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席琳的博客
  日有所思夜有所記
我的名片
席琳
注册日期: 2021-09-16
访问总量: 2,801,27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他山之石 之 刻陶说序
· 老织锦画 之 上海外滩
· 老织锦画 之 和平饭店
· 终于知道为什么普鲁士蓝也被称为
· 他山之石 之 赖襄的唐论
· 他山之石 之 赖襄的宋论
· 韩刻版 之 旸谷诗稿
友好链接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溪边树下:溪边树下的博客
· 漫漫求索:漫漫求索的博客
· 弓长贝占郎:弓长贝占郎的博客
· 雪窦:雪窦的博客
· 湮灭之城:湮灭之城的博客
· renweida:俯视百年
· 玉质:玉质的博客
· treebird:古树古羽
· 西石槽7号:西石槽7号的博客
· Siubuding:少不丁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渺茫山水:渺茫山水的博客
· 老礁:孤礁絮语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老钱:老钱的博客
· 华蓥:华蓥的博客
· 一冰:一冰的博客
· 倩影:倩影的博客
· 自然:自然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李公尚:李公尚的博客
· 自由鸟:自由鸟的博客
· 幸福剧团:幸福剧团
· 东方安澜:东方安澜的博客
· 北极雪橇:北极雪橇的博客
分类目录
【人生雜談】
· 今天
· 七百九十九块美金,拯救美利坚灾
· 前车之鉴 之 金圆券
· 新朝笑谈 之 古有南霸天、今有大
· 新朝笑谈 之 第三次甲午战争的结
· 新朝笑谈 之 但凡能对韭菜好一点
· 新朝笑谈 之 从砸锅炼铁到砸锅卖
· 新朝笑谈 之 人的全身都是宝
· 孟加拉国人民的革命
· 死亡中的城市 - 郑州
【小小說】
· 终于知道为什么普鲁士蓝也被称为
· 为什么美国西点军校也要学雷锋?
· 为什么普鲁士蓝也被称为中国蓝?
· 汽车城的风波
· 这是庶民的胜利!
· 今天
· 今天投票了
· 我的房客死了!
· 丝瓜劫
· 王队长
【方寸之间】
· 当代水学 之 水浒印谱种种
· 老辈儿传奇 之 黄士陵印章洞庭男
· 一夜暴富 之 价值三亿六千万的钢
· 浮世绘中的日本铜镜
· 不合时宜每况愈下的林肯硬币
· 一只三足小锡炉
· 宝塔山和红太阳
· 明代科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來自西方玩泥巴的人
· 外國郵票上的中國古代科學家
【瓷之美器】
· 矾红的红
· 人生百年醉,三万六千回
· 荷兰的蓝
· 说一说中国黄
· 说一说中国白
· 说一说中国红
· 说一说植物蓝
· 说一说中国蓝
· 一叶知秋
· 说一说洋紫
【锦绣江南】
· 老织锦画 之 上海外滩
· 老织锦画 之 和平饭店
· 印度杂种 之 缅甸的漆器
· 福州漆皮枕
· 阳江漆皮箱
· 老织锦画 之 从新安江到钱塘江
· 老織錦畫 之 説不盡的頤和園
· 老織錦畫 之 這是哪一個地方?
· 猜一下这是广东的哪一座山?
· 二十年前的几张旧照片
【雕版印刷】
· 韩刻版 之 旸谷诗稿
· 印度的印刷术
· 雕版印刷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技术
· 和刻版 之 赖山阳的《通议》
· 和刻版 之 科注原人论
· 韩刻版 之 八松封事附录
· 佛罗里达大学博物馆里的韩国雕版
· 日本浮世绘中的算盘
· 日本老算盘
· 和刻版 之 注维摩经
【博物館記】
· 博物馆里的瓦当
· 佛罗里达大学博物馆里的韩国雕版
· 新西兰国家博物馆里的中国茶壶
· 那一千七百七十七片流落海外的甲
·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里的毛塑像
· 濮阳博物馆 之 钱币通史
· 濮阳博物馆 之 汉俑荟萃
· 濮阳博物馆 之 名人书法
· 人头的盛宴 之 安阳博物馆
· 青岛那被消失了的历史
【星光大道】
· 刺客列传 之 百万军中取市长首级
· 刺客列传 之 蚂蚱腿是肉村支书的
· 刺客列传 之 生不逢时为母复仇的
· 刺客列传 之 一人做事一人当,偏
· 刺客列传 之 惊天泣地笑傲古今第
· 刺客列传 之 灭秦必楚的余鲁喻三
· 刺客列传 之 灭秦必楚的向惠江辉
· 两个初中生 之 从南张北齐到南刘
· 刺客列传 之 生当做人杰的黄文雄
· 出污泥而不染的盛世英雄 - 周小
【讀史小記】
· 他山之石 之 刻陶说序
· 他山之石 之 赖襄的唐论
· 他山之石 之 赖襄的宋论
·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一战成名
· 那些个曾经官场失意的大学校长们
· 当代秦桧 之 吴芝圃的追悼词
· 旧帖新发 之 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
· 六个省饿死两千二百四十三万!
· 刘主席的河南劫
· 日本三毛从军记
【書評】
· 正骨匠的女儿
· 美国公路的起点
· 美国三毛从军记
· 我是你的泥儿
· 抗日神剧 之 一代匠师
· 从猪肉馅到《竺可桢日记》
· 诗人张嘉
· 李大姑娘
· 弗里德里希:一個被消失的德國少
· 北美第一个中国女人?
【小不點兒】
· 小不点儿受邀参加全球教育峰会
· 又到藤校放榜時
· 攷私立高中!
· 從劉衛國到孫衛東 - 兼談小兒取
· 窮人的孩子早入學
· 触类旁通的全美数学竞赛
· 艺术高中、理科高中、和私立高中
· 家里出了个官迷
· 南京人和日本大坂的治安
· 考察日本陶瓷器
【垃圾站】
存档目录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誰是鴉片戰爭真正的替罪羊?
   

