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讲到,作为菩萨,怎样安住于正行,断除不合理、不如法的行为,接下来讲: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最后末世五百岁中。唯此六十诸菩萨等。业障所缠。为复更有余菩萨耶。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有诸菩萨。多为业障之所缠覆。是诸业障。或有消灭。或复增长。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最后末世五百年中,是不是只有这六十位菩萨,为业障所缠缚?”五百位菩萨中,有六十位到了佛陀那里。弥勒菩萨问佛陀:“所有的菩萨中,是否只有这六十位菩萨业障深重,被业力缠缚?其他菩萨是否跟这六十位菩萨一样,被业力遮障、缠缚着,是这样吗?”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中,大多数菩萨被业力障碍、缠缚着。”在座各位也是一样,业力有轻有重,很多是由于前世的业力在自相续遮障得很厉害。有些菩萨通过修行、忏悔,不断消灭业障;还有些业障会增长,不管是五百位还是六十位中,有些菩萨的业在不断地增长。 在座各位也一样,离开红尘,住在寂静的清净刹土。大多数人依靠每天的闻思修行、守持戒律,自己以前在阿赖耶上所积的业,会有所减少。但有些人因为前世的业障,今生遇到各种事情,业障不但没有减少,还会增长。 弥勒。于此五百诸菩萨中。有二十菩萨。业障微少。后五百岁还来生此。城邑聚落市闬山野。种姓尊豪有大威德。聪明智慧善巧方便。心意调柔常怀慈愍。多所饶益。颜貌端严辩才清妙。数术工巧皆能善知。自隐其德安住头陀功德之行。在在所生舍家为道。已于无量阿僧祇俱胝劫中。积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护持正法不惜身命。住阿兰若空闲林中。常勤精进不求利养。善入一切众生心行。咒术言论悉能了知。于诸义理少闻多解。辩才智慧皆悉具足。彼诸菩萨于是法中。精勤修习得陀罗尼无碍辩才。于四众中宣说正法。以佛威德加被力故。于佛所说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越多伽。阇多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皆得辩才无碍自在。 佛又告诉弥勒菩萨:“这五百位菩萨中。”此处,藏译本说是六十位菩萨,隋译本说是五百位菩萨[1]。“六十位菩萨”的说法是否好一些?不过说“五百位菩萨”,也可以。五百位菩萨或六十位菩萨中,或如前所述,五百位菩萨中有六十位到了佛陀那。这其中的二十位菩萨,业障比较微弱,后五百世还会来到娑婆世界。佛陀授记,这二十个人将来转生到这个世界,有些转生到城邑,有些转生到小的聚落,有些转生到市闬--很多人集聚的大集市,或说是商业集聚的地方,还有一些转生到偏僻的山野。这二十位菩萨,不是转生到相同的地方,而是转生到不同的地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种姓高贵,非常有福报,来到世界时有威德力、有自己的福德。 威德和福德,很重要的。包括长相、财富、辩才、智慧等各方面,有些人很有福报。我今天看到网上有个藏族小孩子,老师教他,怎么都教不会。这种情况,我们读书的时候也有。我以前讲过,1987年,有几个汉族人来了,其中一个叫九华。法王让我教他们藏语,当时我们在桑耶塔附近上课。我教他们读ཀ་ཁ་ག་ང་།但是根本没办法,他们一直学不会。我念:“ཀ།(嘎)”他们念:“啊。”(众笑)我念:“ཀ་ཁ་ག་ང་།(嘎卡噶锕)”他们念:“啊啊啊啊。”(师笑)怎么也教不会,我拿着小小的鞭子准备打,(师模仿)他还一直念:“啊,啊,啊,啊,啊。”(师笑,众笑。) 出家人、在家人当中,有的人因为前世的福报,真的不可思议。像这些,各方面都有差别。正因为这样,佛陀在天界,观南赡部洲的时候,有以下五种观察——生处、出生的时间、国土、父母、种姓。如果佛陀转生到低贱的种姓,大家难以接受。人很现实,即使他是佛陀,如果转生到低贱种姓,则无法饶益有情。 这二十位菩萨未来转生后,种姓尊贵、威德广大、聪明智慧、善巧方便,心意调柔。有些人生来就心不调柔,粗暴,很粗犷。他们常怀慈悲心,其行为都有饶益心。在座各位也是,不管来自任何地方,人心因为前世的因缘,装也装不出来。有些前世与佛有缘,有些与造恶业有缘。这些菩萨具足各方面的功德,相貌端严,辩才很好,善知工巧。工巧指当时印度的知识、世间的各种技艺、工巧,现在则指世间的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历史生物,量子力学等各种知识,他们都能熟能生巧,精通无碍。 他们经常隐藏自己的功德,安住头陀行,行为清净。在所生处,舍弃自己的俗家,出家修道,于无量阿僧祇劫,积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资粮。他们前世的业障比较轻,不惜自己的生命护持正法。他们经常住在阿兰若,比如山洞、森林这些地方,长行清净,不求利养。这二十菩萨都很好,很适合当弟子,如果一个法师把他们全摄受了,就不会什么有麻烦。不然班里只要有一个前世业力重的,那就添了很多麻烦。可见各人前世的业力,真的很有差别。你看他们不求利养,善于随顺众生,饶益众生,善入一切众生心行。他们完全能利益众生,所作所为特别清净。对世间的各种技术、论典、咒语、造论等,他们都精通。 于诸义理少闻多解。即稍稍听一下,就马上对各方面的内容全部了解。以微知着,མགོ་སྨོས་པས་གོ་བ།。这里用“以微知着”这个成语好一点,即知道一点点微小的事情,就马上知道大的事情。像聪明的人,说题目就能知道整个论题,举一反三,以推理触类旁通,知道所有的内容。前世有这样的因缘,今生少闻多解,稍微听一下,就全都了如指掌。辩才智慧具足,这些菩萨将来在任何生世中,该有的功德都已具足。他们精通佛法,修行清净,获得了一切陀罗尼。无碍辩才,在四众弟子当中宣讲正法,没有任何阻碍。 以佛威德加被力故。这是依靠佛的威德和加被力。此处,菩提流志翻译为“加被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加持力。