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pifu01的博客
  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我的名片
pifu01
注册日期: 2010-10-14
访问总量: 849,02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佛子行29-37
· 见或不见 我的英文翻译-- Maybe
· Pig at the Crossing - A film b
· 佛子行 节选
· 中观逻辑论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佛子行37颂之二2
· 道德经第14章
友好链接
· 润涛阎:润涛阎的博客
· 摩诃笨蛋:摩诃笨蛋的博客
· 珍曼:珍曼的博客
· 湮灭之城:湮灭之城的博客
分类目录
【生命历程】
· 未曾亲身参与64者,不足与言64
· 他乡遇“故知”
· 信仰与因信称义
· 陪伴 歌曲以及词翻译
· 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 戏说“我将无我,不忘初心”
· 母亲节梦见母亲
· 相遇
· 姑妄言之:我最近的“车祸”
· 如何应对新冠long haul(后遗症)
【天伦之乐】
· 工程师的疑惑
· 俺家小狗
· 小天才:枕套的用途
· 我闺女今天踢了个弧线角球,直接
· 中学生的自杀问题
· 沙滩漫步
· 高奇峰"怒狮"解
· 旋转木马
· 女儿的因果报应观
· 真实的爱情故事
【Buddhism】
· 佛子行29-37
· 见或不见 我的英文翻译-- Maybe
· Pig at the Crossing - A film b
· 佛子行 节选
· 中观逻辑论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佛子行37颂之二2
· 道德经第14章
· 道德经第13章
· 道德经第10-11章
· 第十章
【Notes】
· 见或不见 我的英文翻译-- Maybe
· 梦
· 统一思想:多么伟大的雄思妙想
· 人间地狱
· 中共国叫兽之兽,与中共国高官之
· 从快活老人那里偷来一幅图并题诗
· 随学快活老人 五绝 春早
· 小诗 N 首
· 新唐人和川普关于WI选举所造的谣
· 国民教育与屁民教育
存档目录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1/01/2018 - 11/30/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我们都可以死得好(看)一些!
   

死亡有好处吗?

面对死亡可以帮助我们欣赏什么是活着并且对此感恩,但这些日子几乎没有人这么想。大多数现代人都盲目地生活着,完全无视死亡的必然性与不可预知性。

佛性

根据佛法,死亡教导我们一个极端正面的真理:每一个有情众生的心,天性都是佛;我的心性和你的心性都是佛。

佛性不是某种异国情调的新世纪理论或神秘现象。因为你有佛性,所以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在哪里,你的心,其本质都是佛。感受你手上拿着的这本书或这个小巧电子设备的质地,聆听你

周围发生的一切,感受你屁股下面座垫的柔软性或者你压在脚掌上的身体重量,思维你正在阅读的这些文字:你.的.心.,.其.本.质.即.佛.。

做我刚才提到的所有事情的心,你自己那颗非常平凡的心,即是佛。不仅你的心是佛,能够感知、阅读、看见、听到、品尝等等的每.一.个.有.情.众.生.的.平.常.心.也.是.佛.。

想想一杯泥水:虽然水本身是纯净清澈的,但被搅动时,水与泥会混合在一起,于是我们看到的就是泥泞的水。同样的,我们对正知正念的基本缺乏,搅动起各种念头和情绪,然后这些念头和情绪与我们纯净清明的心混合在一起,使其变得混浊。

观看自心

你现在就可以体验这是如何运作的。停止阅读三分钟,观看你的心。

现在,问你自己:

• 你心中蹦出一个念头前的这段时间有多长?

• 你开始思索这个念头前的这段时间有多长?

• 多久你就完全迷失在那个念头里了?

一个念头引至另一个念头,这是一个大家熟悉的过程。想象一

下,你正在等一个朋友来接你去参加一个聚会。你一听到汽车喇

叭作响,立刻开始感到兴奋。谁会参加聚会?食物如何?会玩聚

会游戏吗?会好玩吗?别提到达聚会时,甚至在你还没踏出家门前,就已经在念头中迷失了。

我们大部分人缺乏任何形式的正念,所以从来没有看见自己的

心思是如何纠缠于情绪与身体对朋友、家人、价值观、哲学、政

治体系、金钱、财产、情感关系的粗重全神贯注之中。在我们的

整个生命中,因为这些不受羁束的念头,我们佛性的明觉变得盲

目淡化、迷糊浑沌、迟钝麻木,直到我们完全沉没于感觉、迷乱、

期望及其衍生出的复杂问题的泥沼中,仿佛心性从未存在。在死亡的那一刻,无论你是一个资深佛教修行人、谷歌执行长、华尔街交易员或任何种类的唯物主义者,死亡的自然过程都会迫使你的心与你所知道的一切分离。显然,这意味着与你的朋友、家人、房子、公园和健身房分离,也意味着与你一辈子一直在一起——一天24 小时,每周七天,即使睡觉时亦然——的身体分离。死亡时,你必须留下你的整个身体,包括其最细微的元素(地、水、火、风、空)与五官感受在内。

当你还活着的时候,你认为自己看到、听到、尝到、触摸到等等的一切,全都经过你的五根——眼、耳、舌、身等等——的过滤。在你的心经验到一个感知之前,这个感知不仅通过你的五根与意识,也会受到你的教育、文化的制约影响。正是这种过滤过程令绝大部分的生命变得可行。

想象一下,有一天早上你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在你正前方是一堵奶油色的墙,墙上画着两个黑色的半圆和两个圆圈。立即,根据你的教育和看过的广告,你的心会将看到的东西解读为COCO。(尤其如果你是个暴发户,对香水一无所知,还没听说过D. S. & Durga,你可能仍然相信香奈儿的COCO 是世界上最好的香水。)

