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花蜜蜂剧场  
既已化云聚天穹,何又成雨洒西东?落地入土润苍生,飞天志在搭彩虹!  
网络日志正文
关于知青后来的网友知道多少? 2015-08-30 18:44:07

关于知青的事,后来的网友们知道多少?

知青上山下乡最早是50年代,毛泽东说过:“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最后一句话在文革后上山下乡运动时很流行,却没多少人知道是毛泽东50年代说的?当时还没有人民公社,只是合作社时期。

60年代有一批自愿上山下乡的知青,称之为“老知青”.有北京的“邢燕子”“侯隽”是典型,多次受到周总理毛泽东接见,当时青年到黑龙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些建设兵团是准军事集团,拿农工工资穿军装(没有领章帽徽)有军事训练,农业生产,这个设想是当年八路军王震359旅那种生产部队形式也有历史上屯垦戍边的意思。在他们这些典型之后,还有许多自愿者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上大学之后蜜蜂有同学就是这种64年的“老知青,”后来我们一代工资跟知青年限挂钩,他的年限工资是整个单位最高的。呵呵!最近他有一本书出版描写当年的知青生活。

真正成规模地政府号召并强制性地大批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第三个年头——1968年,经过文革初期北京高干子弟的红卫兵运动、后来的毛泽东八次接见全国大串联到北京的红卫兵、到全国各地纷纷成立造反派组织,经历了全国性的斗走资派之后,发生了第一轮武斗——保皇派和造反派之间的武斗,中央派解放军制止了;接着又发生了造反派跟造反派之间的第二轮武斗,这场武斗的规模和惨烈程度高于第一轮,也是被解放军制止了;这二轮武斗过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都出来表演,全国工业停顿,经济下滑,城市里聚集许多青年学生(无业人员)影响社会秩序。

毛泽东按照发动文革的最初计划想要结束文革,但是已经有失控情况,决定给红卫兵运动刹车。毛泽东在1968年夏天训斥了北京搞武斗的5名红卫兵代表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谭厚兰和王大宾。(聂元梓是北大的系处级中层干部其实不是学生,他的嫂子就是刘少奇的前妻王前,他攻击刘少奇当然是很深的私人恩怨!)

中国当时的状况是国家没有能力安排就业,消化这么多年轻劳动力。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开展了全国范围大规模的强制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上山下乡"知青”主体是老三届,当时是初中以上的学生,大学以上的学生则作为毕业分配到全国各地,所以北京上海许多大学生分配到边缘县级城市。

当时城市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知青上山下乡(蜜蜂大哥是其中之一)。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知青走得很远,成都知青到了凉山阿坝西昌冕宁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表哥表姐去了冕宁),重庆知青到大巴山(蜜嫂就是其中之一)云南贵州,生活异常艰苦。小城市一般就近插队(蜜蜂离家不远),一些就近插队郊区离家近得多生活也相对好一些。

根据集体模式各地还组建了以“知青”为主要成员的大量“生产建设兵团”。从69到70年,原有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大规模扩大建制,同时新成立了内蒙古、兰州、广州、江苏、安徽、福建、云南、浙江、山东、湖北共10个“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西藏、江西、广西的3个农垦师,加上50年代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共有12个“生产建设兵团”及3个农垦师。这些还是属于准备军事组织形式,有工资的集体生活。一般的人民公社也建立了集体形式的农场,蔬菜、水果、养猪、种茶等,那里的知青有农场干部管理,集体宿舍,轮流煮饭。

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经历了知青生活的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蜜蜂为什么说知青上山下乡有强制性呢?因为这是国家政策规定,该上山下乡的中学毕业生必须去,不去就办你爹妈的“学习班”,嘿嘿!