藏译本翻译为“加持力”,隋译本翻译为“威神力”[2]。可见在唐朝时,加被力和加持力的说法,都已经有了。这些人依靠佛的加持力,对佛说的十二部经,都了如指掌。 在座的各位,有人对佛经、论典、出世间的道理,稍微听一下就马上通达,有人则要花一定的时间。如果你能通达经的意义,给人宣说,有无碍的辩才,要知道:一是因为前世的善业力,二是诸佛菩萨和上师们的加被力。不然你觉得“我的智慧、辩才很好,佛陀没有给我加持,全是我自己的力量得到的。”这种想法不太合理。现在西方有些学生,太自我主义。其实他们的智慧来源是自己的老师,却对老师没有感恩之心,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太有信心了。有个别学校的学生,老师怎么样对他好,他都没有感恩心,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种想法,跟东方的传统文化和佛教的观点不同。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来自方方面面的恩德。像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依靠父母的因缘、前世的因缘,还有诸佛菩萨和天龙八部的护佑。各方面的善因缘具足,我们才可以辩才无碍,健康长寿,有这颗感恩心,这样好一点。 因为有佛的加持,将来这些菩萨会精通十二部经[3]。 修多罗,是十二部经中的契经。十二部经,我在其他经典里也讲过,这里就不细说了。[4] 祇夜是应颂。[5] 受记是授记经。[6] 伽陀是讽诵。[7] 优陀那是自说,佛陀自己说的,如《弥陀经》。[8] 尼陀那是因缘经,讲各种本生因缘。[9] 阿波陀那是讲了很多的譬喻。[10] 伊帝越多伽讲弟子的过失,《本事经》。 阇多伽是本生,讲佛功德的传记。[11] 毗佛略是方广,指大乘经方面。[12] 阿浮陀达摩是未曾有、稀有的经典。[13] 优波提是论义,以辩答的方式宣讲。[14] 皆得到辩才无碍自在。佛陀说:“你们这些菩萨,将来对十二部经全部通达无碍。”不知道这二十位菩萨被点名了没有?他们可能很开心。颁奖时,(师模仿)得奖的人很开心,没有得奖的,心情不是很舒畅。六十位菩萨当中的二十位,佛陀授记他们将来精通佛经,转世和整个过程也很快乐。 弥勒。彼诸二十善巧菩萨。从于和尚阿阇梨所。得闻无量百千契经。皆能受持。当说是言。我此法门。从某和尚阿阇梨所。亲自听受无有疑惑。弥勒。于彼时中。当有在家出家诸菩萨等。无有智慧善巧方便。于此受持正法菩萨所说之法。却生讥笑轻毁谤言。如是之法。皆由汝等善巧言词。随意制造。实非如来之所宣说。我等于中。不能信乐发希有心。弥勒。当尔之时。无量众生于是法师皆生诽谤。舍之而去。互相谓言。是诸比丘无有轨范。多诸邪说。不依契经。不依戒律。犹如倡妓戏弄之法。汝等于中。莫生信乐发希有心。非正法也。 佛告诉弥勒菩萨:“这二十位善巧菩萨,在和尚阿阇黎、传承上师面前得到过无量百千契经,而且都受持过。”他们有自己的传承上师,对百千契经都会这样说:“我这个法从某某和尚阿阇黎那里亲自听受,无有怀疑。”他们自己明确知道,像《大藏经》是在谁那里得到传承,《百业经》在谁那里得到传承。可见这里也讲到了传承。 对于法,每个人都该有传承。上师如意宝在世时,对于没有传承的法,不是很重视。以前有一堪布,刚来的时候,藏文文法方面比较弱,自学后比较精通。他问法王如意宝:“我要不要给大家讲文法?”其实他讲的文法很好。但法王问他:“你的传承从哪里得到?”他说:“我是自学的。”听罢,法王“嗯”了一声,没有认可。 像有智慧的人,通过自学,无师自通。但是按理来讲,从来没有得过传承,就给别人传授,这不太合理。像你说:“我要不要给你们讲个《金刚经》?”下面的人问:“你的《金刚经》传承,是从哪里得到的?”“我自己看了一下书,然后给你们讲。”这样大家很难相信。也许你是非常有智慧的天才,但这个法,如果你没有得过传承和上师的窍诀,一般而言,不可信。 他们以前在很多阿阇黎、祖师面前听过不同的法门,得法后没有怀疑,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以后也要这样,给大家讲法,最好是得过这个法的传承。如果只想跟大家一起分享、学一学,这不算真正的传授。以讹传讹的习惯,不太好。我们这里要求,堪布、堪姆、法师,给别人传法的时候,一定要得过此法的传承。自己在某个阿阇黎那里得过法,这样对众生非常有利。 有些人精神不正常,在网上胡说八道,对外宣称:”我跟某某堪布一起管理某班级,我要摄受众生。”观察以后,发现根本不是这回事。以前在这边待过的一些人,当时没有真正闻思,只是为了摄受弟子。这些人虽然在这待过一段时间,但其目的只是需要一个头衔:“我在某个法师那里听过法,我接过这个传承、那个传承。”真正讲法时,他却不太会讲。因为他另有目的,听课的时候,他肯定没有好好听。这种情况是没有传承的,以讹传讹,非常不好。如果有道友发现这种情况,不要让他们损害别人。因为他确实没有传承,而且没有法师资格。这样影响大家,最后令很多人的信心都毁坏了,很不合理!这一点要注意一下。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这些菩萨将来弘法非常成功,饶益很多众生。此时有些在家、出家菩萨,无有智慧善巧方便。于此受持正法菩萨所说的法,产生讥毁、轻慢、诽谤。”这些菩萨在将来的弘法过程中,也有个别没有善巧方便的人,对他们生讥毁心。”他们当面说:“如是之法。皆由汝等善巧言词。随意制造。你们所传的法,全是自己的花言巧语所编造,实非如来之所宣说。我等于中。不能信乐发希有心。不是如来所宣说,我们不能产生信心,不会产生稀有的心,不会接受的。” 佛陀在《阿难七梦经》中说:“七者梦师子王名华撒头上。有七毫毛。在地而死。一切禽兽。见故怖畏。后见身中虫出。然后食之。”即其他野兽没法杀害狮子,但是狮子身上长的虱子却可以;同样,邪魔外道无法摧毁如来的教法,但有些不是真正如来弟子,却以如来弟子形象示人的人,会毁坏佛教。这些菩萨以佛教徒的形象,认为“我们已经懂了佛法,你所说的,都是捏造的。” 汉地历史上,有人说某经是伪经,理由是译者不详、词语跟某个世间语言相同、跟那个时代不符、“我感觉不合理”等。尤其这些人稍微有点影响力,导致后世一代又一代的很多人,都诽谤佛经。关于这一点,去年我讲《楞严经》时,也给大家介绍过。