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陸國慶假期愛國電影《長津湖》於9月30日上映。據報道,票房目前已突破20億人民幣,並打破《戰狼2》創下的中國戰爭片單日票房紀錄。官媒吹捧“生動詮釋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大量為長津湖戰役美言, 添油加醋的微信帖子, 視頻…, 全都湧現出來, 數不勝數, 用“重創, 打殘, 殲滅”等字眼, 稱消滅了不可一世, 美國二戰的王牌軍海軍陸戰隊一師。 在傷亡人數上更是誇張, 比如說10萬“志願軍”對抗了15萬聯合國軍, 其中25000人的陸戰一師被殲滅了17000人(或更多的數目),並徹底失去了戰鬥力, 為“世界壯舉”。 多數官媒承認志願軍被大量凍死的“偉大犧牲”精神, 但也有人用美國軍方的紀錄片剪輯,謊稱“美軍戰俘”向冰雕戰士致敬, 因為他們全被志願軍打怕了,成為了美軍永遠的噩夢。許多人稱,因為美軍的“長津湖潰敗”, 徹底逆轉了朝鮮戰局, 為“抗美援鮮”最後的“偉大勝利”奠定了基礎。 在美中對抗的背景下,中共高調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引發外界的關注。批評的文章分析指出,“長津湖戰役美中士兵犧牲比例高達1:40,過去中共感到屈辱根本不願提,現在為了鼓動民族主義狂潮,又吹起倡導所謂的“不怕死、不怕苦”, 意在調動年輕人的反美情緒, 轉移國內的經濟困境,為鼓勵炮灰上戰場做準備。”一位“政治評論家”表示,“長津湖戰役在美中朝鮮戰爭史上,是中共以前不願意提的一個戰爭,因為中共第九兵團兵力超過10萬,美國的一個師大概一萬多人,雖然美軍被包圍,但是美國成功撤離了這個師。” 自媒體深焦(DeepFocus)則批評,電影意圖從各個角度完整描繪出建國初期朝鮮戰場上的宏大歷史,但最終的質量卻並不盡如人意。質疑“粗製濫造的主旋律,到底獻給誰看?”,甚至還揭露,部分顯示已滿的場次,有的實際觀眾僅一半,暗示票房有“注水”成分。文章不僅被刪除, 而且賬號被封。 1950年長津湖血戰的歷史真相, 並不難尋找。美中雙方, 尤其是中共的高層,歷史上都有過較為客觀和清醒的反省及認識, 雖然中共方面對大眾並未明說, 但捂住蓋子,遮住了丑。上述兩面的有關長津湖之戰的描述, 其實都有偏差。而中共目前的刻意宣傳,大多為撤頭撤尾的謊言, 不但徹底背叛了當年中共高層的定論, 也是對數十萬犧牲士兵的褻瀆和羞辱。雖然中共抹去了不少網上的記憶, 但在海外, 只要尋找,不難發現歷史真相。當然大陸的民眾, 則困難多了。本人不想替網民深挖細節, 只是從三個方面, 簡單地梳理基本的事實, 也包括家中長者的回憶,供讀者討論和參考。 數量上的誤導 美軍自仁川登陸後, 所用的兵力都有案可查。而志願軍方面, 卻始終是個秘密。所以犧牲的人數,從30萬到百萬都有報道, 俄羅斯方面自蘇聯解體後,早已證實了數據。在長津湖的東線,中共第九兵團有三個軍,每個軍各擁有四個加強師。有報道稱20軍50569 人,26 軍48894 人,27 軍50501 人, 總計兵力超過15萬人;“九兵團是欽定用來解放台灣的!當時養的膘肥體壯,正集結在東南沿海苦練渡海登陸作戰,武器是相對先進的,人員是全面超標的!” 而美軍陸戰隊一師在此地區約有兵力2.4萬, 加上少量英軍等, 數目不會超過三萬。常見的誤導是把未參戰的, 遠離長津湖的韓軍也算上(最後確實是一起在海邊撤離的) 。戰後,陸戰隊一師多次校正了陣亡人數, 請注意這是9月仁川登陸後到年底撤離海岸的4個月陣亡總數。實際在長津湖地區的陣亡人數僅在700-900之間。美軍的掩埋(戰後遺體被送回DC), 傷兵轉移和登船都有詳細的記錄。“陸戰1師最後從興南港登船撤離的人數是22215人,加上還有約1000名重傷員已先前直接空運到了日本。” 