2024-3-19


晚清兩次最重要的對外戰爭,一次是鴉片戰爭,一次是甲午海戰。大家都知道,甲午海戰失敗最大的替罪羊是大清的中堂李鴻章,因爲是他代替朝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那麽鴉片戰爭最大的替罪羊是誰呢?有人説是林則徐,有人説是琦善,其實都不是,而是兩朝帝師和兩江總督牛鑒,因爲他出席了中英南京談判,代表道光皇帝和英國人簽訂了南京條約,是所有漢族官員中級別最高的,身份也最爲特殊的封疆大吏:


历史的印记- 席琳的日志- 爱吱声- Powered by Discuz!


牛鉴(1785年—1858年),字镜堂,号雪樵,清朝一代名臣,大清循吏,籍贯凉州府人。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中进士,殿试二甲第四名,授编修。牛鉴恩师为凉州复兴农刘氏。牛鉴又为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的恩师,故誉为两朝帝师。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一九三九年六月三日欽差大臣林則徐(1785-1850)和兩廣總督邓廷桢(1776年—1846年)的虎門硝烟,開啓了鴉片戰爭,林是肇事者之一,所以說林則徐是鴉片戰爭的替罪羊是不確切的。


  • June 3rd, 1839. Chinese authorities destroy a large cargo with opium, provoking the First Opium War. The mass spread of opium smoking is often considered as one factor tha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stagnation and eventual downfall of the Qing. Despite being prohibited as early as 1729,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were unable to stop opium trade in Canton, as there was a lot of popular demand, and the British were keen on selling off their opium to offset the funds spent on purchasing tea. On this day in 1839, during the rule of the Daoguang Emperor,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led by zealous commissioner Lin Zexu, started destroying the 20,000 chests of opium seized from the British in Humen. Needless to say that the British were not happy with this, leading to the start of the First Opium War three months later. In the end, China suffered a humiliating loss, led to the forced opening of treaty ports, while Lin was made a scapegoat and exiled to Xinjiang.


1940年6月,英国远征军自印度到达中国,于封锁珠江口后,大举北上,同年7月6日攻占舟山群岛的主要城市定海,8月初直抵白河口,京畿震荡。道光帝此时一心求和,急派直隶总督、大学士琦善负责对英交涉。琦善善于体会道光帝的意旨,竭力对敌妥协羁縻,好言相诱。在8月30日与义律的白河口谈判中,他一面诿罪林则徐禁烟措置失当,说清廷将对林重治其罪,定能代伸冤抑;同时告诉义律,道光帝将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明情形,劝英人返棹南还,听候办理,定能让彼等满意。9月中下旬,道光帝以琦善退敌有功,派他为钦差大臣,署理两广总督,前往广东负责对英交涉,并将林则徐、邓廷桢交部分别严加议处,幻想以此息战谋和


Conference at Chusan between Commodore Bremer and a Chinese official on HMS Wellesley 4 July 1841  by English School

MIT Visualizing Cultures 

Conference between British and Chinese officials on board the Wellesley off Chusan, July 4, 1840. The missionary and interpreter Karl Güzlaff is seated in the center. The British bombarded and occupied the capital of Chusan the following day, after failing to persuade these local officials to surrender peacefully.


