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宥齋藏書樓又稱香句室是浙東近代著名藏書家朱鼎煦先生的藏書室,朱鼎煦字贊卿又字贊父、酇卿、者卿、宰卿、別宥、香句。浙江蕭山東門外朱家壇人生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二月初十,後遷居城內金家橋。母湯氏,年十七歸同縣舉人朱樨谷。鄞縣張原煒《葑里剩稿蕭山朱母銘》曰:“家事有無一以委夫人,日辨色興,入爨下,治酒漿,數十人食。日旰矣,猶**(chuo chuo )少休。農功以外,旁逮蠶事,植桑繅繭,歲有贍贏。敏於事,嫻於禮。事舅姑翼翼如也;教率諸子,秩秩如也;於娣姒姻*,愉愉如也;婢媼猶猶如也。其男子四“,先生鼎煦,行第三。”銘“曰:”鼎煦賢而有文與予善。朱氏之興,將在於是乎?“蕭山城內金家橋房屋上世紀八十年代猶存是朝南九開間二層樓屋,屋前天井全用石板鋪平約數百平方。不知現在尚存否?
先生六歲入私塾讀書,不久失學,以後又就讀於蕭山高等小學、紹興大通師範學堂、杭州宗文中學。1909年考入浙江公立法政學校別科,第三年(1912)畢業,獎給優貢生,授八品錄事。此時先生已二十七歲了。同年五月被委任鄞縣法院推事;數月後辭職,改任紹興龍山法政專門學校教員;1913年隨校併入杭州法政專門學校。據沙孟海先生撰寫《朱君生壙志》曰:“既解鄞事,鄞范君賢方辟君東莞初級法庭審判廳長,崇德凌君士鈞辟君湖南高等審判廳推事,嘉興褚君輔成辟君司法部秘書,悉數不赴。”1914年(民國三年)改任律師,在鄞縣地方法院轄區內執行職務。1916至1922年任鄞縣律師學會會長、付會長。曾代表法團參與浙江省憲法會議;出席國際律師協會;1922年代表法公會參加八團體國是會議;1922年至於926年,任寧波市政籌備處籌備委員兼文書股主任;1927年由省政務委員會邀請擔任秘書,審查全市司法人員;1932至於936年任鄞縣文獻委員會委員及重修天一門閣委員會委員;1941年寧波淪陷,避居龍谷鄉,後又轉避至通利源榨油廠內。抗日戰爭勝利後又任律師。解放初就去上海,居住於拉都路。後又轉住杭州,先居住於女兒家中,1952年獨居於城隍山二號。1953年5月被聘為浙江文史研究館館員,次年八月回寧波;1955年6月被邀為寧波市第一屆政協委員,後又被邀為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1955年加入了民革,即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成員。(比毛翼虎早,有文云:是毛介紹加入。)
先生來甬上那是民國三年(1914年)隻身一人,只帶行李鋪蓋。就落腳於湖西六殿橋畔開設“朱鼎煦律師事務所”,後律師業務不斷擴展,世人有云:“打不贏官司不予受理”之說,故先生信譽卓著。毛翼虎先生在其自述《夢幻塵影錄》中云:“朱鼎煦,字贊卿,為一藏書家,學識淵博,文筆銳利,為當時律師界第一枝筆,我與他交往,慕其才也。”後自已在府側街七號建造了事務所暨藏書樓,馮貞群先生為之撰藏書記,云: “鄞城公園之左,前後屋二列,列三楹,後謂別宥齋者是也。前圃雜蒔花卉,齋中陳設書法、名畫、佛象、磚甓,外蓄警犬、籠鳥,嗥嗥喈喈。書友挾挾來與之論值,而室人交謫,與其聲相和也。”