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儒釋道 2010-2-3 |
| |
南懷瑾的名字如日中天,有人稱他為“國學大師”,但也有人說他是個“江湖騙子”。對他的評價,恐怕還要留給更多的後來人去評說,我在這隻想分享一些讀南懷謹的體會。 本人是一個工程師,文革中沒上過學,基本上沒有國學基礎。不怕大家笑話,以前連三字經都讀不懂,更不要說孔孟老莊了,所以這些年來一直想找機會給自己補一補課,把文化程度稍微提高一點。有時候我真挺羨慕美國人的,人家統共才二百多年的歷史,用不了幾天就能從頭到尾的捋一遍。可上下五千年且從未間斷過的黃河文明,用博大精深這個詞大概都不夠使。即便只想學點皮毛,也很有些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 我曾嘗試過讀原文的辦法,買幾本中華書局出的先秦諸子的書,對着註解一段一段地硬啃。說實在的,沒有一定的古文基礎,這條路走不通,太困難。而且即便是一字一句地把文字看明白了,真正理解起來還是相當困難,文字看明白了也是瞎看。於是我又去找了些像“於丹論語心得”這類的書,應該說幫助不大。因為這類書往往用當年學毛主席語錄的辦法,從經典中挑幾段一念,然後開講心得體會。有的時候你覺得有的作者就是在那硬充個孔子或莊子,借題發揮,信口開河,像我這樣的讀者自然也就不得要領。 幾年前有一次在“噹噹”書店的網站上買書,瀏覽書評時看到了南懷瑾的名字和許多相當正面的評論。於是就咬了咬牙,買了一套南懷瑾選集,其中包括他關於孔孟老莊以及佛教道教的主要著述。買的時候是做好了思想準備的,看幾頁後就扔在書架上斂灰。不過這次的投資還是相當成功的。雖然只讀完了厚厚的十卷中的一半,但收穫頗豐,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通俗易懂:南懷瑾的這套書基本上是從他多年來講課的講稿中整理而成的,而且聽課的多為非專業的學生,有些還是在職的公務人員。比如《論語別裁》就1974年台灣大陸工作會邀請南懷瑾每周三下午去給他們的員工講《論語》的講稿。因此這套書特別適用於有一般文化程度,想學些國學基礎知識的讀者。對我來說是正中下懷。 系統全面:和許多其它這方面的書不同,這套書不摘章擇句地像講語錄似的講經典,而是系統地把幾本最重要的經典書籍從頭到尾講了一遍。(論語,大學,孟子,老子,莊子,易經等)當然了,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就是因為其思想深邃,內容博大精深,任何一個人的講解都難免有片面、失真甚至錯誤的地方。但比起讀語錄學習心得來,讀這種系統講述的書對我理解經典要有幫助得多了。 融會貫通:這詞用得可能有點過了。我的意思是說南懷謹從不孤立地講某一個題目。他認為儒釋道三家是國學的基本組成,而且是互補的。因此在講其中一個主題時,常用另外兩家的說法來作為補充,另外他還常用些西方的思想作為對比來說明中西之間的差別(我覺得南懷謹揚中貶西的傾向在書中是比較明顯的)。 可讀性好:書中南懷謹引用了大量的歷史故事,詩歌辭賦和典故以配合經典著作的講述。僅此一條就大大增加了這本書的可讀性。另外他對佛教和道教基本上是從學術的而不是從宗教的角度去講的。這也使讀者有更客觀的感覺 字詞解釋少:因為書中沒有專門的字詞解釋部分,所以如果讀者對理解古文有困難,或想仔細探討一些字詞的含義和用法的話,可能需要有一本帶注釋的原文作為輔助材料(中華書局出的一套先秦諸子質量很好,值得推薦)。 準確性有待提高。因為我是搞工程的,有點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對書中所用到的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例子和結論不能完全認可。我並沒認真地做筆記,在這沒有例子可舉。 這套書我已經斷斷續續地讀了幾年了,準備繼續讀下去。在這套書和其他一些書的幫助下,我自認為對博大精深的國學有點初步的了解了,至少讀三字經覺得不那麼困難了。順便提一句,在學習過程中,我還在百家講壇節目裡聽了不少講座。覺得有些還是很不錯的。比如說易中天講的先秦諸子;王立群講的讀史記;傅佩榮講的孟子的智慧等,都相當精彩(網上有這些講座的錄音 verycd.com,我是下載後在開車和散步時聽的)。再重複一遍,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就是因為其思想深邃,內容博大精深,任何一個人的講解都難免有片面、失真甚至錯誤的地方。加上每個人的文化背景,社會經驗,個人經歷各不相同,所以對經典及其詮釋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孰優孰劣,誰是誰非是見仁見智的事。換句話說,是非沒有公論。 下面的文字是從《論語別裁》的前兩章中摘錄的。僅用來說明這本書是相當通俗易懂的。 中國文化的演變發展,大致分兩大段。譬如一提起秦漢以前的中國文化,人們就拿孔孟思想代表了一切。其實所謂孔孟思想,只是中國文化中間主要的一環。另外還有道家、墨家、諸子百家 …… 很多很多,都是中國文化一個系統下來的。如果把它縮小範圍,則有儒、墨、道主要的三家。尤其中國文化在政治上歷代引用的是道家思想,這一點我們要注意。中國歷史上,每逢變亂的時候,撥亂反正,都屬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則用孔孟儒家的思想。這是我們中國歷史非常重要的關鍵,身為中國人,這個歷史關鍵是應該知道的。 “釋”就是印度來的佛學,代表整個印度文化的精華,它從東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一直到宋代。宋朝以後,印度本身已沒有真正的佛學,而被阿拉伯民族的伊斯蘭教思想及婆羅門教等所占據,佛學思想在印度式微了。現在要研究真正的佛學,只有到中國來。歐洲人乃至日本人講的那一套是不正確的。 三家店賣的是什麼 唐宋以後的中國文化,要講儒、釋、道三家,也就變成三個大店。 佛學像百貨店,裡面百貨雜陳,樣樣俱全,有錢有時間,就可去逛逛。逛了買東西也可,不買東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會需要它。 道家則像藥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則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變亂時期,要想撥亂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縱橫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醫藥等等無所不包,所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則是糧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運動”的時候,藥店不打,百貨店也不打,偏要把糧食店打倒。打倒了糧食店,我們中國人不吃飯,只吃洋麵包,這是我們不習慣的,吃久了胃會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國文化歷史的演變,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會如此,還要知道將來怎麼辦,這都是當前很重要的問題,因此我們要研究四書。 … …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名話連起來看,照字面講,凡是中國人,無論老少,一定都知道。照古人的註解,學問是要大家隨時練習它。“不亦說乎”,“說”是古人借用字,就是高興的那個“悅”字,是很高興的。假如這是很正確的註解,孔子因此便可以作聖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連大龍峒孔子廟我也不會去了。講良心話,當年老師、家長逼我們讀書時,那情形真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照這樣講,我才佩服他是聖人,因為他太通達人情世故了。 至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似通非通的,什麼道理呢?從一般人到公務員,凡靠薪水吃飯的,是“富不過三天,窮不過一月”,遇上了窮的那幾天,朋友要來家裡吃飯,當褲子都來不及,那是痛苦萬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慘’乎。”絕不是不亦樂乎。 第三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所謂“慍”,就文字解釋,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沒有發出來,在內心中有煩厭、厭惡、討厭、怨恨之感。那麼,別人不了解我,而我並不在心中怨恨,這樣才算是君子。那我寧可不當君子,你對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騙你,心裡難過一下總可以吧!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實在是做不到。 根據書上的字面,順着注釋來看,就是這樣講的。所以幾百年甚至千多年以來,不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對四書反感,過去的讀書人也對四書反感。因為它變成了宗教的教條,硬性的法律,非遵守不可。 事實上不是這麼一回事,等到真正了解了以後,就知道孔子真是聖人,一點也沒錯。 “學而時習之”,重點在時間的“時”,見習的“習”。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講過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麼叫作“學問”。普通一般的說法,“讀書就是學問”,錯了。學問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學。這個解說在本篇里就有。學問不是文學,文章好是這個人的文學好;知識淵博,是這個人的知識淵博;至於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 ―― 作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好,絕對的對,這就是學問。這不是我個人別出心裁的解釋,我們把整部《論語》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講究作人做事,如何完成作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