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谨以此“清平乐”词感谢万维雪葵老师对拙作“采桑子”的佳评和边砦新网友的“咏雪”好词妙和,(该词已收入采桑子篇)向绿岛,Queen,冬儿,两由之(breezmoon)等旧友问好,向一起填词,写诗,评论“采桑子”的华博网友们深深致谢。
清平乐
[夜寄友人]
云幽星灿, 月洒梧桐岸。
渔火江风闻寒雁, 忽惹相思缱绻。
玉樽浅酌西楼, 芬芳悄笼清愁。
一曲高山流水, 千言欲语还休。
以上是子玫填的【清平乐】,我对子玫讲,我会把她写的词贴到万维诗坛,并转达她对这里朋友们的问好,但一直拖了十几天,真是很抱歉。子枚写的诗不多,却很有特色,我不会评诗,(这还要请雪葵兄帮忙)。只觉子玫对诗词的乐感,掌握的很好,中国诗词过去是拿来‘咏唱’的。像‘柳永’‘姜白石’等填的词,都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可见那时的‘酒肆’‘青楼’都是很文化的地方。今天有人把‘中国字’的平仄、长短、前音、后音、入音、组织出中文诗‘咏叹调’、对中国诗的发展一定会有帮助。
【和子玫】
惊鸿瞥断,留下魂情半。
皓影平波飞远岸,
欲拨瑶琴弹唤。
桥边一洗筝琶。云思细斟流霞。
又是零星时候。暗香嗅过梅花。
‘桥边一洗筝琶’句出自唐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清平乐 再和山人及子玫
风吹云散,柳绿江南岸。满目花红蕊娇艳,飞鸟还巢兰苑。
小楼昨夜芦笙,路遥犹梦归程。旷野离离苋草,轻留烟雨无声。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洛基山人 |
|
留言时间:2014-12-21 21:43:45 |
|
|
谢谢边砦、边兄相合;
风吹云散,柳绿江南岸。满目花红蕊娇艳,飞鸟还巢兰苑。
小楼昨夜芦笙,路遥犹梦归程。旷野离离苋草,轻留烟雨无声。
功力老道、古韵幽深、再谢。。 |
|
|
|
作者:洛基山人 |
|
留言时间:2014-12-18 21:48:17 |
|
|
雪葵兄还特意为子玫的词写了评论,也应该转帖在这,以表谢意。 原玉:云幽星灿,月洒梧桐岸。 --- 启句给力!意境清幽雅致,喜欢这句“月洒梧桐岸”渔火江风闻寒雁,忽惹相思缱绻。 --- 从“江枫渔火对愁眠”移来,诗意出新,上片意象凄美,月洒梧桐,江风寒雁,且笔意贯通,不起相思也难。过片把诗中主角推入镜头:玉樽浅酌西楼,芬芳悄笼清愁。 --- 相思难遣,浅酌浇愁,偏又悄笼而至 一曲高山流水,千言欲语还休。 --- 更赋琴声,谁知弦上千言万语,不知从和说起。全篇由景及情,围绕相思二字,笔愈染愈浓,惹读者联想。同意山人兄对这首诗的节奏感的评价,这个效果首先来自于音步处理的清晰。 和作从不同的角度渲染了相思’惊鸿瞥断,留下魂情半。’ --- 启句好,远望鸿雁,只到视野中消失,思魂跟着飞去了“一半”。“半”用得好,究竟是魂全跟着走了,还是留下了些,尽由读者思索。可见思之深。‘皓影平波飞远岸,欲拨瑶琴弹唤。’ --- 脑海中还是湖上雁影,思不尽,抚琴追之。意境极美。下片诗意暗连,但字面上稍有跳跃:‘桥边一洗筝琶。云思细斟流霞。’ --- “桥边一洗筝琶”一句,别有韵味,唯与上片瑶琴对应,则“筝琶”二字稍赘,莫若虚写。流霞接桥边,极妙。又是零星时候。暗香嗅过梅花。 --- 尾句有彩,暗含相思之无奈。原玉与和作都很成功,大赞。 |
|
|
|
作者:洛基山人 |
|