1840年11月29日,琦善到达广州,开始与英方谈判。其間,達成了割讓香港的《穿鼻草约》,因爲提前就收到了道光皇帝的諭旨,琦善不敢簽字,但同意为英方向皇帝代奏,用的是拖字訣。這樣在還没有得到双方政府认可的情況下,1841年1月31日,琦善就被朝廷解職了。因此說琦善是鴉片戰爭的替罪羊,也不確切。


Opium Wars Broke the Middle Kingdom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中旬,在道光皇帝親自領導、親自部署和親自指揮之下,英军入侵浙东,危及江苏。這時候,在河南巡撫任上治水有功的牛鉴臨危受命,接手裕謙空下的兩江總督,處理對英防務。抵任之後,牛鑒一度曾以江、浙毗连为由,奏调防海。道光皇帝也事無巨細面面俱到,谕其对江苏各海口,防堵事宜,亟须筹办,务使处处有备,不致临时周章。清史稿中説:


  • 會英兵犯浙江,裕謙殉於寧波,命鑒代署兩江總督,尋實授。十月,至蘇州受事,閱海口,偕提督陳化成治防,繕臺增砲,沿海以土塘為蔽,駐四營居中策應。二十二年四月,英兵既陷乍浦,遂窺吳淞口。五月,敵艦七十餘艘來攻,鑒偕化成督戰,擊沉賊船三,西砲臺及戰艦皆被毀。敵以小舟載兵由小沙背登陸,徐州鎮總兵王志元兵先潰,化成死之。鑒退嘉定,而寶山、上海相繼陷。又退昆山,收集潰兵。壽春鎮總兵尤渤守松江,敵兩次來犯,皆擊卻之。英艦聚泊吳淞口外,揚言將北犯天津。六月,突入江,乘潮上駛,直越圌山關,鑒由京口退保江寧。提督齊慎、劉允孝迎戰京口,不利,退守新豐。鎮江陷,副都統海齡死之。敵艦分薄瓜洲,揚州震動,鹽運使但明倫聽商人江壽民計,賂以六陳化成,沿江鵝鼻嘴、圌山關諸要隘倉猝調兵,益無足恃。化成既死事,鑒知不能復戰,連疏請議撫。耆英、伊里布先後奉命至,英人索五處通商及償款,諸臣未敢遽允;敵兵遂登岸,置大砲臨城,乃悉許之。合疏以保全民命為請,略曰:江寧危急,呼吸可虞,根本一摧,鄰近皖、贛、鄂、湘皆可航溯。彼所請雖無厭,而通市外無他圖。與其結兵禍而毒生靈,曷若捐鉅帑以全大局?廈門敵軍雖退,尚未收復。香港、鼓浪嶼、定海、招寶山仍未退還,使任其久踞逡巡,不如歸我土地。既原循例輸稅,即為悔禍鄉風。此後彼因自護租岸,我即以捍蔽海疆,未始非國家之福。所請平禮虛文,不妨假借。事定之後,亦應釋俘囚以堅和好,寬脅從以安反側。並附詳條目以聞。八月,和議成,英兵悉退出海洋。



1842年8月4日,牛鑒作爲清政府的首席代表,在南京静海寺与大英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谈判四次。



南京条约签订時

坐在左边第一位的是牛鉴

1710901987933934.jpg


牛鑒头像上了

大英帝国的纪念金币


1846_TreatyNanking_Brown


1842年8月2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英军旗舰汗华丽号上正式签订《南京条约》(The Signing and Sealing of the Treaty of Nanking in the State Cabin of H. M. S. Cornwallis, 29th August, 1842)。坐中大清谈判代表从左到右分别为前兩江總督和現任江苏副都统伊里布、江苏巡抚程矞采、两江总督牛鉴、和道光皇帝的便宜行事钦差满大臣耆英(一説分別爲耆英的秘書黄恩彤、伊里布、耆英、和牛鉴)。



