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海归,海不归 万维有奖征文  
庆祝万维读者网创建13周年(1998年4月17日~2011年4月17日)  
https://blog.creaders.net/u/4825/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万维13周年征文
注册日期: 2011-02-14
访问总量: 2,079,35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有奖征文:海归,海不归
最新发布
· “海归,海不归”有奖征文揭晓
· 细柳营:海归与不归的意向和选择
· 牛北村:张老实海归记
· AManlyMan:海归,海不归
· 文章笑权:不想归化社会,应当尽
· 佚名:海归海不归,再海归再海不归
· 廖宛虹:人间母女情,归心值几何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有奖征文】
· “海归,海不归”有奖征文揭晓
· 细柳营:海归与不归的意向和选择
· 牛北村:张老实海归记
· AManlyMan:海归,海不归
· 文章笑权:不想归化社会,应当尽
· 佚名:海归海不归,再海归再海不归
· 廖宛虹:人间母女情,归心值几何
· Kitty Yim:明天就要嫁给你了
· 索额图:海归与爱国之关系辨析
· 雪融:海龟出轨找二奶并不是男人
存档目录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pearl:海不归并不是懦弱不上进的代名词
   

    当万维网开辟了海归与海不归的题目,我关注着大家的发言和讨论,本来只想做一个安静的读者,可是由不得心绪万千。 我们这一代人,被时代的大浪冲到了这片沙滩,时至今日,何去何从,终于变成了一个大问题。更不用说,随着人近中年,那种远离故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怅惘,更是久久不去。

    归,还是不归呢?

    如所有发言者所言,这是一个极其个人化的选择。 是选择你的心呢,还是选择你的理智呢。 所谓西人所言, Follow your heart or follow your senses。

    而我想说的只有两点。

    一, 让我们面对现实——我们已经回不去了。

    二, 如果是勇者,留守西方一样有作为。

    当然,我说的回不去了,并不是那麽严格极端的无法回归。如果你真的归心似箭,实际上你几个月内就可以做到——辞去工作,卖掉房子,关闭若干账户,你马上可以走。这是真正的follow your heart的情况。 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大多数人,特别是拖家拉口的这批, 真正能跟随你的心的很少。 做为承上启下的中年人,我们的决定,绝大多数都是理性的,周密的判断,不仅仅是考虑到自身的前途,发展,还有家庭,子女,配偶的种种考虑。

    为什么我们已经无法回去?

    首先, 你比在中国当地已经稳扎稳打几十年的人材究竟有什么优势?

    如果你在海外的几十年,只是做着普通的技术工作,比如电脑,普通的生化,药业研究,或者会计,工程, 那么你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优势。 前两年国内的千人计划, 我们多数人也是不合格的。我有朋友的朋友参加了这个计划,回去了。 他是什么情况呢? 他是博士学位,是做地质,石油开采研究的,在当时美国供职公司里,也是这项研究的技术领头人,即使已经工作多年,每年都会保证在一流地质杂志上发表两到三篇论文。 他这样的人材,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极度需要原油的国家,当然是需要的。所以他海归了。我们都认为他是应该归的。而我们很多人,为了生计,已经偏离了当初的就业方向,集中在编程,会计,还有普通的工程科里。 这样是没有多少优势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国现在需要的只有两种人: 一是各个行业里的顶尖技术人材,二是高级管理人材。 而我们多数人,和这两者,都不沾边。

    反观在国内这批稳打稳扎的人群,他们只比海外的这批少喝了几年的洋墨水,却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当地就业经验和人际关系。他们具有天时地利人和几项。而普通的海龟,几项都没有了,基本上出师就不利。而我们都知道,要在国内顺利地发展,广泛、丰厚的人脉,是不能缺少的。而我们已经离开这么久了,原来的一点关系也丢失了。当然,这些年,一直有朋友和我说,我还和国内的某某科长,局长有联系啊,还有老同学啊。我往往都不得不给他们泼泼冷水 ——这种一年写几个电子邮件,发个贺卡, 蜻蜓点水似的联系一下的关系根本不管用。关系都是要精心经营的,而且要有具体的利害关系加以维系,才是真实的牢固的。你回去探亲时别人和你说的那些漂亮的大包大揽的话,能靠住的,能兑现的不多,实际例子我也可以举出不少。

    我们当年出国,不是基于爱国主义。我们现在有海归的想法,也和爱国主义无关。我们人类是利益的动物,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也如游牧民族一样,一直追逐着水源。我们终极的人生追求,无非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为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大多数人当然也明白,我们回去没有什么优势,那么又何必回去冒那麽大的风险重新开始呢? 这也就是为什么讨论海归的人这么多,讨论这么热烈,真正付诸行动的这么少的主要原因。

    我们无法回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们无法只为自己活着。如果你一个人海归了,你的配偶怎么办? 很多人的配偶在这里也有非常好的工作,也有很好的发展。当然你可以自己归去,让配偶和孩子留下,但是我们都明白, 这种不正常的家庭生活无法长久,更为鹫占雀巢的情况打下基础。如果你的配偶很支持你,同意辞去工作,和你海归,那么你的孩子怎末办? 让他们和你一起海归,去进入国内高度运转的考试机器? 或者把孩子送去国际学校? 这都是对孩子不利的。而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是十几岁的中学生,那么你让他们和你回去,对他们而言,就象把植物连根拔起,让他们远离自己熟悉和喜欢的环境和朋友,做家长的,实在无法忍心。所以说,海归不是只相关个人,而是关系整个家庭,是很复杂的一个选择。

