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庭榕的博客  
闲来坐坐  
https://blog.creaders.net/u/2378/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庭榕
注册日期: 2009-05-05
访问总量: 209,17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未经授权 谢绝转载
原创文章 版权所有
谢谢光临
最新发布
· 告别百年孤独
· 卡夫卡随想
· 画之殇 - 走近Frida和Diego
· 说说火爆网络的《听说》和《新闻
· 《万历十五年》与中国时局
·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的音乐随感
· 那些年 老男孩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赏心乐事(6)】
·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的音乐随感
· 神秘的狂喜 — “走火入魔”之
【赏心乐事(5)】
· 革命者的爱恨纠结 — 电影《牛
· 在纽约看瓦格纳的歌剧《女武神》
· 永远的花花公子 — 论唐璜及其音
· 永远的花花公子 — 论唐璜及其音
【赏心乐事(4)】
· 永远的花花公子 — 论唐璜及其音
· 墨西哥笑脸娃娃的新春祝福
· 婚姻让他望而却步 — 勃拉姆斯
· 婚姻让他望而却步 — 勃拉姆斯
【赏心乐事(3)】
· 如果人到中年,你会喜欢勃拉姆斯
· 末日经之世俗变脸
· 也谈谈朗朗
· 是无厘头还是高深莫测 — 透视约
【赏心乐事(2)】
· 足球赛场的经典音乐
· 声无哀乐 和声感人 —嵇康的音乐
· 俄狄浦斯王–斯特拉文斯基–新古
· 生命之不能承受—纪念舒曼诞生20
【赏心乐事(1)】
· 演绎酒神之舞- 千秋真一 PK 小克
· 最后四首歌 — 诗乐合一的佳作
· 跨越彩虹-贝多芬的感恩颂歌
· 自我流亡的音乐— 肖斯塔科维奇-
【抒怀心得(3)】
· 告别百年孤独
· 卡夫卡随想
· 说说火爆网络的《听说》和《新闻
· 那些年 老男孩
· 日剧《仁医》引发的思考
· 死之坚强
· 别对我说谎(20101128)— 伟大
【抒怀心得(2)】
· 真实和谎言 — 尼采与瓦格纳的
· 真实和谎言 — 尼采与瓦格纳的
· 说说小“周立波”张冯喜
· 牢狱里的力阻狂轮
【抒怀心得(1)】
· 从纳粹党歌看《宗教大法官》
· 从摔碎到重建信心—C.S. 路易斯
· 是人还是鬼-周立波和张洁的离婚
· 我们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马太系列(下)】
· 财主约瑟仗义葬人子 祭司兵丁封
· 客西马尼求天父 自不量力解经意
· 彼得贪生不认主 耶稣忍辱为哪般
【马太系列(中)】
· 彼拉多糊涂定判词 好彼得勇猛削
· 大祭司惊魂审讯夜 众百姓大闹衙
· 耶稣受难十字架 上天降灾以色列
【马太系列(上)】
· 贪婪犹大卖恩师 三十大洋惹血案
· 马太受难曲是怎样被忽悠成的?—
· 闲侃“马太受难曲”- 马太系列 (
【圣乐系列】
· 天国的声音 — B小调弥撒(巴赫
· 万王之王 — 亨德尔绝境挥写《弥
· Misa Criolla - 阿根廷民谣与弥
· 音乐宣告信仰 --弥撒曲中的信经
· 人性化的耶稣和激愤的民众- 听巴
【马勒世界(2)】
· 怒放的凋零 — 有感马勒的第六交
· 弃绝尘世 — 马勒的一首艺术歌曲
· 天人合一听马勒第三交响乐(下)
【马勒世界(1)】
· 天人合一听马勒第三交响乐(上)
· 童谣与失恋编织的荒诞葬礼—马勒
· 由死入生-从马勒的第五想起
· 在墨西哥听马勒“复活”交响曲
【天下评论(2)】
· 《万历十五年》与中国时局
· 明朝的安南之战和越南的反华传统
· “未来帝”网络预测闹剧的始末
· 哥本哈根的通天塔
【天下评论(1)】
· 谏问国庆60阅兵
· 翻云覆雨何其快:墨西哥“绑架”
· 是非曲直何时了-分析中墨外交纠
· 事实驳斥墨西哥政府对中国的谬论
【音乐与历史】
· Shema Yisreal 和华沙幸存者
· 世界格局的大转变— 1453年之君
· 世界格局的大转变— 1453年之君
· 乘着金色翅膀的思想
【中国摇滚】
· 再见 乌托邦 — 中国摇滚乐的沉
· 摇滚诗人汪峰
· 听许巍的歌有感
【诗画杂感】
· 画之殇 - 走近Frida和Diego
· 天使恶魔 迷乱人生 — 意大利一
· 复苏美洲大陆的梦幻与命运—智利
· 若幻若失-Peter Doig 的画
· 迷失的孤独—读帕斯(OCTAVIO PA
· 夜雨对床 兄弟之情
存档目录
04/01/2014 - 04/30/2014
12/01/2013 - 12/31/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2/01/2012 - 02/29/2012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5/01/2009 - 05/31/2009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Shema Yisreal 和华沙幸存者
   夜幕降临,在犹太小孩入睡前,他们的母亲都会轻轻念上一段Shema Yisreal,历经千年而不变。
1945年犹太拉比Yosef Kahaneman zt'l (一说是Eliezer Silve)被派往欧洲,寻找在大屠杀中被收养的幸存犹太儿童。当需甄别儿童的身份时,他便大声朗读Shema Yisreal,那些用右手捂着双眼,流下眼泪并喊着“妈妈”的孩子必是以色列人的后裔。
Shema Yisreal 的意思是“倾听吧,以色列人。”它是以色列人中最重要的祷告文。分别在清晨和夜晚各颂读一遍,并要用右手捂住双眼。
Shema Yisreal 的文字出自圣经旧约的摩西五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取自《申民记》6:4-9,这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是犹太人相信独一真神的宣告。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
第二部分出自《申命记》11:13-21,第三部分是《民数记》15:37-41。


