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帮助朱令工作团的博客  
帮助朱令 追求真相 惩治真凶  
https://blog.creaders.net/u/1188/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朱令铊中毒案可能的发展和案中确定的事实 2008-03-31 16:49:38

朱令铊中毒案可能的发展和案中确定的事实
作者: 马铭 于2007年3月 


关于朱令遭投毒而致终身残废的案子,几年前只是略略浏览过一些文章,没有仔细阅读,近日见到朱令案的志愿者整理的一份电子资料,促使我仔细地阅读了一遍朱令案。这份电子资料,可以说是目前最全的朱令案相关非官方资料档案,收录有众多媒体的大量相关报道,网络上的讨论资料,以及涉案人“孙维”在网络上的自辨声明。此资料名为《清华朱令被投毒案件始末》,PDF文档,汇集者称此书的目的是为“帮助朱令志愿者”提供阅读方便。本文引用的事实均来自这份电子材料。 

朱令1992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1994年12月至1995年4月先后两次离奇中毒,不得不先后两次住院治疗。2007年1月,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播出了节目《朱令的十二年》。据节目介绍,2006年朱令33岁,现在她全身瘫痪,智力相当于六七岁的儿童,语言表达严重障碍,双目近乎失明。 

整个案件,目前可以明确的事实并不多,但是协和医院治疗不当延迟了救治时间和清华大学相关实验室管理混乱却是两个不争的事实。 

协和医院没有仔细做患者中毒鉴定的情况下,轻率地得出“排除铊盐中毒”的结论。最后时刻,是朱令亲人私自收集患者皮肤指甲及其它化验物送交北京职业病防治所鉴定,才得知朱令是铊中毒,其亲人随即向清华大学保守处报案。此后,协和医院终于采用正确的化学药剂排毒法来治疗患者,可惜已经晚了,由于毒物长时间对脑部神经的损害,给朱令留下终身难恢的严重残疾。 

协和医院最终被认定治疗朱令期间存在不当之处,对朱家作民事赔偿。 

朱令本人自称并没有接触过有毒等危险品,那么如何中毒的呢?经过警方确定,认为是他人投毒。而毒物的来源,被锁定为清华大学的相关的实验室。有没有可能毒物铊盐是来自于其它地方呢?有可能。但是清华大学混乱的化学药品管理,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朱令案中另一重要当事人“孙维”在其自辨声明中明确地指出这一事实,并且为了验证清华大学化学药品管理混乱,孙维之兄亲自到实验室几次取走危险药品又放回,并作了“全程录象实”。通过这个录象实验,以证明他人是可以轻易地拿到危险品从清华实验里。中国国家教委1997年发专门文件,谈到了清华大学的铊盐中毒案,并写道:除涉嫌人为作案外,铊盐未按巨毒品管理是其重要原因。 

当事人孙维成功地运用这一事实,为自己作了辩解。清华大学在事后,加强了化学药品的管理。朱令案促使中国国家教委全面加强各级学校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工作。 


朱令案的焦点,当然是集中在谁是投毒者上面,目前坊间目前普遍认为是朱令的同学孙维。据报道,孙维被北京警方列为“唯一嫌疑人”,并在1997年(事发后两年)被警方拘讯8小时。 

个人认为“唯一”这个词并不妥当。从清华大学化学危险品管理混乱的事实来看,应该存在第三者作案的可能性。 

对于孙维,网友们讨论的热点之一集中在其家庭的背景上,认为她有硬后台,导致北京警方对其的调查虎头蛇尾,最后不了了之。孙维的祖父孙越崎(1893—1995),被认为是近代中国西北 石油工业的开拓者,民革中央的领导人之一,中国官方给予了很高的历史评价。 

有网友愤怒直指中国司法太黑暗,简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大家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即“希望”也“害怕”朱令案后有重大黑幕。我认为,就此案来讲,估计北京警方内部并没有多少更深的黑幕。 

依我看来,北京警方只是按照潜规则在朱令案中“照顾了”孙维。按中国社会的“风土人情”,孙维家庭有高层背景,必然会潜在地影响到下面的各级部门,一般中国官员们都会或多或少地给予照顾。
对于这种凶杀案,按中国官场的经验,是不能 “直接打招呼”。直接打招呼,会起作用一时,但是从长期来看,会留下永久的不可弥补的直接证据在案中,这是任何熟悉中国社会运作规律的高手不会犯的低级错误。 
 
 
 
 作者: 218.206.127.*  2007-3-13 13:27   回复此发言   
 
--------------------------------------------------------------------------------
 
2 朱令铊中毒案可能的发展和案中确定的事实 
 

不排除北京警方游走在法律边缘,对孙维有所照顾,比如,对普通百姓,警方可以做到连续几日突击审讯,也可以大力搜查嫌疑人呆过的所有住所,而对有背景的嫌疑人必须做到“合乎规章制度”。 

