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对普通人而言,与其说是一种病,不如说是一种情绪。学会和这种情绪相处,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但也有如屈原者,“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终还是“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很多文学大师,天赋异禀,竟也难逃抑郁情绪的困扰,有的因此而离开人世,有的依然坚强,学着与之相处。
①
J.K.罗琳
代表作《哈利·波特》
J.K.罗琳,这个因哈利·波特系列红遍全球的女作家,在现实生活中其实长年饱受抑郁症的折磨。但也正是因为这段黑暗的抑郁症的经历,罗琳创作出了很多“黑暗”的人物角色,例如小说中的“摄魂怪”,它们来自“阿兹卡班监狱”,空洞无形体,用黑布包裹着。每当这种怪物袭击人的时候,它会吸走你所有的快乐!而最严重的状态,就是“摄魂怪之吻”,因为它会直接吸走你的灵魂。
尽管她功成名就,但作为女人,一个单身母亲,一个抑郁症患者,我们却不得不说她是不幸的。离婚后,她没有工作,有一个不足半岁的小孩,生活步履维艰,更糟的是,英国当时的政治气候和社会风尚对单亲父母非常冷酷无情。当时的英国首相约翰·梅杰在保守党会议上发表讲话,并指出单亲母亲要为英格兰的年轻人问题而受到谴责。于是,受生活所迫,罗琳最终向政府申请了资助,她每周可以领到大约103.5美元的救济金勉强维持生计。
在那些灰暗的日子里,婚姻失败,独自带着女儿的她住在一个狭小的公寓里,她曾想过自杀,但因为女儿她不得不重新振作,并开始写作。现在,她经常反思过去那些黑暗的日子:“我从来没有因为抑郁而感到羞愧,并且我很骄傲我走了出来!”
②
艾米莉·狄金森
美国现代诗的先驱
艾米莉·狄金森生性孤独,据说,她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马萨诸塞州仅四五百户人家的小镇阿默斯特度过。在小镇居民的眼中,这个落落寡欢、离群索居的女子喜穿一袭白色长裙,常年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不喜与访客交谈,晚年甚至终日埋首于书籍,连楼都懒得下。在阿默斯特学院读书期间,狄金森曾因健康状况几次辍学,有人统计,从1845至1846的两年间,狄金森总计上课11周;与她相交甚厚的表姐妹索菲亚·霍兰德也在这段时间患斑疹伤寒去世,这一事件几乎使女诗人精神崩溃。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父母只好接她回家静心疗养。
正如历史上很多的知名人物一样,艾米莉·狄金森的抑郁症从未被正式确诊过,因此,总是有很多读者对她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担忧,经常猜测她到底过得怎么样,直到后来她被确诊为双向障碍和重度抑郁。事实上,抑郁总是与躁狂相伴而行,而这种复杂的病态情绪却也是文学创作最为神奇的源泉。
正如狄金森诗中所写:
心灵最渴求的是欢娱
若无 则是解脱
若无 则是那让人忘却痛苦的止痛药
若无 则是沉睡
若无 如果心灵的审判者
决定如此 是死的权力
③
安妮·赖斯
代表作《夜访吸血鬼》
安妮·赖斯,美国恐怖小说与情欲书写的代表作家,1941年出生在美国的新奥尔良,1961年与诗人斯坦·赖斯结为伉俪。1966年9月,安妮生下一个女儿,取名米雪尔,但现实生活里,我们总是无法预测未知的风险,谁也想不到,当米雪尔五岁时竟被查出白血病,没过多久,女儿就不幸病逝了。
自此,赖斯夫妇陷入悲痛和酗酒长达数年,也正因为女儿的不幸夭折,安妮也患上了抑郁症,绝望之余,她只能靠写作寻求慰藉。她的作品以生动描写恐怖情节而著称,小说的主题多为历史背景下人的离群索居及对自我的追求,小说中的人物总是现实社会或非现实社会中孤立的群体,代表作品是《夜访吸血鬼》。
④
田纳西·威廉斯
代表作《欲望号街车》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创作有《欲望号街车》和《玻璃动物园》等作品。其中的女主角们大都受到精神疾病的折磨,一些评论家认为这与威廉斯姐姐的精神分裂症及威廉斯对其姐姐的依恋有关。
威廉斯与他的姐姐萝丝关系亲近,他也深受她的影响。萝丝是位纤瘦美丽的女子,被诊断出有精神分裂症,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精神病疗养院度过。萝丝由于前脑叶白质切除手术失败而在没有行为能力的状况下度过了余生,这对威廉斯是极大的打击,要积极应对萝丝的病情并非易事。或许是为了抵抗这种困难和痛苦,威廉斯开始依赖酒精。
