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1976年1月农历阳历表 建国27年 农历 丙辰年 【龙年】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元旦节 2初二 3初三 4初四 5初五 6小寒 7初七 8腊八节 9初九 10初十 11十一 12十二 13十三 14十四 15十五 16十六 17十七 18十八 19十九 20二十 21大寒 22廿二 23小年 24廿四 25世界麻风日 26廿六 27廿七 28廿八 29廿九 30除夕 31春节 ·······························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金冲及
金冲及在这次讲座中谈到:大家知道,高文谦曾写过一本书《晚年周恩来》,他在序言里面提到,周恩来死后不久,毛泽东就要在中南海放鞭炮。很多读者看到这段文字,感觉毛泽东是丧尽天良,竟然做这样的事儿。 事实是什么样的呢?毛泽东晚年机要秘书张玉凤说:“周总理是1976年1月8日去世的,之后毛主席也曾报过一次病危。1月底,毛主席对我们说:‘人家都回去过年了,就你们几个陪我这个病人,你们也拿两挂鞭炮去放放’。张玉凤说她拿着两挂鞭炮去放了。事实就是这样。高文谦是在造谣吗?他说自己并没有造谣,周恩来是1976年1月份去世的,毛泽东是1月份说让人在中南海放鞭炮。 现在很多人搞这些花样,什么手段都有,“谎言说上一百遍就成了真理”。我看,中国人可能习惯了,只要是排成铅字的,就感到是真的,假定有很多人讲,觉得至少是无风不起浪,不会是凭空来 (来源:星岛环球网) (文革后,有许多政治功利目的的作者,会罔顾事实,捕风捉影,断章取义,牵强附会,颠倒是非,跨越时空,展开乌鸦翅膀,造谣污蔑对手。为了迎合这种目标,各种手段都层出不穷。高文谦的小说也是一例。呵呵!----蜜蜂) 我读《晚年周恩来》(一)作者:司马公 从张玉凤回忆看毛泽东“鞭炮事件”真相 高文谦先生的《晚年周恩来》问世一年了。一年间,这本书被炒得沸沸扬扬。我出于猎奇,买了一本,边看边检阅史料,越看破绽越多,读罢忍不住提笔写这篇文章。篇幅所限,只能择其若干,略加考辨,读者可以窥见一斑。 “鞭炮事件”与毛周关系《晚年周恩来》在引子里讲了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周恩来去世后三周的除夕之夜,毛泽东在中南海寓所让人放了一大阵鞭炮,据说鞭炮屑就拉了整整一卡车。 于是,“毛泽东在周恩来死后放鞭炮”的传闻不胫而走。书中称这个故事为“鞭炮事件”,并以此作为剖析毛泽东与周恩来关系的切入点。 书中把“鞭炮事件”称作“传闻”,但从上下文看,它对这个传闻的真实性是深信不疑的,而且作为毛周关系的典型案例。 毛泽东放鞭炮时有谁在场呢?书中没有交代。书中曾经多处引用过张玉凤的一篇文章,题为《毛泽东、周恩来晚年二三事》(见该书第602及603页)。张玉凤是当事人,她的回忆当是可靠的。于是,笔者在大陆出版的《炎黄春秋》1989年第一期上,翻检到了张玉凤的这篇回忆。她果然在现场,还详细忆述了全过程。摘录如下: 毛主席这里没有客人,也没有自己家的亲人,只有身边几个工作人员陪伴著他,度过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春节。 他在这天,依然像往常一样在病榻上侧卧着吃了几口他历来喜欢吃的武昌鱼和一点米饭。这就是伟大领袖的最后一次年饭。 饭后,我们把他搀扶下床,送到客厅。他坐下后头靠在沙发上休息,静静地坐在那里。
入夜时隐隐约约听见远处的鞭炮声,他看看眼前日夜陪伴他的几个工作人员。远处的鞭炮声,使他想起了往年燃放鞭炮的情景。他用低哑的声音对我说:“放点炮竹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就这样,我通知了正在值班的其他几名工作人员。他们准备好了几挂鞭炮在房外燃放了一会儿。 此刻的毛主席听着这爆竹声,在他那瘦弱、松弛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我们心里都明白,主席的这一丝笑容,是在宽慰我们这些陪伴他的工作人员。 读至此处,我恍然大悟,所谓“鞭炮事件”不过如此,和周恩来去世毫无关系。 顺便多说两句。其一,书中说,按照规定,中南海禁地绝对不准燃放鞭炮。而据张玉凤所谈,毛泽东往年也放鞭炮。这两种说法,我更相信后者。 过年放鞭炮是人之常情,毛泽东不单是血肉之躯,还是不受规约之人。何况张玉凤的文章发表在十多年前的1989年,应当更客观些,更无功利心。 其二,书中说,按照中国的习俗,只有办喜事才放鞭炮,若要办丧事时放鞭炮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红白喜事之说,遇到丧事,敲敲打打放鞭炮,也是常有之事,表示一种趋利避害的祝愿,和“大不敬”风马牛不相及。 故事毕竟是故事。“鞭炮事件”既然靠不住,以下的种种议论可靠性又究竟如何呢?读者一看自明。 中华网 culture.china.com/zh_cn/history/files/11022841/20080407/14769084.html 2008-04-07 08:28:05 摘自我读《晚年周恩来》(一)司马公 环球视野 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1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