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郎的元宵节夜 12电信 刘芸 在还没有认识槟郎老师以前,我觉得诗歌这种东西对于我而言枯燥而乏味,因为写诗歌是需要天才的头脑和丰富的感情才能写出让人觉得深有内涵的诗歌。诗歌,它可以是情之所至,是一时之慨叹,是一念之怅惘或豪情。而识得槟郎是因为在众多跨专业选修课中,仅剩文学院的“新诗赏析”这门课我觉得很简单,这反而使我与槟郎老师有了一段短暂师生缘分,也改变了我对诗歌的一贯看法。 在上了正门课后,慢慢开始关注起了槟郎,我看到在很多的文中写到他,如:“这是我第二次写槟郎老师。不知不觉已然大四,回忆这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机缘巧合上的最多的就是槟郎老师的课。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课到公选课旅游文学再到现在的新诗赏析,看到过槟郎老师上专业课的严肃,也看到过他上选修课的幽默诙谐。上课的风格在变,时间在变,唯一没变的就是槟郎对于写诗的执着与热爱。”还有人这样说:“初见槟郎老师时,他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他个子不是很高,只能算中等的身材,斜跨的背包,总之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看起来很土的一个老学究……(老师别生气哈),可是他一开口我就发现我错了,亲切带有幽默感的语气,加上和蔼的笑容,使人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他,听了不到十分钟,我就断定这位槟郎老师绝不像表面上的这么古板,他应该是一位非常有趣的老师。”在新诗赏析课上,我看到一两篇他的诗歌。很像散文,而且也像小说,文的思想都很明确。我觉得槟郎写出了文学的魅力,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了他的生活和周边的故事。而老师给我的第一映像也是像他(她)们说的那样和蔼可卿,对诗歌执着热爱。说实话,原先我上这门课是抱着混学分的态度去上的,上课觉得最后能过就行了,但认真研究他的诗作之后,让我很想知道是怎样的诗人才能写出这些诗。 我曾有幸被槟郎老师邀请在课上读一首诗作,这还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如此多的同学,我很紧张的登上了那个陌生的讲台,这时,槟郎老师在台下,坐在前排的空位,认真的聆听的样子,我得到不少的鼓励,虽然一首不错的诗被我读的坑坑洼洼的,但老师不曾批评我。 槟郎老师所有诗作中我最为震撼的的一首诗是《那年元宵节夜》。第一段寥寥几句,一幅元宵节夫子庙灯会的热闹画面出现。来到夫子庙赏灯。身旁穿行过如云的美女,但诗人并不为群芳所动,同行的身边人才是最美的风景。一对恋人牵手漫步在街心。 诗人开始详细回忆那年与情人元夕约会的过程。两个刚刚坠入爱河的人儿,相约在元宵节夜。诗人紧张地奔赴相约的地点,远远地便瞧见佳人已倚栏相候。心中的紧张又加重了几分。见了面的二人,沿着秦淮河畔缓慢地走着,随意说着些无关紧要的话。天色渐暗,月儿更明,街上的花灯开始璀璨。两人漫步至夫子庙主建筑大成殿前,佳人邀诗人赏灯,诗人悄悄地用余光看佳人。她的秀发在风中翩翩,发梢轻扫诗人的脸,连月儿都害羞地躲进云里。诗人假意指点天上的牛郎织女星,手偷偷地搭上了香肩。二人在文德桥上暂歇,佳人害羞地红了脸,与桥边红红的灯笼相辉映。而桃叶渡的王献之的风流也近似那天的诗人槟郎。就在这一瞬间,时光仿佛凝固,又仿佛倒流。耳畔的歌声,脚下的画舫,王谢旧居,李香君故居媚香楼,近旁的灯火阑珊,都承续着六朝金粉的余韵。诗人多想让这一刻永远。元夕那晚最让诗人难忘的是在老门东猜灯谜。诗人猜对灯谜为佳人赢取奖品。回去的路上,佳人手持两个花灯,一个是荷花灯,一个是兔子灯,花灯也成双,甜蜜心情难掩。 第三部分为“而今,与子偕老矣,后庭花间吃元宵添顽童。”多年前的往事在今年元夕又浮上心头。如今,佳人在侧,更是永结同心。诗人与恋人结婚后,喜得儿子,已长成顽童。节日里槟郎与妻儿同吃元宵,有些地方叫汤圆,感叹人生足矣。 全诗不足四百字,主要描写了诗人与妻子元夕相约的回忆。通过现与昔、今与古的变幻,“月”、“灯”、“佳人”等景象的使用,展现出甜蜜的诗景。利用奇特的想象,侧重环境烘托,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与细节描写,将初入爱河的情侣约会场景刻画的生动形象,尽显浪漫的诗意。景意交融,每一字、一句都用心琢磨,更凸显了感人的诗情。多年前的约会,如今仍能铭记,从中不难看出诗人对佳人(现妻子)浓浓的爱意和深情。 上面部分对诗文的理解是我从网上抄下来的,我不能自己概括下来老师的诗文意思,但我从诗文中能过体会到老师特别幸福。我衷心的祝福槟郎老师辛福美满。槟郎老师已经写成的诗还有很多,相信以后创作的诗也会更多,闲暇时品品还是别有一番滋味的像槟郎老师这样一个执着热爱写诗的人,一定会坚持创造出更多的诗篇,这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品是最难能可贵的。据说槟郎老师以鲁迅为偶像,为他写过不少诗文,如诗歌《鲁迅看自焚》、《窗外有棵叫鲁迅的树》,散文《参观南京鲁迅纪念馆略记》、《左翼鲁迅与价值担当》等。 2015-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