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席琳的博客
  日有所思夜有所記
我的名片
席琳
注册日期: 2021-09-16
访问总量: 2,800,97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他山之石 之 刻陶说序
· 老织锦画 之 上海外滩
· 老织锦画 之 和平饭店
· 终于知道为什么普鲁士蓝也被称为
· 他山之石 之 赖襄的唐论
· 他山之石 之 赖襄的宋论
· 韩刻版 之 旸谷诗稿
友好链接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溪边树下:溪边树下的博客
· 漫漫求索:漫漫求索的博客
· 弓长贝占郎:弓长贝占郎的博客
· 雪窦:雪窦的博客
· 湮灭之城:湮灭之城的博客
· renweida:俯视百年
· 玉质:玉质的博客
· treebird:古树古羽
· 西石槽7号:西石槽7号的博客
· Siubuding:少不丁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渺茫山水:渺茫山水的博客
· 老礁:孤礁絮语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老钱:老钱的博客
· 华蓥:华蓥的博客
· 一冰:一冰的博客
· 倩影:倩影的博客
· 自然:自然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李公尚:李公尚的博客
· 自由鸟:自由鸟的博客
· 幸福剧团:幸福剧团
· 东方安澜:东方安澜的博客
· 北极雪橇:北极雪橇的博客
分类目录
【人生雜談】
· 今天
· 七百九十九块美金,拯救美利坚灾
· 前车之鉴 之 金圆券
· 新朝笑谈 之 古有南霸天、今有大
· 新朝笑谈 之 第三次甲午战争的结
· 新朝笑谈 之 但凡能对韭菜好一点
· 新朝笑谈 之 从砸锅炼铁到砸锅卖
· 新朝笑谈 之 人的全身都是宝
· 孟加拉国人民的革命
· 死亡中的城市 - 郑州
【小小說】
· 终于知道为什么普鲁士蓝也被称为
· 为什么美国西点军校也要学雷锋?
· 为什么普鲁士蓝也被称为中国蓝?
· 汽车城的风波
· 这是庶民的胜利!
· 今天
· 今天投票了
· 我的房客死了!
· 丝瓜劫
· 王队长
【方寸之间】
· 当代水学 之 水浒印谱种种
· 老辈儿传奇 之 黄士陵印章洞庭男
· 一夜暴富 之 价值三亿六千万的钢
· 浮世绘中的日本铜镜
· 不合时宜每况愈下的林肯硬币
· 一只三足小锡炉
· 宝塔山和红太阳
· 明代科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來自西方玩泥巴的人
· 外國郵票上的中國古代科學家
【瓷之美器】
· 矾红的红
· 人生百年醉,三万六千回
· 荷兰的蓝
· 说一说中国黄
· 说一说中国白
· 说一说中国红
· 说一说植物蓝
· 说一说中国蓝
· 一叶知秋
· 说一说洋紫
【锦绣江南】
· 老织锦画 之 上海外滩
· 老织锦画 之 和平饭店
· 印度杂种 之 缅甸的漆器
· 福州漆皮枕
· 阳江漆皮箱
· 老织锦画 之 从新安江到钱塘江
· 老織錦畫 之 説不盡的頤和園
· 老織錦畫 之 這是哪一個地方?
· 猜一下这是广东的哪一座山?
· 二十年前的几张旧照片
【雕版印刷】
· 韩刻版 之 旸谷诗稿
· 印度的印刷术
· 雕版印刷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技术
· 和刻版 之 赖山阳的《通议》
· 和刻版 之 科注原人论
· 韩刻版 之 八松封事附录
· 佛罗里达大学博物馆里的韩国雕版
· 日本浮世绘中的算盘
· 日本老算盘
· 和刻版 之 注维摩经
【博物館記】
· 博物馆里的瓦当
· 佛罗里达大学博物馆里的韩国雕版
· 新西兰国家博物馆里的中国茶壶
· 那一千七百七十七片流落海外的甲
·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里的毛塑像
· 濮阳博物馆 之 钱币通史
· 濮阳博物馆 之 汉俑荟萃
· 濮阳博物馆 之 名人书法
· 人头的盛宴 之 安阳博物馆
· 青岛那被消失了的历史
【星光大道】
· 刺客列传 之 百万军中取市长首级
· 刺客列传 之 蚂蚱腿是肉村支书的
· 刺客列传 之 生不逢时为母复仇的
· 刺客列传 之 一人做事一人当,偏
· 刺客列传 之 惊天泣地笑傲古今第
· 刺客列传 之 灭秦必楚的余鲁喻三
· 刺客列传 之 灭秦必楚的向惠江辉
· 两个初中生 之 从南张北齐到南刘
· 刺客列传 之 生当做人杰的黄文雄
· 出污泥而不染的盛世英雄 - 周小
【讀史小記】
· 他山之石 之 刻陶说序
· 他山之石 之 赖襄的唐论
· 他山之石 之 赖襄的宋论
·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一战成名
· 那些个曾经官场失意的大学校长们
· 当代秦桧 之 吴芝圃的追悼词
· 旧帖新发 之 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
· 六个省饿死两千二百四十三万!
· 刘主席的河南劫
· 日本三毛从军记
【書評】
· 正骨匠的女儿
· 美国公路的起点
· 美国三毛从军记
· 我是你的泥儿
· 抗日神剧 之 一代匠师
· 从猪肉馅到《竺可桢日记》
· 诗人张嘉
· 李大姑娘
· 弗里德里希:一個被消失的德國少
· 北美第一个中国女人?
【小不點兒】
· 小不点儿受邀参加全球教育峰会
· 又到藤校放榜時
· 攷私立高中!
· 從劉衛國到孫衛東 - 兼談小兒取
· 窮人的孩子早入學
· 触类旁通的全美数学竞赛
· 艺术高中、理科高中、和私立高中
· 家里出了个官迷
· 南京人和日本大坂的治安
· 考察日本陶瓷器
【垃圾站】
存档目录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日本古銅鏡
   

