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比较闲,在网上重读《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复活》。现在正在读《战争与和平》。本来计划读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但看过了托翁的文字,再看陀氏,觉得艺术表现力差了一大截,一时还读不进去,于是继续读托尔斯泰。 说是重读,其实跟初读差不多,因为最早看托尔斯泰的作品时,我还是个中学生,年纪小,只对故事情节感兴趣,其它如室内陈设,风景描摹之类当时不太能吸引我的大段文字都被我跳过去了,所以虽然自以为是读过了,但回想起来脑海里其实只有大致的故事框架,还掺杂了许多从其它杂书中得来的错误印象——如今再读后觉察出的别人对托尔斯泰作品的误读。 有说《安娜卡列尼娜》(以下简称为《安娜》)是托尔斯泰写得最好的作品,这可能是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来说。《安娜。卡列尼娜》的确是深受人们喜爱,被搬上大银幕差不多有十数次(还不算电视剧,顺便说一句,2013版的电影《安娜》比2012年的拍得好,2012版虽然更广为人知,但首先选角就很失败,怎么会选凯拉奈特丽演安娜?她的形象和气质都太硬,缺乏安娜的柔媚),因为世间人对于爱情故事远比对于灵魂救赎的故事感兴趣。 窃以为托尔斯泰创造出安娜这个人物,很可能是被普希金夫人娜塔利娅·冈察罗娃启发了灵感,据称她的美貌世间少有,被称为”圣彼得堡的天鹅“。《安娜》中不只一次地提到过普希金,列文对基蒂诉衷肠时也朗读过诗人的诗句。而诗人的妻子——传说中的绝代佳人不可能不引起作家的遐思。 托尔斯泰是处女座,一个追求完美的星座,完美的人在现实中不容易遇到——哪怕是外貌上的完美,所以他只能在传说和幻想中找到完美的对象。我看过几幅普希金夫人的画像,其中一幅半侧面的肖像最传神,画中人有一双深邃而美丽的眼睛,头发是黑色的,而安娜就是个黑头发的美人。作家并不太着意地刻画她的美貌——普希金夫人的画像就在眼前,她的美丽无须增减,却着意于赋予她生气——斯人已去,要通过手中笔让画中人复活。我特别注意到托尔斯泰描述安娜最初现身时所用的词:生动的,生气勃勃。 而且在后来的章节里作家特别安排了为安娜画像的情节,有两个人分别为她画过像,一个是渥伦斯基,另一个是位专业的画家。说到渥伦斯基,不得不提到从前一些人对《安娜》的误读,有说他是个”花花公子“(其实只是基蒂的父亲对包括渥沦斯基在内的基蒂的倾慕者的信口称呼)说是他厌弃了安娜才导致安娜的自杀。我不知这种说法的出处,但却流du甚广。 事实上渥伦斯基是个深情的人,他出身高贵,教养良好,讨人喜欢,品德上并无大的瑕疵。至于他的感情生活,其实就是遵循着一般男子的感情发展的轨道:他或者喜欢过基蒂——仅限于喜欢,他们并无婚约也没有口头上的誓言——说是基蒂在单相思也不为过。后来他遇到了安娜,一见倾心,之后就是执着地追求。在这所有的过程中我并没发现他有多少可以指责的地方——除了追求一个有夫之妇——在彼时彼地是被允许的,甚至隐约被鼓励,因为这种追求需要勇气,要冒生命危险。当时的俄罗斯男人,动不动就会要求或者被要求决斗,以维护尊严表现勇敢。 至于渥伦斯基在后来与安娜的感情生活中的表现也无可指责。其情感轨迹也是一般步入亲密关系中的男子的正常表现,他得到了理想的爱人,拥有一份稳定的感情,最初的热恋趋于平淡——人怎么可能永远保持最初的激情?只不过相比于安娜,对于他,感情生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除此以外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做,男儿的天地更广阔,再正常没有了。 安娜的自毁依我看并不是必然的结局,勉强说来算是由于她追求完美的个性,对感情的质和量都要求太高。个人觉得书的结尾部分略嫌生硬草率。是作家要她毁灭吧,他大概不想描写她容颜衰败年华老去……我看到一则托尔斯泰的秩 闻,说是作家在写到安娜赴死时在书房中大哭。 我很愿意通过托尔斯泰不同年代的作品追溯一下作家的思想脉络,灵魂历程。我个人认为,从思想的高度上讲,写作《安娜》时的托尔斯泰远不如后来写作《复活》时的托翁。《安娜》一书所展示的生活画卷,是爱世间的人所想往的:精致典雅的贵族生活,美女俊男的风流韵事,甚至列文偶然路遇歇脚的农家,也是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生活蒸蒸日上的一户富裕农民。从列文的视角看当时俄罗斯的农村,其生产生活都堪称生动愉快令人舒心。可以说,《安娜》表现的基本上是世间比较美好的一面,不完美的部分只初露端倪,唯一堪称悲惨的事件是列文的哥哥尼古拉之病与死,尼古拉,是个不属于"世间人"的理想主义者,其命运悲惨,结局凄凉。他具有列文还不具备的高贵品质:同为出身贵族的亲兄弟,尼古拉有人人平等的思想,他的女伴出身于妓院,而列文呢,一想到新婚妻子基蒂会跟这个下贱的女人呆在一间屋子里,就因耻辱而浑身发抖。我 看到这一段文字时十分生气,因为列文身上有最多作家本人的影子,基蒂固然出身高贵,是公爵小姐,但除了年龄以及生活条件优越而致的单纯外,她并没有表现出多少优秀的品质,何至于跟一个曾经为娼的女人呆在一间屋里而不堪?况且尼古拉的女伴十分善良,对身染重疾的尼古拉不离不弃,一直悉心照料他直到他离开人世。 写于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