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的視點正集中在對腐敗官員查處的時候,老畢居然一下就搶了這些位高權重者的風頭,國內的網民從來沒這樣熱情地掀起了學習老畢唱段的新高潮,連我們這些海外的遊子也不能免俗。
其實,那段唱腔對於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可謂是耳熟能詳的經典了,但出彩的是老畢在表演時加入了個性化的點評,進而讓這段唱腔在新的環境中出了點彩頭。對於這段故事,網上有着不同的觀點,在此筆者暫且放過,相對於爭論,我對事實的真相更感興趣一些。
這個段子的出籠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張清放出的,一個是一個老外露出的。如果是老外放的,十有八九是屬於一時超速而已,故事的趣味性和深刻性也就大大打了折扣。可惜,這只是後面的補救版本。而勁曝的是先前的張清出招的版本。
當張清出現在大眾視野後,張就進行了強有力的闢謠(是否正版也未可知),但如果是正常的闢謠,說聲我不在場也就罷了,偏偏其中的第二、三點的加入,擺明了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做死老畢沒商量”的作派。
其中的第二是圈定老畢言論危害極大
(但畢竟是私下場合,屬於人身自由,所以力據還不夠強勁),最多也就提前內退或者內辭了事。於是,更狠的一招出來,旁邊是美帝國主義的特工。這下罪行可就
升級了,進入罪不容誅的層次。原來最多民事案,由毛的後代來告告老畢就算了。而現在一有特工的加入,就讓老畢升級到了刑事犯了。裡通外國,放在何處,都是
中國人民最為痛恨的。雖然北京人有吃袁總督肉的喜好,有斗國家主席的風采,但他們可是最最愛國的,現在皮這麼一揭,那麼老畢還想活嗎?
如果張是猶大,那麼張得到的是什麼呢?吳三桂曾經一怒為紅顏,那麼張一怒為何故呢?要知道物理學上的反作用力,你撞了人,你也得受傷的,而且作為明目張胆的告密者,還會有朋友嗎?所以這裡面的水,用狄仁傑的話來說是“很深”啊。
一、轉移鬥爭大方向。現在中央的重點是集中在反腐上,而這個故事的出籠明顯搶了大家的風頭,聲東擊西,犧牲一張清,幸福眾永康。兩軍對壘的形勢嚴峻啦。
二、是利益衝突,張與畢有着合作關係,兩人在談判桌上談不到一塊,於是,我死也不讓你好看。
三、是桃色事件。要知道,文藝界可是個色彩斑斕的社會,吳三桂會為紅顏一怒,張清為什麼就不能呢?
假設基本如此,總之,這個故事扯落了一地的雞毛,到底怎麼收場,裡面的內容還有多少,估計可能連當事者也無法窮盡其變,姑妄言之,只博笑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