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印象主義樂派作曲家 拉威爾之死 |
| 莫里斯.拉威爾(Maurice Ravel,1875-1937)是印象主義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假如閣下曾參與英國皇家學院的鋼琴考試,應該還記得A組和B組的選曲是傳統古典樂章,C組則為現代曲目,前者循規蹈矩,像個訓導主任;後者卻五花八門,充滿新鮮感,有序列主義、實驗主義、音樂劇、爵士樂……數之不盡。引領傳統音樂走向現代,然後百家爭鳴的,正是拉威爾。
俗世中有才華的人,總是卓逸不群、孤芳自賞。在巴黎小小的寓所裏,拉威爾每天沉溺在波爾多紅酒與三角鋼琴之間;嫌我的鋼琴組曲太前衞,曲高和寡?沒問題,就來首《波萊羅舞曲》,雅俗共賞……慢著,一模一樣的旋律節奏,重複又重複,作曲者是否在開玩笑?但是,串連成章節後,卻又澎湃激昂、變化萬千——會像頑童般嘲弄古典樂壇,此份狂傲惟有拉威爾。
時間關係,讓我們跳到拉威爾生命的終點,送他一程的,就是一代名醫文森(Clovis Vincent)。
自50歲後,拉威爾發現自己的語言及讀寫能力日漸衰退,後來更影響到演奏和譜曲,估計他是患了認知障礙或「腦退化」一類疾病。
起初照顧拉威爾的是腦神經專家Th?ophile Alajouanine,跟進了數年,拉威爾見病情未有好轉,便四處求醫,但沒有一位醫生能提供讓他滿意的治療,直至遇上神經外科權威文森教授,「拉威爾先生,我認為你要盡快接受手術。」「太好了!終於找到位良醫,肯積極地醫治我。」
開腦手術在1937年聖誕前進行,文森發現拉威爾大腦嚴重萎縮, 於是把導管插進後者腦中,再注入液體直至其表面回復膨脹,手術便算完成了——以今天的標準,那手術簡直是莫名其妙,可能連他本人也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不出所料,拉威爾手術後一直昏迷,未等到元旦倒數便已撒手塵寰了。拉威爾死於不必要的手術,屬判斷失誤,而他的間接死因更是不少現代都市人的通病—— Doctor shopping(多醫就裕
〔轉載〕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