这些法师所讲、所翻译的,是真正的经典和论典,可后来有些看起来是佛教徒,实际上非佛教徒的人,开始进行诽谤。 佛告诉弥勒菩萨:“彼时,无量众生对这些法师产生诽谤心。”很多人都随声附和,没有主见,没有观察能力。别人说:“这个法师是假的。”“是是是,他是假的。”别人说:“他好了不起啊,他要灌顶,他要传法了。”“哇,那我们要去。”“他说的都不对。”“那我们就放弃他!”像这样,很多人就像墙上的芦苇,随风摇摆。那些人诽谤后,有无量的众生舍弃正见,追随他们散播谣言。 “是等比丘,无有规范,没有戒律,没有真正合理的规则,大多数都是邪说者,不依契经,不依戒律。”契经与戒律,即经藏跟律藏。“他们没有规范师,没有亲教师。”他们讲了自己的传承,个别人因为嫉妒心马上诽谤,导致众生也说他们既没有经典的依据,也没有律藏的依据。 犹如倡妓戏弄之法。这句话,藏译本没有,隋译本有[15]。以前的倡妓是唱歌跳舞,还有其他各种伎艺,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带有不清净行为的意思。此处是指,这相当于倡妓的戏弄之法,完全是欺骗别人的手段。“你们这些人最好不要对他产生稀有心,原因是什么呢?非正法也。” 这种情况,后果很严重。有智慧、有观察能力的人,哪怕所有的人诽谤法,他自己也有定解,不会人云亦云。就像我以前引用过仁达瓦上师的偈颂:“十方所住佛菩萨,真实前来纵同声,示说除此有余道,我心亦不起动摇。”但是没有境界的人,别人说什么就马上追随。如《格言宝藏论》云:མཁས་པ་རང་གིས་དཔྱོད་ཤེས་ཀྱི།།བླུན་པོ་གྲགས་པའི་རྗེས་སུ་འབྲང་།ཁྱི་རྒན་ཀུ་ཅོ་འདོན་པ་ན།།རྒྱུ་་མཚན་མེད་པར་གཞན་དག་རྒྱུག།智者自己能观察,愚者总是随声行,如同老狗狂乱吠,群狗亦是随声奔。智者自己有观察的能力,愚者没有观察的能力,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就像一只老狗在外面狂吠,其他所有东南西北的小狗就跟着开始“嗷嗷”叫。如果一个人说:“这里不合理。”其他像狗群一样的人,都开始狂吠。尤其现在的网络时代,更可怕。他们没有时间观察,没有能力观察,也不想观察。别人说什么,他们都随声附和,这是特别稀有的事情。[16] 如果别人诽谤某人某事,你最好先亲自观察。如果你没有亲自观察,即便听到了,也不要给别人说,这话就到你这里为止:“哇,是这样?对对对,你的消息来源很不错!”并且赞叹他:“你很强!”像有些人,对是是非非,他都能接受。好的经论,他都不接受,只要一开口就是:“过来过来,我给你说个消息,某人是……这个很严重的,你不知道啊?”“这么严重啊?好的知道了,那你好好吃饭睡觉啊!我走了。”像这样,话到你这就打住了。可见人有控制能力,是很好的。 藏地有句俗语,གཏམ་ཁ་སྒོར་བུད་དུས་རྒྱ་སྒོ།རྒྱ་སྒོར་བུད་དུས་རྒྱལ་ཁམས།即话从口出,就已出了国门。一旦出了国门,就遍及全世界。只要你一说,你的话出了国门,就传遍于全世界。古人的格言很有意思,现在更是这样,话从口出,放到网上,然后全世界都知道了。好的知道得快,不好的也知道得快。最近理塘的一个藏族孩子,网上很多人对他赞叹,是什么因缘?很难说。凭他的长相、擅长骑马,千千万万人都有这个条件当网红,但为什么红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不知道他以后是否会长期出名呢?有些是一夜的网红,过一段时间,谁都不认识。以前农村里的一个孩子,长得跟马云一模一样。当时大家特别喜欢他,喜欢马云的人都去看这小孩,因为马云不好见。但现在,小马云怎么样了? 世间上好的、不好的、恶言或好名声,在当今网络时代,消失得很快。今天的新闻,明天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销声匿迹。新信息不断地翻滚,把前面的信息都淹没了。像你把不好的想法、一句话、一张照片放到网上,可以马上传遍全世界。一句赞叹的话,不见得所有人都会转发、赞叹。但你对某个法师、某个佛教寺庙,发表侮辱的言词,很有可能成千上万人跟着转发。刚说的十多亿人在看着的理塘孩子,我在想,这是为什么?人们特别羡慕,有藏族牛童说:“我也变成丁真一样,多好啊。”但我想,这其中有不可思议的因缘。像网上、线下所有好的、坏的语言,所有世俗法,你用智慧观察,都是泡影。这是以比较深的方式来剖析。此处说,这一群诽谤法师的人,都在传播二十位菩萨的过失,传得也比较成功。 弥勒。彼诸愚人为魔所持。于是法中不能解了。谓非如来之所演说。于是持法诸比丘所。生于诽谤。作坏法业。以是因缘。当堕恶道。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这些愚人被魔加持,于法不能了解。佛陀所讲的法,他们说非佛讲的法,对佛法产生诽谤,毁坏佛的事业。以此因缘,这些众生将来会堕落的。”反观一下,自己有没有这种状况?因为嫉妒心、愚痴心,以其他因缘诽谤自己的法师、别人的法师。这种状况,我觉得还是有,像有些女众今天在这个班听一些课,说这个法师如何不好。过一段时间,去别的法师那听课,又开始说那个法师的过失。她们跟今天所讲的这些人,行为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我们这里,男众稍微好一点。女众当中,这种情况确实有,在这待一段时间后,捏造各种过失。自己亲自在某个堪姆、法师那里听课,听完后不断诽谤。这些人的行为很可怕,要好好忏悔。如果没有好好忏悔,来世会在地狱里“享受”一段时间。 是故弥勒。若诸智慧善巧菩萨。欲护正法当隐其德。于多分别诸众生所。应须护念。莫令于汝生不善心。 佛告弥勒菩萨:“有智慧善巧的菩萨要护持正法,应当隐藏自己的功德,对生很多分别的众生,必须要护念他们,千万不能让他们生不善的心。”此处,藏译本说是嗔怒的心[17]。作为有善巧方便的菩萨,真想弘扬佛法、维护佛教,就不要在众人面前贬低、诽谤法师,趾高气扬地赞叹自己的功德:“我如何好,法师如何不好。”这样会让很多众生产生分别念。因为别人不知道真相,你说法师特别差,那不认识法师的人,马上对他产生邪见,也认为他很差,这果报非常可怕。 小乘戒律也讲,佛教徒要护持众生的心。护心,既护自己的心,也护别人的心,这两者都很重要。