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野火的博客  
自由的价值高于一切!  
我的名片
野火
来自: China中国
注册日期: 2010-05-19
访问总量: 108,78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难忘台湾点滴
· 智能手机惊魂记
· 长春婴儿之死:在善与恶的交汇点
· 澳洲是“人间天堂”吗?
· 有幸生在美国的黑人
· 清场赛过“六四”的铁道部
· 流畅如水的美国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生活】
· 难忘台湾点滴
· 智能手机惊魂记
· 澳洲是“人间天堂”吗?
· 有幸生在美国的黑人
· 流畅如水的美国
· 温泉里的小女孩
· 和谐社会原来不在天朝
· 日本的红灯区与中国式“扫黄”的
· 静谧的日本(随笔)
· 一条可信度极高的内幕爆料
【时评】
· 长春婴儿之死:在善与恶的交汇点
· 清场赛过“六四”的铁道部
· 中国人还需要尊严吗?
· 从菲律宾劫持事件看领导人的差距
· 从前的舟曲原来如此令人怀想
· 粤语的傲慢与普通话的强势
· 在被忽悠的时代渴盼没有“导向”
· 巴西队死在梅洛的莽撞和影帝的表
· 足球的干净是可望不可即的美梦
· 错了为什么坚持不改?
存档目录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3 - 03/31/2013
10/01/2012 - 10/31/2012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有关枪的联想
   

 

昨天,我忽然想到了枪,也想到了遥远的枪声记忆……

不知最先是谁发明了这即可制造罪恶也可用来讨还正义的武器?

枪支的发明和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也极为便利地改变了人们选择生存或死亡方式的手段。

借用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一语,枪支的使用也是不能代替使用的枪支的。

枪支这个东西,在中国,可是如“敏感词”一样谁也不敢轻易去碰的玩意。以前有个同学,复员回家与我一聚,海阔天空地神聊时,曾说到他走出部队营房进入城里闹市中的一个小插曲。

一天,他外出有事,就把手枪插在外衣里面的腰间,从外面看不出他身上有枪。

当他随着挤公交车的人流好不容易挤上车时,突然,听到车中密密匝匝的乘客中爆出一片“哇——”的惊呼声,身旁霎时自动闪开一圈人群,原来是他的手枪因刚才的推挤, “啪嗒”一声掉在地板上了。乘客们一看地上是一把沉甸甸的手枪,那黑亮而阴森的光泽,即使是密友摸过枪的外行也会为之震慑。他连忙弯腰捡起手枪,那块以手枪为中心而空出一块圆圈才慢慢合拢。刚才的嘈杂声复又恢复平静。

枪支的威慑作用可见一斑。

作为一介书生,我没有那位同学的从军经历,但很幸运,曾有过一次不到五分钟的持枪射击的经历。2002年秋,我到过青藏高原。那里的天空纯粹像蓝绒布一样,蓝得分不出层次感。远处的雪山在这蓝蓝的天空映衬下,宛如天然的舞台布景一样,美得实在令人惊叹!

有一天走在山林间,忽见几个骑马的藏人由远而近走过来,他们都身着那种典型的、半边彩色半边黑的皮装,其中一个藏人用汉语悄悄问我道:“要不要枪?”我一怔,“什么枪?”藏人从腰间立马掏出一支黑亮的手枪递给我,我稍一忧郁,还是接过了这把手枪。握在手中有沉甸甸的金属感。“这是真枪吗?”我问他。

“是真的。要不要试试?”他微笑着回答。

“好啊!”我说。他拿回手枪,很快压上了一颗子弹,上好膛,又递给了我:“你打一枪试试吧!”他指着远处一片灰黑的丛林说,“你朝那边开枪。”

我瞄准那片离我大约100远的丛林,“砰”地射出了那颗子弹,枪响处,远处的丛林哗啦啦飘落一片白花花的冰凌。第一次零距离地听到真切的枪声,才发现响声原来有这么震耳欲聋!而且回声很远。当我握着枪射出我平生第一颗子弹时,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握着枪的感觉,真是很爽!仿佛感到那一刻忽然倍添了一种自信和胆量。