2024-2-11


古人云,以銅爲敬,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中国铜镜起于战汉,辉煌于隋唐,宋元以后一直是江河日下。相反,日本铜镜起自于平安时代,明清以後百花齊放,款式丰富,争奇斗艳。這是东亚文化兴衰史上一个意味深遠發人深思的变化。


日本正倉院裡的秘寶


湖南所見雙龍鏡拓本


日本正倉院裡的秘寶


日本正倉院藏黃金琉璃花瓣鏡


日本正倉院裡的秘寶


日本正倉院藏雙龍鏡

日本正倉院裡的秘寶


日本正倉院藏瑞獸葡萄方鏡


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日本铜镜是由中国三国时期传入日本的,古坟时期的墓葬出土中有类似中国神兽镜的三角缘神兽镜,一般也被认为是由当时中原地区传入或是由吴地工匠东渡日本所铸造。隋唐時期随着大量日本遣隨/唐使进入中国,很多中國古代銅镜也被带进日本。今天在日本的正仓院,依旧可以看到诸多当时流入日本保存精美的唐代銅镜。日本学者久保智康在《中世纪前期的铜镜之作》中曾谈到:弥生时代(约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以来,中国铜镜开始传入日本,在模仿中国铜镜的过程中,和镜开始逐渐诞生。到了八世纪的奈良时代,奈良东大寺铸造起巨大的毗卢遮那佛铜像-奈良大佛,日本古代佛教文化到达巅峰。


Image of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公元八世纪瑞花双凤八花镜

奈良市兴福寺中金堂须弥坛下出土


  • 奈良时代(公元710~793年),中国唐代的铜镜被舶载到日本,日本仿造的同型镜(被统称为唐式镜)在日本列岛各地得到广泛使用。


等进入日本藝術及文學興盛的平安时期(公元794~1184年),也是日本扶桑文化开始和式化的时期,早期是參考中國的設計,瑞花双凤纹(中国称为双鸾纹)和唐草纹,以及瑞花鸳鸯纹的八菱镜等镜形首先被选择于铜镜的制作。隨後日本人開始替銅鏡選本土的主題:例如,櫻花盛開和松樹植物取代中國的花卉,然後鶴就取代中國的鳳凰。