先生自幼愛讀書,亦早存藏書之念。先父歲貢生,雖做過訓導,但家無善本。先生曾說:“煦年十一二即喜為先訓導曝書,十七八入塾,習場屋文。每於燈下點次《通鑑》,狹行*字,不易辨識,其卷頭紙尾,又少下筆處,一見同學之同文石印本,眼為之明,是時已萌收書之念。”嗣後,有了經濟收入幾乎全部用於購藏古籍、文物。遇故家藏書散出,不惜兼金得之。常熟毛氏汲古閣、歙縣鮑氏知不足齋、餘姚盧氏抱經堂、蕭山王氏十萬卷樓、陳氏湖海樓、山陰沈氏鳴野山房、鄞縣范氏天一閣、慈谿葉氏退一居諸家流散,如水赴壑,集於朱氏。先生又乘辦案之際往來於上海、杭州紹興等地,購所未備。別宥齋藏書最多時達數十萬卷。先生之藏書先是庋藏於兩地,一在其故鄉蕭山,多為明代方志、清初禁書及故鄉先哲未刻遺著為最珍貴。因藏書處與蕭山“車站密邇,蘆溝釁起,飛丸*火,日日旋繞於其旁,乃移庋於紹興之下瀝橋,歷兩年余”。即於1937年將書移置山中。不料於四O年二月十七日,日寇陷下瀝橋時,俱毀於戰火。這批書籍因未編目,不知詳細內容。據先生《香句室憶語》共有十萬捲軸,約包括所購蕭山王氏十萬卷樓和陳氏湖海樓的舊藏。購入湖海樓的書是在民國十六七年間,先生自憶:“丁卯、戊辰間,邑中湖海樓舊藏待價而沽,予貸於錢肆,兼程並進。”購入後撰《香句書錄》一冊,記其書目,並題識云:“是書所錄皆初收陳氏湖海樓書,先訓導臥疴回里侍疾,天暑闔戶聊以遣憂。乃不數年,日軍侵華,悉付之一炬。”蕭山之藏遭劫後,先生長期處於悲憤交集之中,便撰《香句室憶語》一文,以寄託情懷,“青山春暮,竹窗曉寒,殘夢未沉,新仇如約。秉筆此書,恍見累累書城,隨烈焰以俱去。”又撰《別宥齋蕭山藏書精華之一班》,書目十二頁半,裝訂成冊,追記善本三百餘種。其中有《大明會典》萬曆《湖廣總志》、《山西志》等湖海樓舊藏一百十五種。此外,在《香句室憶語》還提到“嘉靖《山東志》、《吳邑志》、康熙《江南志》,並雲南、貴州、四川、台灣等十四省志,類皆潢川吳氏舊藏”。
一在鄞縣府側街,“在鄞者初為避兵,遷於白象橋郭氏,遇水厄;又遷之後隆,之牛背脊,之陽堂庵。巨櫃累累,轉徒徒流離,盜賊垂涎,向其劫掠,傷手及臂。不得已由西郊入城,賃居雲石街,白蟻蠶食之。歷經水火盜蟲四劫之餘,精華之本多歸天上“。(藏書遷回城內為1943年,剛是本人出生之時,因此本人出生地為城內雲石街。)抗戰勝利後又重回府側街寓所,先生並不氣餒,依然節衣縮食,購置典籍。購書最多時期是在民國初至寧波淪陷的三十年中,可以說“凡足足跡所至,聞見所及,遇有善本,奢盪營謀以得之”。民國《鄞縣通志》記載:嘗邂逅得宋本《五代史記》,把玩考校,喜而不寐。書友示以顧千里手校《儀禮》,典衣買之,故人笑為書痴。說部傳奇,科場用書,百家雜說,殘稿剩牘,亦兼收而並蓄。“先生之藏書,多善本、珍本,為世人所矚目,抗戰勝利後馮孟顓先生曾代編《別宥齋善本書目》,“凡得宋元明槧、禁書稿草、名人手抄手校本三百四十六種,編入《鄞縣通志》。”如宋監本《附音春秋公羊註疏》,宋刻元補本《五代史記》,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集韻》,元刻本《禮經會元》、《韓非子》、《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圖》明刻本嘉靖《象山縣誌》嘉靖《茶陵州志》,明抄本《三才廣志》,《宋崇文總目》,《瀛涯勝攬》以及名人稿本。二00八年三月天一閣所藏九種傳世珍本、孤本入選首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其中就有三種半原藏別宥齋。即明末汲古閣抄本〈集韻〉萬斯同稿本〈明史稿〉明抄本〈三才廣志〉(部分)以及清稿本〈明文案》幾種。