这25年里,发生一些影响很坏的知青问题:生活困难有李庆霖向毛泽东诉苦的信和毛泽东的回信事件,有揭发出来的虐待知青、女知青被奸污事件,有暴露招工招生招兵“走后门”等地方干部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事件。到73年之后,知青政策有一些改变,有病的、独生子女、已经有知青的家庭可以一个子女在“留身边”,也有许多知青靠参军招工招生回到城市。

但是全国各地仍然有多数受家庭成分影响的知青,“三招”不能通过政治审查的,仍然还要更加长期地熬过孤独失落感受、汗流浃背的体力劳动、口粮短缺独立生活的艰难岁月。

77年恢复高考招生之后,逐渐停止知青上山下乡,乡下的知青陆续返回城市。78年全国性的强制性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结束。

知青运动是一次解决社会劳动力安排的暂时性政策行为。由于中国社会当时发展不平衡,大部分边远地区农村经济落后自然环境恶劣和生活条件艰苦,知青生活艰难是普遍的。70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有一年的最低生活补助(当时民政局照顾孤老最低生活补助标准8元/月)知青到农村,带去了文化和教育,全国农村孩 子获得受教育机会当时的农村社队有了知青这个教育人才资源,中小学校发展迅速,提高了国家整体教育水平。同时医疗卫生系统也面向农村,社队办起“医疗站”知青许多担任“赤脚医生”,农村一般的小伤小病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农业机械化开始推动普及,知青的知识得到用武之地。

知青也看到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更多了解了中国农村社会,当时的生活水平就那样低那样苦。文化教育也改变了农民新一代,这也是改革开放之后参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动力。知青确实吃了许多苦,但是我们知青一代从此不再以苦为苦,更加执着更加坚持更加勇敢地投入后来的生活中。

呜呼!


浏览(2514) (6) 评论(19)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门香书第 留言时间:2015-09-15 05:40:47
张洞生是薛蛮子秦火火等网络谣传客的幕后推手http://bbs.powerappl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42084
回复 | 0
作者:quincy_daisy1650 留言时间:2015-09-14 16:43:23
华颇有话说http://bbs.powerapple.com/home.php?mod=space&uid=849260&do=blog&quickforward=1&id=69349
回复 | 0
作者:linus_locke5301 留言时间:2015-09-13 10:38:45
【转】《因批判习近平,张洞生老先生遭中共密集攻击》http://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747815.html?
回复 | 0
作者:songzifeng65 留言时间:2015-09-13 04:31:20
《王丹的七夕表白:余杰,你若不“离”,我就不弃》http://duli.ca/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64&extra=?
回复 | 0
作者:瑾子 留言时间:2015-09-02 15:59:42
去蜜蜂兄的直播处评论,没有提交上,还被警告记录ID什么的 :)。
回复 | 0
作者:香椿树1 留言时间:2015-09-02 08:02:49
蜜蜂谈到的几个女知青之惨来自土共的法院判决书,也就是土共的自己刊发的反面典型。 基本上都在生产建设兵团。 大部分知青都很苦, 但是,惨就谈不上了。 对比他们插队的农村本地知识青年, 他们在农村也是天之骄子,被羡慕的对象。
回复 | 0
作者:花蜜蜂 留言时间:2015-09-01 09:52:21
芨芨草,谢谢!

蜜蜂大哥在乡下劳动近三年,抽调到一个县级生产炸药的小厂工作,独立学习开发出导火索生产技术,为家乡县农业建设需要贡献过汗水.后来成为教育局干部退休.

呵呵!
回复 | 0
作者:花蜜蜂 留言时间:2015-09-01 09:44:59
大汉飞将军,
都是过来人啊!
回复 | 0
作者:花蜜蜂 留言时间:2015-09-01 09:44:14
香椿树1,

是这样的模式,凡是他们搞出来东西,仔细一分析,都包含利益保护.

最近有关九条罪行废除死刑,也是被骂得狗血淋头.哈哈!
回复 | 0
作者:花蜜蜂 留言时间:2015-09-01 09:40:43
老冬儿,

知青的历史有25年,中国家庭很难说没有被涉及.蜜蜂有过几篇文章谈知青遭遇,不晓得有多大的普遍性,呵呵!