但是,关键的要点是警方也并没有掌握确凿的证据,甚至可以说没有掌握任何可以拿出手的证据,来指控孙维。 

北京警方对朱令周边同学朋友进行广泛的调查。从1995年5月初警方正式立案,经过漫长的调查,到1995年底把嫌疑集中到孙维身上(警方对朱令亲人说有对象了,朱令的同学贝志诚通过内部关系得知是孙维)。经历这么长时间,任何罪犯都可以做到干净地销赃灭迹。1996年警方没有传讯任何人(估计是由于“潜规则”在起作用)。直到1997年4月,孙维被警方传讯8小时,然后被释放回家。 

对警方来说,作这种调查,最有价值的线索是有目击证人报告看到孙维偷拿了实验室的铊盐,或者是看到孙维在给朱令的餐具或食物中下毒,但是这种目击证明又很容易被孙维驳倒,因为目击者很难确定孙维当时的动作是在做什么,目击者的陈述只能是一种简单地客观陈述。 

在朱令亲人报案后,在要求保护朱令宿舍现场证据之后,发生了离奇的失窃案,朱令曾经用过的一些洗漱用品被盗。由此可见,清华大学保守处在接到报案后,并没有在实际行动中给予十分的重视、管理上出现重大漏洞;此外,报案时间和正式立案时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同时也说明,这个下毒者,还是比较愚蠢的。为什么不早早提前清洗朱令使用过的皿以销除证据,而非要在朱家报案后才狗急跳墙,朱令中毒住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这些都导致警方手中缺少有力的证据。 

朱令亲人委托的律师在2006年表态说,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收集证据,此案的难度在于中国采用的是实证主义。在美国,法官让陪审团来作表决,比如泰森强奸案,双方都承认有过性行为,但是不是强奸呢,由于并没有第三人目击,此时陪审团的表决起到决定作用。 


我看这位律师的话是很有问题的。泰森强奸案,当时在一个地方就存在当事双方两个人,陪审团可以从常理上容易得出谁有罪的结论。而轰动一时的辛普森案,由于存在多种可能性,陪审团就很难作出结论了。1994年6月,美国前橄榄球明星辛普森的前妻尼科尔和她的男友血迹斑斑的尸体在尼科尔的公寓外被发现,当日警方传讯辛普森后将其释放;几日后,辛普森驾车外逃时被捕。警方公布了验尸报告和化验结果,辛普森家中发现的那只皮手套上的血型与受害者的血型相同。据此,洛杉矶地方检察官指控辛普森犯有谋杀罪,警方执行了逮捕。1995年10月陪审团在分析了上百位证人的上千份证词后,审判辛普森无罪。 

而朱令被投毒案涉及的人却比较广泛,孙维完全有理由说,就凭目前这点非实质性证据,你们就可以认定我一定是凶手?于此,美国“伟大”的陪审团也将无话可说。 

现在朱令亲人是无法起诉任何人的。朱家所请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堆不应该说错的话,但毕竟是律师,还是说对了一句话的,就是他明确提出“现在最主要的是收集证据”。但是收集证据,谈何容易! 


从收集实证的角度来看,此案很难有进展。此案极有可能成为长期悬案,虽然亲人和志愿者还是在坚持不懈地努力收集着证据。 

但是这种案子,往往有一个特点,就是控方毫无办法之际,往往是由嫌疑人“主动”提供了间接证据。 

嫌疑人虽然逍遥法方,但是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与日巨增。这种压力会使当事人,变得十分敏感或者说神经质,往往做出些多此一举的行动来。应该说这是嫌疑人的一种典型心理状况。 

从朱令案来看,凶手在投毒之时无疑是外于 “非常疯狂”状态之中的,而且执行了两次投毒,心理扭曲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经过多年后,依旧安然无虞的凶手会发生什么样的心理变化呢,会产生什么样的言行呢? 

2006年11月有媒体爆料说,10年前涉嫌杀妻的辛普森收巨酬在一本名为《假如我杀了前妻》的书,据说,其中谈到如何杀死妻子一些现场细节。结果引起美国社会震惊,人们认为这是在挣“血钱”。最后辛普森承认他是为了解决拮据才这么做的是在挣血钱,但是他再次声明他并不是凶手。人们难免质疑,你说你不是凶手,可是为什么能写出这么逼真的细节来?辛普森辨道,这书是别人捉刀代笔的。辛普森的辩解是合情合理,在金钱社会,能挣到钱为什么不去做呢,即使血钱也可以考虑。某出版社促使辛普森出书挣血钱,只能暴露这个社会的问题并引发公众愤怒,但是不能说明辛普森是凶手。何况辛普森案已经终结,翻案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 
 
 
 
