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時代無腐敗”是中國最大的社會謠言 作者:航億葦(已故) 毛澤東曾經殺了劉青山、張子善,此後未出什麼大貪官,社會變得廉潔奉公,所以沒有了腐敗;毛澤東堅決消滅娼妓,社會沒有了那些污七八糟的東西,所以沒有腐敗;毛澤東活着的時候,沒有貧富差別,所以沒有腐敗;毛澤東在世的時候,工人階級、貧下中農當家作主,誰敢腐敗?——說毛澤東時代沒有腐敗,大致就是這些個理由。 然而,腐敗究竟是怎樣的表現形式,卻是一些左奴不願意定義清楚的。如果腐敗僅僅是弄一些錢,那倒好辦。正像一些低級情緒所發泄的一樣,哪怕那官員只貪污受賄一塊錢,那就殺。對貪官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那倒真是痛快。可是,腐敗不僅僅是錢的表現。在毛時代計劃經濟體系下的腐敗形式和今天市場經濟體系下的腐敗形式,是有很大區別的。 和今天的社會不同。在毛時代計劃經濟體系下,財富多少不是一個人社會地位象徵。相反,由於當時在政治上要“打倒”地主、富農和資本家,擁有財富或曾經擁有財富,是一件危險的事。但是,不能擁有財富並不等於不能進行物質享受。因此,毛時代設計了一種特殊的等級制度。其一是城鄉二元化,其二是8級工制和24級幹部制。 城鄉二元化,將農村基本生活素質降低。此後,大量農民就代表了中國最貧困的階層。一個農民只有通過參軍、上大學、當工人等途徑“升級”,擁有城鎮戶口。8級工制度,一級工資最低,8級最牛。24級幹部制卻又發過來。24級最差,待遇不如普通工人,1級最牛。在24級幹部制中,要升到18級以下,才能過上十分享受的日子。 8級工制度和24級幹部制,是一種終身制。一個人在等級裡只有不斷努力,拼命鑽營,才能“升級”。雖說工人、貧下中農當家作主,但8級工再怎麼牛皮,也難獲得15級幹部以下的物質享受。因此,社會上又形成了農民-工人-國家幹部三種身份間的巨大差別。你是農民,要想辦法變成工人,你是工人,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國家幹部”。 在這一等級體系之外,還通過政治尺度,製造了一個地、富、反、壞、右階層,這就是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破壞分子、右派及其子女。這些人被打入社會另冊,是被“專政”的對象。這樣,哪怕是社會最底層的農民,也不覺得自己是最不幸的。因為還有地、富、反、壞、右在他們的腳底下。因此,毛時代的計劃經濟是通過複雜的等級制度來進行有效運作的。 毛澤東曾不斷提倡“破除迷信”,打破“等級制度”,可為了維持計劃經濟,卻又非要等級制度不可。而且這種等級制度的設定比印度幾千年前的種性制度還糟糕。為使社會不被這個等級制度管得太死,也為了政治需要,毛時代又設計了一種運動明星躍進制度。如果一個人的“政治表現”絕佳,那麼,他就可以突破等級的約束。這樣,王洪文、陳永貴那種人便有了火箭升級的機會。 要有好的“政治表現”,有幾種途徑。其一是雷鋒式的“無私”。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一個人有了雷鋒式的社會美譽度,他就差不多可以雞犬升天了。其二,是在“階級鬥爭”的運動中有意整人,把別人踩下去,自己就爬上去了。文革中為何“鬥爭”那麼激烈,背後的動機乃奪權也。毛澤東號召大家奪權,那些勇敢的投機分子便一哄而上,搶奪了印把子,當上官。其三是以病態的忠誠取得關鍵人士的政治肯定。當時,“親不親,階級分”,要革除一切“封資修”思想等等,反正將人的精神弄得比較亢奮。一些人通過編造故事、揭露親人等行為,也可能成為政治明星。其四,通過溜須拍馬獲得政治肯定。其五,通過結親、性關係等方式獲得政治肯定。 全國當時八九億多人都在爭取“政治表現”,那就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能因“政治表現”達到“升級”的目的。那麼,正如千萬人過獨木橋一樣,醜惡、污穢、卑鄙、可惡就只能在“政治表現”背後暴露出來。相互間拆台、無德無義無人性、道德極端敗壞等就都成為那個時代的常態。而這些,不是腐敗又是什麼?!但是,由於“政治表現”需要較好的掩飾技術,而媒體、社會輿論通過嚴格的政治控制,大家又只能高喊“現在形勢一片大好”,連歌都是聲嘶力竭地狂叫“就是好啊就是好”,因此,一種虛假的謠言在那個時代就已在中華大地散布。很有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那種爭取“政治表現”背後的腐敗往往是滅絕人性的。 如果你與五十歲左右的老“知青”閒聊,你一定會發現那個時代的腐敗具有普遍性。 “知青”被騙往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沒過一年很多人就後悔了。