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之作—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 2013-12-28 00:14:11
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 意大利摄影家焦尔乔·洛迪摄制于1973年1月9日,地点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内;照片上的周恩来微侧身躯,面容刚毅,双眉微蹙,眉峰间凝聚着无穷的魄力、意志和信心——这幅照片是记录周恩来晚年形象的一幅风靡世界之经典作品; 1973年,意大利政府将这幅摄影作品的原版照片(长69厘米、宽53厘米)作为国礼赠送给周恩来,后珍藏于国际友谊博物馆;1974年,此作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认识世界奖”;获奖原因为:照片逼真地刻划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形象,用光、构图都有独到之处,巧妙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在性格。
★ 拍摄经过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主馆陈列大厅里,有一张周恩来的巨幅照片,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摄影留念。照片上的周恩来微侧身躯,面容刚毅;双眉微蹙,眉峰间凝聚着无穷的魄力、意志和信心。这幅照片就是记录周恩来晚年形象的一幅风靡世界的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照片的作者是意大利摄影师焦尔乔·洛迪,照片拍摄背后的故事也感人至深。 1973年1月6日,意大利外交部长朱塞佩·梅迪奇率团访问中国,作为《时代》周刊的摄影记者焦尔焦·洛蒂也随团来访——这是他第一次来华,特别想见到周恩来总理,因为长期以来,周恩来总理伟大的人格和豁达的风度给洛迪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日下午,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意大利代表团及随行记者,双方进行了友好会谈;洛迪先生早就产生要为总理拍张单人像的强烈愿望,因此,尽管此次接见前意大利使馆向洛迪等记者叮嘱,不允许携带照相机,但他却向意大利驻华大使撒了个谎,悄悄地带上了照相机。 会谈后,代表团一行排着队等候周总理的一一接见,洛迪排在队伍的中间。当听到周总理向人们打招呼和致谢的声音时,洛迪向排在前面的大使询问,除了中文外,周总理会讲什么语言?大使说:“周恩来的法语讲得很流利。”洛迪先生想,这也是我的运气,因为这样可以直接向周总理说明拍照要求了。队伍排到一半时,洛迪意识到,即使向周总理只要求一分钟的时间,可能也不能得到满足,因为身后还有三四十人在排队。于是,洛迪从队伍里走了出来,一直走到队尾,这样就成了最后一个接近总理的人了。 当临到洛迪先生被总理接见时,他坦诚地对总理说:“总理先生,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撒了谎。我向别人谎称没带照相机,但实际上我带了。因为这是我唯一的机会,再也不可能有像今天这么好的运气给您拍照了。”
洛迪先生是位“少白头”,年方中年已经满头银发了。周总理看了看洛迪,诙谐地对他说:“满头白发的人也会说谎吗?”“是的。但是,如果可能的话,请您给我一小会儿时间让我为您照一张相。”周总理又笑了笑说:“对有白头发人的请求,我是不会拒绝的。” 总理同意后,洛迪先生请总理坐在沙发上,凭着自己丰富的经验,敏锐的观察力,没用闪光灯,没用测光表,利用当时现场的自然光,用随身携带的德国小型徕卡M4相机,90毫米的中焦镜头,光圈F/2.8,快门速度1/8秒,ASA200度柯达彩色负片(按ASA800度曝光),拍下了第一张照片。 洛迪先生后来说,总理的胳膊肘是那样自然、那样完美地放在扶手上,根本不需作任何提示。但此时总理的视线有些偏向下方,洛迪先生认为自己拍得还不够满意,于是他走近总理,对总理说:“总理先生,我不是一个出色的摄影师,您能给我一个机会再拍一张吗?” 总理同意了,洛迪先生重新回到了摄影位置,这次总理目光移向了远方,洛迪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时机,拍下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一幅珍贵的经典力作终于问世。 洛蒂的行为引起了警卫人员的注意,他拍完照片后就一直在想:我下一步怎么办?我怎么做才能把底片保留下来呢?他一面装着和几名意大利《晚邮报》记者漫无边际地聊天,一面想着应对办法。 突然,他眼睛一亮,快速地把相机放在桌子底下,取出底片,又迅速装上一卷新胶卷,并按了两下快门。 不一会儿,那个警卫人员来到他面前,很有礼貌地问他:“您是洛蒂先生吗?”洛蒂答:“是”。警卫对他说,“您给周总理拍了照片,违反了我们有关规定,也违反了您自己不拍照片的承诺,请您立刻把底片交出来。” 此时的洛蒂,像演员演戏似的向警卫人员“苦苦哀求”。见对方毫无让步之意,执意索要,便又假装“很不情愿”地当着警卫人员的面把相机打开,把胶卷从相机中取出曝光后,“十分沮丧”地交给了对方。 后来有记者曾问洛蒂,为什么要让胶卷曝光?他说:“如果我不这么做,他们在收走胶卷之后,肯定会马上去冲洗,如果发现我给了他们一个空白胶卷,他们必定还会来找我,那就更麻烦了,非把我拍了的胶卷拿走不可。”若干年后,当谈起这段“历险记”时,他还是那么兴奋,那么自豪,目光炯炯,像孩子一般得意忘形。