    再有,就是大家已经说得很多的一个了,就是文化的再冲击。这个我也有所耳闻。我们在海外的这些年,我们已经潜移默化地习惯了,而且喜欢这种做事有规章,法制也完善,较少猫腻的机制。回去了就很难保证。 不要小看这一条。我的一位朋友在银行做事,这两年她被委派开展国内的业务,基地还在美国,但经常去中国出差。她经历了很多办事不走规章的事情。且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应酬,还要喝酒,一年多下来,她和我说,她已经决定不常驻国内,因为不喜欢国内的企业文化。她说她可以花很多的力气去适应,但是她认为这种痛苦是不值得的。

    说了这么多,实际上我们多数人都明白, 我们已经不可能轻易地回去,或者根本就回不去了。但是,这并不是我这篇文章唯一想讨论的地方。我还有另一个观点想要说明,那就是,请放下怀才不遇的心情,如果你是勇者,你在异国他乡,一样能做出成绩。

    这里实际上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仿佛留在西方就是懦弱者,无能者, 胆小者。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准确的。很多人海归,就是因为想回去做番事业,或者开创自己的事业,或者充当行业领头人。而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有勇气,而且愿意尝试,愿意吃苦,你在西方的土地上一样可以创出一片天空。

    我身边就有很多现成的例子。

    我当年商学院的一位同学,浙江人,清秀瘦小,说话也轻言细语。怎么看她都不是课本里描述的"Leader"的样子。 三个月前,消息传来,她被提升为现在供职的这家大公司的Director,管理一个大部门, 底下有十来个经理和几十个Analysts。

    这里是她的成长里程。她毕业去了一家大公司,从最普通的Analyst做起,非常敬业,非常勤奋,平时努力地和同事,上级搞好关系。这些年,她很努力地追去着自己的发展,吃过很多苦,包括业务上的考验,人际关系上的考验 (派系之争,拉帮结派,等等), 还有她和别人交流的考验 (她的工作要求她经常做大规模的演示,底下经常坐着百十号人听。为了讲好不出错,她经常要提前一两个星期就开始准备,预演。经过十来年的锻炼,她现在已经可以不做准备就讲, 随时开讲。 我听过她的演示,还有发言:口齿清晰流利,作风稳健大方,还经常开个玩笑什么的。想想她当年的羞怯紧张,真是感慨万千,为她骄傲)。她这些年来,也经常有觉得有跨不过去的时候,甚至有关起门来哭的瞬间,特别是为了孩子以后,更有了退隐的想法。支撑着她走过来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性格。她和我说过,美国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而且做得更好——美国人能做管理层,我们也能做。就是这种精神,让她一次次地挑战着自己的极限,从基层的分析师,做到普通经理和现在的资深经理。

    我们作为中国人,语言的劣势肯定是存在的,玻璃屋顶当然也是存在的, 但是如果经过努力,这些劣势是可以改善,甚至可以克服的。 我们不要把这些不利因素当借口,作为自己不努力,不上进的借口。说句不客气的话,你要老是拿这些说事,你就算回国,也不会有什么大名堂。我这些年最深的体会就是,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志气的种子,就算在沙漠里,也能发芽生根。

    当然这里的艰苦是不言而喻的。拿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我2004年的时候,在一家著名的大型IT公司供职。那年,我有了做管理的愿望,和顶头上司谈的时候,她说,你考虑清楚了吗,做管理层的责任可大,你说不定弄不下来,会流眼泪! 这么多年后了,我都记得她的话,她的这种轻蔑的态度。当时我没说话,心里却在流着眼泪。因为她的这种态度我离开了这家公司,后来又换了几家公司,象我的同学一样,也吃了很多苦,经历了很多的挫折 所幸都慢慢地挺了过来。不过,不象我的同学,我并没有一个喜剧的大结局告诉大家,到现在为止, 我还没有达到当年给自己定的目标,但是我确实取得了一些小进展——管理, 扩大着自己的团队。我拿自己的体验来说,中国人是可以进入管理层的。

    海归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有朋友想开创自己的事业。你在美国也可以尝试。 我身边的两个朋友,现在就在尝试。 他们在组建一个小的IT公司。还有另外一个朋友的先生,也在和合伙人组建一个大的Data Center。 两个月前,VC的资金也到位了。当然, 他们的生意很可能会失败,但是他们都是勇敢的尝试者,我非常钦佩他们。

    上边说了这么多,把心中的想法倾诉出来,此刻我觉得非常轻松。心静如水。人生,终归,是一个过程。我们做了选择,就不要后悔。当年,我们意气风发地来到了这片异国的土地,从零开始,组建了自己的生活。现在,我们需要勇敢地承担起当年决定的后果,稳扎深根,尝试不止,一样可以有奋斗的,没有遗憾的人生。

    当然,在午夜梦回的瞬间,不是不会有那种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的怅惘, 更有那种乡关何寻的微喟。但是,这种感触,只会被我们深深地埋在心底。我们,终究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当我们的祖国足够强大富有,她的儿女无须外游也会有美好丰富的人生的时候,我们就无须再谈海归的话题,也无须经历这种再选择的洗礼。因为,选择,虽然是好的, 也经常是痛苦的。

请浏览Pearl的博客,阅读更多精彩博文:

http://blog.creaders.net/pearl/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