应想:我不能这么做,不然别人产生邪见。要么对法师产生邪见,要么对我产生邪见。我是佛教徒,这样说会让他们对法师产生邪见,毁坏了他们的善根。作为佛教徒,不能弘扬佛法,情有可原;但是毁坏佛教,让别人产生邪知邪念,这种行为特别可怕。 如《优婆塞戒经》云:菩萨摩诃萨应护一切众生之心,若不护者,则不能调一切众生。作为一个大菩萨,首要任务是护众生的心。此教证中的“一切”,不一定是所有的意思。菩萨一定要维护所接触的有缘众生的心。如果不能维护,这些众生的心没办法调伏。不但调伏不了,还因我们的行为,很容易让这些众生堕落。《别解脱经》中,佛陀制定戒律的主因,是害怕众生缘修行人的行为而堕落。你们学过律藏的应该知道,众生对我们的行为产生邪见、分别念,这样我们有很大的罪过,特别可怕。上师如意宝以前说:“你在家里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紧。但你只要在外面,就一定要护众生的心。”各位居士、出家人,每个人说话、做事都请多多注意,要知道哪些方面容易让人生邪见、诽谤,一定要杜绝。 寂天菩萨的《入行论》说:འཇིག་རྟེན་མ་དད་གྱུར་པ་ཀུན།།མཐོང་དང་དྲིས་ཏེ་སྤང་བར་བྱ།世间所不信,观询而舍弃。这个教证,上师如意宝引用过,我以前也引用过。不管去哪个地方,要先了解这些世间人不生信心、容易生邪见的,是哪方面?你通过自己的智慧去观察,实在观察不来,你就询问:“你们这地方,对佛法容易产生信心的,是哪方面?对佛法容易产生邪见的,是哪方面?”例如这样的穿着,他们会产生邪见,那你就不能这样穿;这样的语言,容易令他们对佛法生邪见,这些语言就不能说。但有些人,包括出家人,说话一点不注意。出家人在任何群体,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穿清净的衣服,说话也要对自己负责。你到任何一个地方,自己如果不清楚,就观察、询问这些众生的心要怎么样维护,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样,你的行为、言语会毁坏很多人的善根。我在此再三告诫大家,一定要学会护众生的心。 现在网上、城市里经常有人说:“出家人都这样做啊?”说明他们肯定不能接受这种行为。“佛教徒都这样做啊?”说明这些事情,他们是不能接受的。 佛陀制定戒律,其实有些地方没有真正的罪过。但是不制定,怕别人产生邪见,毁坏其善根。为了护别人的心,所以就制定为一种戒律。如果没有护别人的心,你的行为导致众生产生邪见,最后堕落。学戒律的人应知,一定要护持众生的心。有善巧方便的菩萨,会护持众生的各种分别念,这一点很重要。 尔时弥勒菩萨。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有诸菩萨甚为无智。于大众中诽谤正法及持法者。复于其中。当于辩才及陀罗尼。而于是法不能信受。世尊。譬如有人渴乏须水。往诣泉池而欲饮之。是人先来。投诸粪秽于此水中。后不觉知欲饮其水。便取嗅之。既闻臭已不饮其水。彼之自污更说其过。乃至叹言。奇哉此水甚大臭秽。是人过失都不觉知。而于是水反生怨咎。世尊如泉池者。当知即是持法比丘。由佛神力。于此法眼善能解说。又复如彼愚痴之人。若于泉池自投粪秽。后不觉知欲饮水者。世尊。最后末世五百岁中。有诸无智诸菩萨等。亦复如是。于彼正法及持法者。生诽谤已。复于是人听受法味。彼人自失都不觉知。以疑惑过污染意根。彼持法者当被戏弄。或受讥笑。乃至叹言。奇哉此法。为诸过失之所染污。彼无智人。于此正法及是法师。不能听受。伺求其短谤言污辱。生厌离心舍之而去。 弥勒菩萨白佛言:“稀有,世尊。”此处,藏译本把“稀有”放在后面[18],因为后面讲了很多矛盾的事情,所以感到稀有。为什么说稀有呢?(师端详他的电脑)电量不足了,怎么办?应该可以吧?我看只有10%的电量,能维持多长时间?够用吧?呵呵,今天忘了充电。 于末世五百年,有些菩萨没有智慧,于大众中诽谤正法,诽谤说法的法师。此处,这个译本稍微难懂一点,藏译本比较好懂。意思就是,在末法五百世时,有些菩萨没有智慧,向法师求辩才、求陀罗尼的同时,又诽谤法师和诽谤法,这是很稀有的事情。如我之前所说,有些人在法师那里听课,求辩才、陀罗尼,却边听课边开始诽谤。这是特别可笑的事情,很稀有、很奇怪,弥勒菩萨也这样认为。这里表达的稍微有点模糊,但藏译本说得很清楚。我看两个汉译本的译法大致相同,意思就是,他们这样的行为,无法信受此法,是很难求到法的。[19] 这个时候,弥勒菩萨想到一个比喻,这个比喻讲得很好,一定要记住。今天我和堪布、堪姆们开会,要求大家每天写日记。今天开会的人不是很多,但我要求最好是所有的人,如果所有的人不行,那堪布、堪姆、法师、辅导员,这些人最好从2021年开始,写一年日记。你不要觉得“我不像你,你要开会,有题材可以写。我们没什么可写的。”其实也不是这样,比如你可以写,今天讲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我学了什么、讲了什么,一段一段记录下来。像每天你觉得挺有意思的,把它记下来,每天不一定很多字。如果明年我们都没有出现无常,到2022年,我看谁有日记,到时候也许有什么奖,不知道。(众笑)你才写一年,我从2017年起,都已经坚持四年了。以后如果生命能延续,就继续写下去。附近寺管会的领导,他们每天都抄八百个字的内容。像这样,我们自己写,这样很好。你可以从公历2022年1月1号开始写,即使只写很有意义的一句话,这样也很好。你圆寂后,我们把它当作你的一年自传。你活了一百岁,只有一年的自传,其他人即使不知道,这样也可以。现在很多文艺界的人,都在写自传。像《智海浪花》是个别人学佛、吃素的自身经历、分享,如果没有人看的话,自己保存也很好,我认为这很有必要。 弥勒菩萨这比喻挺有意思。有些人特别渴想喝水,去往水池。到了那里,他把自己的不净粪扔到水里面。自己很愚笨,后来忘了,又去喝水。喝的时候,才发觉到水很臭。这是肯定的,粪便没有好闻的,即便是自己的,也很臭。他闻到臭味以后,不想喝了。是他自己染污的,他却开始说过失:“太奇怪了,这水太臭了,太臭了。”其实这是他自己的过失所导致,自己却忘了,反而于水产生怨恨,作过失想,到处跟人说:“你们不要喝这水,这水太臭了,我喝了一口差点吐了,好恶心。”他却没想到是他自己弄脏的。 弥勒菩萨说:“世尊,刚才的水池,当知像持法的比丘。”