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溫哥華的高飛  
拉法爾水療中心官方微信:lavarspa  
我的名片
溫哥華的高飛
註冊日期: 2016-01-30
訪問總量: 333,769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微信公眾號通知
最新發布
· 沒有枷鎖的世界
· 三隻“小豬”的午飯
· 大洋彼岸的中秋節
· 長周末的清晨,我讀了幾頁書
· A kiss is still a kiss in Casa
· 水療還是化療
· 溶脂針打在哪裡最多?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高雅生活】
· 沒有枷鎖的世界
· 三隻“小豬”的午飯
· 大洋彼岸的中秋節
· 長周末的清晨,我讀了幾頁書
· A kiss is still a kiss in Casa
· 水療還是化療
· 溶脂針打在哪裡最多?
· 心誠則靈
· 人生忽如寄
· 二十年前的一件衣服
存檔目錄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我的祈禱
   

我們中國人是信神的。從小,吃到麥芽糖的時候,就知道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鄉下,山間的寺廟裡,道觀里,如來佛祖,三皇五帝面前,總是要燒上一束香,誠心誠意的跪下來,拜一拜。小的時候看電影《三笑》,講的是唐伯虎點秋香。太夫人帶着全家去寺廟裡還願,秋香在佛祖面前也要祈求一個好姻緣。那個時候,在神佛面前燒香,只是小孩子模仿大人,好玩而已。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年在紫金山的靈谷寺里真正看到僧人們在作法事,看到中間有一位僧人戴着眼鏡,我還吃了一驚,和尚怎麼會戴眼鏡呢?這和電影裡的不一樣啊。

maine-islands-vacation_20509_600x450.jpg


人一天一天長大了,心事也一天一天多起來了。談戀愛,工作,成家,立業,一步一步,走向自己越來越陌生的環境。對着神佛祈禱,也越來越虔誠。在桂林的西山,佛寺里認認真真的燒上一炷香,閉上眼睛,雙手合十,默默的禱告,祈求上蒼保佑我家人平安。1996年,我在香港住了兩個星期。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國門”。當時的香港和我習慣的生活環境真是太不一樣了,周末的時候,我一個人在港島徒步,銅鑼灣,中環,淺水灣,深水灣,仔細觀察這個社會,儘量和每一個人交流,我想了解這裡的人是怎麼想問題的,是怎麼生活的。在漫無目的的行走中,我無意間走進了一間中環的教堂,當時是周日的禮拜,教堂里西人比較多,牧師也是西人,講道用英文。我坐在後排,聽不大懂。好像是聽得出在講1997年馬上就要回歸了,氣氛里似乎有些擔心。講着講着,就唱詩,坐在我旁邊的老太太也看得出我懵懵懂懂,趕快過來,很熱心的幫我翻開詩篇,翻到正在唱的章節,讓我跟着唱。


1280px-Guangzhou_Liurong_Si_2012.11.15_16-17-24.jpg

在廣州,每到有了煩心事,或是擔心辦理移民的過程會有什麼麻煩,百無聊賴之中,我都會走到六榕寺,上一炷香,在佛祖面前喃喃的許個願。那時候人還不是很多,廟裡庭院清幽,綠樹香花,真是鬧市裡的世外桃源。大概是神佛保佑吧,在廣州,移民手續辦好了之後,正在發愁去加拿大,我竟然一個人都不認識,竟有朋友介紹給我見面,認識了一位正在中國旅行,路過廣州的加拿大華人。Henry 已經是第三代華人了,虔誠的基督徒。當時我跟Henry在沙面的咖啡館裡見面,他仔細問了我們飛溫哥華的航班時間,做了記錄。我的航班是半年之後的,和Henry也只是見了這一面而已,這之後,也沒有聯繫。

準備移民的那半年,真是緊張。忙忙碌碌。從香港起飛的時候,我們帶着四個大箱子,滿眼一抹黑,就走了。飛機快要降落的時候,我從機窗望出去,陰雨濛濛。下飛機後,過移民局,進海關,提行李,等到一切手續辦妥,已經三個多小時過去了。推着行李車走出機場,接待大廳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個人坐在那裡等,仔細一看,竟然是Henry!


maxresdefault-3.jpg

怎麼樣祈禱,是Henry教我的。Henry 是第三代華人,又是註冊會計師,他的中文磕磕巴巴。


感謝創造天地萬物的主,

感謝你給我們帶來這美好的一切,

願主寬恕我們的罪,

願主在我們生活,工作,成長的進程中給我們指引,

願主讓我們充滿仁愛,充滿信心。

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門!


