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为何严令手下不许对毛主席动手?
蒋介石在他的日记中坦言,重庆谈判,自己之所以放走毛,是希望用这个方式感动毛;感动共产党。这是他最后决定对毛泽东“授勋送礼”真正的原因!
对于蒋介石为什么会主动把毛放走。一直是坊间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蒋介石为何要把毛放走呢?蒋介石后来失败了,他有没有后悔呢?
在蒋介石晚年日记中透露:把毛泽东送走的当天,自己在重庆林园官邸散步,他反省过,把毛放走了,这个事情究竟对不对?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国共两党之间剑拔弩张,在重庆进行了一次历史性会谈,史称:“重庆谈判”。
《关于重庆谈判》毛泽东
重庆谈判前,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表面上是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事,实则暗地里小动作不断。毕竟,国民党六大中,蒋介石曾口出狂言:“今天的中心工作是消灭共产党。”甚至数次悬赏数万大洋,“通缉”毛泽东。然而,事情的发展是,毛泽东重庆谈判平安归来。如此憎恨,蒋介石怎肯轻易放弃这次“刺杀”机会?究竟是良心发现?还是另有所图呢?彼时的蒋介石,背后有美国和苏联的撑腰,显得颐指气使,“和平”、“民主”是他的借口,他内心盘算着:如果毛来和谈,就给他几个闲职,强迫他交出军权;如果毛不来,就说共产党不愿意和平谈判,趁机发动内战。
8月28日,毛泽东抵达了重庆九龙坡机场,笑着挥了挥手上的考克帽,。
蒋介石料定毛不敢赴约,万万没想到,毛泽东明知这是一场“鸿门宴”,为了广大人民利益,还是甘愿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欣然前往。
8月28日,毛泽东抵达了重庆九龙坡机场,笑着挥了挥手上的考克帽,攻破了“不要和平”的谣言。
蒋介石给毛主席一行人在林园官邸举办了 欢迎晚宴。
从8月29日至10月10日,谈判经历了43天,火药味十足。
从8月29日至10月10日,谈判经历了43天,火药味十足。一直妄图扣押和审判毛泽东的蒋介石,面对戴笠提出的“软禁毛的计划”时,他非常清楚“扣人”的后果,多次告诫戴笠。
那么,蒋介石一反常态究竟为何?实际上,蒋介石对毛泽东来重庆谈判的态度,经过了三个180度变化:即“诚恳忍耐”、“拘留审判”、“授勋礼送”,蒋最初的接待方针是“诚恳忍耐”,蒋表示要诚恳地接待毛泽东,想要取消“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为了争取和平,毛泽东在许多方面作了让步,但让步是有原则、有限度的。即不愿意伤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愿意在军事问题上妥协。如此一来,蒋介石陷入了被动局面,认为毛要求太高,马上转变方针,变成了“拘留审判”。蒋介石在他的日记里列出了数十条罪状,以此要挟“软禁”毛,但又担心美国和苏联不支持。“软禁”计划一再搁浅。蒋介石反复掂量,最后决定改变方针为“授勋送礼”。
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表彰有功之人,每人颁发一枚“胜利勋章”,包括毛泽东;其次,毛泽东离开重庆时,蒋介石特意派张治中、陈诚为代表,客客气气地把毛泽东送回了延安。
10月11日上午9点半,毛泽东在张治中 赫尔利等陪同下结束重庆之行,顺利返回延安。
蒋介石为什么心甘情愿放走毛泽东呢?
按照蒋的说法,他是希望用这个方式来感动毛泽东,感动共产党。蒋介石在他的日记里曾写了真正原因:1,毛泽东这个人阴阳怪气,绵里藏针,不好对付;2,他料定毛不能成事,自己有350多万军队,而毛只有180多万,终究逃不出他的掌心。结局是蒋介石失败了,他后悔了吗?
蒋介石是一个喜欢反省的人,可以说每周、每月、每年都有反省。他在晚年的日记中透露,自己会丢掉江山,罪魁祸首是马歇尔和李宗仁。
真是让人讥笑不得,其实最大的原因在他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