威廉斯和他的助理兼同性爱人法兰克·梅洛的关系持续了16年之久,在他们相处的期间,梅洛对于威廉斯是个安定的力量,他多次平抚了威廉斯抑郁症的发作,因为威廉斯害怕自己也像姐姐一样发狂。然而梅洛因癌症过世之后,长达十多年的抑郁症问题就一直困扰著威廉斯。1983年,他在纽约因瓶盖噎住呼吸道窒息而死。
⑤
西尔维亚·普拉斯
美国“自白派”诗人
西尔维亚·普拉斯生于美国波士顿牙买加平原区,是儿童作家出身的美国天才诗人、小说家及短篇故事作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庞然大物》和《爱丽尔》等。
她唯一的一部小说《瓶中美人》备受赞誉,这部自传体小说中的主角经历了抑郁症自杀和电击疗法的痛苦。而普拉斯本人自8岁父亲去世时起,就多次试图自杀过,在她多产的写作生涯中,她始终在与抑郁症作斗争。
在剑桥大学深造期间,她遇到了后来成为桂冠诗人的特德·休斯,两人于1956年6月结为连理。在与休斯育有一子一女后,两人婚姻出现裂痕并于1962年9月分居,普拉斯独自抚养两个孩子。1963年2月11日,她在伦敦的寓所自杀,年仅31岁。
⑥
F.S.菲茨杰拉德
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纸醉金迷的生活一样,现实里的菲茨杰拉德其实也过着类似的生活。1920年他出版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从此声名大噪,小说出版后他与吉姗尔达结婚,婚后携妻寄居巴黎,结识了安德逊、海明威等多位美国作家。
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表面上,菲茨杰拉德的生活幸福美满,但殊不知,婚后妻子讲究排场,加上有些精神失常,挥霍无度,给他带来了极大痛苦。也因为这样,他经济上入不敷出,无奈之下只好去好莱坞写剧本挣钱来维持生计。1936年不幸染上肺病,妻子又一病不起,使他几乎无法创作,精神濒于崩溃,终日酗酒。1940年12月21日突发心脏病,死于洛杉矶,年仅44岁。
当一个人痛苦的时候才会变得才华横溢,当我的生活步入正轨时,我开始跟你一样,像你忘记我那样忘记你,然后忘掉那些痛苦,开始变得平庸可耻。我不愿这样,也不愿意这样,我无法触及你,你就像盖茨比的梦,璀璨无比,却又触不可及。前方的路上诱惑太多,我没有盖茨比那么了不起,我可能走上其他的路,无法一直追逐你的脚步。
⑦
斯蒂芬·金
代表作《闪灵》
斯蒂芬·金,美国多产畅销书大作家,代表作《魔女嘉丽》、《闪灵》等。透过他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总是描写人类因为自身罪恶而走向崩溃和毁灭的故事。
现实生活中,斯蒂芬·金酗酒成瘾,挥霍无度,饱受抑郁的折磨。他也曾一度为了自我治愈而用心努力,但最后却只能依赖毒品来消解精神的痛苦。很多时候,他作品里表现出的恐怖荒诞的世界其实不是虚构,实质上是源自他日常生活中最真切的内心的感受。据说,当斯蒂芬·金两岁大时,他的爸爸去买包烟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抛弃了他们母子,并欠下一大笔债务,他的母亲后来靠在洗衣店做杂务来赚钱养家。
⑧
马克·吐温
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他杰出的古典文学代表作如《费恩历险记》或许就表明了他抑郁倾向的根源。但是这位有名的抑郁症作家的家庭生活经历或许也是导致他的压力和抑郁的重要原因。
1868年马克·吐温对欧丽维亚一见钟情,两年后他们在纽约结婚。欧丽维亚生了儿子兰登,但兰登在19个月时死于白喉。1871年,吐温一家迁往康乃迪克州哈特福德,在那里欧丽维亚生了3个女儿:苏西、克拉拉和珍。而吐温比女儿珍和苏西都活得久。
自从爱女苏西在1896年死于脑膜炎时开始,他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抑郁,而妻子欧丽维亚在1904年的逝世及珍在1909年12月24日的死令吐温更忧郁,这位幽默大师的晚年因亲人的先后逝去而饱受抑郁症的折磨。
⑨
阿瑟·兰波
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
兰波是法国19世纪的诗歌奇才,创作时期仅在14-19岁,之后便停笔不作。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兰波性格叛逆,屡次离家出走,甚至曾经参与过1871年的巴黎公社组织。1871年以后,兰波成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他开始酗酒,并经常蓄长发、衣衫褴褛的招摇过市,以图嘲笑那些一本正经的中产阶级。