南京條約原件簽名頁,最右邊的簽名是牛鑒(鑒牛)


在南京條約簽訂之後,一貫偉光正的前清道光皇帝對割地一事感到極為震驚和悲痛,對於中國被迫開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和割讓香港島給英國人的結果感到極為憤怒和無奈。為了緩解滿朝文武對南京條約的不滿情緒,道光皇帝對牛鑒等人進行了處罰,以彰顯對南京條約的不滿和對國家利益的堅決捍衛。在包括林則徐在内的所有地方督抚中,以對两江总督牛鉴的处罚最重。其罪名是身任封疆,办理夷务半载有余,其扞卫疆圉宜何如周详慎重,以期万全,乃不能固守吴淞海口,致夷船得以驶入,攻陷宝山等县。又于江口误恃滩高水浅,不为严防,致夷船闯入长江,失陷镇江府城。实属防堵不密,贻误机宜,罪有应得,自应按律问拟。最后依守备不设失陷城寨拟斩候律,秋后处决。


封疆大吏處  罰 (据《清史稿》)
牛鑒


尋以貽誤封疆罪,褫職逮問(以耆英代之),讞大闢,二十四年,釋之,命赴河南中牟河工效力。


林則徐
以琦善代之。尋議革職,命仍回廣東備查問差委。琦善至,義律要求賠償煙價,廈門、福州開埠通商,上怒,復命備戰。二十一年春,予則徐四品卿銜,赴浙江鎮海協防。時琦善雖以擅與香港逮治,和戰仍無定局。五月,詔斥則徐在粵不能德威並用,褫卿銜,遣戍伊犁。


由於牛鑒在南京條約談判中擔任了首席談判代表,因此成為眾人口中的替罪羊。儘管確實不是自己無能,而是英軍實在是太强大了。其實是英國人不太喜歡牛鑒僵硬的談判風格,不能像耆英和伊里布那樣圓滑和容易打交道,事後也對他極盡挖苦諷刺和嘲弄。這也是牛鑒成爲鴉片戰爭真正替罪羊的最主要原因。


  • 牛鉴在供词中为自己辩解说:逆夷之船炮为从来所罕闻,往籍所未载,其船之坚百倍于我,其炮之利百倍于我。至于有人说夷匪腰脚甚直,能水战而不能陆战,能乘船而不能乘马,此又不然。牛鉴哀叹:即如吴淞口有炮数百尊,有兵万余众,经营两年,溃败俄顷。虽丧心病狂,疏懈亦何至此极。此鉴所以椎心泣血,叹息痛恨,于事势之无可如何,不敢有一点欺饰也。



1942年8月25日在南京條約上簽字的牛鑒、伊里布、耆英不過是道光皇帝的牽綫木偶


The First Opium War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China ended with the signing of the Treaty of Nanking on August 29, 1842. Sir Henry Pottinger met with Qiying, Yilibu, and Niu Jian to finalize the document. The treaty was ratified by the Daoguang Emperor on October 27, 1842 and by Queen Victoria on December 28, 1842. This allowed for the opening of five ports including Amoy, Guangzhou, Foochow, Shanghai,and Ningpo, altering British-Chinese trade for the rest of the century.



Opium Wars Broke the Middle Kingdom


A German depiction of the Daoguang Emperor, who mandated the death penalty for opium dealers (德國人眼中的道光皇帝,也是鴉片戰爭的始作俑者)。


國人的文化,歷來是反貪官不反皇帝。既然朝廷永遠都是正確的,壞事想當然都應該也必須是奸臣做的,而且肇事者林則徐是民族英雄,後來的葉名琛寧死不屈,都是咱大清囯正確路綫的代表。夾在中間的琦善、耆英、和伊里布都是八旗子弟和根紅苗正的紅二代三代N代,那麽只有牛鑒一個,是千載難逢萬裏挑一最好不過的叛徒内奸賣國賊和國人皆曰可殺的錯誤路綫的發言人了。


IMG_6486.jpg

IMG_6485.jpg

IMG_6485 (1).jpg



而且必須是板上釘釘,白紙黑字,踏上一隻脚遺臭萬年,賴是賴不掉的。因爲手上碰巧就有擬似兩江總督牛鑒之印的壽山石印章一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