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到底是不识字、还是狡辩? 《中国网络民评官百人团》石三生 九州评论·之五百一十九 在《习总的讲话为何不提莫言?》后,一闲人说:“实际应当看看莫言的书,内容基本上否定M时代的所有运动。” 闲人的好恶,恕在下不能接受:一、石三生我被莫言的家乡父母官折腾的家破人亡,已经无钱去买那些垃圾看;二、就算是有了钱,因为从心底深处的厌恶,也注定了不会去看。世上有那么多的好书,干嘛要把时间浪费在一个伪君子的头上呢。人家习总都不建议看不是。三、就算心无厌恶,只会去读读顾晓军先生的《大脑革命》了、《顾晓军小说》了、《打倒鲁迅》了等等。这叫宁读好书一个字;不读垃圾一箩筐啊。 不看莫言的书,却还要去批判他、质疑他。说不得,只能靠窥一斑而知全豹了。当今社会,尤其在仅需要一个细胞就能克隆出一头大象的时代,诸如望一叶而知秋般的雕虫小技、也就是顺理成章的本领了。瞎子陈光诚都能分辨出花儿的颜色、对传真机的构造洞若观火。难道石三生双目如炬、望文生义的本事还不如一个臭瞎子? 下面,看穿莫言的这一斑,就从他赠重庆文友的那则打油诗开始吧: 2011年11月8日,正值薄熙来如日中天之际,莫言送出了他那首除了与他一同钻过沂南古墓的马悦然外,几乎被所有人误解的打油诗---- “唱红打黑声势隆,举国翘首望重庆。白蛛吐丝真网虫,黑马窜稀假愤青。为文蔑视左右党,当官珍惜前后名。中流砥柱君子格,丹崖如火照嘉陵”。 虽然是打油,但到底占了一个“诗”字。诗以言志,恐怕是所有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道理。尽管古今中外不乏寓意晦涩的文字谜。但如莫言这般通俗易懂到几乎骗过了天下人的字谜,实在太匪夷所思。尤其是懂中文的,偏偏只有一个洋鬼子马悦然破解了莫言的寓意。如此荒诞,就连石三生这般曾经温文尔雅之人,都忍不住要说一句:“八个鸭炉”了。 那么,此打油诗果真如莫言在薄熙来倒台后声称的那样:仅仅是“讽喻与调侃”吗?当然不是!曾经与莫言同事、深知其为人的顾晓军先生当年就为此写过一篇《莫言是棵墙头草》,直言莫同事是在“大拍薄熙来的马屁”。 石三生认为顾晓军先生的评语可谓一针见血。薄熙来时代,别说莫言那般的原本就势力之人了。就连他的顶头上司----中国作协的铁凝主席,不都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西南大旱的灾难,率领一干吹鼓手们浩浩荡荡地奔赴重庆,享受着薄熙来安排的五星级豪华酒店的食宿、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吗?胡、温等九常委都不吱声,莫言就敢冷嘲热讽?说出来,连鬼都笑掉了门牙不是。 在名为《宣讲家》的视频中,莫言是这么替自己辩解的,他说:“举国翘首望重庆”的“望”是“观望”的意思。哎呀呀,只是这一个字,莫言就解释的跟文盲一样、简直是狗屁很不通了! 百度“望”,有几十个意思。唯独没有“观望”的意思;而“观望”的意思则简明,就是“指置身事外静观事态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取“翘首望”的“翘望”二字,内涵就更是与“观望”南辕北辙:翘望---“形容盼望殷切”也。 很显然,置身事外,就不会太焦虑。谁见过一个冷静的人火烧火燎地抻着个长脖子观望的?每当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的十月,莫言若打油,会说“举国翘首望悦然”吗?真是“观望”,他就不会给自己家的“姑娘”起名叫“一诺”了;真是“观望”,也在“翘首望”的习总,就不会数叨136个文艺工作者,偏偏漏数莫言了。 如果人们不善遗忘,当记得莫言解释的“望”,与韩寒解释的“少年”真的是默契到形同穿一条裤子的人啊! 不过是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认知的“望”字,莫言为一己之卑鄙、就不惜歪曲仓颉造字的本意,将其演绎的如此驴唇不对马嘴,视天下读书人如文盲。更遑论其他了。 【石三生 2015年10月31日星期六0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