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湮灭之城的博客
  地上之物终将湮灭,天上之城永恒,在生命短暂的超越中寻找瞬间的化境。
我的名片
湮灭之城
注册日期: 2022-10-30
访问总量: 908,42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唉,这届考生不行、还是“很行”
· 我也有说No的权利和尊严
· 也谈川普被定罪
· 一位“叛教者”的心路历程
· “自由”造就美国,也可能会葬送
· 伊利亚走了,GPT-4o来了
· 精彩纷呈的周五午夜极光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杂记随想】
· 唉,这届考生不行、还是“很行”
· 我也有说No的权利和尊严
· 也谈川普被定罪
· 一位“叛教者”的心路历程
· “自由”造就美国,也可能会葬送
· 伊利亚走了,GPT-4o来了
· 圆滑的ChatGPT
· 国际劳动节溯源与近日美国校园抗
· 水瓶座,占星术与巴纳姆—福勒效
· 在帝国的落日余晖中体面处理香港
【照片的魅力】
· 精彩纷呈的周五午夜极光
· 濒死前的祈祷
· 一幅充满故事张力的老照片
· “有工作,有饭吃,就是希望”
· 波罗的海人链:他们为何坚定地反
【边走边看】
· 精彩纷呈的周五午夜极光
· 神奇的应许之地(6)—面朝红海
· 神奇的应许之地(5)——佩特拉
· 神奇的应许之地(3)——摩西的
· 神奇的应许之地(2)——初识约
· 神奇的应许之地(1)
· 这里,只记录下了欢乐——神奇的
· 死海之光——神奇的应许之地(4
· 纽芬兰岛与《大西洋宪章》
· 马萨达永不再陷落——神奇的应许
【恍如昨日的回忆】
· “716”:当年游泳二三事
· 忆我的藏族朋友“阿里王”
【回归常识】
· 尊严,需要正确的表达
· 拒绝“标准答案”
· 是非、知道、“卮言”
· 朋友与镜子
· 党,是有差别的!
· “不耻下问”可以休矣
· 游戏的遵守与超越
存档目录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精彩纷呈的周五午夜极光
   

                                              

1)Arizona.jpg

题图:极光下的银河系,美国亚利桑那州仙人掌国家公园

 

众所周知,极光是出了名的难以预测。即使是地球磁暴的活跃期,你又恰好处于理想的观测区域内,而且当地的天气通透度以及较低的光污染等条件都具备,但由于这些条件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干扰的结果,极光出现的时间也常常无法预测,你甚至可能无法100%看到极光!

这使得观看极光成为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稀缺体验。

全世界510日的午夜,注定是不平静的。因为一场极其罕见强度的极光奇观降临到了相对低纬度的地区,而且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横扫世界!

通常,极光只在北极附近的高纬度地区以及某些特定的时段可见,而且观看条件十分苛刻,但这次却有所不同,其极光达到的强度惊人,即使是在灯火通明的城市上空,人们用肉眼也清晰可见,因此十分难得。

以下是朋友在家门口和一些网友当天午夜拍摄的大温地区的城市美丽极光。

2)The aurora over Coal Harbour in Downtown Vancouver.jpg

温哥华市中心的高豪港


3)西温?.jpg

远眺西温


4)温哥华城市极光111.jpg

城市灯光下的极光


5)The aurora borealis is seen over Jericho Beach in Vancouver.jpg

6)People gather at Jericho Beach in Vancouver to see the lights on Friday.jpg

温哥华杰里科海滩(Jericho Beach


7)A long-exposure photo shows the aurora borealis, or northern lights, in Surrey, BC.jpg

8)The night sky is lit up by the aurora borealis, seen in this long-exposure photo taken on Friday in Surrey, BC.jpg

大温地区素里

 

下面四图为察瓦森边界湾堤坝步道(Tsawwassen Boundary Bay Dyke Trail

9)Tsawwassen-1.jpg

10)Tsawwassen-2.jpg

11).jpg

12)Tsawwassen-3.jpg

13).jpg

极光下的北斗七星


14)20240510_DC拍摄-2.jpg

15)20240510_DC拍摄.jpg

朋友在家中拍摄的极光


16)20240510_Jali家门口.jpg

朋友在温西家门口拍摄的极光


17)783899112.jpg

远眺市中心


18)20240510_Rebecca邻居拍摄-3.jpg

19)20240510_Rebecca邻居拍摄-4.jpg

瀑布般的极光,朋友邻居拍摄


20)GNRxmKKXEAAhyip.jpg

21).jpg

远眺北温


22).jpg

23).jpg

朋友在家门口拍摄的极光


24).jpg

如花

 

所有这些引人注目的照片,都是因一场20多年以来最大的太阳风暴所引起的。

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之前的《聊聊刚刚过去的日全食》一文中曾提到,在以11年为周期的太阳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地在最小和最大活跃期之间变化。目前的我们,正处于太阳活动的极大活跃期,此时太阳的表面有着更多的太阳黑子。这些太阳黑子由于处在相对较冷的区域,所以观察中呈现为黑色。

这些区域原本受太阳磁场的纠缠,围绕在太阳周围。但是当黑子活跃度大大增高时,就会导致太阳耀斑爆发,也就是所谓的日冕物质抛射(CME)。要知道,耀斑发生的区域很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6倍!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发布,太阳从58日开始,便产生了一系列的日冕物质抛射,这种巨大爆发所形成的太阳风,携带着大量的带电粒子飞向地球。它们在到达地球时,会被地球磁场捕获,引发地磁活动的高度活跃,此时大范围的极光就可能出现。

由于那些带电粒子在撞击地球大气层的原子和分子过程中不断被加热,致使不同的气体受热时发出不同谱段(颜色)的光,因此便形成了五颜六色的极光。

25).jpg

太阳风与极光形成示意

 

根据之前Auroraforecast.com网站的预报,温哥华在510日和511日间看到北极光的概率高达九成!而且NOAA表示,极光的最佳观赏时间通常是在午夜的一两个小时内,即当地时间的晚上10点至凌晨2点之间。同时,整个周末的天气十分晴朗,没有云层遮盖,所有这些条件最终成就了此次难得的极光盛景。

我们肉眼看到的极光,通常都比较微弱。但有意思的是,如果你通过智能手机摄像头去看极光,效果要比肉眼看到的更明显、更清楚。这是因为手机相机系统在弱光下的灵敏度更高,所以表现得更出色!