最大的誤導, 還是凍傷的數目。雖然陸戰1師以前在熱帶地區作戰,美軍明顯有非常適合的防凍戰服, 即便如此, 也有數千人凍傷, 但凍死者未見報道。反觀在“解放戰爭”建過奇功的華東第九兵團,不聽瀋陽當地軍方的“這樣會凍死”的勸告, 認為只要輕裝上陣(故意丟掉大炮等重武器在國內), 悄悄占據各山頭控制峽谷, 利用夜戰近戰的法寶, 可輕易將“一字線”排列分散的陸戰1師隔開包圍, 據高臨下,輕鬆殲滅。但事實是這些“法寶”完全無效, 只是拖延了美軍後撤的速度, 造成了雙方大量的凍傷而已。 如果故意把這個美軍自己統計的凍傷數目也算上戰場被消滅的人數目, 則志願軍的損失應該是多少? 志願軍師及師以上幹部是配有皮大衣的,當時參戰的遲浩田屬營級幹部, 穿着與士兵相同。美軍的戰場錄像, 拍攝了不少凍掉手腳, 下山要吃的志願軍官兵。而美軍的凍傷定義卻包括可恢復的輕傷。據遲浩田的視頻回憶, 他因為有兒時在東北生活的經歷,知道如何防凍傷, 整個營除了他自己,幾乎全部有凍傷。如果按此推論,有些人說,15萬人的第九兵團約有10萬人完全喪失戰鬥力,應該為保守的估計。 戰略上的誤導 誇大美軍後撤為“潰敗”,更聲稱如果沒有最後水門橋的反覆修復,則陸戰1師定會在下海前被徹底消滅,而事實又是如何呢?美軍確實沒有預估到斯大林的野心及他迫使中共廣泛介入的可能性。金日成貿然向南方進犯,企圖控制整個半島。美軍仁川登陸後,形勢逆轉,金敗退到中朝邊界地區頑抗。若無外界的介入,西方肯定會統一半島。但中共一開始就悄悄派入了至少40萬軍隊,意圖吃掉美軍幾個師,從而打擊美軍士氣,迫使受美國國內輿論牽制的美軍完全退出半島。美軍開始以為中共軍隊僅幾萬人,所以陸戰1師謹慎前進。但當知道事實後,已經篤定退出北部,回到開戰前的“三八”線對峙狀態。換句話說,國策已定,軍人僅是服從命令的往回撤。美國軍人沒有拼命往前衝的死命令,更沒有反擊反包抄殲敵的野心。 而志願軍兩次炸毀水門橋的事跡,確實感人,但中共事後不許報道,因為官兵受凍挨餓後,不得不投降。美軍最後的撤退,已經不可能遇到有效的阻擋。如上所說,共軍第九兵團經過幾周的折磨,已經完全失去了戰鬥力。美軍從容地從日本調來鋼橋,至“12 月24 日下午14 時36 分,最後一艘美軍船隻駛離興南港,在興南大撤退中,美軍共撤出10.5 萬名士兵、9.8 萬名朝鮮平民、35 萬噸物資和1.75 萬台車輛。”誰能相信, “潰逃”慌亂的軍隊還能帶走這麼多人員和物資,還包括俘虜?韓國總統文在寅的父母正是這群當年朝鮮平民的逃難倖存者。 因為後來基本看不到共軍的任何抵抗,讓美軍詫異。戰地影片顯示,美軍在水門橋附近的1081高地上發現了埋伏了6天的“冰雕連”凍死官兵,美國軍人列隊向他們致敬。其實,共軍整個第九兵團的命運與“冰雕連”們沒有太大的不同,美軍執行撤退的命令,沒有理會他們的生死。《朝鮮戰爭》一書,詳細地報導了長津湖作戰的每一個進程。“這些介紹絲毫不隱瞞美軍艱難困苦的作戰以及準確無誤的傷亡記錄,也有他們勝利的記載。師長史密斯少將在接到退卻命令後,從容地告訴記者們:“退卻,是被敵人所迫,向友軍保持的後方地域轉移。但是,這次作戰,後方也被敵人占領着,而且,打垮敵人也是我的目的之一。因此,我們不是退卻,只是要對不同的方向實施進攻。”就在毛廣播宣布陸一師“已被殲滅一大部分,殘敵繼續被殲擊中”之次日,美軍運輸指揮司令丹納空軍少將飛抵下碣隅里師部,建議用C-47“空運撤退全部兵力”,史密斯斷然拒絕了這個建議,只同意運走數千傷兵,其餘的部隊隨他作戰前進,從地面執行麥克阿瑟的撤退命令。這就是毛澤東廣播的“已被殲滅一大部分,殘敵繼續被殲擊中”的美國海軍陸戰第一師。 至於“美軍的所謂長津湖潰敗, 徹底逆轉了朝鮮戰局, 為抗美援鮮最後的偉大勝利奠定基礎。”更是不值得一駁。停戰後不久,金日成翻臉。幾年後清理了延安派軍人,趕走了所有駐朝官兵,文革前後還搗毀了志願軍陵園。