  • 日本人說鶴一生只會配對一次,因此它們經常被用來作為婚姻忠誠的象徵。而松樹枝顯示壽命長,也是新年的象徵。


Mirror top image

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藏日本13-16世紀銅鏡


Two mirrors 1250–1350 (left),1400–1500 (right)


  • Together with the sword and the jewel, the mirror is one of the three sacred treasures of Shintō. Thes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un Goddess, Amaterasu, and have constituted the regalia of the Japanese imperial family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decorative motifs on the backs of these mirrors were adapted from Chinese designs. Chinese phoenixes are transformed into stylised long-tailed birds and auspicious Japanese flowers replace Chinese plants.


可自明清以降,日本的古銅鏡製造業,已經出神入化爐火純青,在工藝和產量上都超越了大國。到了江户时期,日本銅鏡已完全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改圆钮为有柄,标注工匠姓名,铸制渐趋精良,纹饰典雅丰富,镜铭大字精美。而明清时期正是中国铜镜发展的衰微期,故此时的日本和镜,已經成为了继中国唐宋铜镜之后,东方铜镜文化发展的后起之秀。在这一时期,日本和镜随着中日贸易大量传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 日本和镜与中国明清铜镜相比,虽然存在镜体偏薄、铜镜手柄易断裂等瑕疵。但在铜镜的铸造技艺和装饰风格上却都显得更胜一筹。特别是其工艺手法均为在珍珠底纹上用浅浮雕铸塑,构图多为芦荡飞雁、梅菊双雀、古松翔鹤、花草蝴蝶等富有日本风土民情的和风绘式样,这与中国当时民间流行的素镜、吉语镜相比更显清雅脱俗,故日本和镜成为明清时期人们竞相追逐的时尚舶来品,在今天明清墓葬考古中常见和镜出土的记录。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19世紀日本江戶時代銅鏡

銘文:西村丰后掾藤原政重





清華大學博物館藏十八世紀日本高砂铭蓬莱纹柄镜

镜铭:高砂 西村豊后掾藤原政重





清華大學博物館藏

十八世紀後期日本桔徽貘纹柄镜

镜铭:藤原光長


清華大學博物館藏

十八世紀後期日本伊势海老纹柄镜

镜铭:藤原光政


十六世纪以後,在圆形镜子上加上把手的带柄铜镜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成为主流。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支撑经济活动的平民阶层的不断扩大,带柄铜镜在日本市民生活中广为普及,而背面的图案也加入了日常可见的动植物、人物或风景设计,表现得极为细腻逼真,栩栩如生。西村政重、藤原光長、和藤原光政分別是这面铜镜的制作者的名字。


  • 十六世纪带柄镜刚刚出现于日本社会时,镜面较小,手柄细长,而随着年代的变迁,镜面越来越大,手柄也变得粗短,这几面铜镜就充分体现出了这种时代特征。


Antique SIGNED Japanese Bronze Copper Metal Hand Mirror - Picture 2 of 6


銘文:藤原光長


Mirror with handle, Bronze with black and red lacquer and silver maki-e, JapanMirror with handle, Bronze with black and red lacquer and silver maki-e, Japan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十七世紀日本銅鏡


銘文:天下一崗村守。 


  • Japanese mirrors made prior to the Late Heian period were modeled closely after Chinese prototypes, which had a knob set into the center of the reverse side through which a silk cord, for hanging the mirror, was threaded. A new type of mirror popular in Southern Song China supplanted this traditional shape after it was introduced to Japan in the late Muromachi period. The new type had a short handle attached to the circular plate, rendering the knob obsolete and enabling a more unified design. Handled mirrors were small at first, with a narrow shaft that was generally longer than the mirror's diameter. In the lat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diameter of the plate increased as the handle, in inverse proportion, became shorter。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