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河北霸县(现称霸州市)胜芳镇。胜芳处京南津西,始于何时不详,百度百科称始建于春秋末期,北宋时定名为胜芳,取意“胜水荷香,万古流芳”。 家乡原为水乡,但我很小的时候就干涸了,所以对水的记忆很零散。 记忆中家乡西南外围都是水,我们叫“外洼”,现在知道正式的名称叫“东淀”,水源来自大清河(海河支流),大到几百平方公里。为防水患修了护城河,沿着护城河修了不少桥,按方向分叫北桥、东桥、西桥和南浮桥等。发水的时候南浮桥浮在水面上,走上去既害怕又刺激。 北桥在我家往北十来户人家,小时候常去玩儿。桥是那种带牌匾的铁桥,栏杆铸铁雕花,那时候觉得特雄伟。桥两端有石凳,石凳后侧有楼梯可达河岸。有时候骑在石凳上看来往的船只,玩伴儿喝一声“鱼鹰船来了”,便一蜂窝跑下去看。 《北桥 - 图片来自胜芳社区》 北方的鱼鹰船狭长,两端翘起,有点儿像北美的Canoe,只是略大。牧鹰人兼船夫在中央,船两侧各有一排架子,鱼鹰们站在架子上,或昂头,或瞌睡。牧鹰人哨声一响,鱼鹰立马儿打起精神,箭一般射进水里,待露头时嘴里多半已衔着一条鱼。牧鹰人把鱼收进篓中,顺手赏给鱼鹰条小鱼。儿时纳闷鱼鹰为什么不把抓到的鱼吞了,后来发现鱼鹰喉下的皮囊被扎紧了。牧鹰人要把皮囊松开鱼鹰才能吞食,现在想想挺残忍的。 《鱼鹰船 - 图片来自网上》 六十年代后期到我记事儿的时候水全没了。从镇志上看,原因是大清河上游修了很多水库,把水都截走了。水没了,护城河也成了臭河沟,北桥两侧的河岸便成了垃圾场。听说南水北调工程有可能恢复东淀湿地,也不知是福是祸。 大概因为曾经是水陆码头,家乡人极善营商。清末民初鼎盛时期,家乡是冀中平原的金融及商贸中心。小时候听家人常提八大家的典故,其中又以吉庆堂蔡家最为辉煌。蔡家良田产业无数,仅在天津就有几十家商号、工厂和银行。十来岁的时候家父所在的工厂改建,从蔡家帐房地下挖出元宝,我跑过去看热闹。只见一箱箱银元宝从工地抬出来,看得我直吐舌头。上大学时有位孟老师,解放前孟家在京津两地有稠庄和糕点行。孟老师对我很好,有时叫我和几个同学去她家吃饭,一次听说我是胜芳来的就跟我说“我母亲的娘家就是胜芳,姓蔡”,我一听就知道准是从吉庆堂蔡家嫁出来的。 家乡的好东西很多,到我开始上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没了,但有一样东西倒是一直传下来了,这个东西就是灯会。灯会其实是“灯”和“会”两个东西。灯是元宵节花灯,会则是武术杂耍表演。小时候盼过年就为两个东西:吃肉和看灯会。吃肉就不用说了,一年里就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白面馒头大肉随便吃;看灯会则是一年里主要的娱乐活动。听家人说最早是在街心搭起一座两米来高的灯台,灯台上吊满数百种精选出来的自制花灯。灯会期间,白天几十道花会像Parade一般踩街巡演,有高跷、有杂技、有武术。入夜,百姓云集灯台周围观灯听唱,喧哗沸腾。我小时候花会表演倒还有,只是不搭灯台了,家家户户自糊纸灯挂在家门,有点儿北美过万圣节的意思。到晚上大人小孩都举着自制的花灯出来逛街,听别人夸自己的灯好,就得意的挺直了肚子,灯举得越发高了。上次回老家玩伴儿跟我讲灯会已经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一直无缘观看。
《花会表演 - 图片来自胜芳社区》 参考链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1242425.htm http://www.shengfang.gov.cn/news/mofei_list.asp?id=284 http://hi.baidu.com/北方苏杭/blog/category/胜水荷芳 电影《小兵张嘎》 胜芳及周边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