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总统巨大威望的光芒,压得他几乎黯淡无光。其实,他这八年任期赶上了多事之秋,恐怕有不少举措具有深远意义,能列入20世纪十件大事吧?毛泽东时代的孩子从小却是受这种熏陶:“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
跨越美利坚之旅·下篇:东返记(第15天)
◆高伐林
第15天
今天是法国国庆。230年前这一天,巴黎人攻打巴士底监狱,奋勇向前,振奋人心,在史页上是大书特书的一页。但后来披露出来,当时巴士底狱中囚犯,唉,一共才七人——四名伪造犯,两名因道德罪被收押的贵族,以及一名杀人疑犯…… 青史充满了亢奋,也充满了落差。 天热,早上就不善,我们就早早出发。开出了堪萨斯州,开进了堪萨斯城。——对,我没写错。正牌的堪萨斯城(Kansas City)不在堪萨斯州,而是密苏里州最西端的城市。我昨天的日记说过,堪萨斯州是个基本上方方正正的矩形,唯读东北角有锯齿状“残缺”。原来,这一角是以密苏里河为州界,河东归密苏里州,河西属堪萨斯州。堪萨斯城位处密苏里河与其支流堪萨斯河的交汇处,人口根据美国2016年普查,为48万人,是密苏里州的最大城市,在全美排行第37名。这座城建于1853年,因堪萨斯河得名。没有料到,八年之后,1861年,河西边的一大块土地加入联邦,也看中了这条河的名字,这就是堪萨斯州。又过了11年,人们在堪萨斯城的河对岸又建起一个属于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百年来也发展成该州的第三大城市,有了15万人口。这就出现了“一河切两城、两城同一名、一名属两州”的怪事。好在,两座城市虽然行政上分属两州,但联系密切,融为一个经济圈,我们开车行驶在大街小巷,如果不看河,也分不清是在哪个州的堪萨斯城。 对“堪萨斯”这个地名有印象,还因为我的老友、诗人易殿选,与我一样,是陪读来美,来到新大陆之初就在堪萨斯住过,后来我们共事好几年,见面聊天时他会谈起“我在堪萨斯的时候”如何如何。当时我不懂地理,竟没问他到底说的是堪萨斯州还是堪萨斯城,又是哪座堪萨斯城?十多年前他“海归”了,再得知有关他的音讯,竟是因癌症去世了…… 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虽然位于州西部边陲,却颇有大城市的气象。我们先去了直指云天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塔。美国的一战纪念建筑并不算多,这一座算不算最宏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塔,塔下匍匐着一对雕塑。
纪念塔下面是一战博物馆。早就听说这里种植了大片的虞美人(poppy)。英国与北美的国殇日中,有佩带虞美人纪念一战阵亡者的传统,这里的虞美人多达9000株,每一株代表一千名阵亡者——也就是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各方总共有900万名官兵丧生! 一战结束一百周年纪念的日子刚刚过去,美国在这场战役中的作为和损失也被学者议论了一番:美国本来隔岸观火,但驻英大使佩奇收到德国给墨西哥的密码电报,破译了一看,德国人挑唆说:你墨西哥若是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你们取回美墨战争后割让给美国的失地云云。美国被惹火了,向德国宣战,不仅向英法等协约国提供了军火,还派出了远征军。一战后盘点损失,美国阵亡5.06万人。虽然这个数字在各国阵亡数字中,只是德国177万人、沙俄170万人、法国124万人、奥匈帝国120万人的零头而已,也相当惊人了! 塔下一边一座雕塑,完全对称。远远看去,看不出是大象还是野牛,浑圆古拙,让我联想起陝西霍去病墓前的那些汉代雕塑。但是走近再看,不对了,彷佛是两座用羽翼遮住头部看不出眉眼的鸽子——我这里说“两座鸽子”,鸽子而论“座”,读者会感到不伦不类吧?这正是我的感觉啊:这么庞大沉重的体量,与鸽子轻盈活泼的形象,反差实在太大!到底是什么,摸不着头脑。后来我女儿告诉我这一对雕塑是斯芬克斯(Sphinx)——斯芬克斯源于古埃及的神话,是长有翅膀的怪兽。在希腊神话中,斯芬克斯被赫拉派遣坐在悬崖上,拦住过往路人要他们猜谜,猜不中者就会被吃掉:“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俄狄浦斯猜中了:人!——童年四肢爬动,成年两腿走路,老年加一根拐杖。女儿说,美国许多墓园中屡屡见到,其用意,类似中国用貔貅、辟邪之类神兽来守墓、镇魔吧。