这里有个资料(摘录):

李庆霖上书毛泽东与知青政策调整
作者:蔡天新

一、李庆霖上书毛泽东事件引起中央高层领导和地方

1973年4月2日下午,毛泽东收到了一封来自福建省莆田县的普通知青家长李庆霖的来信。信中反映了他16岁的儿子上山下乡后所面临的艰难窘境,

“在山区,孩子终年参加农业劳动,不但口粮不够吃,而且从来不见分红,没有一分钱的劳动收入,下饭的菜吃光了,没有钱再去买;长裤在劳动中磨破了,也没有钱去添置新的;病倒了,连个钱请医生看病都没有……1969年起直迄于今,孩子在山区务农以来,他生活中的一切花费都得依靠家里支持。说来见笑,他风里来,雨里去辛劳种地,头发长了,连个理发的钱都挣不到”。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一部分人并不好好劳动,并不认真磨炼自己,并不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却倚仗他们的亲友在社会上的政治势力,拉关系,走后门,都先后优先被招工、招生、招干去了……”所以,他在“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艰难窘境中”大胆地冒昧给毛泽东写信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毛泽东毅然提笔给这位普通小学教员写了回信:

李庆霖同志:

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毛泽东

1973.4 .25

李庆霖上书事件也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的违法、违纪案件得到查处。中共中央2l号文件下发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地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存在的问题相继暴露出来,并陆续反映到党中央、国务院。

最先被揭露出来的是黑龙江建设兵团第2师16团团长黄砚田、参谋长李耀东,两人合伙奸污和猥亵几十名女知青的罪行,激起众怒。对此,不轻易发火的周恩来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愤怒地说:“这不是我们的团长,这是林彪的团长!公安部要派人去,不要手软,不要畏畏缩缩,要大胆管。”

在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期间,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徐秀峰、于明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第4师18团有关侵犯知识青年人身权利的情况,刊发在会议简报中。

据1972年4月统计,该团30个单位,其中有23个单位发生过捆绑吊打知识青年事件,被捆绑吊打的知青达99人,有的人被施酷刑,如背扁担、跪碎玻璃、吊在空中撞墙、夏秋烤太阳、冬天浇冷水等,刑罚多达29种。18团20连的指导员李文峰奸污、调戏、猥亵女青年达15名之多,其中2人被迫自杀未遂。据云南建设兵团不完全统计,几年间共关押、捆绑吊打知青l 003多人次。被奸污的女青年达200多人,被迫害的知青,有的走投无路而自杀;有的精神失常而残废;有的内伤严重而失去劳动能力。

这些触目惊心的状况,使中央领导人感到非常震惊。周恩来愤怒地说:“此等法西斯行为,非立即处理不可。”

一石激起千重浪。云南建设兵团些人迫害知青的案件被披露之后,各地反响强烈,有关迫害知青的案件陆续被揭露出来,涉及人数之多,举国震惊。

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出(1973)104号文件,将合伙奸污、猥亵女知青数十人的原黑龙江建设兵团16团团长黄砚田、参谋长李耀东绳之以法。接着,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签署命令,批准判处云南建设兵团的强奸犯蒋小山、张国良死刑,立即执行。随后,全国各级地方党委陆续对破坏、摧残、迫害知青和奸淫女知青的犯罪分子予以严惩。