打完那一枪,我当然不可能买回去,不管他出价多么便宜。实际上还真是便宜: 1000元就可以拿去。他见我装作犹疑不决的样子,又迅速降到500元。但我还是非常谦恭地婉谢着他,并边走边退。

那是我第一次摸枪,以后再也没试过。

我认为,枪支的私人化拥有也象征着文明的进步。美国让私人拥有枪支,在某种意义上,就使公权力不敢肆无忌惮地发威。而他们私人拥有枪支以来,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动乱。但我不得不承认,如果现在让中国人可以私人购买枪支,那报纸上根本就不用报道别的新闻了,光各地的枪杀案就可以把整版整版的新闻占得满满腾腾的了。那时,不光是法院,恐怕所有衙门大宅,都得依靠像登机前的全身扫描安检手续才能保障官员们的安全了。由此也可以想象,美国的社会虽然枪支那么普遍,但人们之间反而是多么的和谐和安全。虽然他们那里也有示威游行,也有静坐抗议,但警察不会刻意阻止、干涉,人们似乎也习以为常。

至少,有宪政文明做保障的国家大都不会用枪支对付和平的示威者,甚至不到万不得已也很少用橡皮子弹射击。否则,如果真造成示威者大量伤亡的话,执政者就肯定会很快因此而黯然下台。我看到韩国首尔,还有欧洲不记得是哪个国家,警察对付示威者,通常是采用抬人的办法,一个个地抬出去。虽然历史无法假设,但我还是不妨假设一下,如果那年的春夏之交,老人们命令军人们只能将广场上的示威者一个个抬出去的话,尔后的世界舆论,非但不会群起谴责,反而会因中国的文明进步而瞠目结舌,赞誉有加。后来西方的制裁行动也就没有产生的理由了。两三个人抬不动,56个人总可以抬得动吧。这实际上不是难以操作的事,只是老人们早就不耐烦了,倔脾气上来了,于是,也就注定会为未来的历史而背上洗不脱的骂名。

我不明白,直到今天,警方对付此起彼伏的维权示威者,为什么还不愿吸取20多年前的教训而仍然不惜动粗?这样的事例唾手可得。难道决策者总是相信只要使用武器就能解决问题?

那年的武器虽然放开使用了,但解决了问题吗?没有。直到今天,示威者呼吁解决的腐败问题还在变本加厉地广泛上演着。而且由于武器的滥用,使那以后的续任者只得把那次遗留下来的问题当做烫手山芋一样,一届一届地拖下去。至今谁也不敢触及,谁也没有把握解决。他们正因为没有足够的自信心解决好,所以就索性回避开,莫谈国事,只谈吃喝。闷声发财去!

当年毛泽东凭恃的法宝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走后,老人们依恃的法宝就变成了枪杆子里面“守”政权。而举目四顾,殊不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早已融入了选票里面出政权的文明进步浪潮。

其实,那年春夏之交的武器之使用,显然不是出于自信,而是因为内心的恐惧作祟。自信的人,是不喜欢耍抢弄棒的。只有不自信的人,才喜欢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这个道理就像有武功的人如李小龙,对付挑战的对方时,并不必借助于工具,只需坚硬的拳头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截拳道就可以废掉你的武功。放而大之,军事上有实力也有自信的国家如美国、以色列等,从来是不搞大型阅兵典礼的。这些真正利害的国家并不需要通过阅兵来展示实力,但人家一样不得不服他的武林老大地位。

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是他总喜欢一身戎装到处亮相,而且腰间永远别着一支手枪。我想,他的内心其实是不自信的,所以才要常常枪不离身地保护自己。还有喜欢穿军装的首脑如古巴的卡斯特罗也和刚才提到的阿拉法特如出一辙,他们无异于用另一种方式在向周围的人这样发出暗示:“我只是一个虚弱的统治者,所以请大家谅解我,只有依靠武器才能给我壮胆,给我提气,给我增添自信心。”

历史上有许多例证可以证明,文明和道义的内在力量,常常胜过外表冰冷的武器。

武器,如果不是用来炫耀,而是用来自卫,才见其价值所在;如果武器是拿来欺凌弱小,滥杀无辜,则无异于充当屠夫,制造罪恶。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