1936年舉辦浙江文獻展覽會時,別宥齋送展鄉賢遺稿本有:餘姚黃宗羲《明文案》,鄞縣萬斯同《明史稿》會稽李慈銘《越中先賢祠栗主目次》,象山倪象占《九山類稿》,鎮海張成渠《連珠均考》,鎮海姚燮《西瀘棹歌》、《書癮樓詩稿》共七種,顯示了別宥齋多鄉邦文獻藏書特色。其中萬斯同的《明史稿》存十二冊,引起過著名學者柳詒徵等人的重視與研究。先生也撰有書跋,云:“1934年,周氏攜至金陵,謂河南革命遺族亟需撫恤,其值高懸,無人問鼎。沙村書來,稱楚弓楚得,當歸甬上。余非鄞人,走告伏跗、蝸寄,則皆固拒。函電交馳,不絕於道,屬有天幸,歸於余篋。與黃梨梨洲氏《明文案》稿本為侶,同為句章雙壁。“因所得《明史稿》在前,《明文案》在後,故刻”萬黃齋“印章,鈐於此書各冊之末,以志勝緣。 周采泉先生在其《老學齋筆記》(遺稿)朱贊卿與《明史稿》中也說到:“朱鼎煦,字贊卿,浙江蕭山人父為儒官,有《朱訓導年譜》。贊卿未弱冠,考入法政學校,以優等畢業,分配為鄞縣法院推事。謝事後即在甬上業律師。經辦幾宗巨家遺產案得勝訴,獲酬頗豐,遂卜宅置產,占籍寧波矣。贊卿師事馮迴風(開)刻《迴風堂詩集》以行世。故與迴風弟子如吳公阜(澤)、沙孟海(文若)交甚契。好蓄書,名其所居之室為”別宥齋“。會外省舊家所所藏清初萬季野(斯同)《明史稿》擬出讓,請教育部物色藏家冀得美價。時沙老供職教育部,函勸贊卿購之,時值約二、三千金,中人產也。贊卿既得《明史稿》,又黃梨洲(宗羲)一種手稿。因更名其室為”萬黃齋“。鄴架得此二書,如貧兒暴富,一時藏家,莫與倫比。清代篡修《明史》支節最多,歷百年始問世,今所傳世者以橫雲山人《明史稿》為藍本,萬氏之《明史稿》與橫雲山人(王宏緒)出入頗大,以有忌諱語故成為海內”孤本“。如治《明史》者能以三書一校勘,定能發現許多珍貴史料也。抗戰時贊卿攜書避地四明山遇盜被劫,二書幸無恙。今其全部藏書暨文物均歸天一閣,寶藏得所,贊成卿亦可瞑目矣。”依吾所見未必也!
先生曾於民國十七年(1928)七月二十日協助林集虛編纂《目睹天一閣書錄》,約定林集虛以十天為期,時間緊迫,另又邀鎮海吳文瑩、范氏後人范寅集共同登閣,協助寫錄。林集虛,生卒及仕履不詳,主要活動於民國至解放初。本名昌清,字喬良,號心齋,鄞縣人。其父以鬻書為業,林集虛子繼父業。吾曾見面多多,解放初有一個叫胡小毛開在古樓正下面開了一家古玩店叫“文粹“,林也時常去坐才碰到:另一次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九月協助趙萬里重編天一閣書目,由於限定在一星期之內重編天一閣書目,難度十分之大,趙只得邀請除先生之外的馮孟顓、馬廉、楊菊庭、張福慶等,最後還請作為大律師的先生到法院請來五位書記擔任譽寫工作得以完成。趙萬里(1905——1980)浙江寧海人清華大學畢業,是我國頗有名的版本學家,編有《中國版刻圖錄》、《北京圖書館善本書目》。可惜的是,原稿在抗戰時散佚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