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郭徒子的博客  
徒子曰:厚黑之道不出宫墙则天下幸矣  
https://blog.creaders.net/u/5193/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忙卸责、透分裂、揽功劳,温家宝想做什么? 2011-05-26 13:17:22

忙卸责、透分裂、揽功劳,温家宝想做什么?

  郭徒子

  中国总理温家宝近日很忙,忙开会,忙出访,忙流泪。三忙之下,温家宝的刻意表达,向外界明确地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他与中共高层的分裂更加明显。西方媒体也出现随声唱和,显示中国高层争斗与外界互动加强的局面。

  其一,忙开会,忙卸责。温家宝访日前夕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这一举动迅速被外界解读为“温家宝在推卸责任”。不仅国外媒体普遍持此观点,就连国内的左派网民也认为温家宝此时揪出三峡问题,“这不过是他们争权夺利,用以否定江泽民等上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阴谋罢了”。

  其二,忙出访,透分裂。温家宝访日时,公开宣称:“这次到福岛是我自己做出的决断。”在树立个人形象的同时,将他与中共中央其他常委的矛盾公之于众。众所周知,身为国务院总理,出访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代表着中共领导集体。常态之下,若没有政治局常委会的同意,任何人是不能擅自活动的。温特意强调自己的个人决断,显然是为了树立他与其他常委的不同。连网民都吃惊地感叹:“这叫泄密。”进一步印证外界关于胡温分道扬镳的分析。

  其三,忙流泪,揽功劳。温家宝会见当地华侨和使馆人员时表示,“在任总理九年以来曾两次访日,都正值中日关系关键时期。”更称自己2007年的访日“是一次破冰之旅”。为了展示自己促进中日友好之不易,温家宝还特意摘下眼镜,又一次展示了流泪技巧。本来应该由外交部为总理歌功颂德的话,却由总理自己说出来,自己给自己贴金,这在中国外交史上,是绝对的第一次。

  中国有句话叫“事不过三”。温家宝上述举动,与以往表现其实并无本质差别,在外界已经不能引起以前那样的认可,反而招来更多的质疑。正如一位网民所言:“‘布衣宰相’的人气指数正与日俱减。”

  纵观十七大后的温家宝的言行,“忙卸责”似乎总是贯穿其中。

  比如谈政改。温家宝每每谈起政改,都不忘了说一句“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的成果就可能得而复失”,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温家宝在为自己在经济社会政策方面的失败推卸责任。

  再如谈道德。面对在中央调控政策下连年上涨的房价,温家宝不反思政策失当,而是将责任归之于虚无缥缈的“道德”,要求开发商“身上要流淌道德的血液”。华丽言辞之外,政府的无能跃然纸上。

  但这样推卸责任,就真的能推开吗?不能。《苹果日报》指出,“温家宝在卸任之前,公开揭露三峡工程的危害,有撇清责任之嫌。就工程上马而言,温家宝当年未上位,自然难负其责,但就监察工程施工、及早针对工程危害采取对策而言,他也难辞其咎。”

  评论更隐含了对温家宝政治品格的质疑,“三峡建委成立于 1993年,主任以往由历任总理李鹏、朱鎔基、温家宝兼任。但温家宝打破惯例,在 2008年就将主任一职提前交给副总理李克强。作为总理,守土有责,但愿身为地质专家的温家宝,在卸任前能为挽救三峡危机尽心尽力,而不局限于撇清责任。”

  《苹果日报》的希望其实已经落空。温既然前有将责任之棒交给李克强之举,现又有彻底撇清关系之言,说明他所关心的,的确只是在权力斗争中将如何对手置于危境这个核心问题:他即将责任推向前任的江泽民、李鹏,又亲自主持会议,表明对李克强治理三峡不力的不满,用一个三峡打了两拨人,说明温家宝在权力斗争中,已经处于随意发力的有利处境。

  著名评论家,环保人士戴晴指出,其实从朱镕基开始,中共领导人对三峡工程看法已变,“朱镕基上台后(对三峡工程)第一句话就说:我不喜欢这个工程,但我作为总理,不喜欢它,但要管它。”戴晴指,胡温也不喜欢三峡工程,2003年 6月大坝合拢时,两人都没出席仪式,“当局开始还想玩盛大庆典,结果没一个领导人去。胡温知道有问题,但没办法,他们只能给邓小平李鹏擦屁股。”

