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余东海的博客  
中国大陆民间儒者  
https://blog.creaders.net/u/19027/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余东海
注册日期: 2019-05-04
访问总量: 2,685,56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一个流行已久而非常恶毒的谎言 
· 一个流行已久而非常恶毒的谎言―
· 管天管地管空气,反孔反华反祖宗
· 余东海之微信视频和抖音分享
· 爱国微论
· 最难启蒙的是启蒙派――启蒙微论
· 儒门辟马第一人――东海态度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诗词对联】
· 贺年
· 书法微论
· 《辛丑除夕》贺虎年
· 我在中华在(五律五手)
· 自为新诗鸣不平
· 辛丑乡居杂诗
· 元日写怀:不妨苦厄归一己,唯愿
· 辛丑三愿,除夕一诗,祝福亲友,
· 老枭的浅浅体(自由诗)
· 东海的浅浅体之一
【随笔】
· 吾只管真话直说,其它且听天由命
·  儒家自有标准,法地不能动摇―
· 《春秋》大复仇,东海大复仇――
· 不知性,无以为君子也――性善论
· 卜问普丁的命运和死期,遇蛊之升
· 一切人祸都具有因果的合理性
· 只有醇儒才能正解儒经---经义微
· 做好人不必求好报,做好人必然有
· 对待佛道两家的原则态度兼论理学
· 诗书并重,家国遂昌----壬寅回故
【政论】
· 一个流行已久而非常恶毒的谎言 
· 一个流行已久而非常恶毒的谎言―
· 管天管地管空气,反孔反华反祖宗
· 余东海之微信视频和抖音分享
· 爱国微论
· 最难启蒙的是启蒙派――启蒙微论
· 儒门辟马第一人――东海态度
· 孔子的卜筮观
· 学术之祸和政治之祸――马祸微论
· 马邦穷人的医疗保障不如巴黎一条
【儒学】
· 一个流行已久而非常恶毒的谎言 
· 一个流行已久而非常恶毒的谎言―
· 管天管地管空气,反孔反华反祖宗
· 余东海之微信视频和抖音分享
· 爱国微论
· 最难启蒙的是启蒙派――启蒙微论
· 儒门辟马第一人――东海态度
· 孔子的卜筮观
· 学术之祸和政治之祸――马祸微论
· 马邦穷人的医疗保障不如巴黎一条
存档目录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孔子的卜筮观
   

孔子的卜筮观
余东海

孔子晚年对《周易》非常重视,深有研究,并且从中“观”出“德义”、结出易理而成就了一部经王。

《论语》中有多条言论显示孔子与《周易》关系的密切。其一、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系《易经》恒卦之九三爻辞。

其二、子曰:“不占而已矣。”(《子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宪问》) “君子思不出其位”见于《大象》。是曾子引《易传》还是《易传》引曾子,不可考,但可以表明孔门与《易传》的密切关系。

其三、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孔子说如果自己从五十岁开始学易,就可以免于大的过失了。司马迁肯定了孔子序易的事实并记载了孔子类似的话:“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孔子世家》)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易》,为孔子与《周易》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其中有一篇记录孔子论易的资料帛书《要》,其中有一段孔子与子贡关于《易经》的对话,对话中子贡问:“夫子亦信其筮乎?” 子曰:“吾百占而七十当。唯周粱山之占也,亦必从其多者而已矣。”关于“周粱山之占”,歧议纷纭,吾认同赵均强先生的观点和解释:“周梁山之占是孔子为回答子贡所疑而举出的一个共筮实例。” 译文为:“孔子说:‘过去我自己占卜,大概一百次有七十次是没有疑问的吧。即使像周梁山崩后那样著名的共筮占例,也还是少数服从多数罢了。”(《浅析帛书《要》篇“周梁山之占”考释》)这句话可见孔子并不排斥卜筮,而且颇为善占,准确率达到百分之七十。

关于孔子善于占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论衡•卜筮》篇记载:“鲁将伐越。筮之得‘鼎折足’,子贡占之以为凶。何则?行用足,故谓之凶。孔子占之以为吉,曰:“越人水居,行用舟不用足,故谓之吉。”鲁伐越果克之。”

可见孔子善卜。“百占而七十当”,命中率相当高呢,可见有著名学者的“孔子不卜论”是误会,不明卜筮的意义。


孔子不仅为人卜筮,还曾两次自筮。

《孔子家语•卷二》记载:“孔子尝自筮其卦,得贲焉,愀然有不平之状,子张进曰:师闻卜者得贲卦,吉也,而夫子之色有不平,何也? 孔子对曰:以其离耶!在周易,山下有火谓之贲,非正色之卦也。夫质也,黑白宜正焉,今得贲,非吾兆也。吾闻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何也?质有馀不受饰故也。”

孔子给自己筮占,得到贲卦。这也算是个吉卦,中上卦,但他“愀然有不平之色”。子张不理解,孔子解释说,贲非正色之卦,对于我来说,不是好兆头。清朝康熙时的李刚主说:“孔子之意,盖欲行道于天下,乃不遇见龙等卦而得贲,则止以诗书传后,所谓小利有攸往,故不快也。”