事实上的确如此。

以下就是美国NOAA510日和11日发布的实时极光预报,其中:Kp值为极光强度,共分为10个级别,最高为9级;G值为地磁风暴强度,共分为5个级别,最高为5级。

从图中可以看出,10日晚19点前后的Kp值达到了8级,G值达到了4级,10日午夜大温地区的极光绚丽多彩。而11日晚19点前后的Kp值更达到了9级,G值也达到了5级,但大温地区的极光几乎看不到。

神出鬼没的极光!

26)20240510_19点发布.jpg

27)20240511_19点发布.jpg

28).jpg

 

值得注意的是,NOAA之前就数次向公众发布了紧急警报:预计周五至周日期间,地球将受到严重的的地磁风暴影响。

NOAA为什么要不断监测地磁风暴活跃度并提前发出警告呢?

因为它会造成不良后果。

NOAA太空天气预报中心主任华莱士(Clinton Wallace)介绍:这是自2005年以来NOAA首次发布此类警报。因为一场极端的G5级别的地磁风暴会在周五抵达地球。即使是在当今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如此规模的地磁风暴依然可能会造成大范围的不可预估的后果,比如:

  • 太阳耀斑会损坏卫星,致使卫星运行可能会出现罕见问题;

  • 干扰地球磁场,威胁到航空公司,让高空飞行的机上人员面临较高的辐射风险;

  • 干扰无线电波、GPS定位,使通信中断,导航信号消失;

  • 甚至还可能毁掉一些人的互联网;

  • 陡增的电流会使电网中的变压器受损或烧毁,造成停电事故;

  • 可能对长距离管线系统产生腐蚀,造成泄漏,影响石油、电缆等管线系统的正常运行;

  • 其它等等。

29).jpg


历史记载:

此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在1859年,那是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烈的太阳风暴,那场风暴在中美洲甚至夏威夷引发了极光,造成了电报站起火,全球通信中断,这就是著名的“卡林顿事件”(Carrington Event)。

1989年,另一场太阳风暴导致魁北克停电。

而最近的一次G5级别的地磁风暴出现在200310月,当时导致了瑞典的停电以及南非变压器的受损。

作为周五全球极光盛宴的记录,以下图片是互联网上全球各地周五午夜绚丽的极光。

30)澳大利亚 Tasmania in Australia.jpg

31)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 Tasmania.jpg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


32)荷兰 Netherlands (@albertdrosphoto).jpg

荷兰

 

33)南非 South Africa.jpg

南非

 

34)冰岛,瓦特纳冰川上空.jpg

冰岛,瓦特纳冰川


35)爱尔兰 Ireland.jpg

爱尔兰

 

36)美国克利夫兰 Cleveland, Ohio.jpg

美国,克利夫兰

 

37)英格兰惠特利湾的圣玛丽灯塔 St. Mary's Lighthouse in Whitley Bay, England.jpg

英格兰,惠特利湾的圣玛丽灯塔

 

38)United Kingdom.jpg

飞机飞行中的极光,英国

 

39)南极 South Pole.jpg

南极极光

 

40)Massachusetts.jpg

美国,马塞诸塞州

 

41)Angel in the Sky (from Michigan).jpg

如天使,美国密歇根州

 

42)Swiss Alps (Weather webcam).jpg

瑞士,阿尔比斯山

 

43)Mount Rainier.jpg

美国华盛顿州,尼雷尔山

 

44)Colorado.jpg

美国,科罗拉多州

 

45)新西兰,南岛瓦纳卡湖.jpg

新西兰,南岛瓦纳卡湖

 

46)巨石阵 Stonehenge (Nick Bull).jpg

英格兰,巨石阵

 

47)德国弗莱堡附近 near Freiburg, Germany.jpg

德国,弗莱堡附近

 

48)冰岛,杰古沙龙冰河湖.jpg

冰岛,杰古沙龙冰河湖

 

49)Joshua Tree.jpg

美国,亚利桑那州,约书亚树(Joshua Tree

 

50)Aurora over the Nubble Lighthouse,York,Maine.jpg

美国,缅因州约克纳布尔灯塔上空的极光

 

51)意大利托斯卡纳 Tuscany, Italy.jpg

意大利,托斯卡纳

 

52)Here is mine from Saskatchewan Canada.jpg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

 

53)A display of the light show can be seen along a highway north of San Francisco, in Middletown, Calif., early Saturday.jpg

美国,旧金山以北高速公路上

 

54)旧金山 San Francisco.jpg

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

 

55)美国密歇根州寨湖 Walled Lake, MI.jpg

美国,密歇根州,寨湖(Walled Lake

 

56)The aurora borealis is seen above the Forth Bridge at North Queensferry, Scotland, on Friday night.jpg

苏格兰,北昆斯费里的福斯桥

 

57)Upstate New York.jpg

美国,纽约州北部

 

58)Beauty from Norway.jpg

挪威


Isle of Man (centre of the UK).jpg

英国中部,马恩岛

 

(文中图片均引自朋友拍摄及网络)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