  朱镕基擦得,而温家宝擦不得;朱镕基能担得,而温家宝却担不得,抛开三峡工程的是非,单就政治品格而论,高下已然立判。温家宝之不再擦屁股,这对按政治忠诚来选择接班人的中共而言,不啻是一种讽刺。邓小平地下有灵,估计会悔青了肠子。

  而民众更是火眼金睛,有网友在天涯论坛就发表评论,认为温家宝现在对三峡的态度,说明这个工程“危害的程度已到了习惯掩饰真相,粉刷太平的领导人都不得不正视,不得不公开表态的地步。在大难当头,灾祸纷至沓来之时,他们开始害怕了!昔日那种豪言壮语不见了,那种信誓旦旦的大包大揽没有了,那种欲置三峡反对人士于死地的凶神恶煞也变得温酿起来,似乎有一点夹起尾巴做人的味道。凡是与三峡有关的,开始推诿,保持距离,摆脱干系,最终又不得不公开表态,推卸责任。”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此言不假。

  卸责之举被质疑,访问日本灾区也被议论纷纷。温强调到福岛是“个人决断”,虽然强化了个人形象,但将个人意见置与中国外交利益之上,也引起人们的质疑。据报道,温家宝访日之前,就有中国外交人员前往福岛等日本 灾区去测量辐射水平。既然是个人一意孤行,如此耗费巨大公帑仅是为了树立总理个人形象,中国人质疑总理将个人形象置于国家国家利益之上,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外,以中国总理形象,为日本食品背书,还放宽日本食品进口,温家宝是怎样维护中国人利益的,也是大有可议的。

  当然,喝彩唱和的声音仍然有,除了新华社,这次还有《华盛顿邮报》。该报认为,“这次是温家宝胜利了” 。针对国务院三峡工程会议,《华盛顿邮报》的社论说,这次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就三峡大坝发出警告。社论写到:“这项声明引来一个明显的问题:中国的共产党统治者用了15年的时间和数百亿美元修建大坝,淹没了13座城市、140个镇子和1600所村庄,迫使240万人离开家园,他们为什么当初听不进批评者的声音,反而监禁和压制其中一些人呢?”

  但该报也将之归入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华盛顿邮报》的社论提到,中国统治者纠正历史错误往往有现实政治背景。社论说,即使这次温家宝胜利了,那种使三峡大坝工程上马的中央集权、不容异议的决策程序不会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不会变化,因为那些西方人在为温唱颂歌的时候也明白,温与废除苏取专制的戈尔巴乔夫明显不同,温只不过是这个专制机器的既得利益者而已,他的家族腐败内幕也是另一些西方媒体津津乐道、时有披露的重要话题。这是戈尔巴乔夫根本就不会有的污点。温谈政改,是因为他并没有在中国处于“老大”的地位,他有斗争需要,一旦他成为老大,他一样会成为这个体制的坚决捍卫者。

 

浏览(1400) (0) 评论(7)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11-05-29 12:08:47
很欣赏西岸的评论。完全同意冠云的评语。
回复 | 0
作者: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11-05-29 12:08:33
很欣赏西岸的评论。完全同意冠云的评语。
回复 | 0
作者:郭徒子 留言时间:2011-05-28 13:55:42
几位看看这篇:
从挺温派呼吁不要清算 看温家宝的腐败问题

  紫竹一仙

  近读姜维平先生的《温家宝去意已决?》一文,越读越有意思。因受薄熙来打击迫害而对中共体制痛恨到了咬牙切齿地步的姜先生,突然高举起和解的大旗,为他一直力挺的温家宝辩护起来。只是如果清算的对象换成薄熙来,姜先生是否还持同样的观点,要求大家对薄熙来网开一面,就是不得而知的事情了。

  姜维平先生一直挺温,是大家熟知的。这里就不多赘述,想印证的自己翻墙上网GOOGLE一下就知道了。但这一次,就连挺温的姜先生,也看出温家宝近期举动背后一些不同寻常之意了。在《温家宝去意已决?》一文中,姜先生认为,温之所以在驻日使馆“用手拭眼”,“与其说他是对使馆人员依依不舍,不如说是去意已决,担心身后遭到同僚的整肃,如果读过香港《新维月刊》的最新报道,就会知道,这种可能性正在增大”。

