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雁翎的轻声细语
  雁翎所写的故事,真实与虚幻
我的名片
雁翎
注册日期: 2006-10-26
访问总量: 72,86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对于“虎妈“评论的评论
· ZT 探索生命奥秘之旅 ---by 红蜻
· ZT 探索生命奥秘之旅 ---by 红蜻
· 从上海外滩到加拿大“曼哈顿”--
· 从男孩到男人----母亲的作用比父
· 对《爱就是一切吗?戈尔夫妇40年
· 上海女人的“精致”在今天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网络世界】
· 从男孩到男人----母亲的作用比父
· 有人想出名,也要择手段。嘿嘿
【职业妇女】
· 对于“虎妈“评论的评论
· 从上海外滩到加拿大“曼哈顿”--
· 对《爱就是一切吗?戈尔夫妇40年
· 上海女人的“精致”在今天
· 不是风花雪夜--骑驴找马
【让我感动的故事】
· ZT 探索生命奥秘之旅 ---by 红蜻
· ZT 探索生命奥秘之旅 ---by 红蜻
· 爱到极致
· 我爱你就像没有明天
· 今夜我特别爱你
· 不知春夏与秋冬
· 爱在多雨的仲春
· 春天里还在下雪
· 春暖花还没开
· 春天将临
存档目录
01/01/2011 - 01/31/2011
11/01/2010 - 11/30/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6/01/2010 - 06/30/2010
11/01/2007 - 11/30/2007
10/01/2007 - 10/31/2007
06/01/2007 - 06/30/2007
05/01/2007 - 05/31/2007
03/01/2007 - 03/31/2007
02/01/2007 - 02/28/2007
01/01/2007 - 01/31/2007
12/01/2006 - 12/31/2006
11/01/2006 - 11/30/2006
10/01/2006 - 10/31/200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对于“虎妈“评论的评论
   

怡然的故事和怡然的评论:

 

“尤金今年应该有四十岁了吧,他是个苏联小伙子,称他是小伙子,因为他一直都没结婚。说他是苏联人,现在哪还有什么苏联啊,只是因为他父亲来美国那会儿,前苏联正如日中天,所以他们一家人心底里一直都认为自己是苏联人。

其实我从来没有见过尤金,只在这个世纪初他演的一部好莱坞影片中目睹了他的形象,很英俊的俄罗斯小伙子。在那部片子中,他饰演的不过是个跑龙套的小角色,好在名字还被打在了片尾的屏幕上,没闹成个群众演员。如果不是尤金的父亲一再在我面前给他儿子做广告,我还真不会去看那部好莱坞影片。

回想起尤金是如何步入演艺界的,已经是快二十年前的事儿了。那时他刚上大学,面临着人生的抉择,他父亲力主儿子去学电脑或其他工程类学科,可尤金一门心思就想去学表演,去好莱坞闯荡。父子俩僵持不下,但最终老子还是让步了。尤金大学毕业就去专攻表演,还拿了个硕士学位。不过,学费都是他自己贷款,老子动气了,不给他掏钱,是不是也想以此胁迫儿子,就不得而知了。

尤金在好莱坞混得并不理想,只演过几个小角色。他父亲经常抱怨,买了间房子,还得老爸来帮助付房贷,到现在仍然单身一人。经济上没有稳定的收入,精神生活又好得到哪去。做父亲的时常后悔,当初没有坚持让儿子去学工程。看看他的几个中学大学同学,如今个个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优秀的还有跻身于华尔街的。我十分理解尤金父亲的那种心情,尤其是当他一天天变老,看着事业无起色生活无着落的儿子,那份沉重,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深有体会。

由此我想到,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果当初尤金听从了父亲的忠告,放弃他一时热衷的爱好,去从事某一类工程研究,他的人生会是怎么样的呢?如果尤金的父亲确实了解儿子的天赋特长所在,给儿子一个有效的引领,尤金的今天又会如何?可惜,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也不会给人那么多机会去尝试每一种“如果”带来的结果。我这里不是想说尤金不该去搞电影,或者说他选择错了什么,而只是想说,在他人生的这个选择过程中,甚至在他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他的父亲没能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

----------------------------------------------------------

 

雁翎的评论:

对文章中有一点非常有看法,就是对苏联小伙犹金的评论。怡然用了个“如果”,如果他学更实用的东西那么他的将来会怎么样。
其实这个“如果”是不存在的。先不说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很简单的道理,世界上不可能都是医生工程师,如果都是,也挣不到大钱。其次小孩子长到了大学生(如果你有过这样大的孩子你就知道),可能家长自己也能看得出来,他的能力潜力基本定型了。小时候会以家长的理想为理想,比如把挣很多钱为目标,但是近二十年的人生经历会告诉孩子们自己他们是不是真的在乎钱。有的孩子比较物质,有的孩子则比较spritual,不在乎自己将来是不是富有,他们自己知道自己是饿不死的(他们的父母很富有),他们就会追求不同的东西。
总的来说,小时候很受穷的成年后追求财富的多一些。艺术家都是一些流浪的灵魂。富有国家的艺术家多一些也更艺术一点是因为更纯。他们追求的东西,从中得到的快乐是凡夫俗子们不能想象也不能体会的。
许多了有钱了以后才开始追求艺术也是因为他们的灵魂需要安慰,而物质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至于蔡美儿的文章和教育方式,我觉得这个方式在她自己身上得到了成功,如果她也很满足,她是一定会在下一代身上重复的。因为她不知道除了这条路人生还有别的路。她其实忽略了许多的事实就是她的孩子成长环境已经和她自己那时候很不一样,小孩子的个体也是很不一样,蔡美儿如果再次成功(制造出一个快乐满足富有有地位有好丈夫好孩子的另一个哈佛教授)是偶然的。而不成功是必然的,比如有地位有钱但不快乐,有好丈夫不一定有好孩子,快乐而幸福不一定富有又有社会地位。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她的真实生活,如果她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多的愤怒和压力在孩子们身上,孩子的成功与否对她的影响如此巨大,很难说她的生活多么完美。
还是那句话,好事不可能都让一个人占全了,还是看各人的取舍。但是不管什么样的人生,其实人都在追求一样东西,就是心灵的满足。这个追求不管人意识得到与否,一定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冒出来的。
我觉得我们要承认世界的多样性,什么样的能力做什么样的事,人比较会快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