1871年9月底,兰波再次回到巴黎,住在魏尔伦的家里。很快,魏尔伦便和这个17岁的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坠入爱河,他们成为巴黎诗坛著名的同性情侣。两人同居之后,生活挥霍而放任,酗酒和吸食大麻是家常便饭。1872年,魏尔伦甚至离开了他的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和兰波一同私奔至伦敦。
1873年7月,两人在布鲁塞尔火车站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吵,随后魏尔伦用枪打伤了兰波的手腕,一气之下兰波叫来警察,魏尔伦被逮捕。被捕期间,魏尔伦甚至被迫接收了一系列具有侮辱性的心理治疗,原因是魏尔伦的妻子指控她的丈夫和兰波之间不正常的“友情”。开庭审理时,尽管兰波一再宣称自己撤回对魏尔伦的控诉,法官还是判魏尔伦入狱两年。
魏尔伦入狱后,兰波只身一人回到故乡夏尔维勒,在极度的伤心和忧郁中完成了一生最杰出的诗作《地狱一季》。
⑩
保尔·魏尔伦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
魏尔伦生于法国洛林地区的梅斯,在巴黎接受教育,毕业后成为一个公务员。他很早就开始写诗,一开始受到巴纳斯诗派的影响。186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忧郁诗篇》,从此声名鹊起。而忧郁也确实贯穿了他的整个生涯。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魏尔伦加入了国民自卫军,成为巴黎公社中央委员会的宣传部长。五月流血周发生后,巴黎公社遭镇压,魏尔伦也躲了起来。1871年8月他回到巴黎,结识了诗人阿瑟·兰波。他很快抛弃了妻子和孩子,和兰波去了伦敦。1873年7月他在喝醉酒后用枪击伤了兰波,导致他被捕,并关入蒙斯的监狱。他在监狱中收到离婚通知书,兰波也离开了他。
出狱后几年,他最喜欢的男学生得白喉而死,母亲也离开人世,他开始过一种贫困潦倒的生活,滥用毒品、酗酒,因疾病长期住院等,最终在1896年死于贫困。
⑪
欧内斯特·海明威
代表作《老人与海》
以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而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并非像外人想像的那样,充满文学家的浪漫与激情,相反却处处是紧张与压力,甚至他的内心还时常经受着剧烈痛苦而复杂纷呈的变化。他曾企图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摆脱与逃避沮丧、低落的情绪,如不停歇地旅行冒险、不停地寻求各种刺激生活等。海明威总想在身体上企求生存,可是他在心理上却渴望着死亡。
而小说《老人与海》主人公桑提亚哥在海上与鲨鱼搏斗的经历与内心活动,正是海明威当时矛盾心态的展现。
“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小说中老人的内心独白,也是海明威一生的写照。抑郁,就像一张挣脱不了的罗网,将这位文学巨匠紧紧地缠绕。
为了挣脱出焦虑与忧郁情绪,海明威曾不断寻求女人与烈酒的刺激,他跟许多女人有过关系,结过许多次婚,搬过很多次家;饮酒从红葡萄酒到威士忌,最后到伏特加,但是仍无济于事。他像只被凶恶老鹰穷追不舍的猎物,被追得走投无路、无处躲匿。在1961年夏日的一天,他终于用子弹结束了顽强拼搏的一生。
——
除以上大师之外,芥川龙之介、安妮·塞克斯顿、弗吉尼亚·伍尔夫、爱伦坡、川端康成、托尔斯泰等文学大师们也都有明显抑郁情绪。Healthline有一位名叫Connie Fors的朋友说:“我已经抑郁了太久,根本无法想象不抑郁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据 2015 年的数据,中国重度抑郁症的发病率大概在16%左右,那也就意味着我们13亿人口,应该有超过七千万人以上的重度抑郁症患者。而且抑郁症患者中,有 15%-17% 的比例最终完成了自杀。请珍爱并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世界上唯一的你、我、他。
抑郁症在社会上是非常普遍的,只不过名人的更容易被注意罢了。当期望值与现实严重脱节的时候,比如你希望世界和平,却看着中东每天因为战争而死人,难民死在海滩上。。。而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原因。
昨天听说美国平均每年用自己的枪自杀的人是两三万,而自杀的第一因素就是抑郁症,尤其是以这种激烈方式的,典型的例子就是海大叔,非要用一个巨大的枪把自己崩了,也是一个statement。
身兼文学大师和抑郁大师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