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曾经被一家文学月刊抽调去帮忙,有了观察编辑部内部情况的机会,后来看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就觉得很有意思。米去的那家编辑部,办公室的内部布局和人员关系与电视剧里面的基本相同。至于人员结构,去掉吕丽萍,葛优和侯耀华以后就差不多了。那个时候,文字工作是高风险,所以编辑们小心翼翼不苟言笑,再加上编辑们年龄都比较大,多少有些沉闷。
现在的刊物叫“平台”,那个时候叫“阵地”。但是当时的“阵地”实在太少。每一个省,基本只有一家文学月刊和一家人民出版社、出版社是组稿出小说集或者诗集之类,一般的文学爱好者没有份参与。所以,全省的“自然来稿”都集中在米去的那个编辑部,不难想象发表的机会实在小的可怜。当时的业余作者是通过邮局的邮箱投寄稿件,有一句话是 “管你登不登,我就往里扔”。编辑部每天会收到很多稿件,能让编辑看上眼的微乎其微,基本是“不登就不登,你扔我也扔”。那时候的稿件是写在纸上的,不知道作者写过几稿,那个艰难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千辛万苦到了编辑手里,大多数稿件不等看完就给枪毙了,实在有些惨不忍睹。不过平心而论,编辑走眼的时候真的不多,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稿件看的多了,一搭眼就能分出上下。
别看编辑们貌不惊人,可都是成名的人物,对于文学青年来说,更是有些高不可攀。这些原来只在纸上看到的名字,变成活生生的人,你又站在他们当中,真有一些晕乎乎的感觉。米相信,每一个文学青年收到由编辑签名的第一封信通知要发表你的作品,你一定会记住那个编辑的名字把他奉为导师。当你和导师们一起工作的时候,会有一种神圣感。人也会膨胀起来,其他人也会高看你一眼。
米刚到编辑部不久,有一位曾经为米出过头的“黑道”朋友来找。年纪比米大很多,却象小学生一样不好意思的说,他写了一篇小说,想请米指点一下。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可是听说打架连后脑勺都会笑的主,在江湖上名号很响,竟然会写小说?米知道他从小没有父亲,妈妈也过世不久,所以看到他小说的开头心里就一震:“我疲惫的爬上树,象一只倦鸟,一只没有巢穴的小鸟。往下看,人间再也没有亲人,往上看,不知道哪里是出路---”。米马上想起在他妈妈去世的那一天,亲眼看到他靠在一颗歪脖树上默默的哭泣,米的眼睛一下就酸了。他没有什么华丽的写作技巧,但是写的真切感人。米发现,只有从心中流出来的文字才能打动别人,这也是米后来没有选择文科的原因之一。
米把文章给了总编,他非常欣赏。这位“黑道”朋友的小说很快就发表了。后来他成为颇有影响的青年作家。米问总编这样算不算“走后门”。总编说,“文字的东西是不怕走后门的,因为文字发表出来是给大家看的,走后门只是增加发表的机会,文字本身是由读者评价的。每天全国发表的文章不计其数,能让人记住的是那些可以打动读者的作品,只有打动了读者,作者才会得到承认,通过你,我们发现了一个好作者,这对读者对个人都是好事一桩“。
编辑和作者是相互依存的。在编辑部里可以看到很多大名鼎鼎的作家。不论名气多大,对编辑总是恭敬有加,米这样的小年轻,人家也老师老师的称呼着。编辑对作家也是恭恭敬敬,他们说,这些作家就是刊物的生命,我们就是靠作者过日子呢。每个刊物都需要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作者群,拉住这些作家,靠编辑的能力,也靠发表作品时候的小小优先权。文字的东西常常和文字本身脱钩,这也是文字特殊的地方。所以在一个刊物上总是看到一群老面孔,也算正常的。
前几天看王蒙的小文集时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些小文改成米笑的名字,放在万维上会是什么结果?仔细分析一下,发现这些文章不但没有机会上导读,连点击率上百都是问题。因为他说的事情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可是,如果是王蒙写的,那就大不相同。记得一个演员懒懒的写了几句“今天拍戏太累了,什么也不想干,早点睡了”。就这,留言几百点击上万,哪里说理去?她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写了。
最近看到有网友提倡用民主的方式评价文章,米很觉得意外,一直不知道作者还有这种权力。民主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但是在专业领域中并不通行。比如在文字行业,从来就没有民主。米去的那家编辑部,对于是否推荐发表,就在某个编辑的一念之间,发表的决定权在总编手里。文学界怀才不遇的事情屡见不鲜,所以相当多的文学爱好者没有步入文坛就退出文坛了。很多世界著名作家都有稿件被退回的经历,也有很多世界名著遭到出版社的冷眼,后来才被某个出版社看中的故事。这不是因为没有民主,而是因为文字的优劣没有统一的标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每一篇名著都有不同的评价,就是已经流行的作品比如《哈利波特》或者《蜗居》,仍旧有很多反对意见。读者是作品的最终裁判员,但是作品只能发表出来让读者评判,不可能让读者评判以后再发表。所以发表的权力必然在少数人手里。
没当心,从编辑部里面扯到外面来了,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