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元宵融化在口中的细腻,但是记忆里的白白的元宵是愉快与不愉快的结合体。 记得小时候,每到元宵节前十几天,北京大街小巷的国营食品店门前就会架起摇元宵的机器。那一个个小白球在大摇盆里滚动着,慢慢象雪球一样变大,直到一定的大小才能出售。那等待新制元宵的队伍,由几个,到几十个慢慢加长。陌生的人们站在那里讨论着是黑芝麻的好,还是白糖青红丝的好,时间也很快打法掉了。去买元宵是一个好差事,因为我喜欢看摇元宵,那时摇出的不仅仅是元宵,也有我的种种梦想。年幼的我,总觉得摇盆里最终摇出来的可能不是元宵,而是由魔法变出来的其他的什么。不过,我的梦想总是落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还是可以行使一点儿特权,买些我喜欢的口味的元宵。 元宵买回家,煮元宵好像是一个碰运气的过程。那么多年,每一年的元宵节,爸爸,妈妈,姐姐和我,我们好像都在碰运气,不知道那年的元宵是不是会煮熟,里面没有不化的糖块,没有怎么煮也不会熟的干面,没有芝麻洗不净的沙子。。。很多年,似乎没有完美的元宵,妈妈的抱怨总会是大家很扫兴,好像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一定要发生在我家的元宵节的晚餐上。又过了若干年,为了元宵节我家餐桌上的愉快,我爸和我妈决定:只买稻香村和桂香春的元宵。于是,我的去看摇元宵的快乐,也不再有了。因为,那时的北京只有几家稻香村和桂香春的分店,爸爸和妈妈要提前下班,排几个小时的队去买。从名店里买的元宵,是不同于从街头买的元宵,它们是细腻而易熟的。口味也有很多种。于是我家的元宵节的晚餐总是没有悬念的平和,快乐。 前几天,我第一次看朋友包汤圆和第一次品尝汤圆,看那汤圆一点一点的被捏起来。那煮熟后汤圆皮的绵软细腻,那黑芝麻汤圆馅的纯香,甜而不腻,竟让怦然心动。我恍惚间回到了十多年前的北京的家里,好像又吃到了稻香村的元宵。这南方的汤圆,竟然和北方的元宵有着相同的口味。 这北方的元宵,这南方的汤圆,同是代表着思念亲人、渴望团圆,但却有着非常不同的制作,不同的渊源。也许,古人说异曲同工,就是这个道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