我们活着的时候,所感知的一切全都受到我们的条件制约与教育——或者欠缺条件制约与教育——的诠释。这就是我们命名熟悉气味的方式,如檀木、熏衣草及公厕内的尿骚味。这也是我们识别事物的方式:如果把橡树的枯叶捣碎,让它看起来像是茶叶,包装在一个福南梅森(Fortnum & Mason)的盒子里,标上一个吸引人的奇特名称,就会有很多人抢着购买,甚至不考虑味道如何。

死亡时,自然定律会剥除你的身体感受,留下赤裸且全然孤单的心。当你不再有血肉形成的眼睛时,你所感知的一切全都是原始且未经过滤的。如果没有眼睛过滤你的感知,奶油色墙上的COCO 会看起来大大的不同。佛教告诉我们,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这个完全赤裸的时刻——死亡时刻——极其珍贵。在死亡的时候,自然力量其实帮助我们去欣赏、认出并抓住一直存在我们心中的本具自性:佛。如果修行人已经熟悉心性,那么死亡时刻尤其宝贵。这就是为什么佛教徒会在还活着的时候,培养他们未来所需的技巧和能力,以便充分利用死亡将会自然带来的这个机会。

对密续修行人来说,死亡时刻尤其重要,因为即使你没能在活着的时候设法获得证悟,你也已经培养出死时能够成功证悟所需的技能。

死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无论好坏,一旦我们通过所谓的“出生”过程落入生命之中,

这时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我们将会死亡。但是,我们没有人可

以确切知道死亡将会发生在什么时候。正是这种令人不安的并存,

使得思考死亡如此迷人。我们肯定会死已经够糟糕了,而我们不

知何时会死的不确定性又更糟糕得多——就像是买了一条昂贵的

蒂芙尼项链,却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机会戴上它。

矛盾的是,迫使我们制定计划的,正是死亡时间的不确定——

因为我们极度不确定和不安,以至于我们用各种约会填满自己的

日子。但是,无论我们多么仔细规划,都不能保证任何事情能够

真正发生。仅仅同意星期五在伦敦见一位朋友,并不意味着会面

将会发生,随便几个无法预料的变数即可阻挠会面。没有任何一

个计划可能完全按照你的预期实现:你孩子的未来不会,你祖父

母的退休不会,你的新公寓、那个完美的商业交易或你的梦幻假

期也不会。这些计划可能一败涂地,也可能成功得超越你最疯狂

的梦想——毕竟,意料不到的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无论你做

什么,无论你在规划和日程安排上付出多大的努力,你永远无法

确定其中有任何部分会真正发生。相信一切最终都会获得最好的

结果,这是个盲目的信念。无论你的这个盲目信念多么强烈,实

际情况却很少如此。因此,当你的规划崩溃时,你所感受到的痛

苦完全是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

制定计划与安排约会还是一个消耗未来的高效方式。想一想,你为某个会议或活动所预留的每一分钟,都在这个会议和活动还没发生前就已经用完了。因为安排约会,你还会有额外的痛苦:你必须确保自己的计划能够成功。

我们修行佛法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让自己准备好面

对必然的死亡。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他们修行的唯一原因——而

单是这个原因,就令他们的佛法修持是值得的。如今,有不同方

面的佛法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比如正念,但是很少有人将修行

佛法作为对死亡的准备,而且绝对不是为了死后之事做准备。现

代人可以为了天底下的任何一个理由禅修冥想,但偏偏不是为了

最重要的那个理由。有多少内观学生禅修是为了准备死亡?又有

多少人修行是因为他们想要永远终结生死轮转?大多数人禅修是

因为他们想成为更好的管理人员,或是为了寻找伴侣、感到快乐,

或是因为他们渴望平静、无压力的心灵和生活。对他们来说,禅

修是为生活做准备,而不是为死亡做准备。因此,相较于他们的

其他世俗追求,像是购物、外出用餐、健身和社交,禅修的世俗程度并没有比较低。

如果你关心的只是学会放松舒压,禅修可能不是你的最佳选择。

与其禅修,不如用抽雪茄来替代,那是远远更加容易且立即见效

的放松方式;或者给自己倒一点上好的单一麦芽威士忌,或者浏

览你的社交媒体网页。背脊挺直,盘腿打坐,观看自己的呼吸进

出,不仅无聊至极,而且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很快身体就会开始

疼痛。大多数“禅修者”最终会花更多的时间忧虑自己是否真的

有保持正念,而不是实际修持。那些忧虑可不会对你的血压有什

么好处,不是吗?


生命充满惊奇。如果你阅读这本书是为了让自己准备好面对绝

症末期亲人的死亡,无论你多么年轻健康,没有保证你不会是先

行离世的那个人。所以,你的最佳措施是对可能发生的一切都有

所准备,并且充分意识到轮回的实际情况。但是,如果你反而继

续坚持自己盲目的期望与假设,如果你继续忽视事情的真实状况,

如果你是贪婪的,如果你愚痴地悠哉过日子,如果你持续指望自

己所有的世俗计划都能完美落实,等到最坏情况发生时,你将会

遭受极大的痛苦,而且到时你什么也做不了。

--宗萨钦哲仁波切 《活着,即是迈向死亡》

pifu01注:我的标题貌似有点不切合内容。但那并没有关系。死亡是一个绝对应该被所有的人好好利用的事件,而不是一个令人惧怕的东西。我说利用它,不止是对修行人而言。普通人其实更需要好好地利用它。因为普通人在死亡时完全随业力飘荡,完全没有任何把握。若懂得一些窍诀(唯有通过佛教能够获得),那么你可以有某种程度的选择,知道如何窍诀性地规避恶道而选择继续做人。光是这一个事情,就足够值得每个人好好地去学习一些基本的死亡技巧。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