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玉舟浅痕 |
|
诗是心境化入字,心境是爱在其中行,爱是神成为人,住在我心。 |
|
|
|
|
|
|
|
|
|
|
来自: 美国(中国) |
注册日期: 2010-04-14 访问总量: 416,664 次 |
|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
|
|
|
|
|
|
| 旅游的畅想 |
| 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几乎是人生的一个必然阶段,作为学习和经历来拓展自己的胸怀,体察人间的百味,从而平衡自己的世界观,凝练更符合社会需要和人性关怀 的感悟和思想。现代人有时也引用这句话来为当今蓬勃的旅游找到出处,只是今人之行大大不同于古人之行,今天的旅游除了其巨大的商业目的之外还有现代压力的 产物,类似古人的行万里路已经非常少见。 当人们不能安然于日常的作息,对环境产生疲劳和厌倦时,旅游是缓解这种压抑感的一个选择。虽然有人倾向于购物,有人涉足声色犬马,但出去走走仍是一个有效 的途径。这使旅游有点象心灵的加油站,让疲惫的心稍作停顿,补充能量。那么是不是相反地,当我们对自身生活常感惬意,不受压力困扰时就不会有旅游的冲动 呢?不管是理论上还是现实生活中,这个命题都不成立,这就是旅游热的第二个原因,即缺少满足感和填充欲望之旅。说到缺少满足感,这是现代人的特点之一,丰 衣足食已不是幸福;而对欲望的重新定义,使任何超出了美好追求和基本需要的行为普遍地存在。人们在追求极致,极致的每一个方面都会被包装为光明诱人的样式 来到人面前。无论对食物对衣着还是对用品,追求奢侈以时尚的形式为人们普遍接受。这时的旅游就大大超出了人们对外面世界的新奇探究,而是承载了想要体验人 生极致的梦想。 人如果是一个象汽水瓶一样的容器,那么他的身体是那个容器的壁,理性是它厚厚的底,人的思想是瓶子的颈,而人是有灵的(也有人称之为灵魂),这灵就是这个 瓶子窄窄的口。人的里面生下来是空的,人用一生来寻找可盛装之物,因为一个的空器皿是悲哀的也是毫无意义的,作为器皿只有在它盛装了之后才显出功用与意 义,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为了一个充满幸福感和满足感的人生,每个人都在寻找。只是凡物假如不从瓶口进入,就仍是我们身外之物,理性的思考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紧帖我们生命的东西, 但无法将其变为我们自己的生命依靠;感性的延伸似乎就要触碰到什么了,然而它仍是那么虚无,不可能与我们的生命成为一体。我们需要盛装,物质、理想、金 钱、地位、以及对生活极致的不断追求,这些都不能满足,瓶子可以沾满了水却仍然饥渴,因为瓶子的口没有打开。 人类在寻找的路上走了很远,尝试了很多,然而“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四13-14)说这话的人是惟一能从瓶口进入瓶内的,并且祂的进入从瓶口到瓶颈一直伸展到瓶底,以灵来认识祂的终必在感性中经历祂,在理性中看见祂。而祂无法依靠理性的求证来认知,如同水不能从瓶底装进来。今天谁愿意打开他的瓶口,欢迎这位独一的神进来?他要得着满足,他要仍然热爱生活但不受辖制,他会在万里路上或方寸之间都获得喜乐。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