先是“幹部子女”(父母未被完全打倒或雖打倒卻又仍有很強的勢力)通過多種手段離開農村。其中參軍是當時的一個捷徑。然後一些女知青通過與農村的土皇帝或知青管理人員睡覺的方式,離開了貧苦的農村。而男知青則用請客送禮、裝病等方法離開農村。到了1976年,流落在農村的“知青”多是沒背景、沒後台又不知道想辦法的人。後來鄧小平一聲令下讓他們回城,他們一般只能在城市最不起眼、最辛苦的工作崗位討一份工作。20世紀90年代率先失業的,又是這些人。 在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必須品被弄得十分匱乏,但工業生產的低效率和浪費十分驚人。在那個時代,“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結果是形式主義到處都是,假話、空話、謊話到處都是,而我們賴以生活的生存環境,卻遭到中國歷史上空前的破壞。尤其是我們亂開荒,把大量森林、濕地毀了,也把很多自然河道、湖泊毀了。黃河斷流是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革命聖地”延安的延河,也在那個時代開始乾涸。在那個時代,痛心事數不勝數,直到今天卻還不能隨便說。那個時代,不僅很腐敗,而且也很荒謬。 說毛時代沒有腐敗,有幾種人。一是成日夢想回到毛時代,回到階級鬥爭狀態的人,這類人可稱為新復古主義派。一是跟盲目的想當然派,對毛時代未深入研究,卻聽信了謠言,又成為謠言的傳播者。一是顛倒黑白派,這號人為了證明自己很能,把什麼事都反過來說。一是別有用心派,這些人為了破壞社會穩定,破壞改革開放的大局,有意通過煽動和蠱惑的方法撒布和傳播謠言。在思想自由,出版自由的條件下,別有用心派本不那麼可怕。但在現在的中國國情下,他們這些人往往可以獲得特殊的話語霸權,因而對社會危害就特別大。中國難以肅清極左餘毒,就是這些別有用心派攪和的結果 首先糾正一個概念,什麼是腐敗?比較準確的解釋∶[制度、組織、機構、措施等] 混亂、黑暗。顯然腐敗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並不僅僅是現在常見的貪污,或者包二奶者才稱的上腐敗。根據這個解釋我們回首一下毛澤東時期中國官員的概況。 有的論壇充斥着關於對毛澤東時代沒有腐敗的讚美,由此引發對其個人崇拜與對現在社會的不滿。然而事情情況是當時廉潔,公正的想像卻是虛妄的。計劃經濟,金錢的力量被削弱,腐敗是否存在?顯然存在,安排子女工作,高幹及其家屬所擁有的特權,官員在困難時期的優先生存權...等等不一而足。 容我舉出實例:毛澤東是不打高爾夫球,但是他愛游泳,為了他游泳就得封掉一大片海域,還有他在全國有無數的行宮,記得去韶山的時候還看到了為他專門建造的別墅,寬闊,高大,經過特別的設計,就是在炎炎酷暑,不用空調,也很涼快,連洗手間也是特別設計的,哦,還有,還有為他專門設計的防核戰的地下宮殿。北戴河別墅區,青島八大處別墅區在軍閥混戰時代,在日據時代抑或國民黨蔣介石時代平民百姓還可以過過路飽飽眼福,但到了毛澤東時代就成了“非高幹不得入內”了。劉少奇被打倒,聽說王光美用牛奶洗澡,我們氣憤過;林彪機毀人亡,我們聽說林彪擁有供自己享用的豪華別墅,邱會作家地板是玻璃鋼做的,下面有金魚池與外面的活水相連,我們氣憤過;“以華主席為首的黨中央,一舉粉碎了‘四人幫’”,我們知道了江青一律使用進口化妝品(那個時代誰有能力使用進口化妝品,誰敢使用進口化妝品?)在房間裡看美國電影《出水芙蓉》,我們氣憤過。既而漸漸的又知道了所謂林立果選妃。難道你還以為我們應該痛恨的僅僅是有限的幾個人?小的方便看,眾多知青下鄉的生死輪迴中,誰是受益者?當權者的卑鄙嘴臉除了較少體現在貪污金錢上,和現在究竟有多少區別。在幾千萬人成為餓殍的時代,誰能夠保證自己仍然生活豐裕?是官員,是大隊書記,是食堂管理員。阿克頓勳爵說過: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因為什麼?----權力,缺乏監管的權力。 到現在應該明白一個道理,權力腐敗在我們引以為驕傲的文明史中史始終貫穿的,沒有誰能改變,即使毛澤東曾經對小小物質貪污作出槍斃的決定讓無數人叫好,然而根治腐敗,或者說能把權力的腐敗控制在大家可以忍受的範圍內需要的不是某個領導人的嚴厲,不是加強刑法,不是抓一個槍斃一個,而是真正建立一個權力的監管體系。毛澤東時代毫無監督的權力導致的是無法無天的腐敗,不要用什麼"不正之風"之類的狗皮膏藥來掩飾,這不是人格的原因,不是糖衣炮彈的原因,是制度的原因,是制度性的腐敗。中國要進步絕對不能靠去懷念所謂毛澤東那樣的"明君"(更何況毛根本不算“明君”,而是個殘民以逞的暴君),一定要靠制度,一個良好可靠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