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在敲门 2010-1-25 |
| |
第一次听贝多芬第五交响乐是七七年,中央乐团在北京民族宫剧场的演出,李德伦的指挥。当时中国刚刚经历过文革这场政治、文化的大动乱,所有的一切,好的,坏的,丑的,美的全都混在一起,一律分不清楚。 那时北京有不少各式各样的演出,可大多数的演出都不对外公开售票。所有的票都是通过内部渠道发售的。我买不到票,所以只好去等票。站在剧场门口,手里举着六毛钱零票,眼巴巴地盯着一个个走向剧场的人,嘴里不停地吆喝着有富余票吗。功夫不负有心人,毫无收获地在剧场门口站了两个晚上后,终于在第三天,也就是那轮演出的最后一晚,如愿以偿地等到了一张票。 因距开演还有一段时间,我进场后先买了个果料面包和一瓶北冰洋汽水,然后要了份节目单在休息厅边吃边看了起来。那场演出的节目安排很有意思,交响诗《刘胡兰》,弦乐队《二泉映月》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大概是因为文革后第一次公演贝五,所以节目单上有一段很长的介绍文字。那句“命运在敲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我当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怎么用音乐来表达这样的主题。 走进演出大厅后我惊奇地发现舞台的布置和以往大不相同。台上除了椅子和指挥台外,没有任何装饰。平常的后台布景换成了许多块装成不同角度的回音板。整个舞台素雅、庄重、别致,与装饰华丽的演出大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最初的那四个刚劲、沉重的音符随着李德伦的指挥棒在剧场内响起时,我好像一下就感觉到了命运的敲门声,那真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以后又听过许多次贝五的音乐会或录音,每一次那四个音符都会把我带回到民族宫剧场,眼前浮现出那庄重的舞台和乳白色的回音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