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万宝的博客  
万宝随笔,博客  
https://blog.creaders.net/u/1941/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美国衰退的根本原因 2008-11-16 18:11:12

美国衰退的根本原因

万宝

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全世界绝大多数的人,比如美元贬值就直接造成所有持有美元外汇的国家的财富损失。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任何角度来讲,美国的衰落对世界多数人利益及地球文明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但是,不幸的是美国的衰落似乎是正在开始。美国制造业严重衰退、外贸巨额逆差、就业市场低迷、财政庞大赤字、次贷危机、房价暴跌、美元贬值、金融危机,等等,经济衰退显而易见。


美国的衰退问题其根本是物质生产 (财富创造) 的小数量低效率高成本及高支出,而不是其它问题。以房地产问题为例,随着三大银行的破产,现在被讨论很多的是房市低迷及由此引发的次贷危机。有人甚至认为房市低迷及次贷危机是衰退的最重要原因。其实,从客观上来讲,房地产价格本身就不应该成为重要社会问题。为什麽呢?很简单:房地产价格的高低对社会总财富量不构成影响,而只是影响社会财富占有的分配问题!房价高了,卖方多得钱,房价低了,买方少出钱。房子还是同样的房子,房价的高低只是钱在买卖双方的分配问题。本来这几年美国房价就涨的过快,尤其是东西海岸房价过高的地方房价涨到了远远超过其实际的使用价值,现在即使恢复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前的房价,也没有甚么了不起的。即使现有的房主及破产银行的职员失去一些他们好运气时得到的财富,他们那些失去的财富也只是转移到了新的房产购买者身上。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为什麽五年前二十万买的房子,即使五年后的今天市值曾达到六十万,新的买主就不能低于六十万买?就不能随着市场的波动与供求关系而降回二十万?如果说房市的低迷使一些人失去了住房,相应的结果应该是同样数量的人用较少的支出的得到了住房,这算甚么危机呢?破产银行的职员们及客户们,尤其是高级职员及大客户,本来就拥有比较社会中其他人高出很多的收入,银行破产后即使降到普通人的工作收入及生活水准或改行作普通种类的工作,有甚么不该呢?最近据报道雷曼宣告破产,但雷曼纽约办公室的一万员工仍可分享25 亿美元的红利。餐馆老板可以因为餐馆亏损而贫穷潦倒,房主及银行职员银行客户为什麽不能呢?同时,房价过高也升高了美国产品生产经营的成本。所以,美国用国家税款进行的 7000 亿救市计划是完全错误的,也是不公平的。


美国衰落的问题其根本是财富创造相对低迷的问题。一个社会要繁荣发达,首先是要保证巨大的财富创造能力与实际的创造结果,其次是高效的流通(其实流通也是社会财富价值存在的一部分),再其次才是合理的分配。而且,这个的巨大的财富创造过程还应该是高效率低成本。尤其是在一个相互竞争的环境中,财富创造的大数量高效率低成本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这简单的道理与现象在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崛起及欧洲工业革命中等一再证明。而现在的美国,比如和中国比较,其物质生产财富创造显然是相对的小数量低效率高成本。中国的工作人员一个小时的成本可以低于一美元,美国最低工资比如纽约州必须不低于7.15 美元,即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十倍以上。加上房屋场所等费用较高的因素,美国的生产成本明显极大的高于中国等国。而且,无论政治体制如何,在一定意义上现在的中国经济是比欧美还更为资本主义化更自由化,生产能力更大效率更高。在这样物质生产财富创造的小数量低效率高成本情况下,美国还要维持较其他国家大出很多倍的军费战争费及行政费的庞大支出,美国的衰退自然不可避免,并已经开始。这才是美国衰退的根本原因。

这里要讲一下,最低工资法本身就是世界上最不讲理法规之一。首先,最低工资法不公平,是对没有工作的人不公平。如果一个人找不到或没有能力完成每小时 7.15 美元的工作,而受能力或机会的限制,他(她)可以为某一个公司工作但每小时只能创造 7 美元的价值,这个公司老板怎麽办?让他(她)为这个公司工作但每小时依法给 7.15 美元?这样他(她)为公司每工作 1 小时,公司亏损 0.15 美元。公司显然不能进行这样的亏损性经营。如果公司让他(她)工作但每小时发 7 美元,即使公司一分钱不赚,还违犯劳工法。这样公司只好不雇佣他(她)工作,其结果首先就是他(她)被劳工法剥夺了工作权利和机会。虽然他(她)不能工作或许对其他劳工可能会有好处(劳工竞争),但对他(她)而言即使每小时挣 7 美元当然也比没工作好。第二,最低工资法限制了一些人的工作权利与机会,相应的就限制了社会财富的创造数量。一个人,你不让他(她)工作创造社会财富,但又不能杀死他(她),他(她)还是要消耗社会财富以维持生存。第三,美国纽约这里规定最低工资每小时 7.15 美元,但你不能要求其它国家地区作同样的法律规定,尤其是在现在全球化的大形势下,美国的生产成本必然较高,产品竞争力必然较低。美国很多企业搬到中国印度墨西哥进行生产,也就不足为奇。产品竞争力低及少产多支的后果,使衰退成为自然。

