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在中国,高层职员大都配有专职司机。司机们闲来无事,总要找些乐子。一个游戏是,每当在电梯里碰到几个看上去刚来的实习女生,他们的双簧就来了:“阿拉在哈佛那晨光.....”,惹得不明就里的小女生以为他们是什么高级海龟,投来羡慕的目光。这反映的是哈佛的软实力。记得这里的牛不牛阿大博也说过“妞在哈佛呆过”,大概这样大碗茶就好卖了。 王丹出狱一年就入哈佛就读东亚系硕士学位,也写了一本《我在哈佛的日子》。作为北京市民的王丹,高考享受比其他地区低百多分的录取线,上了北大的国政系,但因为“不喜欢国政系的必修课之一:高等数学”,而转入历史系。中国大学里的普通学生转系之难至今没有什么变化,更遑论理由是玩不转必修课,这往往意味着留级。但王丹居然在鲜有转系事例的80年代的北大成功转系,这一点与王丹父母都是北大的教职员工脱不了干系。当然,王丹父母的关系不一定能玩到哈佛。在出狱的一年里,如何考入哈佛,受惠于何种资助,王丹没有交代。王丹今后若不作为公众人物,可以用“我精力和时间有限,请不要勉强我”这句话挡回人们的疑问。但是作为哈佛历史系毕业的博士生,能否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担当精神,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相留下?让大众了解哈佛的旁门左道? 中国的普通学子们留学美国的道路是艰难的,他们即使拿了TOFEL和GRE高分,有了美国高校的录取信和奖学金,还要彻夜在美国领事舘大使馆漏夜排队拿签证。但是作为高官的子女们,却很轻易地跨进美国哈佛这样的名校。作为美国使领馆,可否晒晒你们如何办理这些高官子女留学的?他们也像那些普通申请者那样排队吗?虽然说哈佛是私人社团,虽然说学生有隐私,透明性是对哈佛这样的私人机构是不适用的。但一而再再而三地今天是薄瓜瓜,明天是习公主,总让人不得不觉得这里面有猫腻,自由、平等这软实力的面纱就有了破洞。在我看来,哈佛大学学报哈佛红(The Crimson),居然陪着红三代薄瓜瓜玩,大概不无修补哈佛软实力的苦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