加拿大是鼓勵多元文化的國家,基督教為主,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有教堂。溫哥華住着很多華人,佛寺也有好幾個,規模都不小。列治文還有藏傳佛教的喇嘛廟。除此之外,清真寺,錫克廟,猶太教堂,科學教堂,摩門教堂都有。各方神聖在溫哥華都和平相處。


Gurudwara-Bangla-Sahib-Delhi-India_flickr_creativecommons_archer10-470-wplok.jpg

我以前有一位很年輕的印度同事,是錫克教。我曾經和他一起到列治文的錫克教廟裡去過一次。那個廟很大,從高速公路上開過的車都能看到四個塔尖,金色的洋蔥頭式塔頂在白色寺廟主體四周,看上去就像是沙漠裡的阿拉伯皇宮。開車經過的時候,遠遠看去,你還會想象裡面住着一位阿拉伯公主。印度同事很自豪地告訴我,在大溫地區所有的錫克教廟裡,這是規模最大的,有全天候二十四小時開放的廚房,免費給任何人提供飯食。這座廟完全是信眾募捐籌建,裡面的工作人員都是義工。誰都可以隨便進,但是進去的時候要用頭巾包住頭髮,脫掉鞋子。裡面是空蕩蕩的大廳,我們盤腿坐在地上,印度同事拿來一把甜食,分給我吃。我環顧了一下四周,沒有神像,沒有祭壇,就是一間大廳。很好奇地向印度同事請教,他們的神是什麼。他告訴我,錫克教的神職人員是讀一本大書,大經文。只有最高級的神職人員才可以朗誦給大家聽。沒有神像。大經文是很小心的存放在廟裡,穿着衣服,由神職人員悉心照顧,大經文也和人一樣,要休息,要睡覺,不能總是打開。我們去的時候正是大經文睡午覺的時候,廟裡人不多。錫克教的廟是信眾社會生活的中心,事無巨細,大家都到廟裡去辯論。以前BC省有一位錫克教的省長就是從年輕的時候開始經常在廟裡辯論政治問題,後來做了律師,做了議員,做了省長。


wpid-Photo-20150403005441593.jpg

溫哥華的教堂,歷史久一些的都很漂亮。不遜色於歐洲的教堂。當然,像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這樣的宏偉建築是沒有的。嚴格意義上講,每一位基督徒都應該周日到教堂禮拜,聽牧師講道,唱詩篇,然後和教區裡的兄弟姐妹們交流一下。除此之外,還有讀經班,家庭聚會等等。剛到溫哥華的第一年聖誕節,Henry帶着我們到一間規模很大的華人教會,人很多,唱詩的時候,我非常感動,也可能是第一次遠離家鄉吧,在音樂中,眼淚忍不住就流下來。我不能每周日去教堂,實際上去教堂的日子真是很少。但是溫哥華比較漂亮的教堂我都進去過,聽過講道,參加過禮拜,唱過詩篇。離我住處不遠的教堂里,還有幼兒園。兩個女兒很小的時候,就在這間幼兒園裡上過一年學。聽牧師的講道,在現在的社會是比較困難的事,大部分教堂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年輕人越來越少。一方面,平常生活的節奏都比較快,周日的時候,和親朋聚會出遊,時間難得。另外一方面,牧師的講道是把生活中的事和聖經聯繫在一起,大多數人在信息時代,在電腦時代,注意力沒有這麼集中。坐在那裡一個多小時聽講道,年輕人很少坐得住。所以,往往環顧左右,都是白髮蒼蒼的爺爺奶奶們了。這些老哥們老姐們一看就知道是幾十年的老相識了,每個人都非常熟悉,非常親密。他們看到新人走進教堂,都特別高興,噓寒問暖,都衷心希望你能下次再來。


maine-lighthouses-nubble-light-2.jpg

去年春天,女兒的合唱團到緬因海島演出,春遊。我們作為家長不建議隨行,以培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我們放心不下,最後還是同船出海。但是特意訂了另外的住宿,不和女兒們住在一間酒店。緬因島離溫哥華一個多小時的船程,是一個風光很美的小島,島上居民很少。每一個人都認識。看了孩子們演出之後,合唱團的小朋友們都高高興興地去集體活動,我和太太偷得浮生半日閒,在海島上散步,觀賞野生梅花鹿,登山。正是周日,趕上了島上唯一的教堂里的禮拜。牧師當天的講道是這樣的,一個人一天辛辛苦苦幹活,一天下來,得到豐厚的報酬。另外一個人,沒有工作,等了一天,一家老小都等着他賺錢回家買吃的,最後快天黑了,終於等到了一份工作,只做了一個小時,得到的報酬和第一個人一樣。這公平嗎?

Church with Tree.jpg


牧師的講道標題是《愛和公平》。引章據典,用聖經的教義解說。參加禮拜的人都是幾十年如一日,每周聽牧師講這樣的道理。當時我的腦海里也想了很多,這些平常是不會想到的。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在經歷成長的過程中,往往想當然地在腦海里形成固定的思路和看法,如果每星期能夠從另外一個角度想想,從另外一個角度發掘一下自己的內心,往往很好。基督教,在我看來,一直是生活方式。在這個方式里,牧師起到的作用是讓人感受到你的身邊充滿了愛,充滿了父母對子女的那種無條件的愛。這個很重要,只有當一個人真正感受到這一點,才可以談感恩,才可以談博愛,才可以談愛別人。聽了這番講道,當天晚上,我思緒萬千。置身於幽靜的林間小木屋裡,在壁爐旁,忍不住寫下了心裡的話。


寫的過程,就是我的祈禱。

在那之後,每每出門旅行,都有想寫些什麼的衝動。前一段時間看到葉嘉瑩在講一句話,如果你的心裡有詩意,不寫下來,那只是詩意,寫下來,變成文字,那才是詩歌。在她看來,讀詩,寫詩是人的生理需求。在我看來,寫下心中的話,就像是走進一座教堂,走進一座寺廟,在神壇前祈禱,在佛像前上香。


這,就是我的祈禱。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