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 此生无悔 CCTV-1《开讲啦》栏目播出《黄旭华——此生无悔》。 视频链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黄旭华的演讲: 我们国家自行研制核潜艇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为了突破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的包围、封锁,为了早日掌握好核潜艇的研制技术,我们国家曾经寄希望于苏联老大哥的技术援助。 1959年国庆10周年,赫鲁晓夫,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来到中国,我们国家政府再一次地向他提出研制核潜艇的技术问题。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上有这样几句话:中国要研制核潜艇简直是异想天开。他傲慢地拒绝了中国的要求,说核潜艇技术复杂、要求高、花钱多,你们中国没有水平,也没有能力来研制核潜艇。毛主席一听非常气愤。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上他是这么讲,说他,那指毛主席啊,愤怒地站了起来,挥动他巨大的手掌,说:“你们不援助算了,我们自己干!”我们寄希望于苏联老大哥援助的梦想完全破灭。 这年10月底,毛主席在同周总理、聂荣臻还有罗瑞卿等研究发展尖端武器的时候,毛主席就发出了誓言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就是这句话也坚定了我和我的同志们献身核潜艇事业的人生走向。 我原来的从小的志愿是学医,想当一名好医生,继承我的父母的意愿——治病救人。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正好“七七事变”爆发了,沿海城市的学校大多被迫停办了,为了求得一个比较能够安下心来读书的地方,我和我的同学们不顾交通的困难,徒步地走了四天的山路,脚都起了血泡。哪知道日本鬼子轰炸更是频繁,每一次警报一响,我和我的同学都得被逃难的人潮携搂着往城外的山洞里面跑。这一天如果是警报不解除,那么这一天就得整整地在山洞里面挨饿一天。 一股非常屈辱(的)怒火在我身上燃烧起来,我想为什么日本鬼子敢这么猖狂,想登陆就登陆,想轰炸就轰炸?为什么我们中国老百姓不能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而却要四处逃难、妻离子散?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么大的土地,我却连找一块可以安下心来读书的地方都没有?什么道理?这正是因为中国太弱了,弱国就要受人家的欺凌,受人家的宰割。怎么办?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将来我要制造飞机保卫我们国家的蓝天;或者我要制造军舰,抵御外国从海上进来的侵略。 我是生长在海边,对海有更深刻的情结,同时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海上侵袭,权衡之下,我进了上海交大造船系。1958年,国防科委刚刚组建,聂荣臻元帅就向中央呈报了关于开展研制导弹核潜艇的请示报告,首批只有29个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挑起了我们国家核潜艇的开拓任务。我有幸是29个人当中的一个,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我没有离开过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进了研制领域之后,我们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低弱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更大的困难: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一个也没有。我们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手上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技术资料。我们开始很简单地设想,核潜艇大概就是常规动力潜艇加上一个反应堆就是了,其实完全不然。 怎么办?我们考虑来考虑去,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在浩瀚无边的报刊杂志里面要去寻找世界保密控制很严的核潜艇资料,大海捞针。我们把零零碎碎的资料经过分析,经过整理,我们把它汇总成为美国核潜艇的总体布局。但是这个东西到底有多少分量可以确信,我们心中无底。 正好在这个时候,我们弄来了两个美国华盛顿号导弹核潜艇的儿童玩具模型,我们高兴极了,我们把这个模型多次把它肢解,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我们发现美国这两个模型同我们搜集到的资料基本上一样,这就大大地增加我们的信心了。没有条件,或者条件不具备,怎么办?我们的办法叫做骑驴找马。驴没有马跑得快,但是没有马了,只有驴,那你只能骑驴找马,边走边找,边走边创造条件。如果连驴也没有,那就迈开双腿也得上路,绝不等待。 就以计算手段来说,那个时候哪有今天啊,说一秒钟多少亿次的计算机。我们手上有的只有算盘和计算尺,算盘加计算尺,先打起来。为了计算的结果准确可信,我们只好分两组同时进行,这两组计算的结果,如果你得五,我得八,不一样,那么不是你错,就是我错,或者我们两个都错。怎么办?从头再来,一直要算到两个组的最后结论一样,我们才相信你这个计算是准确了。我们的同志硬是咬紧牙关,没有怨言。 你们大概也晓得,船的重量跟重心是确保船建成后的不沉性跟稳定性,为了确保在生产建造当中它重量重心严格地控制在我设计当中,我们的土办法就是在船台的入口地方,我们放了一个磅秤,凡是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一一过秤,登记在案。施工过程当中那些边角余料,那些多余的管道电缆,凡是拿出船台的,也都一一登记。几年来,我们天天这样子,我们同志称之为“斤斤计较”。 新型号的潜水艇在研制最后阶段,交付海军使用之前,都必须进行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深潜试验,它是一个风险性很大,考验性的试验。一张扑克牌大小要承受一吨多海水压力,任何一条焊缝,任何一条管道,任何一个阀门,承受不起海水压力,都会造成艇废人亡的后果。