  《新维月刊》透露了什么,身在内地的我们不知道。但姜先生的文中也略做了透露,“他(指温家宝)的悲哀在于他是利益集团中的一员,并被政敌已经抓住了把柄,《新维月刊》今年5月号题为《总理家人涉刘志军案》一文,就透露得淋漓尽致。当大家抱成一团说谎的时候,有一个人讲了真话,于是,他人皆惊,并会立即用放大镜观察他的瑕疵,而他的儿子恰恰聚焦了别人的目光,因此,假如他落入了由薄熙来参与的第五代领导集体,必被整肃,是毫无疑问的。这可能是他忧心忡忡的主要原因吧!”

  虽然姜先生在文中对温多有维护,辩称温“是利益集团中的一员”,言外之意是总理家庭的腐败,与其他中共高层家族的腐败一样,那都是体制造成的;指责政敌“用放大镜观察他的瑕疵”,但也承认温还是有“瑕疵”和“把柄”的,而且“被政敌已经抓住了把柄”。

  这个“瑕疵”和“把柄”虽然是海外媒体透露的,但想必一定是令人信服的,都到了可以让姜先生采信的、“淋漓尽致”的程度。否则,挺温而又向来谨慎的姜先生一定不会如此确定地作为论政议事的依据。

  对于温前往福岛之举,姜先生认为,“这充分说明温家宝希望日本人以及世界上所有的观众,都知道他是雪中送炭的,这当然符合他一贯的思想性格和行事作风。”姜无意中以“观众”来描述民众,说明就连他这个挺温派,也不得不认可这当中的表演成分。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表演呢?姜先生认为,“行前即18日主持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似要与三峡工程撇清责任,现在,又要借福岛之行寻求国际民意的强力支持,仿佛在向他的政敌说,你别轻举妄动啊,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的威望直线上升!不论是否如此,这足以表明,高处不胜寒,他在最后的一年多任期里将度日如年。”

  姜先生从挺温派的角度,进一步替批温者坐实了温“挟洋自重”、“挟民自重”的指责,印证了温家宝做秀是为了在权利斗争中处于有利位置的分析。这倒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说明不管是批温者,还是赞温者,在温“挟洋自重”、“挟民自重”这方面还是有共识的。

  也许正是出于对温的热爱,对温家族深陷腐败的惋惜,姜先生突然在文中谈起清算问题,劝诫国人:“毫无疑问,包括温家宝的家人在内,也包括前任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等,由于制度的弊端,他们可能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腐败和枉法问题,如果我们一再鼓吹大面积清算,虽是伸张正义,解恨爽快,却大大地推迟和延缓了中国社会民主和平转型的时机,他们因为恐惧而拼死抵抗,其强烈的反弹使更多的民运人士流血牺牲,或坐牢,或流亡,故此,本人认为,为了保住已有的经济成果,为了中华民族长远的目标,为了化解尖锐的社会矛盾,与其鼓噪茉莉花革命,以致不断失败而接力式坐牢,不如善意回应温家宝的政改思路,展开宽广的政治胸怀,抓紧历史的有力时机,促使中共领导人像戈尔巴乔夫那样签约,而后去写回忆录,给中国人留下真实的历史记录,不必像赵紫阳那样被软禁至死。如果能够实现双赢,是中华民族之大幸也!”

  清算好还是和解好,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这种事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和解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作为犯错或犯罪的一方,要承认自己的错误或罪行。如果不承认,连法庭调节都没有办法,何况只是姜先生的苦劝,那大家就只好清算了,或通过法庭,或通过暴力。通过法庭的,如现在的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通过暴力的,如夺取政权前的中共,如东欧一些国家的剧变。小的,如杨佳。