从一战纪念塔基座眺望堪萨斯城。
时间尚早,博物馆没有开门。太阳在升,气温也在升,不敢等候了,纪念塔矗立于山坡上,我们从这里居高望远,眺望了一会儿全城鳞次栉比,赶紧前往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艺术博物馆也没到开门时间,但是我们事先探听到室外就有很多雕塑,安放在草坪、花坛和山坡上的林荫道。我俩走马观花,一一巡阅,有一些抽象风格的,但最吸引眼球的是几个巨大的羽毛球,散布在艺术博物馆的前后山坡,恐怕都得是人猿泰山或绿巨人那样魁梧,才能挥拍击出这样大的羽毛球。生活中小巧的观照对象放大数百倍,震撼观众感官。
艺术博物馆外巨大的羽毛球雕塑。
在市中心的街道上走了走,出城上了70号公路,继续迎着朝阳前进。 车刚开足马力没多久,昨天的一幕再次重演:偶然纵目一瞥,竟看见高速公路旁广告牌上的字样“Harry S Truman……”呀?!莫不是哈里•杜鲁门总统的纪念馆?我知道的美国总统的出生地其实并不多,凑巧知道这一位:杜鲁门的籍贯就在密苏里州嘛! 赶快用手机查。糟糕!杜鲁门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位于堪萨斯城东侧近在咫尺的独立城(Independence),我们一不留心已经开过了!时间不允许我们开回去寻访。好在杜鲁门还有一处故居在前面不太远的下一个出口。去看看吧! 下了高速路,开出了好远一段路,热闹的街走过,冷清的街走过,四只眼睛盯着也没看到指示牌,心里正打鼓,却突然出现了牌子,箭头指左:到了!我们拐进一条很僻静的小街,路边停车。街两侧各带栅栏的两栋小洋楼,一栋写着“Truman home”(杜鲁门的家),一边写着“Noland home”(诺兰德的家)。“杜鲁门的家”院门紧锁,而“诺兰德的家”倒是任人进入,一头雾水的我们就进去了。 原来,诺兰德姐妹,是杜鲁门最亲近的表姐。内莉(Nellie)比杜鲁门大四岁,像这位未来总统的大姐姐;埃塞尔(Ethel)则只比杜鲁门大六个月。他们三个孩子放学后花了无数个小时在一起,大声朗读莎士比亚,练习拉丁语并分享故事。小哈里对其他女孩总是很害羞,唯读对内莉和埃塞尔感到很放松。他们的牢固友谊持续了一生,当杜鲁门爱上一位叫贝丝的女孩时,两位表姐也为小哈里的浪漫情怀提供种种方便。诺兰德之家里的展品和照片,主要展示杜鲁门和贝丝之间持续数十年的浪漫恋情。 哈里•S•杜鲁门(Harry S Truman,1884-1972),出生于密苏里州拉马尔,父亲是一位农夫和家畜商贩,在他11个月时,举家迁到也在密苏里州的祖父母的600英亩农场。但为了方便他上学,全家又迁移到密苏里州独立城。 杜鲁门是最后一位没有大学学位的美国总统,但他曾在堪萨斯城法律学校读过两年的法律学位课程。
杜鲁门的家。栅栏锁着进不去。
在诺兰德姐妹的住宅里,陈列的展品主要是杜鲁门和贝丝年轻时的照片和遗物。
1934年杜鲁门当选联邦参议员——那已是他知天命之年了。1945年,他成为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届总统任期的副总统。据说他与罗斯福其实关系并不密切,上任之后只见过两次面——当然也是因为罗斯福那时已经病入膏肓。总统随即逝世,才当了82天副总统的杜鲁门,就成了第33任美国总统,1948年竞选连任成功,主政一直到1953年。 在国内我就读过一则轶事:1945年4月12日,杜鲁门正在国会和众议院议长议事,被紧急传召到白宫。罗斯福夫人告诉他,总统刚刚亡故了。杜鲁门下意识地立即慰问:“能为你做什么?”冷静的前第一夫人却反问:“我们能为你做什么?你现在身陷困境。” 前任总统巨大威望的光芒,压得杜鲁门几乎黯淡无光。其实,赶上了多事之秋,他这八年任期内,国际国内形势就像迪斯尼乐园忽上忽下的过山车,恐怕有不少能列入20世纪十件大事吧?——领导盟国战胜纳粹德国、日本,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人类首次投下原子弹,又试爆氢弹成功;联合国成立;重建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冷战开启,朝鲜战争爆发…… 次一级、次两级的大事更数不胜数:分割巴勒斯坦,促成以色列立国;在国共最后胜负前“袖手旁观”丢了中国;在美国军队废除种族隔离政策;成立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美国空军…… 我出生后开始记事时赶上杜鲁门时代的最后时刻,他是被中国公开嘲笑戏弄的第一个美国总统。那时我太小,几乎对他全无记忆,除了像跟屁虫一样跟随哥哥们念叨:“毛主席坐飞机,杜鲁门坐撮箕!”