贲卦卦辞“小利有攸往”,对一般人不错,又是个文化之卦,但对于孔子那样以复礼弘道、天下归仁为己任的大文化人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吾总觉得孔子之言意犹未尽。贲卦贞卦为离,离为火为日,象征着光明和文明。但悔卦为艮,艮为山为止,意味着光明被阻,文明无望,也意味着外部环境不行,未来道不能行,外境和未来看悔卦嘛。孔子自筮得此卦而怅然不平黯然神伤,或是有见于此吧。

《易纬-乾凿度》又记载了一个孔子自筮的故事:“仲尼,鲁人,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旅,请益于商瞿氏。曰:“子有圣智而无位。”孔子泣而曰:“天也命也!凤鸟不来,河无图至,呜呼!天命之也。”叹讫而后息志,停读《礼》,止史削,五十究《易》,作《十翼》,明也,明易几教。”

大意是说,孔子是鲁国人,原不知道《易》之本,偶然用蓍策自占命运,得到《旅》卦,就请问于商瞿。商瞿说:“您有圣人的睿智但没有相应的权位。”孔子哭着说:“天意啊命运啊!凤凰不来,河不出图,哎!这是天命的安排啊!”叹息后便放弃了以前的志向,停止诵读《礼》和删削史籍,五十岁开始研究《周易》,创作《十翼》,以阐明易道,阐明易道并希望传授他人。

商瞿善于卜筮,可能就是孔子弟子商瞿,这时候还没有入孔子之门。

孔子自筮得旅这个故事亦见于《孔子家语》,真伪难考,但孔子一生的命运确如旅卦所示。序卦:“丰,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可见旅卦有“失其居”之义,即行旅在外,居无定所。卦象离上艮下。艮山两阴,虚而无根,立足无地;离火在外,离去而不居,违去而不处,所以旅卦有离家在外、奔波不定的意思。

四爻是大臣之位,旅卦九四爻辞:“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象辞说:“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九四阳爻而居阴位,故象辞说“未得位”,故商瞿氏说孔子“有圣智而无位”。九四虽旅而得财货之资,但没有替天行道的地位和机会,所以其心不快。旅卦卦辞说:“旅:小亨,旅贞吉。”小亨通,行旅坚守正道则吉祥。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但始终坚持仁义之道,多次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同时,上卦离火又象征光明、文明和智慧。上卦为外卦悔卦,预示着孔子终将文化风行天下,道德光耀后世。


帛书《要》记载孔子与子贡对话中,下面这段话表达了孔子的卜筮观,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有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則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則其为之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孔子在这里将《易》分为“赞”“数”“德”三个层面。

“幽赞而达乎数”与《说卦》“幽赞于神明而生蓍”近义。卜筮揲蓍须在通神状态下才有验,所谓鬼谋是也,故曰“幽赞”,赞,祝也,引申为占。“赞而不达乎数,则其为之巫”,只知用《易》卜筮,属于巫的层次。“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在卜筮的基础上通达数,这是史的层次。只有求其德而达于德,才是君子境界。

“赞”“数”“德”正是《易》三个基本内容,并以德义为主。这与《说卦》第一章一段话可以相参:“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是“赞”,“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是“德”,“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和“发挥于刚柔而生爻”由“参天两地而倚数”推演而来,都属于“数”。卜筮是止于象数而不明德义,而自己是由象数而达于德义。就《易经》象数而言,孔子与史巫同塗。但史巫不明德义,故双方“殊归”。

现将孔子这段话简译如下:对于《易》,我把它祝卜的作用放在次要地位,我考察的主要是它的德义。《易》的内容有三:由幽赞于神明可以进一步达于数学,明白了数学可以进一步通达德义。德,由仁来存养它,由义来行施它。幽赞而不通达数学的,就是巫;通达数学而不通达德义的,就是史。史巫之筮,向往《易》而未达义理,爱好《易》但爱好的并非德义。后人有怀疑我孔丘的,大概是因为《易》吧!我不过是追求《易》之德而已,我和史巫们是同途而殊归。君子以德行来求幸福,所以虽然祭祀但不经常;以仁义来求吉祥,所以虽然卜筮但次数稀少。祝巫卜筮是《易》次要作用啊!

关于孔子对卜筮的态度,赵法生先生说:“《易经》的天道主要体现在其象数中,《系辞》引孔子的话说《易》有圣人之道四,而占筮为其一,说明究天人之际的儒家是重人道而不轻天道,重徳义而不废象数的。帛书《要之义》说:“无德而占,则《易》亦不当”,这句话的另一面意味着有德而占并不为儒家完全否定。”(《孔子“晚而喜易”与其晚年思想的变化》)

孔子说:“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注意,寡和希都是次数稀少、非经常性的意思。祭祀而寡不是不祭祀,卜筮而希不是不卜,后其祝巫卜筮,是把祝巫卜筮放在德行仁义后面,不是排斥弃绝。孔子对于卜筮,是在德义挂帅的情况下使用之。这就是孔子的卜筮观,值得每个儒生遵奉。2024/4/3余东海首发于中国文化基金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