还有,就是典型的欺行霸市的法律规定人每星期最多只能工作 40 小时,否则要多出这费那费比如超时工资费等。工作是每一个自由人最基本的人权之一,使用自己的时间工作生活是天经地义的天赋人权。每周共有 168 小时,凭什麽规定劳动者每周只能工作 40 小时,否则就要一堆附加条件?去问一问美国那些制定法律执行法律的总统州长议员们,他(她)们有哪一个每周工作少于 40 个小时?竞选也是工作。民主党人士可以要求约翰•麦凯恩每周工作不超过 40 小时吗?共和党人士可以要求巴拉克•奥巴马每周工作不超过 40 小时吗?麦凯恩、奥巴马为了自己的竞选利益每星期工作远远超过 40 小时,平民百姓为什麽不能呢?只要雇主雇员共同同意,并且没有强迫或欺骗,人完全没有必要一定要限制每周工作少于 40 小时或规定最低工资。重要的,限制人们的工作时间,显然是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是社会(比如美国)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因素,是衰退的重要原因。

这里提供一个笑话,虽然我相信这只是一个笑话,也是反映了美国物质生产问题严重的事实。美国纽约州前州长斯皮策在任纽约州司法部长时,曾因大力整顿华尔街的不法潜规则而名声远扬,当时有人甚至预测他可能会在未来问鼎白宫。后来他因为性丑闻下台后,有人仿照他的口吻写了下面这段搞笑文字:\"美国联邦政府要给我们每人寄来600美元的税收回扣来刺激美国经济,但我们却为怎么花费这笔钱犯难。要是把钱花在 沃尔玛超市吧,钱就会被中国人赚走了;要是把钱花在加油站吧,钱就会被阿拉伯人赚走了;要是把钱花在计算机上吧,钱就会被印度人赚走了;要是把钱花在买水果上吧,钱就会被墨西哥、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人赚走了;要是把钱花在买好车上吧,钱就会被德国人赚走了;要是花钱买没用的废物吧,钱就会被台湾人赚走了。。。。。。所有这些途径都不能把钱留在美国刺激美国经济。要把钱留在美国,唯一途径就是把钱花在买女人和啤酒上,因为只有他们才是美国仅剩的本国产品了。我已经尽了自己的力, 并在此感谢大家的帮助\"。----艾略特 斯皮策 (纽约州前州长)。

总而言之,美国的衰退已经开始,其根本原因是财富创造的小数量低效率高成本及财富使用的高支出,其解决办法自然是财富创造的大数量高效率低成本及财富使用的低支出。

中国的发展则一定要以美国的衰退为鉴戒,继续保证财富创造的大数量高效率低成本,并争取尽可能的低支出。

万宝 
wanbao2009@gmail.com
2008年9月22日

浏览(3703)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万宝1
注册日期: 2008-09-26
访问总量: 65,57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法国总统大选,有钱人酝酿出逃
· 多倫多市警方1周開出7000罰單
· 纽约消費局高额罰款,職介所面临
· “不要科学地不讲理”和“不要信仰
· 朗朗奏“我的祖国”的意义
· 美国有两个方法消除财政赤字
· 纽约12岁少女书本涂鸦,被警察铐
分类目录
【万宝博客】
· 法国总统大选,有钱人酝酿出逃
· 多倫多市警方1周開出7000罰單
· 纽约消費局高额罰款,職介所面临
· “不要科学地不讲理”和“不要信仰
· 朗朗奏“我的祖国”的意义
· 美国有两个方法消除财政赤字
· 纽约12岁少女书本涂鸦,被警察铐
· 北师大女博士密西根不幸遇难,美
· 甲流是世纪骗局?
· 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存档目录
2012-05-07 - 2012-05-07
2011-02-08 - 2011-02-08
2011-01-30 - 2011-01-30
2010-04-04 - 2010-04-04
2010-03-08 - 2010-03-08
2010-01-12 - 2010-01-12
2009-11-01 - 2009-11-01
2009-10-10 - 2009-10-27
2009-05-03 - 2009-05-05
2009-04-07 - 2009-04-20
2009-03-01 - 2009-03-28
2009-02-24 - 2009-02-25
2008-12-08 - 2008-12-14
2008-11-09 - 2008-11-29
2008-10-13 - 2008-10-26
2008-09-25 - 2008-09-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