二战时当一次纳粹士兵把犹太人推进毒气室时,面对死亡的犹太人突然齐声唱起古老的犹太宗教祷告文 Shema Yisreal《倾听吧,以色列人》。在踏入死亡之际,这歌声带给了他们人性的尊严和永生的信念,从而平安无惧地归到上帝的怀抱中。
1947年73岁的犹太裔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1874-1951)读到以上的报道时,大为震惊和激动,后又听到一位华沙犹太难民营逃生者的可怕自述。这些使他以不可抑制的热情,在短短12天里完成了一部表现主义的杰作《一个华沙幸存者》。
勋伯格做为一个犹太人早已受到迫害,在1933年就因纳粹的排犹政策,而离开柏林来到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他决定从一个天主教徒变为犹太教教徒,以表示作为一个犹太人的骄傲。
其犹太背景的经历和二战犹太人的悲剧,使勋伯格的表现主义在《一个华沙幸存者》里被淋漓地渲染出来。
勋伯格说:“作曲家力求达到的唯一的、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他自己。”
“艺术家并不创作其他人认为是美的那样的作品,而只是创作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冲动迫使他不得不创作的作品。”
十二音体系之父的勋伯格在《一个华沙幸存者》中娴熟运用了这一序列作曲法,无调性地营造出恐怖和撕裂的氛围。或许很多人对勋伯格的无调性作品颇为感冒,但在这首作品中,正是这种难受的不和谐与它的主题丝丝相扣,比如尖锐似走音的小号声犹如难民营中的起床号,刺耳的打击乐声带来毛骨悚然的感觉。
在作品中有个重要的人物:讲述者。通过他与乐队的合作,抑扬顿挫地讲述了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音乐与他共同传递出幸存者的恐惧,德国军官的叫骂,人群的不安。
一开始作品充满张力地带人步入那个在华沙的犹太隔离区(ghetto),慌乱和惊恐从此就牢牢地吞噬着听者的内心。
男生朗诵:
一切我都记不清了。在大部分时候我一定丧失了意识。我只记得那个庄严时刻,他们像有预谋似的开始唱歌,唱那支被他们遗忘多年的古老经文歌!但是我不记得我是怎样来到地下,在华沙的下水道里住了这么长时间。

那天照常开始:天还黑时就吹响了起床号。快出去!不管你睡着过还是愁得彻夜未眠。你和孩子、妻子、父母离散了,不知道他们的下落,你怎么睡得着呢?

喇叭又吹响了──快出去!要不军士会大发雷霆!他们出来了;老人和病人动作非常慢;有的人神经兮兮的飞快。他们害怕军士。他们尽可能地快。不行!太吵太吵了,太乱太乱了──还不够快!军士大叫:“注意!安静!你们准备好了,还是要我的枪托给你们帮忙?那样也好,看来你们真的要它!”军士和他手下的士兵殴打每一个人:老的,少的,沉默的,多嘴的,清白的,有罪的。我痛苦地听着他们哀号呻吟。我也挨了重重的殴打,打得太狠了,我倒在地上。我们还得再站起来,不能站起来的就被揍脑袋。

我一定昏过去了。我记得的下一件事是一个士兵说:“他们都死了”,于是军士命令干掉我们。我半清醒地躺在一边,周围变得寂静──充满恐怖。

然后我听见军士喊:“报数!”开始他们还慢条斯理:一、二、三、四……“注意!”军士又喊,“快点!重来!一分钟内我要知道要把多少人送去毒气室!报数!”他们重来,起初很慢:一、二、三、四……后来越来越快,最后快得竟像野马奔跑,突然,报数声停止,他们开始唱起《倾听吧,以色列人》。

作品在一片嘈杂声中突然从天而降男声合唱 Shema Yisreal 的第一部分,这段高潮的旋律是整部作品的主旋律,在作品前半部分以变奏的形式多次出现。
男声合唱嘎然而止,一切停顿,生命结束。但“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却永不消失。


今年在中东地区发生的茉莉花革命使以色列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2月14日以色列国防军副参谋长Yair Naveh发表演讲说,发生在阿拉伯世界的震荡是出自上帝的引导和他的命定,“今天以色列军队对上帝的信心,应超越信靠飞机和坦克。”
Shema Yisreal 已是深深扎入犹太人心中的根。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