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全球舆论对“一带一路”怎么看?作者:归宿|2019-03-29
图片来源:Xinhua “一带一路”由中国提出,引发世界热议。究竟议论了什么?大家对“一带一路”怎么看? 比利时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学者Gracia Herrero和徐建炜近期发布一篇报告,利用大数据,量化分析全球不同国际和地区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得出他们的结论。 报告使用“全球事件、语言和语气数据库”(Global Database of Events, Language and Tone, GDELT)。这是一个开源、多平台的数据库,包含132个国家、超过100种语言的电视、广播及线上线下各种形式的新闻数据。数据库收集的信息每15分钟自动更新,确保时效性。 研究者选取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4月25日间数据库中关于“一带一路”的内容进行评估,搜集某个国家及地区的相关报道,统计其中“积极(positive)词汇”和“消极(negative)词汇”的数量。研究者用积极词汇的数量减去消极词汇的数量,然后除总词汇量,得出该地对“一带一路”的“语气(Tone)”。如果大于零,则表明该地整体看法积极,反之消极。相应的,只要语气值越高,对“一带一路”就越支持。 统计结果显示,全球对“一带一路”的“语气” 平均数是0.7,中位数是0.66,均高于零。换句话说,全球对于“一带一路”看法总体是积极的。
不同地区对“一带一路”的“语气”。 蓝色方块为媒体情绪,黄色线为世界平均水平。 具体来说,非洲和中亚对“一带一路”看法最积极。研究者分析,这可能因为“一带一路”启动前,中国已与相关国家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与之相对,南亚对“一带一路”看法最负面,印度、不丹和马尔代夫媒体属于对“一带一路”看法最负面的前十个国家及地区。美欧等西方国家及地区对“一带一路”看法总体上较积极,但不同利益集团看法差别明显。
130个国家和地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情绪分布 (绿色为积极,红色为消极) 报告进一步分析影响对“一带一路”看法的因素。由于大多数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媒体文章都包括贸易和投资,研究者用回归分析的方式,对“贸易”和“投资”如何影响对“一带一路”的看法进行量化研究。 研究发现,相关国家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时,贸易议题被提及的越多,该地区对“一带一路”看法就越负面。研究者还根据“贸易”一词被提及的频率不同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在媒体提及贸易数量最少的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好感要比提及数量最多的国家高47%。在非“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样本组中,这一数字为56%。 “投资”一词可能同样具有负面效应,但在各分类中效果并不明显。 另外,研究显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及地区和非参与国家及地区对倡议看法差别不大。欧洲国家中,欧盟国家对“一带一路”的看法要比非欧盟国家更为积极,尽管“一带一路”倡议可能对非欧盟国家更有利。同时,研究反映出全球各国对国际贸易这一概念有所反感和恐惧,这种方案和恐惧也可能对“一带一路”下一步深入推进产生负面影响。
加入“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及地区和非“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及地区对该倡议的看法差别不大 研究者指出,还可以在此路径下进一步深入研究。例如,可以利用实际贸易数字,对贸易如何影响“一带一路”的国际形象进行实证研究,并对为何“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及地区和非参与国家及地区对该倡议看法没有明显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另外,可以扩大研究覆盖的时间范围,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