“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毛泽东时代的孩子从小就是受这种熏陶! 杜鲁门卸任后搬回老家密苏里州独立城,1957年出资成立杜鲁门总统图书馆,捐赠给联邦政府。这是1955年“总统图书馆法案”通过以来,美国建立的第一所总统图书馆,以后每位卸任总统都会建立一所总统图书馆。 在我脑海中杜鲁门是个相当古板的人,戴个圆形黑框眼镜。但这次到了他表姐的故居,才得知印象有误:他热爱弹钢琴,1948年带了一部钢琴到白宫;他曾被评为“最佳衣着打扮”的10位参议员之一…… 中国人有句俗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何况八年总统,退休后还能缺了钱花?然而至少这一位,退休后真是一贫如洗。总算通情达理的国会1958年通过了一个“卸任总统法案”,向下了台的总统每年发放2万5千美元退休金。当时在世的还有另一位前总统赫伯特•胡佛,虽然不缺钱,为免使杜鲁门尴尬,也领取了这份退休金。 1964年,80岁的杜鲁门在浴室跌倒,撞伤了额头,摔断了两条肋骨,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但又拖了八年。1972年因肺炎引发肺气肿、器官衰竭逝世,享年88岁。约翰逊是唯一一位出席了杜鲁门葬礼的在世前总统,但他自己在约一个月后也病逝。 任内把中国丢给了共产党而导致朝鲜战争,解除了众望所归的麦克阿瑟的职务——这两件事,使杜鲁门在国内成为众矢之的,促使他1952年大选不再寻求连任。根据盖洛普民意调查,杜鲁门在卸任前的1952年2月,支持率跌到了22%,是有史以来在任美国总统所得到的最低支持率。 不过,综合多年来的民意调查,杜鲁门在四十多位美国总统中排名第六到第八位,算得上名列前茅了。昨天我曾就艾森豪威尔谈到美国总统历史排名,这里再介绍几句。 美国有多家机构在给总统排座次,征求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公众意见,按照总统成就、领导能力、失误等等因素排序。维基百科专门有“美国总统历史排名”的辞条。 林肯、小罗斯福和华盛顿,持续雄踞前列;紧跟其后的常常是杰斐逊和老罗斯福;前十名中其余的常常是麦迪逊、杜鲁门、威尔逊、艾森豪威尔、杰克逊这几位。肯尼迪、里根和克林顿,很得公众青睐,但是在总统学者和历史学家那里并不太吃香。 在排名中倒数前十名的总统,像哈定、布坎南等人,中国人都不很熟悉,我们知道的小布什,也名列其中。不过他卸任刚刚十多年,或许时间更久一点排名会上升也未可知——美国在线于2005年举办“最伟大的美国人”票选活动,时任总统小布什,还被选为第6位呢。 总统排名,受到时代风向转移而上下颠簸,也受党派、民意调查对象等因素的牵制。据我观察,总统排名往往有这样的波动:卸任后短期内比较高、但更可能特别低,但过一段时间,会出现大幅反向调整,高的会降,低的会升。正所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变化往往是三四届之后。 (未完待续。写于2020年8月16日—9月10日)
近期文章: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小学成了划时代的标杆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遇二战英雄、冷战领袖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主的满汉全席上暴殄天物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小菜当主菜品尝 横跨美国之旅(第11天):误入歧途也是一种人生体验 横跨美国之旅(第10天续):“世界上最大的小城市” 横跨美国之旅(第10天):美国淘金热,热源在这里 横跨美国之旅(第九天):看到了风云突变的太平洋 横跨美国之旅(第八天):差点在烈日沙漠里抛锚 横跨美国之旅(第七天):“硬实力”和“软实力” 横跨美国之旅(第六天):沙漠地带里的艺术天堂 横跨美国之旅(第五天续):“西部从这里启程” 横跨美国之旅(第五天):探访“911”之前最大恐袭案遗址 横跨美国之旅(第四天):在最小的国家公园当街畅饮温泉 横跨美国之旅(第三天续):穿过今与昔的暴风骤雨 横跨美国之旅(第三天):马丁·路德·金遇刺现场 横跨美国之旅(第二天):跟着感觉走就没错 横跨美国之旅(第一天):老夫聊发少年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