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15. 1923-1936年间,日本外务省对支文化事务局以及文部省利用庚款对中国的文化教育和医疗事业给与一定的资助,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 (一)补助在日公私团体: 主要对象有:东亚同文会,同仁会,日华学会,在华居留民团等,用于支持和发展中国的文化教育和医疗事业,经费由外务省对支文化事务局拨付。 (1) 东亚同文会:为日本私人团体, 1897年创立于东京。先后在南京,上海,天津和汉口设立同文书院,开设支那经济调查部等,共计获得补助 482.6795万日圆; (2)同仁会:1902年设立于东京,先后在北京,汉口,九江和青岛开设医院,出版《同仁》和《同仁医学》杂志,共计获得补助559. 811万日圆; (3)日华学会:1917年设立于东京,主要为留日中国学生设置住宿共八处,共接纳学生295名,以及经营东亚预备学校,最多时学生达1000名,协助留学生办理入学,参观和实习等事务,每年300-500人不等,办理日华学报,发行日华学刊等。共计获得补助 95.6462万日圆。 (4)在华居留民团:在青岛,上海和天津三处开设有中小学校11所,学生以日本子弟为主,共计获得补助 286.7215 万日圆。 (二)补助在日中国留学生,共分三类: (1)一般补助生:名额320名,公费自费生各一半。每月补助70日圆,留学期间医药费300日圆,回国旅费,视路程远近,每人75-200日圆不等。但每年受助学生总数往往低于320名,最少一年只有68名。 (2)选拔生:名额初定50名,由各学校推荐,文部省选定,每月补助70日圆,自1926开始。 1926年 35名 1927年 39名 1928年 80名 1930年,各校共推举 268名,最后选定 119名,但大幅降低补助金额,公费生每月30日圆,自费生每月50日圆。 1931年 188名 1932年 244名 1933年 283名 自1931年6月起,补助费改为: 本科生每月50-60日圆 专科生每月40-50日圆 高等学校生每月35-40日圆 (3)特选生:对象为已完成学业,留在日本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优秀留学生。名额10名,由各学校校长推荐,文部省选定。每月150日圆,另给研究期间研究费500日圆,自1924年4月开始。 1924年 5名 1925年 6名 1926年 8名 1927年 8名,补助费降为每月80-100日圆 1928年 5名,补助费降为每月80-150日圆 1931年 4名,补助费每月150日圆 1933年 7名,补助费每月150日圆 至1933年,共补助留日青年研究人员 81名。 另外,上海自然科学委员会推荐4名留学生,自1928年至1930年为期两年,每人每月补助150日圆,家属75日圆。 1931-1933年,因长江遭受水灾等因素,留日中国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获临时补助共48名。 至1932年,日方补助中国留学生共3641名,补助金额373.8万日圆。 (三)设置学术研究机构,主要有: (1)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1924年设立于东厂胡同原黎元洪住宅,主要研究文史哲,法制,经济,美术,宗教,考古,语言等。该所建筑费38.9万日圆,每年经费8万日圆。至1936年,共花费大约 121.2万日圆。 (2)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1927年开始研究工作,主要为医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五个学科,共设研究人员32名,助手24名。1928年在上海法租界徐家汇路动工兴建办公楼,并于1931年竣工。建筑费234.6万日圆,每年经费39万日圆,至1936年,共花费544.7万日圆。 (3)东方文化学院:分别于1930年和1933年设立于日本京都和东京两地。 a. 京都东方文化学院于1929年购入天津陶湘氏藏书574种共27000册,聘请研究员15名,助手13名。 b. 东京东方文化学院也于同年购入杭州东海藏书楼书籍 47000册,聘请研究员12名,助手13名。 东方文化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交通机构,中国古器图考,景教和考古学等。至1933年,共花费建筑费90.5万日圆,研究经费104.7万日圆。 (四)中日文化交流:主要有下列两个方面: (1)中日两国之间学者和学生的访问交流活动: a. 自1923年至1934年,日本派往中国学者900人,学生2400人,花费66. 256万日圆。 b. 同期,中国派往日本学者630人,学生680人,花费48.417万日圆。 (2)中日两国间图书教材的赠寄,资助文化展览等。 总之,庚款被用于上述四项事业,自1923-1936十四年间,总计达 3262.9万日圆。但完全用于中国人者,一为补助中国留学生,二为中国学者和学生去日本交流访问,此两项大致花费为 610万日圆,可算得上是日本对中国庚子赔款的退回。 16.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政府于同年9月停付剩余的庚子赔款。 (全文完,感谢热心网友们的耐心阅读,值此新春佳节之际,特恭祝大家新年快乐,虎年吉祥,阖家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