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又一蛮夷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https://blog.creaders.net/u/3020/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听故事 2011-04-19 16:29:25

听故事

4/29/2010


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我当小孩子的时候当然也不例外。那会儿我最喜欢趴在收音机旁,专心致志地听“小喇叭”节目,印象特深的是那首“我是小叮当,工作特别忙”的歌曲。不过什么也比不上孙敬修老人在“小喇叭”节目里讲的《西游记》。

提起孙敬修,我得多说两句。老人从三十年代起就在电台给孩子们讲故事,一直讲到八十年代。除了文革那些年,他老人家一辈子讲了五十年的故事,好几代的孩子都是听孙敬修的故事长大的。他讲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他的声音对孩子有种天然的吸引力。记得我儿子很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听故事,总是缠着我们讲故事。一天有个朋友给了我几盘台湾一家出版社专为小孩子出的《西游记》故事磁带,我如获至宝,赶紧拿回家给儿子听。

“师傅唉,我一棍就打死了四个妖怪,好痛快呀!

“我告诉你好多次了,不要杀生,可你这猴子,好不听话,好凶狠,好顽劣,我要好好念一念紧箍咒。”

“头好痛哦 ……”

儿子听得津津有味,我在一边可有点坐不住了。八十年代末有个红遍了半边天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有一集中,李东宝对戈玲说起他妈看台湾电视剧的事,老太太看了几集后说话都变调了:这电视剧看得我好伤心好伤心,我这辈子好苦好苦,整天伺候你们爷俩好累好累。现在连那猴子也“好凶狠,好顽劣地说什么好痛快呀!头好痛哦”,不由得我不好担心好担心呀。真怕什么时候有人会说,一听这孩子说话以为他是从台北来的,可一打听感情是咱华北的。

于是趁儿子还没听明白是怎么回事,我悄悄地把那几盘磁带扔了,同时打电话回家,叫我爸赶快给他孙子弄一套孙敬修老爷爷的《西游记》来。爷爷一听说孙子要听故事,二话没说,马上就行动起来了,而且不但买了孙敬修讲的的故事,还买了董浩的,鞠萍的和好些不同的儿童故事磁带来。要不是我后来三番五次地让他不要再买了,估计到现在他还想着要给孙子买新故事呢。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别人讲的故事儿子也就听两、三遍,可孙敬修讲的故事他好像永远也听不腻。有段时间我见他总是趴在地毯上,盯着那台录音机聚精会神地听孙敬修讲西游。于是我就问他,你到底听多少遍《西游记》了,他有整有零地告诉我说:十三遍。我一听这数大跌眼镜,说这套磁带有三十多盘,你居然从头到尾听了十三遍?儿子那时候还不会乘法,并没觉得这有什么了不得的。和我小时候一样,他喜欢孙敬修。

还有一个人的故事讲得特别好。此人比孙敬修还有名,当然他出名不是因为他的故事讲得好,而是因为他的小提琴拉得好。以前买过一张光盘《彼得与狼》(Peter and the Wolf),那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1936年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乐曲中的故事是由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 Itzhak Perlman 在台上讲的。在那之前,只听过他的小提琴演奏,从没听过他说话,可在这张光盘里,你可以听到他那亲切、活泼的声音。彼得,爷爷,狼和小动物们,都被他的声音表现得活灵活现,各有特点。他那极富表现力的讲解好像给长笛、巴松和弦乐队赋予了生命,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角色。

和儿子一样,我小时候爱听故事,现在仍然爱听。

Peter and the Wolf Op.39

Israel Philharmonic & Itzhak Perlman


浏览(647) (0) 评论(23)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1-05-10 13:18:36
王小辫儿:新朋友呀,先问声好。你这名字让我想起文革时特流行的一本小说《艳阳天》,里面有个老地主叫马小辫儿:-)

什么时候“八字宪法”改“八字真言”了?这回“毛”“道”合一,肯定更有法力了。

你得看看你那个声音文件的大小,万维的上限好像是 8MB,高质量的声音文件会很大,如果是这个问题的话,你需要用声音处理软件把文件缩小(声音质量可能会降低一点,不过一般在网上很难能听出来)(http://bbs.creaders.net/music/bbsviewer.php?trd_id=383117 这个地方有很详细的说明,可以参考。

写完后到你的小院看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位才女,和老地主不沾边呀:-)
回复 | 0
作者:王小辫儿 留言时间:2011-05-09 12:45:27
板凳。。。俺文革那会儿只赶上流行每个街道宣传队的PK,俺的任务就是在表演结束时爬到两个姐姐的膝盖上,高举一本小红宝,大叫:毛主席万岁!:)