  所以,作为挺温派,又那么为温家宝着急,姜先生与其劝民众不要清算,不要现实一点,先劝温家宝说清家族“淋漓尽致”的腐败问题,让温先拿出必要的诚意来,为和解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回答哪些问题呢?姜先生也不必写,就把您手里的那个月刊寄过去,大不了再加上一段网友苦胆的所问 《温总理,你不知道打铁先得自身硬?》,拷贝下面这几段话即可: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温家宝如果不是国务院总理,而是小卖部经理,你的家人能蹿升为吞金大鳄吗?如果你的家人不是凭借你这份位极人臣的权力谋私,而是通过正当途径赚钱,温氏家属能获得今日天文数字的财富吗?没想到中共高层十大权贵家族中,温家宝家族竟然位居第一。”

  “也许你温家宝自身是‘清白’的,然而你的家人已阔到‘富可敌国’的地步了,你如何来证明自己的廉洁?‘反腐倡廉’喊了多少年了,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理,总得言传身教,从自家做起,先管好自己家庭和家族的成员吧。管不好小家,又怎么管国家?连身边人都教育不好,又怎么感召天下人?你温总理在作报告、作指示和发表文章时,时常引用古代先贤的诗文,还会不知道打铁先得自身硬这样的大俗话?”

  “在当今中国,温氏家族即使算不上首富,也已然是巨富了。众多曾经信赖你温总理的人,是不是太天真了?难以想象,既得利益集团中的一个得利深厚的庞然大物,会真正忧国忧民,会切实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发言。”

  “对于温氏家族现今‘成为当代中国第一富户’之断语,作为‘户主’的你,总得给公众一个交代、一个说法吧。如果事实并非如此,你应该当众辟谣。要是能有理有据地澄清事实,以证明那是别人的诽谤或误解,这比空洞地说两句政改与反腐的话,更能树立起你的形象。要是恰系事实,恰系真相,而你唯有吃瘪的份儿,那我已无话可说。”

  否则,温家宝仍然亡顾左右而言他,“吃瘪”的大概不光是他,还有维护温的姜先生吧。
回复 | 0
作者:gskhgd 留言时间:2011-05-27 11:28:08
温比很多干部要做得好,只不过和朱镕基一样,一个人撼不动僵硬的体制,才会有如此光怪陆离现象。总书记不吭声,让总理出来说政改
回复 | 0
作者:兰冠云 留言时间:2011-05-26 18:30:02
我这回可以表扬一下西岸的立场,很不容易。

温的心里怎么想,谁都没法证明。好歹他比其他常委说了更多的人话,这就是进步,值得肯定。

他掉的眼泪没有经过党组织的批准,这是你们的党纪,我们不在乎。
回复 | 0
作者:兰冠云 留言时间:2011-05-26 18:29:48
我这回可以表扬一下西岸的立场,很不容易。

温的心里怎么想,谁都没法证明。好歹他比其他常委说了更多的人话,这就是进步,值得肯定。

他掉的眼泪没有经过党组织的批准,这是你们的党纪,我们不在乎。
回复 | 0
作者:西岸 留言时间:2011-05-26 16:25:28
不论媒体如何形容温家宝什么影帝之类的贬义含义,比较胡温二人的平时讲话,温无疑具有更明显的人文精神。不论具体在中国的环境里温是否是既得利益的一员,他所代表的明显更务实和具有现代意义。
胡锦涛一代领导人基本是守业的概念,因为他不具备太大的政治资源(甚至不如薄习等太子党),也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所以保守是不难理解的。
而温的这种“不同”,本质上是让中国现行体制出现体制内民主的现象,是应该被肯定的。
假如不希望类似文革那种自下而上的“革命”再现,这种体制内的民主是有必要的。中国如今的经济积累已经到了不在乎外部经济压力的程度,外部军事威胁也是近代以来最小,体制内开始的民主是时候了,就像英美历史上同样的环境里发生的事情。
当然,最可能的还是下一代领导人,尤其是不论薄或习都是太子党背景,资源远强于胡,经济积累必然导致分配领域的变革,自信的领导人是有可能利用已有的资源的。
温不过是历史的过度,但毕竟是一个开始。
回复 | 0
我的名片
郭徒子
注册日期: 2011-05-26
访问总量: 3,72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忙卸责、透分裂、揽功劳,温家宝
分类目录
【子曰】
· 忙卸责、透分裂、揽功劳,温家宝
存档目录
2011-05-26 - 2011-05-26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