美国有一条王牌核潜艇,叫做长尾鲨号,1963年在做一次深潜试验的时候,还不到两百米就沉没海底了,160个官兵没有一个生还。 乘试人员担心像美国一样一去不复返,思想波动较大,有个别人给家里写了信了,说我们要出去执行任务,万一回不来,有这样那样未了的事情,请家里代为料理。其实就是遗书。我们的设计留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实验过程我们规定的程序是一个深度、一个深度慢慢下降。十米、五米、两米,然后是一米一米地往下探,绝不蛮干,因此安全是有保证的。 我是既有充分的信心,我也十分担心,担心是不是还有哪一些超出我的知识范围之外,我还没有认识到的潜在危险。我们没有经验,那么怎么办?我说我跟你们一道下去!我下去,不仅仅可以稳定人心,可以鼓舞士气,而更重要的,在整个深潜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我可以协助艇上及时地采取措施,避免恶性事故的扩大。我是总师,我不仅仅要为这条艇负责,而更重要的是要为艇上170个乘试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 当这个深度仪的指针指向了极限深度的时候,艇长说了,各个岗位严格地把你们周边的情况好好检查一下子,没有问题情况之下,我们艇开始上浮了,一直上浮到100米这个安全深度,突然间全船骚动起来,跳跃啊、握手啊、拥抱啊,有些同志都哭了。艇上的快报要我提几个字,我又不是诗人,我又不会写诗,但是现场的情况激动得我灵感一来,我拿起笔写了几个字,叫作:“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我们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大力协同”四句话十六个字归纳为核潜艇精神,就是这四句话激励着我们核潜艇阵线广大人工知难而进、奋勇拼搏。 大家都清楚,世界上高新尖端技术,尤其对于核潜艇技术,都列入为国家最高级别的机密。我们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领导上再三向我们强调一定要确保国家的机密,不容许泄露你们的工作单位,要隐身埋名、默默无闻,当无名英雄;而且进了这个领域,就得准备干一辈子。如果你犯了错误怎么办?犯了错误也不能走,可以在里面打扫卫生。 1958年,我从上海上调北京,走前领导上只告诉我:你出差北京,帮助工作。我行李也没有带。一到北京,我就被留住了。我的父母多次地写信问我:你在北京哪一个单位?你到北京去干什么工作?我一直闭口不答复。慢慢地,我也同他们的关系淡化了。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有一篇题目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长篇的报告文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我把这份报告文学寄给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永远只提黄总设计师,没有具体的名字。但是他提了一个,他提了黄总设计师的夫人李世英的名字。我母亲一看,文学里面所报告的黄总设计师,就是三十年没有回过老家,而被弟妹们误解为不要家,忘记了养育他父母的不孝儿子的三儿子。我是老三。 虽然我母亲,她一直深信她的儿子大学学生不可能忘了养育他的父母,但是三十年一直没有回家,她难免也有怨言。我听我的妹妹讲,我母亲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这篇文章,是满脸泪水呀,我母亲终于自豪不已了。她在痛心之余也自豪,她把我的弟弟妹妹们,还有她的子孙们召集过来,只说了一句话。(黄旭华在家中排行老三)“三哥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要谅解。”知儿莫若母,母亲这句话传到我的耳朵,我哭了。有人问我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样理解的?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我们核潜艇阵线广大人工,他们呕心沥血、淡薄名利、隐姓埋名,他们奉献了一生最宝贵的年华,还奉献了终生。如果你们要问他们这一生有何感想,他们会自豪地说:这一生没有虚度。再问他们你们对此生有何评述,那他们会说: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事业、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无怨无悔! ~~~~~~~~~~~~~~~~~~~~~~~~~~~~~ 蜜蜂是今天才看到这场节目,黄老已经92岁高龄。真是不简单! 按黄老的说法,他是在1958年上调北京,开始筹备开展秘密军事科研设计项目——719工程,早期主要是案头资料和计算的设计研究。蜜蜂查阅资料显示:到1964年中国核爆之后,海军才奉命正式进入研制核潜艇,研制地点是在内陆深处烟波浩渺的云南阳宗海湖边。大西南当时是规划为中国三线建设的战略后方,那里军工企业密集。蜜蜂家乡有重水工厂和中科院导弹研究所——核物理研究所即585所,有许多同学在那里工作。 美国在核反应堆的基础上造核潜艇,用了10年(1954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经历了“常规动力水滴型——核动力常规型——核动力水滴型”三部曲。苏联更为坎坷,经历了迂回曲折的六部曲。而中国则要求一步到位。 研制部门中最为繁忙的是一位木匠,他是通过最严格的技术考核(当然免不了苛刻的政审)筛选出来的。因为,核潜艇的模型是按1:1的比例完全用木头制作的,它有着逼真的五脏六腑,宛如一艘超级玩具。 国产核潜艇就是在云南省阳宗海湖边的一条木壳“大雪茄”里孕育出来的。它被拆拆卸卸,敲敲打打,已逾几度寒暑。黄老他们那些尖端科学的精英们就在纷纷扬扬的锯末与刨花中获取了大量的感性及理性知识。从木壳到铁壳,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终于移师到辽宁省葫芦岛军港开工建造了。 国产核潜艇解缆试航,在内海(渤海)与海岸线游弋,状况正常。1974年“八一”建军节,中央军委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它就是北海舰队的“汉”级核动力潜艇。此时距当年立项之初,已经8年过去了。 从1964年核爆后,1966年开始实际研制到1974年下水潜航,中国核潜艇在“文革浩劫期间”取得成功! 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