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從美國回中國浙江大學任教的32歲海歸博士涂序新留下遺書後跳樓自殺。消息震驚海內外,尤其是身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和移民。涂博士回國工作僅3個多月。為甚麼短短的3個多月就讓一個年輕學者走完了一生?
關於他的死因,網上流傳許多猜測,有說他患了抑鬱症。即使如此,也只能說涂博士的神經比一般人脆弱了一些,而改變不了摧毀涂博士最後一根神經的中國學術現實。涂博士在遺書中用6個字總結當下國內學術圈現實:殘酷、無信、無情。值得注意的是,這6個字概括的不僅是中國的學術現實,而是中國主流社會的現實。至於生活在邊緣和底層的老百姓,他們只要吃得飽,可以整天在居民小區裏扭大秧歌;但要是吃不飽,問題就大了。
中國負責宣傳的機構有一個詞叫「維穩」,即維持穩定之意。當局認為「穩定壓倒一切」。因此,為了維穩,就必須讓老百姓有飯吃,就必須保持就業率;為了保持就業率,就要保持高速經濟增長。為了GDP「保八」,可以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以犧牲資源為代價。這種只管今天、不顧明天的做法,突讓我耳邊響起路易十五說過的話:「在我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
中國為了經濟增長付出的不僅是環境和資源代價,更可怕的是,社會的根基——文化發生了病變。不久前,網上流傳上海學者沙葉新萬言書:《「腐敗」文化——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沙葉新以近年中國各地實例痛陳中國官場腐敗,並認為腐敗根源在於制度腐敗。值得慶幸的是,中國還有沙葉新這樣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同時拜互聯網所賜,而使他的文章得以傳播。
其實,中國的問題不在於制度,而在於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消極一面在今天被發揮到極致。儒家文化有奴役人的工具的消極面。30年來,中國人在新的誘惑面前,在精神和物質的奴役和被奴役中,在金錢和地位的刺激下,心靈扭曲了、變態了。今天的學生更認可「學而優則仕」的論調,而且為了當官不擇手段,逐漸形成今天從下到上層層跪拜,從上至下層層聒耳光的關係。一顆顆本來平常的心失衡了。經濟危機算不了甚麼,文化的危機才是致命的。
幾年前,一位韓國學者著書《孔子不死,韓國無望》,倡導韓國民眾擺脫東方文化的消極影響,學習西方基督教文明,平凡做人,在公共利益中尋找個人價值和使命感。中國是有希望的。這並非是因為中國當下蓬勃的經濟讓我下這個論斷,而是因為中國普通民眾尚未泯滅的良知。老百姓是「公民警察」,他們在互聯網上「人肉搜索」,主持正義。
病變的文化害的不僅是涂博士一人,如果不去及時拯救,戕害的將是一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