这里把说法的法师比喻成水池。因为佛的威力,法师完全有能力弘扬法藏,善能解说。但是愚痴的人,在水池里扔了粪便,自己不知道,喝的时候,发现水特别脏。“世尊,最后末世五百岁中。有些无知的菩萨,也跟这愚痴人一模一样。” 我刚才讲,有些人依止法师求法,却在求法过程中,往水池扔不净粪--到处说法师不好,令大家都以讹传讹,说法师过失。等自己去听的时候,更不好了。我们应该观察自身,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自己把法和法师染污了,让别人也讨厌法师,是自己染污的都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很清净。这样的愚痴人在世间有没有呢?确实是有的。于是这个人听法时,自己把法和法师给染污了。他把这个忘了,以疑惑心染污了自己的意根。持法者被愚人戏弄,对法师继续诽谤、讥笑,甚至说:“这个法师传的法,已经有很多过失,有染污了。”就像刚才他说水是脏的,其实是他自己弄脏的。 佛教徒里,真有这样的情况。我想,如果法师真的这样,你何必去那里求法呢?不断地诽谤,这些人很可怜。这些无知的人,对正法、法师都不能听受,开始寻他的短处、过失,肆意诽谤侮辱,产生厌离心,最后不得不离开。他自己离开,别人也离开。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这个比喻,我要求大家都要认真地思考,自己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我希望听了这部经的人,以后不要这样。自己的语言把法与法师都染污了,还让别人起邪见,自己还忘了。这是很可怕的,真的很愚痴。自己往水池扔不净粪,自己忘了,喝里面的水还嫌脏,哪有这样的人?太愚痴了!哪有这么愚痴的人?但现实生活中,还真有这种人。 尔时世尊。赞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弥勒。善能演说如是譬喻。无能伺求说其短者。弥勒。以是因缘。汝应当知有四辩才一切诸佛之所宣说。有四辩才一切诸佛之所遮止。云何名为有四辩才一切诸佛之所宣说。所谓利益相应。非不利益相应。与法相应。非不与法相应。烦恼灭尽相应。非与烦恼增长相应。涅槃功德相应。非与生死过漏相应。弥勒。是为一切诸佛之所宣说四种辩才。 弥勒菩萨讲完这个比喻后,佛赞叹道:“善哉,你这比喻,讲得太好了。”我也觉得这比喻讲得太好了,有些人跟这个比喻一模一样,无能伺求说其短者。此处的意思,与藏译本大致相同,隋译本稍微有点不好懂。这个比喻太恰当了,因为比喻和意义对应得很好,恰如其分,所以别人没法找出过错。 佛陀继续说:“弥勒。以是因缘。汝应当知有四辩才一切诸佛之所宣说。”此处,藏译本说另外还有四种辩才。此译本则跟意义连在一起,也许与意义分开,这样更好懂。讲完比喻后,现在开始讲辩才。“你们应该知道,有四种辩才是一切佛所宣说,还有四种辩才,是一切佛所遮止。”藏译本把这句话放在后面,此处没有出现。隋译本也是这样,但不放这里,会更好一些[20]。明天会讲佛所遮止的四种辩才,所以这里不出现可能好一点,但出现也没什么矛盾。 云何四种辩才,是一切佛所宣说的吗? 所谓的利益相应,所有的辩才与为利益众生、与自己修行有利益相应的,叫辩才。与自己的利益不相应,这不是辩才。对众生没有利益的,也不叫辩才,叫狡辩,没有意义。 对法相应的叫辩才,与法不相应的不叫辩才。像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与法的实相相应,与万法的规律相应,这才叫辩才。像常乐我净,这些与法不相应的,不叫辩才。 烦恼灭尽,叫辩才。如果烦恼增长,这不叫辩才。神通神变不重要,看你的烦恼灭尽了没有,而不是看梦中见到什么、上师给你授记。贪嗔痴减少,就是辩才。 将来有希望获得佛果是辩才,如果跟涅槃没有关系,不叫辩才,因为流转在轮回当中,也没有意义。上述的叫做四个辩才。 佛告诉弥勒菩萨,是为一切佛所宣说的四种辩才。 弥勒。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欲说法者。应当安住如是辩才。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有信顺心。当于是人而生佛想。作教师想。亦于是人听受其法。何以故。是人所说。当知皆是一切如来之所宣说。一切诸佛诚实之语。弥勒。若有诽谤此四辩才。言非佛说。不生尊重恭敬之心。是人以怨憎故。于彼一切诸佛如来所说辩才。皆生诽谤。诽谤法已作坏法业。作坏法已当堕恶道。是故弥勒。若有净信诸善男子。为欲解脱诽谤正法业因缘者。不以憎嫉人故而憎嫉于法。不以人过失故而于法生过。不以于人怨故而于法亦怨。 佛又告诉弥勒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果想说法,应该安住上述的四种辩才。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于是人而生佛想,对其他人要生佛想,对教师也生佛想,于是人听受法。”对说法者,以信心生佛想,用这种方式来听受佛法,这很重要。 如《地藏十轮经》云:常恭敬听法,深信不毁谤,供养说法师,如佛世尊想。可见事师如佛的观点,在《地藏十轮经》中也有。为什么要事师如佛呢?法师说的是如来所说的,是佛的代言人。如来所说的,是一切诸佛的诚实之语。 佛告诉弥勒菩萨:“如果诽谤这四种辩才,说不是佛说的,不生尊重和恭敬之心,心怀怨恨和憎恨。以此缘故,此人对一切佛所说的辩才,都有诽谤的过失,对法的诽谤、乃至对佛的事业有所毁坏。以毁坏佛法的缘故,这种人一定会堕入地狱,非常可怕。弥勒菩萨,有清净信心的善男子想得到解脱,清净谤正法的罪业。不要以憎恨和嫉妒人的缘故,对法生嫉妒、诽谤心。” 有些人是因为对某法师不满,即使他讲的法很好,但因为对人的嫉妒和憎恨,而对法进行诽谤。我们不应该因为人的过失,就认为法也有过失。人可能有过失,但所讲的法不一定有过失。麦彭仁波切曾经说过“老狗吐金”,他把自己比喻成老狗,他所说的大圆满法,像纯金一样珍贵。以前法王在南山讲过老狗吐金的教言,(师问听众)你们去听了没有?去了,是吧?此处意思是,不要因为对人的怨恨,而对法有憎恨。我们对法、对人都应该有恭敬心,不能有怨恨之心。 好,今天讲到这里。
