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上篇)
9. 1924年9月,第一届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成立,设董事15名。名单如下: (1)中国董事10名,由中国外交部,教育部指定: 颜惠庆,顾维钧,施肇基,张伯苓,郭秉文,蒋梦麟,范源濂,黄炎培,周诒春,丁文江 (2)美国董事5名,由美国驻华公使馆指定: 孟禄, 杜威 ( John Dewey), 贝克(J. E. Baker),贝诺德 ( C. R. Bennett) , 顾林 ( Roger. S. Greene) 10. 美国第二次退回庚款历年如下: 1925 1,423,200 美元 1927 1,329,190 美元 1928 1,155,386 美元 1929 1,171,903 国币 1930 1,432,808 国币 1931 2,153,111 国币 1932 1,518,057 国币 1933 744,523 国币(本年中国缓付一年) 1934 1,655,377 国币 1935 1,446,106 国币 1936 1,336,697 国币 1937 1,778,401 国币 11.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自1925年成立至1945年,在中国开展的文化教育事业主要有下列10项: (1)设立科学教授讲席,每年35席;科学研究教授讲席,每年6席。 (2)与北京大学合聘研究教授,每年30名(自1932-1937年)。 (3)设立编译委员会,编译高中,大学之教材。 (4)设立北平静生生物研究所,为纪念范源濂先生而设立,历年共拨款100万元。 (5)建立北京图书馆,承担建筑费 130万多元,以及购买图书和日常运营经费。 (6)设立北平社会调查所,每年经费 6.5万元。后该所于1934年并入中央研究院后,每年仍拨付经费 8万元,历年共拨付近 60万元。 (7)设立土壤调查所,最初三年经费每年2-4万元,后来增至每年5万元。 (8)设立中美文化服务社,自1942年成立后,该社与教育部,中央研究院,金陵大学合作,将国内重要学术研究成果拍摄成胶卷,共2000多卷,运至重庆,昆明等地保存。 (9)发放科学研究补助金,分国内,国外,和甲,乙,丙三种。研究领域为天文,气象,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共补助国内研究者 327人,国外中国研究者408人,其中: 甲种:每年补助 3000-4000元 乙种:每年补助1000-2000元 丙种:每年补助250-500元 (10)补助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文化学术团体,每年30-40个单位,共557个。其中: 高等学校 233个; 研究机构 139个, 教育文化团体 147个, 其他单位 38个 自1927-1945年,历年共补助 2425万元和美元36.2元。例如补助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对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资助梁思成为首的中国营造学社开展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 12. 至1949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账面余额为 1,166,681 美元。国民政府迁至台湾后,又继续资助在台教育文化事业,对当时稳定台湾各大学院校教授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1970年,历年共资助资金 105.5万美元。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