另,蛮夷老兄,俺偷偷用你的8字真言将两首歌传到万维音乐库插入博客里,很成功,但做第三首时老是看见上传不了,歌曲才4分钟不到,不算大呀,能不能指点一二,呵呵,谢啦!:)
回复 | 0
作者:benznj 留言时间:2011-04-24 14:17:03
呵呵,挺得意。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1-04-23 09:48:10
<img src="../upfile/201104/20110423094738396811.jpg" alt="" border="0" width="200">
回复 | 0
作者:benznj 留言时间:2011-04-22 18:27:39
哎呀,满奕真是位文学文艺青年。
回复 | 0
作者:benznj 留言时间:2011-04-22 17:11:40
这一改就有味儿多了!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1-04-22 07:44:42
上联:丹佛北村牛见牛
下联:码头乡长蛮耍蛮
横批:牛蛮
回复 | 0
作者:benznj 留言时间:2011-04-21 18:50:20
上联:牛北村丹佛见牛
下联:蛮乡长码头耍蛮
横批:蛮牛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1-04-21 08:36:37
马黑:好几代人都是听他的故事长大的,人要是能做到这样,真算没白在世上走。
回复 | 0
作者:马黑 留言时间:2011-04-20 18:31:50
马嫂说,她妈妈30年代就听孙敬修讲故事,她六十年代也听他讲故事。确实是很有历史的。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1-04-20 16:05:45
雨露滋润:英雄所见略同,我也常在车上“听书”。特别是以前上班远的时候,每天至少要在路上走一个多小时,用这段时间听了无数的书。中文的英文的都有(图书馆有不少有声图书可借)。
回复 | 0
作者:雨露滋润 留言时间:2011-04-20 10:43:25
不好意思,我怎么没多少印象了?只有对“小喇叭”这个节目有印象,对听过的故事没印象。现在我到是从读书变成了听书。上班的路上听阅读的小说。美国这边的读故事的人也了得,一个人饰演几个人的声音,有英国腔的,法国腔的英文。也很有意思。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1-04-20 10:22:04
五彩:查了一下,蔡国庆是七十年起才在小喇叭出声,我那会儿早过了听小喇叭的年龄了。我说春阳怎么总是一口一个“他老姨”的呢,还是和黄埔几期有关:-)
回复 | 0
作者:五彩 留言时间:2011-04-20 08:42:17
蛮夷: 你咋会不知道呢? 亏你还是个北京人!“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这句家喻户晓的话,是蔡国庆小时候录制的,这也是他成名的一部分啊。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1-04-20 08:18:53
本来是想用“小喇叭”起个头,然后过渡到《彼得与狼》,聊聊那首曲子的。可自己写着写着中心就偏了,说起孙敬修来就话多。再看看大家的评论,看来这“小喇叭”在大家心里的份量都不轻,也难怪我笔走偏锋了:-)

转悠:喜欢听鬼故事?下回我给你来俩黑白无常的故事。听的时候不许叫唤的呀:-)

叶子:“小朋友来信我全管,我给小喇叭,开信箱”

琴韵:开始给儿子讲故事,每天要想出个新故事。想不出来了,就转着圈地讲,再后来,就天天讲同一个故事,听腻了算:-)

春阳,五彩,北村:“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蔡国庆的声音?我还真不知道他还有这光荣历史,真应了北村那句话,“跟黄埔几期有关”。

老冬儿:不是我挑剔,至少不完全是我挑剔。我认得一主儿,两口子都是一口京片子,可他儿子在家管他叫把拔,管他老婆叫马麻,见着我叫鼠俗。每次听见都让我有鞋穿错了脚的感觉。所以就非孙敬修不可了。

米笑:“胡爷爷”? 真行啊,当年连毛爷爷都没赶上趟,胡爷爷如今都进“小喇叭”啦!“团结友爱抱一起”?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啦:-) 确实是跟不上了。
回复 | 0
作者:米笑 留言时间:2011-04-19 21:38:28
“小喇叭”节目的故事讲大了好几代人来了,现在的小喇叭节目结束的歌是下面这个,一下子跟不上吧:

少年先锋要牢记,正当四好少年是必须
热爱祖国记心间,理想远大有气魄
学习勤奋是动力,追求上进有骨气
品德优良好脾气,团结友爱抱一起
体魄强健真神气,活泼开朗有朝气
胡爷爷的话儿系心里,大家一起齐努力
争做四好好少年,人人脸上笑开颜
回复 | 0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1-04-19 21:34:43
蛮夷好挑剔哦,非孙敬修的带子不听。
我儿子小时候我们也给他从中国带来了很多故事磁带,每天晚饭时就把录音机打开边吃饭边听故事,记得也有鞠萍姐姐的。听这些故事对他的中文帮助非常大。
回复 | 0
作者:五彩 留言时间:2011-04-19 20:23:10
俺也记得“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蔡国庆那童真的报幕声音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回复 | 0
作者:牛北村 留言时间:2011-04-19 19:04:33
“小喇叭”是学龄前小孩子听的,二三年级以上的就要听“星星火炬”了。这里跟黄埔几期有关。:)
回复 | 0
作者:春阳 留言时间:2011-04-19 18:42:04
那也还一定记得每天下午四点整的“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
回复 | 0
作者:琴韵 留言时间:2011-04-19 17:43:32
听故事是每个小朋友都喜爱的。我小时候听了很多我爸讲的故事。后来儿子成天缠着我给他讲故事,把我累得眼皮打架。很值得回味的人生经历!问候老乡长。
回复 | 0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1-04-19 17:42:03
也是听小喇叭长大的,那首小叮当的歌永远都忘不了。
回复 | 0
作者:转悠 留言时间:2011-04-19 17:39:37
听过孙敬修的故事,但没有到入迷的程度,等家里有收音机和电视机时,俺已经老大不小了。还是小时候外婆讲的鬼故事来得印象深刻些。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又一蛮夷 ,15岁
来自: 美国
注册日期: 2009-10-28
访问总量: 293,20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