[1] 拓展内容【1】 A.藏译本说的六十位菩萨。དྲུག་ཅུ།六十,见下图红线标示处。 B.隋译本说的五百位菩萨: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唯此六十菩萨,于未来世五百岁后有诸业障,为当更有其余菩萨耶?”佛言:“弥勒!于五百岁后更有其余菩萨,当为业障所缠,其中亦有能尽业障或增长者。复次,弥勒!于彼时此五百菩萨众中,当有二十菩萨,于未来世能少有业障微细业障。后五百岁,当生村落城邑险难国土大豪姓家,聪明多智巧解方便,心意调柔多有润泽,利益弘广端正可喜,巧妙辩才覆藏己德,住在头陀功德之行。已于无数亿劫阿僧祇,集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发觉净心经卷》上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阇那崛多译 [2] 拓展内容【2】 1,མགོ་སྨོས་པས་གོ་བ།“以微知着”,见下图第三行红线标处(图略)。 2,“以佛威德加被力故。”中的“加被力”: A,藏译本此处为སངས་རྒྱས་ཀྱི་བྱིན་གྱི་རླབས།“佛的加持力”,见下图第四行红线标处(图略)。 B,隋译本译为”威神力”,见下文蓝线标处: “护持正法弃舍身命,在兰若处远离聚落,不求名利常乐精勤,入众生行善能言论,通达世典少闻多解,于毗婆舍那悉能巧知,具得辩才善能分别,随问能答与义相应,得无碍辩才。或复有得无尽陀罗尼者,为四部众演说法时,佛威神力故、佛住持故,于如来所说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忧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越多伽、阇多迦、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能自辩说。”——《发觉净心经卷》上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阇那崛多译 [3] 拓展内容【3】 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也叫十二分教。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类长,故称长行。 二、复颂,既宣说于前,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颂。 三、单颂,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四、因缘,述说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五、本事,是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六、本生,是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七、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八、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 九、论评,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十、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人发问而佛自说的。 十一、方广,谓佛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成佛时名号的记别。此十二部中,只有长行·复颂与单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载之别事而立名。又小乘经中无自说、方等、授记三类,故仅有九部经。 [4] 拓展内容【4】 “经”字原文是梵语“修多罗”,现翻译成“经”符合中国的意思,即“契合”之意。“契”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契机契理。契机意指契众生之根机。佛是应众生之机来说法的,对大根人说大乘法,对中、下根人说小乘法,随着众生不同的根器、机缘而方便应病与药。契理意指契合诸佛成道度生之理。佛是称性极谈,所讲的教义教理契合诸佛度生之心理。也就是说,现在佛所说的法和从前诸佛所说的法是一样的。比如《法华经》里讲,无论哪一尊佛出世都要说《法华经》。所以“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 “经”又是道路之义,是凡夫成佛的一条道路,一条修道必经的途径、捷径。我们了达、明白佛所说的义理之后,能按照这个义理去做、去修,就能得道成佛。 “经”还解释成贯,贯通前后的义理,前面所说和后面所说,乃至于五时说法,从华严时到法华涅槃时都有一贯性。贯还有贯彻之意,即由凡夫到成佛,是由佛说的教义教理来贯彻的。 “经”又解释为线、绳。线就是延绵不绝,绳就是绳绳相系,连续不断。这里有两种含义:其一,佛经是佛陀为众生开示、随机说法的篇落章句,后来由佛弟子整理成文,集文成册的,犹如用线绳把摩尼宝珠贯穿起来;其二,佛圆寂了两千多年,佛法之所以能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就是通过佛经传承延续下来的。 “经”还有典、法之义。有典可依,有法可据,所以一般称为经典。意指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的准则、法则、规范等等。中国一般称圣人之书为经。如:《道德经》、《易经》等。佛为圣人之最,故佛说的所有法都不离此“经”字为名,此乃佛经的通名。所谓通,即共同之意。如:《金刚经》、《华严经》、《妙法莲华经》、《涅槃经》等,都有这个“经”字,为佛经的通名。那么“经”字前面的名称即是区别各个不同经文的别名,如:金刚、华严、妙法莲华、涅槃等。一切佛经均有通名和别名。 