 作者: 218.206.127.*  2007-3-13 13:27   回复此发言   
 
--------------------------------------------------------------------------------
 
3 朱令铊中毒案可能的发展和案中确定的事实 
 
朱令案前期,坊间对孙维的忿忿之情,主要集中在其家庭背景上,责难警方为什么只拘讯当事人一次就放其回家,以后再也不追讯了。正如前面的分析,我个人认为此案没有多少官场黑幕,至多警方受官方潜规则之影响,对当事人有或多或少的照顾。网友们对此是“过度反应”了,尽管这种过度反应有着深刻的现实中国社会原因。 

朱令案过去10年了,现在坊间对孙维的愤气主要集中在孙维的漏洞不少的自辨声明上面。 

2005年底,孙维发表网文“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解释了一些事实,表明自己是清白的,自己也是一名受害者。孙维这个声明,先后发了两稿,其中引发网友质疑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孙维称在家中一个喝水杯底发现窃听器,孙维认为是警方施放的。此杯在2002年前出现在孙维家,并附有照片。结果被网友质疑说这种杯子是新出产不太久的一种杯子,根本不可能是2002年前的产品。事后,孙维又公开解释道说发现的不是窃听杯而是音乐杯,并向警方道歉。
二是孙维组织原清华同学,利用多个ID(马甲)为自己作辩护。周边同学认为孙维是无辜的,应孙维之请在网上作辩解,也算是人之常情吧。网友的愤怒主要集中在,孙维和其同学运用了“多马甲联合作战、互相支援、共造氛围”的战略战术。 

但是这些漏洞并不构成任何证据来证明孙维是唯一嫌疑人。 

对于孙维声明中出现的漏洞,极有可能是其长期承受不白之冤,而作出的过度反应。 

现在我们不能说孙维是“唯一”嫌疑人,不能潜在地就认为她是受控方。 

人们应该学会冷静地看待他人的表演。在未正式确定罪犯之前,我们还是应该能多给对方一点尊重就多给一点吧。 

现在的问题是,警方还能不能投入更多力量进行新的全面调查,以便找到更多的可信证据。随着时间的消逝,警方也越来越无能为力,案子也就这么被无限期拖了下去。 

现在善良的人们能做什么?希望生命力会出现奇迹,使其逐渐恢复健康,其智力其活动能力,能好转一点是一点,好转一点都是对关心她的人的莫大安慰! 

目前一些志愿者建立有“帮助朱令基金会”(Help Zhu Ling Foundation)(注册地美国加利弗尼亚),到2007年2月已经募捐到44000多美元,基金会声明所有成员自愿无偿为基金服务,捐款所得扣除银行费用和 其他运作费用后,全部直接资助给朱令一家。基金会的主要宗旨是通过集资的方式来帮助朱令和那些有同等遭遇的受害者。

 
 
 

浏览(1854)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帮助朱令工作团
注册日期: 2007-12-20
访问总量: 188,77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中国残疾人服务网 朱令专题 被中
· 有心到朱令吧的-很好,有心把朱
· 北美女人 一场为朱令演出的音乐
· 唯一能替孙维解脱的就是协和医院
· 我来帮帮恶毒有余智商不足的孙释
· 温总理不流泪 令党不相信眼泪
· 温jb 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
分类目录
【Helpzl】
· 中国残疾人服务网 朱令专题 被中
· 有心到朱令吧的-很好,有心把朱
· 北美女人 一场为朱令演出的音乐
· 唯一能替孙维解脱的就是协和医院
· 我来帮帮恶毒有余智商不足的孙释
· 温总理不流泪 令党不相信眼泪
· 温jb 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
· 如果在街上遇到孙维,大家会有什
· 我来帮帮 恶毒有余智商不足的孙
· 通过这个案子,人们对毁了这个国
存档目录
2011-06-10 - 2011-06-10
2010-05-30 - 2010-05-30
2010-03-04 - 2010-03-04
2010-02-06 - 2010-02-23
2010-01-22 - 2010-01-25
2009-12-24 - 2009-12-24
2009-11-15 - 2009-11-15
2009-10-12 - 2009-10-12
2009-08-20 - 2009-08-21
2009-07-09 - 2009-07-29
2009-06-28 - 2009-06-28
2009-05-28 - 2009-05-30
2009-04-07 - 2009-04-19
2009-03-01 - 2009-03-14
2009-02-02 - 2009-02-18
2009-01-24 - 2009-01-29
2008-12-10 - 2008-12-23
2008-11-12 - 2008-11-27
2008-10-05 - 2008-10-26
2008-09-05 - 2008-09-28
2008-08-11 - 2008-08-25
2008-07-11 - 2008-07-30
2008-06-02 - 2008-06-26
2008-05-02 - 2008-05-27
2008-04-01 - 2008-04-28
2008-03-02 - 2008-03-31
2008-02-03 - 2008-02-29
2008-01-02 - 2008-01-31
2007-12-20 - 2007-12-2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