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Harry3772  
点水成金者  
https://blog.creaders.net/u/9989/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左宗棠为什么重用商人? 2016-02-29 16:20:22

一文钱都不贪的左宗棠为什么重用骄奢淫逸的胡雪岩?

     刘三解

                                                                          

一文钱都不贪的左宗棠为什么重用骄奢淫逸的胡雪岩?

左宗棠画像,这身御赐黄马褂或许是他最值钱的衣服了。

上回说到胡雪岩的生活,换成成语描述就是:骄奢淫逸。

反观胡的恩主左宗棠,刚刚出山带兵时,湘军大佬胡林翼就写信给湖南地方,特别叮嘱:

“左公不顾家,请岁筹三百六十金以赡其私。”

此人不止不顾家,在巡抚、总督任上,仍旧只穿布衣棉袄,所得的犒赏,从来是分赠官兵,就像胡林翼所说:“公一钱不私己”。

一文钱不往自己兜里揣的领导,带出的团队也在晚清独树一帜。

左宗棠麾下楚军第一战将,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1894年已在家乡养病多年,朝廷一纸电令,命他召集旧部赴辽东参战,刘立即启程,刚到湘乡县城即中风瘫痪,不久去世。身后萧条,行囊之中,唯有奏稿几份,别无长物。

另一位官至山东巡抚的张曜,为官40年从未经营私产,所得养廉银、俸禄动辄散尽。《清史列传》的说法是:“张曜身后肃然,一如寒素。”

刘典,曾任陕西巡抚,后应左宗棠邀请帮办陕甘军务,经手西征新疆军团的后勤支持,光绪四年(1878年)病故任上,穷困无钱葬殓,还是左宗棠自己掏私款送遗体还乡丧葬。

以上三位,各个都是省长级别的高官,跟他们同级别的湘淮军官佐,借着平定太平天国的东风,四处杀掠,早就赚得盆满钵满,偏偏他们楚军大佬穷得连丧事都办不起,可见团体风气不同,可就在这样一群人里,偏偏混进一个骄奢淫逸之辈。

左宗棠究竟看中胡雪岩什么?

前文引述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左宗棠给长子的信中说得清楚:

“胡雪岩虽出于商贾,却有豪侠之概。前次浙亡时,曾出死力相救;上年入浙,渠办赈抚,亦实有功桑梓。”

对恩主故旧义气深重,对家乡人有善心善行,“商道”、“启示”无不把这两条大书特书,反倒忽略了“豪侠之概”、“出死力”几个字。

一文钱都不贪的左宗棠为什么重用骄奢淫逸的胡雪岩?

今人理解的“侠”,其实是由七侠五义之类的民间小说经过金庸等人改造的“武侠”,而古代士人眼中的侠,则是《史记·游侠列传》里的侠,重义轻死,一诺千金。

时人李莼客《越缦堂日记》也说胡雪岩是“东南大侠”。

什么叫“侠”?今人理解是仗义疏财,其实那是孟尝君,真正的侠是郭解,讲究的是重然诺轻生死,简言之,答应你了,死也要办。

不过左宗棠初见胡雪岩时,似乎只有恶感,在立场各异的笔记中,均有记录:

“左宫保处至,欲理其罪。”(《越缦堂日记》)

“左文襄至浙,初闻谤言,欲加以罪。”(《异辞录》)

“左文襄收复杭州时,胡亦由上海回杭,或有以蜚语上闻者,左怒,胡进谒,即盛气相待,且言将即日参奏。”(《庄谐选录》)

“胡以前抚信任,为忌者所潜,左公闻之而未察”(《慎节斋文存》)

有人在左宗棠面前说坏话,左宗棠曾经想治他的罪。

什么罪呢?虐捐。

咸丰十一年(1861年)胡雪岩的前任后台浙江巡抚王有龄守杭州,浙江在李秀成的攻势下,几乎全境失陷。《清史稿•王有龄传》记载:

“诸将见贼多走,不任战,惟要索军食。富民捐输已倦,而有司持之急。於是团练大臣王履谦劾有龄虐捐,遇事多龃龉,上疏互讦。”

这个王履谦还是前一年王有龄奏请派来助拳的退休官员,专门主持浙江省的“捐输局”。想想,连主管官员都在骂王有龄“虐捐”,王有龄自杀殉国后,仍有言官颜宗仪、高延祜、朱潮等人参劾他“勒捐敛怨”,以钱庄垄断其事的胡雪岩,“虐”、“怨”二字还少得了吗?

然而,左宗棠不但放过了胡雪岩,还将捐输、粮台两大重任都赋予胡,理由在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附陈胡道往来照料听候差遣片》中对朝廷做过陈述:

“道员胡光墉素敢任事,不避嫌疑,从前在浙历办军粮军火,实为缓急可恃。咸丰十一年冬杭城垂陷,胡光墉航海运粮,兼备子药,力图援应,载至钱塘江,为重围所阻,心力俱瘁。至今言之,犹有遗憾。

臣入浙之后,委任益专,卒得其力,实属深明大义不可多得之员。惟切直太过,每招人忌……臣稔知其任事之诚,招忌之故。”

像左宗棠这样国家领导人级别的大员给出的评价,也略等于权威政治结论了,总共说了几层意思:

一文钱都不贪的左宗棠为什么重用骄奢淫逸的胡雪岩?

太平军与清军骑兵攻战。据曹树基研究,中国因太平天国之乱而损失的人口达7000余万。

其一,胡雪岩在给王有龄办事时“敢”办事,而且军粮军火从不耽误;

其二,杭州之围,胡雪岩载着军火粮食冲到钱塘江进不去,还引以为憾;

其三,本人“深明大义”,给左宗棠办事因为心“诚”反而得罪很多人。

说明在左宗棠眼里,胡雪岩办“国事”毫不惜力,甚至不怕死,这是左宗棠眼中绝对的“大节”,因为连曾国藩都明言:

“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看看这句话,再回顾下文首所述三位巡抚,就能明白,左宗棠能容胡雪岩,根本就在“豪侠之概”和“深明大义”,所谓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在他眼里,胡雪岩肯定算不上文官士大夫,但是一介商人,为国不怕死,爱点财,就是白璧微瑕罢了。

至于《慎节斋文存》中所说的:

“(左宗棠)姑试以事,命筹米十万石,限十日,勿违军令。胡曰:‘大兵待饷,十日奈枵腹何?’左公曰:‘能更早乎?’胡曰:‘此事筹已久,若待公言,已无及矣。现虽无款,某熟诸米商,公如急需,十万石三日可至。左公大喜,知其能,命总办粮台如故。”

这样的桥段,近乎《三国演义》草船借箭的情节,先有军令状,再有智者说大话,最后应验拜服,实在小瞧了左宗棠的器量。

反倒是《庄谐选录》中对胡扭转乾坤的过程叙述更为可信:

“次日,胡忽进米十数舟于左,并具禀言:‘匪围杭城之际,某实领官款若干万两往上海办米,迨运回杭,则城已失陷,无可交代,又不能听其霉变,故只得运回上海变卖。今闻王师大捷,仍以所领银购米回杭,以便销差,非有他故也。’……左方以缺饷为虑,得胡禀,大喜过望,乃更倾心待胡。”

事由,过程,想法,全数说明,推心置腹,起码在这一刻,他不是商人胡雪岩,而是做事的胡雪岩,诚心做事,而非一心赚钱,这才是左宗棠真正看中的。


 

浏览(533) (0) 评论(0)
发表评论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