現今板門店的朝鮮停戰大型畫面,根本沒有志願軍的影子,實在是個極大的諷刺。長津湖作戰的戰略意義,反而一掃美國上下的悲觀氣氛。戰爭爆發之後,聯合國軍一方陷入危機,如果陸戰第1師在長津湖被殲,聯合國軍則必將放棄南韓。美國《時代》周刊社論寫道:“第一陸戰師突出自詡不敗的中國軍隊的重圍到達興南,帶着裝備、傷員和俘虜啟程去釜山時,朝鮮戰爭就可以採取不同的樣式了。長津湖作戰的消息、照片和電影等對決定合眾國的政策,比大辯論(註:當時美國朝野正在進行是否撤軍回國的辯論)的所有言論作用都大。美國人民和得到加強的第8集團軍,現在決心留在朝鮮。” 美國軍方為長津湖戰役共頒發了17枚榮譽勳章、70枚海軍十字勳章。作為一個戰役,這是在美軍戰史上頒發勳章最多的一次。《時代》周刊以莊嚴的口氣宣稱:長津湖戰役“在美軍歷史上無可比擬”,“是堅忍和勇氣的史詩”。 高層定論的真相 長達一個月的長津湖戰役中,那些活着的中國和美國士兵終於都走完了這最漫長的道路。陸戰1師在長津湖的撤退被西方認為是戰術上的一次令人矚目的勝利。第一師基本無損地最後抵達釜山,隨即又投入了抗擊“第三次戰役”的作戰,而圍殲他們的共軍第九兵團卻損失慘重,不得不退出戰鬥“修整”, 然後回國。中共高層當然知道真相,他們背後的“外國勢力”也相當清清醒。朝鮮戰爭是美蘇兩大陣營的較量,中國人僅是炮灰,有啥自豪的?所謂“保家衛國”僅是託詞。毛的所有電報都必須稟報斯大林,而斯大林5月29日給毛的答覆譏諷道:“還沒有任何根據可以認為,英美軍會像蔣介石那樣愚蠢,使你們能夠按照你們的選擇每次殲滅敵1個整營地殲滅其軍隊。”毛起初的決定是雄心勃勃地消滅幾個美國王牌師,彭德懷和第九兵團司令宋時輪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美軍回憶到,士兵成片地倒下,最後衝上來的都是政工幹部,反正回去也是死。所以投降或被俘後,最後選擇叛逃台灣的人為絕大多數。 但毛非常會掩飾臉面。彭德懷的下場,大家已知。第九兵團司令宋時輪離開朝時,遙望長津湖方向,滿臉淚水,不久被永久奪去兵權,去了一個不知名的軍校。他的女兒回憶,心中有個永遠的遺憾,但不能說出來: 嘆氣,傷感, 還有“精彩的疼痛”。這比死去的“冰雕連”好受嗎?1955年,第九兵團番號被撤消。彭德懷和第九兵團之間的怨恨,則一直持續到了他們的晚年。“1967年在北京軍區批鬥場,彭德懷被打傷背;”大會休息時,時任北京衛戍區副司令員的李鍾奇衝進關押彭德懷的小休息室,惡狠狠地將彭一拳打倒在地,而且真的踏上了一隻腳,並且還叫喊道“彭德懷!你也有今天吶!”。“你怎麼打人?”彭德懷斥問。“就是打你這個反革命老混蛋!”李鍾奇又打了彭德懷一個耳光。李鍾奇又狠狠把元帥推倒在地上,後來老總也是想起了此人了,就憤怒地質問道:你是高級將領,你怎麼能動手打人?氣頭上的李鍾奇這時又想打人,最後被旁人推出了門外。“彭德懷挨巴掌的理由,後來有許多說法。長津湖戰役,志願軍打慘了是主要的原因。”剛剛取得內戰勝利的9兵團15萬驕兵悍將,頃刻間死傷9萬多,實在讓人無法接受。27軍是國內最精銳部隊,就這麼輕易葬送了。李鍾奇煽彭德懷耳光,應該是有報長津湖一箭之仇的因素。至於長津湖戰役的副總指揮陶勇,死得更慘。1966年被27軍軍長劉浩天直接推入水井淹死。 許世友也對宋時輪咬牙切齒。可見長津湖沒有打好,使得很多將領之間結下了梁子。 上述都是傳聞,觀眾不大可能完全看到全部的真相。但彭德懷和劉伯承結下的梁子, 則一定與長津湖落下的噩夢有關。早在文革前,劉伯承元帥對長津湖戰役的定論,就已經傳遍全軍。劉伯承在南京軍事學院教學時,說過一段評價長津湖之役最終結局的話:“長津湖一戰,一個兵團的兵力圍住美國陸戰第1師,沒有能夠殲滅,也沒有能夠擊潰,付出了10倍於敵人的代價,讓美軍全建制地撤出戰鬥,還帶走了所有的傷員和武器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