综上所述,佛说《心经》就是要我们众生了知自身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本具观照般若妙智,本具广大圆满、实相无相之妙明真心。我们大家不要再痴迷不悟、心外求法了,要迷途知返,老老实实地按照《心经》的义理去做心地观照功夫,才是学佛成道唯一正确的途径。 ——摘自元音老人《心经抉隐》 [5] 拓展内容【5】祇夜 Geya,佛典十二分教之一。义译为应颂或重颂,是与「修多罗」长行相对的韵文,将前文经文要旨简颂一遍,或将前数经的名目连成偈语,成为录偈,方便记忆讽诵。 [6] 拓展内容【6】受记。 又云受莂,出处《法华经譬喻品》,从佛受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 [7] 拓展内容【7】伽陀 佛陀在说佛法义理时,为免未来佛弟子时久遗漏忘失,遂以伽陀辅助弘法。伽陀译为讽诵偈颂,以讽诵之法记于心中,遇说法时随诵随说。伽陀略为短句、长颂、重颂。短句多为以偈提示主旨,以短句之主旨敷演即成长颂,长颂亦是经文之一种方式;长颂或经文演毕,恐闻者忘失或未真解,遂复以偈重新颂之,名为重颂;重颂乃重复经文之义。一般也常用于发誓文、回向文、赞颂文、忏悔文、总持咒等。 《父子合集经》卷11:「尔时世尊为马胜比丘说伽佗曰:马胜善问放光事,我为利乐诸天人,汝所得福叵思量,比喻说之尚无尽,善哉尊者应其机,一切大众心忻悦,此等遍净诸天人,于我法中得解脱,往昔曾供于诸佛,其数千亿那由他,达诸法性无有疑,各于彼佛问斯义,彼由往昔因缘故,以妙伽佗赞于佛。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伽陀有几种:长颂及短颂?成为有几种?云何名为论?」 [8] 拓展内容【8】优陀那 梵语uda^na。又作乌托南、嗢托那、邬陀南、优檀那、忧陀那、郁陀那。 (一)十二部经(佛经之十二种体裁或形式)之一。旧译为无问自说经。乃指佛因自己感悟,不待人问而自然宣说之经典。觉音三藏于巴利文长部经注序中谓优陀那有八十二经,即现今巴利三藏杂部所收之ud=a^na。俱舍论光记卷一释此为(大四一·一一上):‘若言邬陀南,此云集散,集散说故;或言集施,集所说义,施有情故。’上引所说‘集散’义,或将uda^na与梵语utta^na(散布)混同之故;或谓系将‘集’与梵语udda^na(摄颂)之‘摄’义混同而成。又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二五·三○七上):‘优陀那者,名有法,佛必应说,而无有问者,佛略开问端。’(参阅‘邬陀南’5685) (二)指气息。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三上):‘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名忧陀那,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颈、齶、齿、唇、舌、咽、胸)退,是名语言。’然宗密之圆觉经大疏钞卷十一下,以脐下一寸称为优陀那,指丹田而言。 (三)印、总略、总摄、标相之义。大乘义章卷二(大四四·五○七中):‘优檀那者,是中国语,此名为印。故大智论明法无常、无我、涅槃,名三法印,成实亦尔。法相揩定,不易之义名印也。’ 来源:佛学大词 [9] 拓展内容【9】尼陀那目得迦 梵文Nidānamātrikā的音译,指佛教根本说一切有部之戒律。为《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之略称。又作《根本有部尼陀那》、《根本有部目得迦》、《有部尼陀那》、《有部目得迦》。唐代义净译。共十卷,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其中《尼陀那》五卷,《目得迦》五卷,合而称之为《尼陀那目得迦》十卷。尼陀那,正确发音应为尼达那,梵语Nidāna,喻制戒之因缘;目得迦,正确发音应为玛特利迦,梵语mātrikā,为行母、广解之义。本书乃收集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及诸事、杂事之因缘与广解而成。若与《十诵律》相对照,则本书相当于《十诵律》之《因缘品》与《毗尼行法》。[参见《开元释教录》卷九、《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三] [10] 拓展内容【10】阿波陀那(avadāna) 《涅槃经》说:喻有八种:一顺喻,二逆喻,三现喻,四非喻,五先喻,六后喻,七先后喻,八遍喻。顺喻者,天降大雨,沟渎皆满,沟渎满故,小坑满等。如来法雨亦复如是。众生戒满,戒满足故,不悔心满等。逆喻者,大海有本,所谓大河;大河有本,所谓小河等。以喻涅槃有本,谓解脱等。现喻者,众生心性,犹如猕猴。非喻者,如来曾对波斯匿王说:有四山从四方来,欲害于人。王若闻者,当设何计?王即答云:唯当专心持戒布施。四山即是生老病死,常来切人,故云非喻。先喻者,譬如有人贪着妙华,欲取之时,为水所漂。众生亦然,贪着五欲,为生老病死之所漂没。后喻者,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渧虽微,渐盈大器。先后喻者,譬如芭蕉,生果则死。愚人得养亦如是,如骡怀妊,命不久全。遍喻者,三十三天,有波利质多树。其根深入有五由旬,枝叶四布,叶熟则黄。诸天见已,心生欢喜。其叶既落,复生欢喜。枝变色已,又生欢喜等。我诸弟子亦如是。叶色黄者,喻我弟子念欲出家。其叶落者,喻我弟子剃除须发等。经中具说,以此树等,遍喻佛弟子等,故云遍喻。又第五卷明分喻云:面貌端正,如盛满月。白象鲜洁,犹如雪山。满月不可即同于面,雪山不可即是白象。不可以喻,喻真解脱。为众生故,故作是喻(雪山比象,安责尾牙;满月况面,岂有眉目)。 在佛教中,‘阿波陀那’为通俗而流行极广的部类。对于北方佛教的开展,有着深远广大的影响。源远流长,所以情形极为复杂。译为‘譬喻’的原语,有三︰(1)Apada^na,Avada^na,音译为阿波陀那、阿婆陀那等;义译为譬喻、证喻、本起等。巴梨《小部》的〈譬喻〉(Apada^na)与此相合。(2)Aupamya,《法华经》九分教中的‘譬喻’,是使用此语的。Aupamya,是一般的譬喻,为《阿含经》以来所常用。