★ 作品意义
沉思中的周恩来(原版照片) 《沉思中的周恩来》首先刊登在意大利《时代》周刊上并占了中心页整整两页篇幅。照片的艺术感染力和政治效果,很快为世人所关注。1974年,该幅照片荣获美国最有名的新闻照片奖———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认识世界奖”。据洛迪回忆说,这幅照片的授奖原因是:照片逼真地刻画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形象,用光、构图都有独到之处,巧妙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在性格。 周恩来同志的夫人邓颖超生前也非常喜爱这张照片,当洛迪再次来到中国见到邓颖超时,她紧紧握住洛迪的双手,对他说:“你拍了一张很好的照片,这是周总理生前拍的姿势和神情最好的照片之一。”洛迪先生感动不已,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才喃喃说道:“不,这要感谢周总理。”据悉,早在八十年代这张照片印量已超过9000万张。 据洛迪先生回忆,他此次访华回国后,曾通过意大利驻华使馆向周总理处赠送过他拍的这张照片。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张原版照片国内未能保存下来。1997年7月,为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而摄制大型电视专题艺术片《百年恩来》,应摄制组的约请,洛迪先生专程从意大利米兰飞到法国巴黎接受采访,动情地谈了上述经过,并把原版照片赠送给摄制组制片人、周总理侄儿周尔均,总导演、周总理侄媳邓在军,他还在照片上题字:“百年恩来———一位世纪伟人”。 洛迪先生1937年生于意大利米兰,1964年起担任意大利《时代》周刊的摄影记者,在华访问期间,还拍摄了大量的照片,配合《与周恩来交谈》、《北京的古迹》、《中国行程两千里》、《在中国的心脏》等专题采访文章,发表在《时代》周刊上。他拍的许多图片对增进意大利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对加强中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 作品赏析 沉思中的周恩来(作者签名版)
这张经典照片所刻画的晚年周恩来很是令人神往,沉浸在侧逆光里的周恩来,略微倾斜地倚靠在沙发里,衬托于暗淡的背景,显得格外瞩目。 他那面部的表情冷峻而又坚毅,削瘦的面颊在点点老斑的缀饰下,似乎更增添了几分苍劲而超脱尘世的英气,且剑眉紧锁,唇角紧闭,透射出一股砥柱中流般的气概。 在这尊凝固着的瞬间雕像上,有一处格外触发人以勃勃生机般的联想,那就是周恩来放在沙发扶手上的极具表现力的左手;看上去,这只手的手指仿佛是要情不自禁地轻轻敲击沙发。 似乎使人觉得,它欲敲击的是一曲充满生命活力的春之歌。周恩来的左手同他那受过伤的右手形成强烈的对比,两者一并显示出文儒的气质和革命家的阅历。 整幅画面上,周恩来的面部、双手是突出于冷色调的三个暖色调亮点。这三个亮点,构成一个被几何学和物理学视之为极具稳定性的直角三角形,给人以稳若泰山的印象。 而其中那面部亮点,恰好几近垂直于右手亮点之上,似乎又让人明显感到,革命是周恩来毕生为之奋斗的基本点。整个构图让人觉得,前伸的左手,象征着周恩来凡事均以文儒之风开路;后屈的右手,则象征他毕生所坚持的革命立场。 这幅照片的作者真不愧是位大师,紧紧捕捉住了周恩来身上最赋表现力的地方,独具匠心地用三个亮点和直角三角形的巧妙构图,瞬间展现出囊括一生的天才构思——周恩来的魅力亦因此一览无余。
★ 幕后故事 1974年冬,中国驻意大利商务参赞高竹峰同志任满奉调回国,临行前的一个夜晚,来到王传斌同志房间,从怀中取出一件用白纸包裹着的物品,小心翼翼地打开,对王老说,你看这是什么? 王老一看惊喜非常!原来是一张10英寸的周总理照片。高参赞对他说,这是一位意大利记者从中国回来后赠送给我的纪念品。我和你在这里一起工作和生活了好几年,在即将分手之际,我把它给你留下,让我们共同分享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热爱吧! 王老欣然接受了这份“宝物”,并允诺一定要设法将其带回国。 1976年底,王传斌的老战友之子李尚志到家里来,看到这张周总理的照片非常惊喜,那时他是新华社国内部的负责人,回去后将周总理照片的事报告了时任新华社社长的曾涛同志,他随即决定请李尚志到我家中取走照片,翻拍后制版印刷——从此,这张周总理的照片很快传播到全国,出现在各地的书店里,悬挂在家家户户,各种报刊杂志也予以刊登。
广为流传的周总理侧身照的作者意大利摄影师焦尔乔·洛迪和章默雷馆长一起同周恩来总理蜡像合影
································································· 谢谢关注!蜜蜂开放评论,凡是侮辱攻击周恩来的文字,必被删除!你可以保留你的观点在别处去发泄,但是你不能不照顾蜜蜂博客的环境美观。 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