在严厉打击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犯罪活动的同时,各级党委还就李庆霖信中反映的“走后门”事件和其他违纪行为进行了查处。

~~~~~~~~~~~~~中国的事情许多就这样的发生发展模式:

地方干部搞砸了的最终都栽到党中央,毛泽东.他们自己没有责任.嘿嘿!
回复 | 1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08-31 19:12:47
花博主,握手,请向大哥致意。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不容易。还有很多人没能走过来。
回复 | 0
作者:大汉飞将军 留言时间:2015-08-31 12:14:23
情况基本属实
回复 | 0
作者:香椿树1 留言时间:2015-08-31 11:35:59
70年代后期按计划高考会逐步回复, 按当时的想法是劳动锻炼两年, 推荐与考试结合。 理论上说这个方法很先进, 美国商科至今还重视工作经验吗。 但是, 当上学成为福利的时候, 为权贵保留出太多的寻租空间, 我接触的两届工农兵大学生只有10%不到的工农兵,其余全是干部子弟。 理想化的政策的设想与世纪效果差距很大, 今天大学鼓噪自主招生, 取消高考, 素质评估等,理论上的先进掩盖的权力寻租的龌龊心理, 高考标准太明确, 权力金钱无法操作, 所以变着法的忽悠。
回复 | 0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5-08-31 09:59:19
蜜蜂在介绍知青历史哈。当年的知青,有的遭遇很惨啊,尤其是女孩子!
回复 | 0
作者:花蜜蜂 留言时间:2015-08-31 09:45:39
知青在农村劳动锻炼二年之后,才有资格被推荐参加报考工农兵学员、招兵、招工。这是当年的政策,当时有在校学生参加招兵录取后就躲过了上山下乡,没有上山下乡直接招工却不大可能。

芨芨草说的可能是到后期,留身边子女可以“接班参加工作”倒是有的,前提是获得批准“留身边”子女。

补充
回复 | 0
作者:花蜜蜂 留言时间:2015-08-31 06:23:01
70年表现好的进工厂,表现不好的去郊区插队。72年以后基本就没有下乡了。
~~~~~~~~~~~~~
北京是这样,外地就不一样了。7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政策推动继续着,一直到78年中央决定结束,知青上山下乡才画上句号。

77年高考招生有许多知青在所在地参加考试,录取通知书也是送到农村,结果许多边远考生很晚才收到通知书。蜜蜂有一个同学晚了一个月才进学院注册。

哈哈!
回复 | 0
作者:花蜜蜂 留言时间:2015-08-31 06:13:15
芨芨草,

68年底到69年初,第一批知青上山下乡,当时还是有人不愿意去,但是,政策推动下,你不去也不行。

蜜蜂大哥从小有大腿“静脉曲张”的病状,根本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也不得不去医院做了手术,切割了部分暴露的曲张静脉,然后下乡。

呵呵!
回复 | 0
作者:香椿树1 留言时间:2015-08-31 05:43:01
土共的自愿也有很多不自愿的成分, 单位给老爸办学习班整天动员, 直到你自愿为止, 像国民党抓装订一样用绳子捆起来送乡下是不可能的, 虽然不自愿, 还带大红花, 难怪有人装病躲屋子里复习了.
邢燕子不是60年代, 而是50年代就下乡。 土共总结经验到大规模推广是一种模式。 王光美不是还搞出来个桃源经验吗,整干部斗地主的法子没有被推广。 少奇也搞出个马钢宪法, 被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的鞍钢宪法给比下去了也没推广。
回复 | 0
作者:芨芨草 留言时间:2015-08-30 19:46:27
和花博主商榷:印象里68年还是自愿下乡,院里的一个老红卫兵因他父母担心他在城里闹事,找了几个好朋友结伴去了延安。69年基本就是一锅端了。70年表现好的进工厂,表现不好的去郊区插队。72年以后基本就没有下乡了。这是北京的情况,其它地方的情况不太清楚。
回复 | 0
我的名片
花蜜蜂 ,1岁
来自: 中国
注册日期: 2012-09-16
访问总量: 4,143,57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最新发布
· 俄乌战争进入停战前痉挛阶段。
· 川普再次胜选基本上无悬念了
· 要追究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责任!
· 我有关俄乌战争的美术作品
· 莫迪之后,还有谁来莫斯科劝罢战
· 感觉普京想跟乌克兰谈判停战了。
· 百度百科:白色的象征意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