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丁文江: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 丁文江,字在君,1887年出生于江苏泰兴县。1902年赴日本留学,在校期间读到吴稚晖写的文章,说苏格兰学习环境好等等,随决定转学。1904年转学英国剑桥大学,不久转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动物学和地质学。 1911年,丁文江毕业获双学士学位回国,执教于上海南洋公学。 1913年,丁文江任北洋政府工商部矿政司佥事。同时与章鸿钊先生一起创办地质研究所,旨在培养地质调查人才。丁文江在北京,上海两地招考中学毕业生27名作为中国第一批地质专业学生。丁文江亲自给学生上课,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非常重视实践培训和学生品德的培养。这一批毕业生后来有许多成为了中国地质科学领域的杰出专家。如谢家荣,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矿产处处长兼总工程师,后来当选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叶良辅,先后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山大学地质学系系主任,浙江大学教授;朱庭祜,曾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浙江大学教授;李学清,曾任南京中央大学地质学系系主任;李捷,曾任中央研究员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13年9月,丁文江与章鸿钊等发起成立工商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并被任命为所长(注1)。任内自行前往山西,云南等开展野外地质调查,是为中国地质调查之开端。 1916年,丁文江组织带领地质研究所18名毕业生赴西南,西北开展地质大调查,历时两年七个月,共调查川,黔,桂,滇,陕,甘等六省的地质和矿藏,初步掌握了中国的煤矿,铁矿,以及桐,锡等金属矿的分布状况。 1919年,丁文江同梁启超等赴欧洲考察,并参加巴黎和会中国顾问团,顺道访问美国,同美国同行作学术交流。 1921年,丁文江同章鸿钊,翁文灝等发起成立中国地质学会,主编《地质汇报》和《中国古生物志》。 1922年,丁文江同胡适等好友创办《努力周报》,并同胡适,李大钊等16位著名学者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倡导好政府主义。 1926年5月,丁文江出任孙传芳治下的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总办(职权相当于上海市长)。任内,组织起草《大上海计划》规划方案,目标是统一上海华界行政权,将市内的财政,市政和警政全部收归于督办公署,计划将上海建设成现代化的东方大都市。更值得一提的是,1926年经丁文江亲自带领法学专家与英法等西方各国驻上海领事谈判,历经四月,终于收回公共租界的会审公廨(注2)。 1930年受上海《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委托,丁文江与地质学家翁文灝,曾世英合编《中国分省地图》和《中华民国新地图》,广泛参考已有的近8000幅地图,加以比较甄别,历时三年编制而成,这是中国第一份用现代科学方法编纂的地图册,被称为中国地图史上的空前巨作。 1931年,丁文江被聘为北京大学地质系研究教授。 1932年,丁文江与胡适,蒋廷黼等创办《独立评论》周刊,抨击国民党的治国方针政策,发表其政治主张。 1933年7月,丁文江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地质学会出席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16届国际地质大会。 1934年6月,应蔡元培之请,丁文江接替杨铨(注3)出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任内,仿照欧美学术研究机构模式创设中研院评议会,以及基金保管委员会等机构,对建设和完善中央研究院的学术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4年10月,受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之请,丁文江被聘为中大地质系名誉教授,参与中大地质系的规划建设工作。 1935年12月,应铁道部长顾孟余(注4)之邀请,丁文江前往湖南勘察粤汉铁路沿线煤矿,入住衡阳铁路局招待所,因天气寒冷门窗紧闭致使煤气中毒,不幸于1936年1月5日在长沙湘雅医院去世,年仅49岁。 丁文江作为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更是现代中国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杰出学者。不仅在地质学,他在动物学,古生物学,考古学,古文字学,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位为政为学均取得丰硕成果的学界奇才。综观其一生,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和实业建设筚路蓝缕,身体力行,而且勤俭朴实,两袖清风,其道德风范和崇高品格始终为学界所推崇。蔡元培称赞他为“我国现代稀有的人物,是精于科学又长于办事的人才”,胡适评价为” 他最有光彩又最有能力的好人,天生能办事,能领导人,能训练人才,能建立学术的大人物”。 丁文江主要著作:《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动物学教科书》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