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11. 美国退回庚款将如何使用,这是中美双方商谈时的一个焦点问题。美国主张将此款用于教育,由中国直接派遣留学生来美国学习,梁诚和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William Rockhill)皆赞同此举。美国政府此主张,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 (1) 美国民间尤其在华传教士积极主张将退回庚款用于教育事业,特别是派遣留学生赴美,可以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改革中国的教育状况乃至整个社会结构。 (2) 美国自禁止中国劳工进入美国后,波及学生赴美留学。大量中国学生前往日本留学。美国社会的有识志士向美国政府倡言:留学生一般都来自中国的上流家庭,以后学成归来,将会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建议政府利用退回之庚款,资助中国学生来美留学。 12. 但当时的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因倡导新政,用款凡多,主张将退回庚款用于实业如筑路开矿,而以实业所得再用于教育。所以梁诚在其任期内,一直没有向美国国务院明确退回庚款之用途。 13. 1907年9月,袁世凯升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1908年,袁世凯派其亲信时任奉天巡抚的唐绍仪(1872年第一批清政府公费留美幼童,入学耶鲁大学)为特使,以向美国政府退回庚款表示感谢为名,出访美国,目的在寻求美国国务院对其将庚款用于实业计划的支持。 14. 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下列内容的法案: (1)中国庚子赔款由2444.08万美元,减至 1365.5492万美元,即将原来多索取的1078.5308万美元退还给中国。 (2)剩余的200万美元在扣除一年内经法庭认定后的美国商民的所有赔款后,余额也一并退还给中国。 15. 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坚决主张庚款用于教育,并且得到国务卿路提的赞同。美国国会通过上述议案后,柔克义即与清政府外务部左侍郎梁敦彦(1872年第一批公费留美幼童,入学耶鲁大学)商谈,要求将退回庚款用于教育,并得到外务大臣奕劻同意的明确答复。 16. 1908年7月18日,清政府外务部照会美国公使柔克义,拟定派遣留学生计划如下: (1)最初四年,每年派遣100名。 (2)从第五年起,每年至少50名。 (3)希望美国协助中国学生留美后的学习,居住等事务。 17. 1908年12月28日,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签署法令,决定于1909年1月1日起正式退回中国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派遣学生赴美留学。 18. 庚子赔款的退还采用先赔后退的原则,即清政府仍按条约规定的赔款数额向美国缴纳,美国在收到赔款后,扣除实际的赔款数额后,再将多付的赔款退还给清政府。并商定了具体操作方案如下: (1) 每月清政府按赔款原额汇入上海花旗银行; (2)美国驻上海总领事核准后,将余额退还给上海海关道,并转交清政府外务部。 19. 截止1908年12月,清政府已实际支付赔款约700万美元。赔款总数现已核减至 1365.5492 万美元,加上每年4%的利息,扣除已支付的700万美元,清政府应付赔款余额为 964.44万美元。 自1909年-1940年止,中国每年实际支付赔款为 (本金+利息)539,588美元。 美国每年退回庚款如下:(单位:美元) 年份 中国每年原赔款额 美国每年退回赔款额 1909-1910年 1,022,683 483,094 1911-1914年 1,080,787 541,198 1915年 1,264,582 724,994 1916-1931年 1,329,784 790,196 1932-1939年 1,919,967 1,380,379 1940年 1,923,374 1,383,786 共计 46,189,359 美元 28,922,543 美元 20. 美国政府主动退回多索取的庚子赔款,得到美国社会各界的普遍称赞。《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纷纷表示此正义之举将加强中美两国之友谊和文化交流。同时也得到了中国社会和舆论的热烈欢迎,赞美美国政府的义举。 21. 根据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暂扣除200万美元作为对庚子动乱期间部分美国商人和民间损失的赔款。最后经美国法庭认定,商民赔款总数为 80.39万美元,于1914年一次性退还给中国政府 119.61万美元。 22. 根据清政府外务部与美国驻华公使馆商定的《派遣留学生章程》,所有退还的庚子赔款全部用于派遣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于是,清政府于1909年设立三个出国留学机构: (1)游美学务处 (2)游美肄业馆 (3)游美学生监督处 清政府学部任命周自齐为游美学务处总办,唐国安(1873年第二批清公费留美幼童,入学耶鲁大学),范源濂为会办。任命驻美公使馆参赞容揆(1873年二批公费留美幼童,清政府公费留美幼童的倡议者和第一任清留美幼童学生副监督容闳之族侄,后在容闳资助下完成耶鲁大学学业)为第一任游美学生监督。 23. 1909年5月23日,清政府外务部和学部联合制定赴美留学生计划: (1)选拔留美学生名额,以各省庚子赔款数目按比例分配,满州,蒙古和西藏适当照顾。 (2)学生在美学习专业:农业,工业,矿业和商业等占80%,政治,经济,法律和师范等占20%。 (3)同时补助在美自费生。 24. 1909年9月,清政府外务部会同学部联合招考第一届留美学生。经过国文,英文,数学,物理等各科课程的严格考核,最后从全国630名考生中录取47名学生赴美留学。其中包括后来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金邦正。 1910年游美学务处又招考了第二届学生直接赴美留学,共录取70人,其中有胡适,赵元任,竺可桢,张彭春(张伯苓之弟,后回国任清华教务长)等。 1911年招考第三届共录取63人,其中有姜立夫,梅光迪,王赓等人。 此三届留美学生180人均经考试选拔后,直接赴美国各大学就读,故被称为清华史前生,以区别于后来的清华学堂(校)毕业生。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