如芦束喻、火宅喻、化城喻,都是这类的譬喻。(3)Dr!s!t!a^nta,也译为譬喻,是因明中譬喻支的喻;譬喻师(Dars!t!ntika)由此语得名。然分教中的‘譬喻’──‘阿波陀那’,一向是以Apada^na,Avada^na为主的。‘譬喻’是什么?‘譬喻’的本义是什么,近代学者,或研究字义,或从现存的‘譬喻’部类而分别其性质,而提出种种有意义的解说。我以为︰‘譬喻’的广大流行,性质复杂,是三类‘譬喻’的结合,应用于通俗教化的结果。(中略)‘阿波陀那’──经师的本义,应为伟大的,光辉的事迹。律师所传的‘阿波陀那’,从事迹而说忝恶的业缘;善恶业缘,为(过去)事迹的一部分,总名‘阿波陀那’。从‘律藏’所传,《小部》所传,《大智度论》所引述,‘阿波陀那’只是现事与宿因。在佛教的通俗弘化时,引‘阿波陀那’为事证,于是与比况(Aupmaya)相近,相合。 [11] 拓展内容【11】阇多伽 (术语)梵音Ja%taka,译曰本生。十二部经之一。阇多伽、阇陀,又称佛说本生经、生经、本生谭、本生故事,是记录佛陀还未成佛(菩萨)的前生故事。是九分教和十二分教之一。 《佛地经论》:“先世相应所有余事。名为本事。先世所受生类差别名为本生。” 《成实论》卷一说:“阇陀伽者,因现在事说过去事。”。有些故事散见于各类巴利文经典中。敦煌石窟刻有大量的本生故事,如:毗楞竭梨王身钉千钉、九色鹿拯救溺人、月光王施头。 [12] 拓展内容【12】毗佛略 (梵vaipulya,巴vedalla,藏s/in-turgyas-pa)在原始佛教或部派佛教之中,‘毗佛略’是指九部经之一或十二部经之一。但在大乘佛教之中,一般皆用以指大乘经典。音译又作鞞佛略、毗富罗、斐佛略、斐肥儸、为头离。意译为方广、方等、广破、广大、广博、广解、广平、无比。又称大方广(maha^-vaipulya)或大方等。[1] [13] 拓展内容【13】阿浮达摩 此云未曾有。妙玄云:佛现种种神力,众生怪未曾有。 [14] 拓展内容【14】优婆提 梵语upades/a之音译。十二部经(佛经之十二种体裁或形式)之一。即随(梵upa)、示(梵dis/)之义。又作优婆提舍、优婆题舍、优波替舍、乌波第铄、邬波第铄。意译作指示、教训、显示、宣说、论义、论义经、注解章句经。即对佛陀所说之教法,加以注解或衍义,使其意义更加显明,亦即经中问答论议之一类。然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谓,佛自己就四圣谛、六波罗蜜等一一顺次解说其义者,或摩诃迦旃延解说修多罗者,及像法时代之论师如法所说者(指阿毗达磨等论书),悉皆名为优波提舍。又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等,以摩呾理迦(梵ma^tr!ka^)、阿毗达磨皆为优波提舍之异名,其义已广为敷衍。称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无量寿经优波提舍者,即系本经随文义释之义。[北本涅槃经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显扬圣教论卷六](参阅‘阿毗达磨’3641、‘摩呾理迦’6071)(二)梵名Upatis!ya。印度小乘论之比丘,着解脱道论。(参阅‘优波底沙’6403) [15] 拓展内容【15】 隋译本,见下文蓝线标处(图略):“弥勒!于彼时中多有众生,诽谤此法、破坏此法、不受此法,犹如伎儿调戏之法,与彼同行:‘是诸比丘不依修多罗,不依毗尼演说法句。汝等莫生敬信希有之心,此非正法也。’——《发觉净心经卷》上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阇那崛多译 [16] 拓展内容【16】 对于甚深中观道,毫无杂染地获得坚定,得到不退转的定解后,而对于雪域西藏,开示了中观道轨。关于此点,至尊仁达瓦大师有颂说: “印及尼藏等地中,善说经师虽众多,仅由分别造释义,所谓善巧义尽此。佛教能如佛密意,无倒善说为龙树,彼之论著白莲苑,如理开显为月称。诸师密意如是说,智骄虽多谁能匹, 诸般彩色鲜明中,盲中焉有能辨者。如盲开掘大宝藏,清净圣眼虽不具,由佛菩萨加持力,缘起深道我获得。三世中住诸佛及,菩萨所喜是此道,除此说余解脱道,我解彼等为下劣。十方所住佛菩萨,真实前来纵同声,示说除此有余道,我心亦不起动摇。” ——《至尊仁达瓦大师传》 [17] 拓展内容【17】嗔怒的心,ཁྲོ་བའི་སེམས།(见藏译本红线标处。图略) ཁྲོ་བ།❶怒,忿,瞋恨,发怒❷名词。忿怒,瞋恨。心生忿怒,图谋捶打伤害之心。佛书所说二十随烦恼之一。 སེམས།〔名〕⒈心;意。⒉心灵;灵魂;精神;胸怀。——《藏汉大辞典》 [18] 拓展内容【18】 A.藏译本把“稀有”放在经文里讲的许多矛盾事情的后面。མཚར།稀有。(见下图红线标处。图略) མཚར།(原注缺)希有。【增】值得注意。——格西曲扎藏文辞典 [19] 拓展内容【19】 B.隋译本,见横线标处(图略)。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希有,世尊!婆伽婆!于彼时中菩萨乘人,无有智慧不求辩才,而于人法不能生信,乃于谁边求生善根?当求陀罗尼以自护。若不如是,于彼持法诸法师边,起于诽谤生于秽污。——《发觉净心经卷》上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阇那崛多译 [20] 拓展内容【20】 A.藏译本此处如下图(图略): B.隋译本,见横线标处: 尔时世尊赞叹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弥勒!汝善说此言。若能不求他过失短者,当知己不离一切过恶。弥勒!有四因缘,一切辩才诸佛所说,应如是知。弥勒,复有四因缘,当知四辩即一切诸佛如来所说毁呰,一切诸佛而不许可。弥勒!何者四辩因缘?当知诸佛所说。弥勒!其辩者,义具足非不义具足,法具足非不法具足,当尽烦恼不增烦恼,说涅槃功德示生死过恶。弥勒!是为四辩,当知诸佛所说。——《发觉净心经卷》上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阇那崛多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