顶5-6行诗句,不是很容易听懂。对俗语方言熟悉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剧中马德隆和卡图丝同高日布的对话,表现她们期望爱情-情人应该怎样出现和表现。以此嘲讽精致女,用现代的看法来说有些不公正。比如你18岁,虽然你并不对谁说什么,但是未必没有类似的想法。浪漫小说不都是这样写的吗? 拉格朗日和杜克华西嘲讽外省人跑到巴黎装精致,虽然说编剧怎么编都可以,但是现实地说,固然Madeleine和Catherine都算外省人,但是那个时代,Catherine的贵族沙龙,她所住的Rambouillet馆,其宾客是首相黑师柳,马扎汗,剧作家高乃依这类人,虽然黑师柳,马扎汗来沙龙时未必是首相。可以说他们都是外省人。同时代的哲学家笛卡儿也是外省人。莫里哀年纪青青就加入剧团,在外省演出,阔别十几年才回到巴黎,也算半个外省人。 这些人那时喜欢跑到Catherine的沙龙,可以说宫庭在路易13以及路易14少年时代还没有热闹起来。凡尔赛宫是路易14建的。应该说,这个沙龙对文化发展还是有意义的。黑师柳成立法兰西学院-即是我们称做科学院,是要推动法语发展的。看上去是受这种沙龙文化环境影响的结果。 Madeleine是个高产作家,她写的有关古罗马题材的小说,Artamène ou le Grand Cyrus (1649-1653),到现在为止也是法国的最长篇小说。在她之前,法国有什么小说家?莫里哀这个表演平俗生活的演员,后来是剧作家/演员,很喜欢嘲讽Madeleine,她写了一部书,Les Femmes Illustres-光明女人,莫里哀编了Les Femmes Savantes-才女来讽刺这些追求哲学诗歌科学的才女。现在来看,Madeleine是一种先行者,她的小说写感情:忧郁,不安,焦虑,温柔梦等等,先于卢梭。后来法国的什么浪漫主义文学,不写这些还怎么浪漫? 有了她们的精致,才有了莫里哀的喜剧。她们是真精致,把这些精致安在资产阶级姑娘身上,成就了莫里哀。 以上是我自己的总结。 然后在网上又看到一段给法国中学生准备毕业/大学入学通考的介绍, 翻译如下: 文学运动:精致 精致是17世纪法国与欧洲的一场文学运动。 该运动尤其但并非唯一涉及高级社会妇女。她们在沙龙集会评论她们时代的文学,写自己的文字,尤其是小说和诗歌。 精致女注重优雅与自然交谈,以爱情为中心主题。 1) 精致运动的历史背景 沙龙模式 17世纪初,一些贵族妇女断认宫庭风俗太庸俗,决定远离。 她们决定在自己家里招待朋友,以及艺术与文学闻人。在巴黎及其他大城市,这是沙龙模式的开始。 很快这些场所变成优雅所在,交谈艺术发展起来。做东和参加沙龙的女性被称为精致女,因为她们的口味倾向于精致会话,以及尊重个人方便。 新文化形式 当此时代,贵族男性接受传统的古典教育:建立在阅读古书以及学希腊语拉丁语的基础上。家境好的妇女,接受的教育把她们局限在未来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因此她们经常被排斥在文学与文化交谈之外。 选择了特别对小说和诗歌感兴趣,精致女把新的文化文学形式推到前台。她们的会话,应该总是轻松自然,优先推崇精神活力而非博学多识。比如,每个受邀者应该能够即兴编一首诗或者格言以便让与会伙伴感到欢乐。 精致女发明了她们时代自己参与文化生活的方式,要么评论作品,要么自己创作。 她们的会话与作品最常见的主题是爱情,纯洁与理想化的那种。她们以准确精致的语言描述爱情的细微之处。 影响 精致女拒绝任何俗气,致力于使会话尽可能优雅。事实上,她们为法语带来重大影响。 她们简化了一些词的拼写,目的是把拼写与发音一致化,比如,把autheur(作者,h不发音)改成auteur。 此外,她们丰富了法语,归功于新词汇,诸如enthousiasme或 anonyme. 最后,她们也创造了迂回用法,比如,以灵魂之镜代替眼睛。 精致女。。。荒诞? 一些精致女成为嘲讽对象,尤其因为她们的自我表达方式,矫揉造作而难懂。这是莫里哀的喜剧“荒诞精致女”所表达的情况,首场演出就获得巨大成功。 然而人们认为莫里哀较少嘲笑真的精致女,而是嘲笑低的社会等级的模仿者。 2) 精致运动的若干主题 -爱情,理想化并尊重个人方便,受中世纪彬彬有礼式爱情影响。 -法语的修饰,摆脱所有的庸俗。 -会话艺术, 推崇精神价值。 -关于女性状况的现代演讲(批判与质疑婚姻)。 3) 精致运动的几场讨论 -形容词,最高级,夸张的用法。 -创造很多迂回与暗喻用法。 -对短文的偏爱:情歌(小调),格言,14行诗,俏皮话(短讽刺),以及小说和书信。 3) 精致运动的主要作家 de Scudery 小姐(Le Grand Cyrus, Clelie)。 de Sevigne夫人(书信)。 12/6/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