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间,坐在暖暖的茶室,随手翻看一本旧杂志:时尚(北美版),读到主编的这篇文章,引起共鸣,自然的想到自己的母亲,从15岁开始,大学,研究生,工作,出国,漫长的岁月,陪伴母亲的日子有数,但在我生孩子的时候,在我工作忙碌无暇顾家的时候,在我需要出差的时候,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在我遇到困扰的时候,她总会默默的来到我的身边,陪伴我度过一个个艰难的时光,也许仅仅是一段陪伴,也许仅仅是几句安慰的话语,也许只是默默的帮你做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不一定母爱就是轰轰烈烈,它却存在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尤其作者后面对母爱的诠释,很有同感。转帖在这里寄托思念。 母亲的愿望 飞往中国的旅程很漫长,而这一次尤为如此。我在咳嗽和硬咽中度过,感冒和感动一起冲击著我。而阅读灯下的字字句句,是杨绦在凄凉的孤单中去回味的人生。是那本已经过时的著作——《我们仨》。 下了飞机,仍然沉浸在书中那份温情和失落中的我,蓦然看到母亲和父亲的白发在人群中飘荡。妈妈叫我的名字,我拼命忍住硬咽。我们仨,我想起了飞机上的书,却极力去避免著心情的冲动。毕竟,在我成长的家庭里,中国式对感情的含蓄和掩饰,永远让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感动。 在写了那么多的文章之后,我忽然发现,我的笔下,却从来没有写过自己的母亲。也许因为,那个角落太多感动,让我害怕触及,让我无从下笔。 母亲生长在上海的一个教师世家,父亲是留美的教授,母亲是英语老师。母亲从小独立和追求进步,不愿留守在父母身边。她17岁到北京读大学,可是最终却和自己的父母同样,也成为了一个大学老师。母亲处处要做到优秀,却因为家庭的海外关系而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而我,则在一个不恰当的时候孕育了,之后不久,怀孕的母亲被审查关押,失去了自由。 在那个疯狂而荒诞的年代,什么样的残忍都会发生。母亲的整个孕期都是在关押中度过,没有阳光的阴暗地下室,任何人都不许和母亲说话。8个月的监禁生活,直到临产,母亲才被放了出来。我在母亲的痛苦和煎熬中,出生了。 虽然一生坎坷,母亲却是一个始终快乐的人。她充满了活力和好奇心,把内心对世界的爱,无意中都传达到我心里。在我的印象里,母亲从未刻意对我进行什么教育,在那个极为贫乏的年代,她也很少满足我物质上的需求。但她对生活的热诚,却成为我精神上的榜样。我生命中每一个难关,母亲都千里迢迢来到我身边,握著我的手度过。她让我坚持,告诉我人生没有一帆风顺,要克服难关,才能获得幸福。 对母亲的爱,我一直掩藏在心里。回想起来,我从来没有为妈妈过过一次生日,也从没有说过一次“妈妈我爱你”。每每想到这些,我心里都会不安,可是母亲却似乎从不介意。只要能够为我做一点事情,她好像就非常满足。 直到当我有了女儿,我才理解了母亲的内心。母爱大于世界上任何的爱,作为母亲,只想付出,不要求回报。 有了女儿之后,我常常想,怎样才能做一个好母亲呢?我想,我会像自己的母亲一样,不是在物质上给予多少,也不是花多少时间陪伴孩子,而是做一个让孩子感到自豪的母亲,一个她的人生榜样,一个百折不挠的坚强的人,一个让她对人生充满爱和好奇的母亲,一个在人生艰难的时候给她支持,一个让她自由实现梦想的母亲。 我想,这也是母亲对我的愿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