留言时间:2014-12-18 21:34:38 |
|
|
洛基山人 留言时间:2014-12-19 00:31:05 雪葵兄的留言长了点,但还是应该放在这里保存、希望中国能有自己的‘诗剧’把自‘诗经’以来,中国优秀的诗篇,通过剧情‘咏叹、出来。
其实用新韵写诗词最好,古韵可以兼顾。今人就算是南方人也不能不靠死记就能自如地用古韵来写诗词。也许靠死记能记住那几百个现代已经不读入声而古代读入声的字,比如俺大约能死记其中的大部分,但没有人能准确地记住平水韵所有的字各属于那个韵部。比如平水韵之: 上平一东/...上平二冬... 一东 和 二冬 属于不同的两个韵部,而写律诗作韵字使用时,这两个韵部的字是不可以混用的。问题来了:东 和 冬 都是dong,为啥分入两个韵部?还有 绒 和 熔?因为它们读音完全一样,很难记住谁属于东,谁又属于冬。不幸的是,平水韵中这种现代人很难分清的韵部还很多。 哈哈..俺深信,在古代它们的读音一定是有区别的,否则古人也不会疯狂到把读音完全相同的字分入不同的韵部。可咱们现代人咋办?总不能酒兴来了要写首诗还得赶紧先找好平水韵。手头正没有咋办?而当时的古人写诗时是不需要韵书的,否则怎么殿试?是,到了明末清初,文人也得举着韵书写诗了,红楼梦里就有专门的“韵盒子”,俺猜测此物,定像中药柜子赛的,分成一格格的抽屉,一个抽屉,一个韵部,共106个抽屉或隔断。为啥,明清说话已经跟平水韵不一样了。最大的麻烦还不是用古韵写,而是写完了不会读。网上有视频说是闽南的谁谁谁,用当地话读古诗就完全等于平水韵了。可俺一听啊,扭扭捏捏,洋腔怪调,俺就不信李杜那么器宇轩昂的诗,读出来会是那样的娘娘腔。想象一下,自己写出来的,自己却不会读,这算啥事啊?哈哈。所以俺提倡用新韵写诗词。兼顾古韵的理由是对古典诗词的继承,如知道 国 在古代读仄,就不会认为古人写错了。信笔写几行,陋见而已。欢迎山人兄常来指点。 |
|
|
|
作者:洛基山人 |
|
留言时间:2014-12-17 20:07:03 |
|
|
、在诗坛上,又说了几句,放在这里。能与熙宁切磋,是很荣幸的事,只是我天生乐感不行,咬不准音。上不了台。但躲在旁边、可以免费听课,像这次曹兄组织‘一韵到底’能交作业的,都是老师,我们没交作业的也‘哑巴听报告------心里提高了’谢谢各位了。填了首‘清平乐’和子玫,贴在万维诗坛,顺便也说了几句,是希望有人能把中文的‘音韵’重新整理一下,比如说‘入音’这在古典诗词里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今天的人写诗就失分不少,西方戏剧是通过‘诗律’来表现美感的,中国以前可以称为‘诗剧’的‘昆曲’现在也少有人能够欣赏,‘诗界’不幸,文化上的‘庸俗’就不足为怪了。 |
|
|
|
作者:洛基山人 |
|
留言时间:2014-12-16 23:58:13 |
|
|
谢谢冬儿常到这里捧个人场,我却很少回复,还望不要见怪,但我确实很佩服冬儿的精力,职业女性、相夫教子、诗坛主力还兼拉拉队,不时还写点游记、影评、钢铁真不是一天炼成的,(白宫管家》我也看过,确实不错,当时就想说一句、各有各的难处啊! |
|
|
|
作者:老冬儿 |
|
留言时间:2014-12-15 16:40:47 |
|
|
|
作者:门香书第 |
|
留言时间:2014-12-15 00:47:41 |
|
|
|
作者:门香书第 |
|
留言时间:2014-12-15 00:47:26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