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yellow witch的博客  
美麗瀟灑人生,輕鬆自由! 和樂家庭,子女為伴! 教育原創,自學成材! 信心百倍,積極向上!  
我的名片
yellow witch
註冊日期: 2013-06-23
訪問總量: 1,316,312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孩子的品格言行是成功的通行證。
· 為什麼我們及孩子這麼脆弱?
· 真正受過教育的人是這些思維方式
· 好公民意識是新移民適應社會的保
· 實話為什麼美國窮人最光榮?
· 生命短暫沒有時間討厭你
· 無話可說的育材觀念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北美教育隨筆】
· 孩子的品格言行是成功的通行證。
· 為什麼我們及孩子這麼脆弱?
· 真正受過教育的人是這些思維方式
· 好公民意識是新移民適應社會的保
· 實話為什麼美國窮人最光榮?
· 生命短暫沒有時間討厭你
· 無話可說的育材觀念
· 梁案反敗為勝機率大
· 正面👀淡粱案。
· 孩子言行是家長的鏡子。
存檔目錄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家長與教師見面會詳解。
     今早收音機上新聞頻道討論家長怎樣開好家長會? (最近本區公校小學階段各教室都在進行一對一教師與家長二十分鐘見面會,初,高中沒有,家長有任何問題事先得與學校約)
   那家長怎樣能在短短二十分鐘內讓自己更了解老師及自己的孩子被老師了解了多少呢? 這個問題對每個家長都十分重要。由其對華人家長。我們普遍對美校從教育體質,方針到語言的溝通到文化的差異與老師有不小的差距。那怎樣才能更好的抓住這一機會呢? 
     首先家長在去之前要對孩子在長處及短項上有大概心理準備。當開始進行對話時先不要着急提出自己急切想知道的問題。教師一般情況下會全面去評價學生在學校的全面表現。
     有一點華人家長要有心理準備。在小學階段教師會在一定程度上比家長想像中更偏重對孩子行為上的觀察。如: 獨立性,合作性,能動性等方面有所剖析。一些華人家長會認為教師避重就輕。(沒有提供他們想要的學習上的信息)但事實上小學階段學校是以學業及行為表現兩頭並進評判學生的在校情況。
    另一方面家長在用詞時最好以我(我們)觀察到什麼什麼為問話或答話方式會比我們認為這種方式更能另教師方接受家長的觀點。不要急於證明孩子在家某些方面比學校表現好。因為在學校,孩子是獨立的表現自我,與家庭中在父母的監督之下會有不同。
    有些家長和我提起過美國老師感覺不是很了解學生。說的都是些冠冕堂皇的事。聽了半天家長還是雲裡霧裡。這主要是因為教師流動性太大。除每年換教師外,學生到三年級後,每天只有一個時間段(一個半小時)左右和班主任在一起上課。要在短時間內熟悉幾十個孩子,不易。再加上個人能力不同。我二女這些年我與教師開家長會經驗來分析,只有三分之一老師真正花了時間及精力且比較接近事實地去總結了她們。其餘的都是評教學經驗及對孩子那一族人的共性總結出的大概評語。但不用太計較。一年一換。下一個老師可能會更適合你的孩子的特點。
    一些老師在不太了解家長背景情況下,是不願對學生做比較負面的評論。這點家長要理解。美國是大熔爐國家,各民族有各自文化,習俗,宗教,理念上的不同育孩標準。一般不觸及公共行為干擾他人及不達底線標準(如州里統一考試及格線。老師是不會太觸及學生的短項的。在華人看來老師在學習上要求高是正面解讀,但其他民族不一定都會贊同。(小學階段)同樣華人家長(特別是小學階段)認為把行為做為教學重點的做法有點不妥,也同樣有其他民族會不贊同。再加上各民族對學習壓力的不同解讀,也造成對教師不同的期望值。
      總之,不要過份解讀教師所給的信息內容。獲悉有微詞後,先考慮一下公正性。如孩子確有現象或苗頭,要引起注意,多尋求信息及幫助。如覺實為無稽之談就當遇見個不了解學生,混工作的老師而已。也不用客意往種族方面去理解,否則會陷入僵局。除非有明確不公正待遇事實傾向及言論再另當別論。
    當然家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家庭更希望老師注意孩子的一些具體方向。如觀察到孩子在家哪方面比較弱,希望老師更加強是比較合適的機會。
    家長見面會並不能實質性的增長多少對雙方的了解,但至少有了了解雙方的窗口。家長平時在家需多觀察孩子的行為及情緒。對於情緒波動比較強烈的方面需要多花時間及精力觀察或幫助。那樣才可以更具體的幫孩提高。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